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金屬基複合材料-含碳纖維的液態金屬

2020-12-03 初中化學大師

與減材製造相比,增材製造的獨特優勢在於更容易加工金屬,具有生產獨特幾何形狀的部件的額外好處。除了開放處理難於加工的材料(如難熔金屬)之外,增材製造還使金屬基複合材料的加工(MMC)成為可能。一項發表在《機械工程學報》的研究記錄了一個研究小組為結合金屬和增強纖維的不同性能而採用的3D列印MMC的方法。

來自陝西省快速製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將錫鉛與碳纖維結合起來,一方面探索利用鉛的輻射屏蔽性能,另一方面利用碳纖維強度的可能性。同時,這項研究試圖展示鉛的3D列印能力,以前由於鉛的潤溼性(液態時無法粘在固體表面)而很難實現。

FTP流程概述。圖片由《機械工程學報》提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研究團隊依靠具有更好潤溼性的液態錫鉛。通過一種被稱為纖維牽引列印(FTP)的工藝,將電鍍有鎳和銅的碳送入擠出機,再將其浸入熔融的錫鉛,並使用類似於Markforged,Anisoprint現有複合3D印表機的材料擠壓工藝進行列印。

研究人員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多次觀察。例如,由於液態金屬的表面張力,研究人員無法從理論上計算出如何實現形態均勻性。但是,該團隊能夠確定列印速度和沉積均勻性之間的實際關係。儘管電鍍程度更高的碳纖維沒有顯示出可觀察到的缺陷,但在液態金屬和纖維之間的潤溼性也較低,且鍍層較厚。

樣品在(a)1毫米/秒,(b)2毫米/秒,(c)3毫米/秒和(d)4毫米/秒的列印速度和10/100、20/100、30/100、40/100地送絲速度列印試樣的單絲形態。圖片由《機械工程學報》提供。

研究表明,通過將液態金屬與碳纖維結合,不僅可以將液態金屬模製成所需的形狀,而且還可以改善低熔點合金(如錫鉛)的機械性能。當使用帶有3微米電鍍層的碳纖維時,錫鉛材料的抗拉強度從33.3MPa增加到235.2MPa。隨著電鍍層厚度的增加,纖維體積也增大。

3D列印鉛的功能可能會導致需要輻射屏蔽的獨特部件,如太空飛行器。該團隊認為,FTP流程可以擴展到其他MMC,如碳纖維鋁和碳纖維鎂。

圖片由《機械工程學報》提供

由於金屬基複合材料幾乎總是比它們要替代的傳統材料更貴,因此通常只用於高端應用,如高性能刀具(碳化鎢)、跑車(碳纖維和碳化矽、碳化硼鋁)、電子產品(銅銀和鑽石,鋁石墨),和航空航天(碳化矽纖維和鈦)。同樣,由於規模的問題,增材製造也經常保留給高端的短期應用程式。反過來,隨著列印MMC能力的提高,我們預計這兩個領域可能會有更大的重疊。

到目前為止,許多機構都在進行列印MMC的研究,包括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該校的一個團隊正在用陶瓷3D列印鈦合金。AGH大學,將Inconel625和碳化鎢結合在一起;迪肯大學(DeakinUniversity),將氮化硼和鈦混合在一起。

儘管這類研究自然要花時間才能超越實驗室的界限,但毫無疑問,現有的商業實體很可能正在研究類似的技術,特別是如果這些企業已經在經營纖維複合材料和金屬,就像DesktopMetal和Markforged一樣。

