東南亞十國也叫東協十國。在國際事務中,東協國家往往用同一個聲音說話,比如RCEP談判也叫10+6談判,就是在東協10國之外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六個國家。東協十國當中,有新加坡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有人口達2.62億的印度尼西亞,還有像越南這樣的高經濟增長國家。總之,東協國家不光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同時也是近年來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的新興工業化地區。從東協十國的GDP總量來看,2018年達到2.97萬億美元,其整體經濟規模已經僅次於德國,而超過英國,法國。
德國2018年GDP總量為3.997萬億美元,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擁有世界500強企業29家。那麼東協十國有多少家世界500強企業?從各國的情況來看,新加坡最多,擁有三家世界500強企業,分別是託克集團,偉創力和豐益國際。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各有一家,分別是馬石油,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泰國國家石油公司。也就是說,東協十國總共擁有6家世界500強企業,其中有三家是各自國家的石油公司,而偉創力實際上是一家美國公司。
我們知道,東南亞是海外華人,華僑最多的地區,華人富豪的數不勝數,基本上每個國家排名前幾位的富翁都是華人,那麼為什麼東南亞國家的世界500強企業卻如此之少?泰國首富謝國民,旗下正大集團是泰國最大的企業集團,業務覆蓋農牧食品,零售,房地產,金融等諸多領域。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被稱為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糧油大王,業務遍及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內地,旗下擁有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嘉裡集團等,新加坡的500強企業豐益國際就屬於郭氏家族所有。印尼首富黃惠忠壟斷了印尼香菸市場,此外在印尼還擁有兩家銀行以及購物中心,寫字樓等。
以這些華人財團的實力,本身是有能力躋身世界500強之列的,不過這些華人富豪名下大都註冊有許多子公司,業務範圍非常廣泛,包括了金融,房地產,商業,酒店等幾十個行業,財力被分攤於這些企業之中,而《財富》世界500強的排名主要依據一個企業或集團,像三星電子就單獨參與排名,而不是併入三星集團名下;郭鶴年旗下業務也遠不止豐益國際一家。
東協國家經濟比較發達的像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本身國內市場有限,憑藉有限的國內市場,很難在某一個產業培育出世界級的企業,豐益國際能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主要還是依靠龐大的中國大陸市場,以內地龐大的糧油需求為依託,產生了金龍魚,香滿園等著名品牌。不過隨著東南亞經濟的快速增長,RCEP時代的到來,東協十國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不排除有更多的世界500強企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