相關焦點

  • 3D列印金屬材料之鎳基合金和鈷鉻合金
    與鐵基合金和鈷基合金相比,鎳基合金可工作在高溫和高應力環境下,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抗氧化、耐熱腐蝕性能。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3D列印的鎳基合金物件因其優良的性能,被用於製備航空發動機中的渦輪盤、渦輪葉片等熱端部件,提高了發動機的穩定性和熱效率,使得航空發動力具有更大的推力。含鈦50%的鎳合金,形狀記憶效果好,多用於製造太空飛行器結構件、人造心臟馬達等。
  • 聚合物、金屬、陶瓷和複合材料,3D列印材料原來這麼複雜!
    而每種列印技術的列印材料都是不一樣的,比如SLS常用的列印材料是金屬粉末,而SLA通常用光敏樹脂,FDM採用的材料比較廣泛如ABS塑料、PLA塑料等等。 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3D列印的應用材料方面已取得非常大的進展。因此對於用戶來說,要真正實現和發揮3D列印的優勢,必須了解多種多樣可利用的材料以及每種材料如何發揮各自的具體特性來提升原型或生產用部件的品質。
  • 美國開發出3D列印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
    中國航空報訊:美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已與阿肯色大學、邁阿密大學、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3D列印環氧樹脂/碳纖維複合材料。
  • 液態金屬熱點前瞻 非晶合金時代液態金屬迎爆發契機
    清華大學新一代液態金屬基複合式腫瘤栓塞劑問世近日,劉靜課題組報導了全新一代的功能複合型腫瘤栓塞劑:液態金屬/海藻酸鈣(LM/CA)水凝膠,其操作靈活簡便,可注射、可顯影,可根據需要製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腫瘤製劑。研究中引入鎵銦合金液態金屬經超聲打碎成微小顆粒,均勻分散在海藻酸鈉水溶液中,結合鈣離子溶液,可以在體原位快速形成固態液態金屬/海藻酸鈣水凝膠。
  • 一文看懂連續纖維複合材料的3D列印現狀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複合材料連續纖維的3D列印正在處於厚積薄發的節點上,而介於目前金屬的3D列印多局限在航空航天及醫療這些高附加值產品的應用領域,3D科學谷認為當前的發展趨勢使得塑料的3D列印將比金屬的3D列印與應用端的結合面具有更加廣泛的潛力。
  • 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工藝
    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工藝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質量與成型性能受到三維成型過程中溫度、速度、層高等多工藝條件及複合材料本身、列印噴頭等多物理參數的影響,合理工藝參數的選擇是高質量碳纖維三維成型的保證。
  • 戰略研究丨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刊發《裝備升級換代背景下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一文,從產業化發展戰略的角度出發,對我國金屬基複合材料的形成和發展進行了評述。文章簡要總結了我國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發展歷程,梳理了當前快速發展階段中金屬基複合材料的主要製備方法,如原位自生法、攪拌鑄造法、粉末冶金法、壓力浸滲法中取得的關鍵性技術突破。
  • 這家中關村企業用液態金屬列印「未來」
    不同於常見的固態狀的金屬材料,所謂液態金屬指的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材料(典型代表如鎵基合金、鉍基合金等),熔點低,常溫下呈液態,具有沸點高、導電性強、熱導率高等不同於常見固體金屬的特性。
  • 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當前,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大量液態金屬技術以及由此製成的先進裝備正在成為現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液態金屬就是介乎機器與人之間的尖端功能材料,蘊藏著豐富的科學、技術與應用問題 [1]。現實中的常溫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典型類型有鎵基合金、鉍基合金及其衍生材料;具有諸多新奇特性,為新興科學與技術前沿提供了重要啟示和豐富的研究空間。
  • 【中國科學報】金屬基複合材料的國產化之路
    一個多月前,高分十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發的金屬基複合材料發揮了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太空飛行器對材料的要求十分苛刻,比如輕量化就是其中一項指標,金屬基複合材料恰好符合需求。金屬所研究員馬宗義帶領團隊,致力於高性能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研究,近5年來,為遙感、風雲、高分、嫦娥、北鬥、東風、天宮、龍舟等十幾個關鍵型號,提供複合材料產品百餘批次、萬餘件。
  • 戰略研究丨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
    現實中的常溫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典型類型有鎵基合金、鉍基合金及其衍生材料;具有諸多新奇特性,為新興科學與技術前沿提供了重要啟示和豐富的研究空間。近年來,得益於國內外學者特別是中國研究團隊在基礎探索與工業化實踐方面的開創性工作,液態金屬物質科學已從最初的冷門發展成為備受國際關注的重大科技前沿熱點,影響範圍甚廣。
  • 課堂|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當前,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大量液態金屬技術以及由此製成的先進裝備正在成為現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液態金屬就是介乎機器與人之間的尖端功能材料,蘊藏著豐富的科學、技術與應用問題。現實中的常溫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典型類型有鎵基合金、鉍基合金及其衍生材料;具有諸多新奇特性,為新興科學與技術前沿提供了重要啟示和豐富的研究空間。
  • 巧婦不再難為無米之炊 3D列印材料大觀(全文)_3D印表機_辦公列印3D...
    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聚合物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和複合材料等。利用3D列印製造的PA碳纖維複合塑料樹脂零件,具有很高的韌度,可用於機械工具代替金屬工具。全球著名PA工程塑料的專家索爾維公司,基於PA的工程塑料進行3D列印樣件,用於發動機周邊零件、門把手套件、剎車踏板等。用PA材料代替傳統的金屬材料,最終解決了汽車輕量化問題。
  • 無需熔化的固態金屬3D列印沉積技術MELD
    2020年10月,南極熊獲悉,世界上出現了一種新的金屬3D列印技術:無需熔化的固態金屬3D列印沉積技術,屬於固態過程的金屬3D列印,列印過程中材料未達到熔化溫度即可進行列印。它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包括增材製造、塗層應用、組件維修、金屬連接、定製金屬合金和金屬基複合材料坯料和零件製造。
  • 技術革新:德國IFAM開發金屬FDM 3D列印技術
    3D列印葉輪採用新型金屬FDM 3D列印工藝製成    儘管規則有若干例外,但用於3D列印塑料材料的技術通常與用於3D列印金屬的技術不同。像立體光刻技術(SLA)這樣的基於光的技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這種技術將液態樹脂轉化為精密製造的物體。在金屬添加劑生產的世界,這些機器一般不會做。相反,使用非常大且昂貴的機器將雷射引導到金屬粉末上,如選擇性雷射熔化(SLM),這將金屬顆粒融合在一起形成固體物體,再次,這是一個逐層的過程,它允許一個部分完全成為3D,而不是平坦的。
  • 陶瓷or金屬|3D 列印材料在口腔醫學領域的應用
    高分子材料已成為目前3D列印領域中基本的成熟的列印材料, 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的代表, 具有較好的熱塑性、流動性與快速冷卻粘接性以及其迅速固化的性能。另外, 由於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可以使其能夠與陶瓷、玻璃、纖維、無機粉末、金屬粉末等形成新的複合材料, 在口腔醫學中, 聚乳酸 (PLA) 、聚己內酯(PCL)、聚富馬酸二羥丙酯(PPF)等屬於比較常見的3D列印材料。
  • 3D列印金屬粉末的製備方法
    金屬3D印表機火了之後,金屬3D列印粉末材料也跟著開始火了,而3D列印金屬粉末市場將保持高增長的態勢,目前國內外3D列印金屬粉末的製備工藝——氣霧化技術的最新進展,廣東銀納科技有限公司對3D列印金屬粉末製備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意見。
  • 《AFM》水一樣輕的室溫液態金屬!
    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910709室溫液態金屬是一種低熔點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流動性,是將傳統電子產品從剛性材料中解放出來的有效選擇。與汞相比,低蒸氣壓的鎵基合金具有很大的生物安全性優勢。並且得益於其熔點,該合金還可以在室溫範圍內方便地實現固液相變。
  • 「墨水」成液態金屬 在紙上「列印」電路板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靜帶領的科研團隊,首次研製出紙上直接生成電子電路的技術,並做出了桌面式3D自動列印原型樣機。有了這臺設備,設定好程序,就可以「打」出自己需要的電路系統了。   「墨水」就是液態金屬,電路直接列印在紙上   紙上「列印」電子電路,得益於室溫狀態下液態金屬直接印刷電子方法的突破。
  • 浦項-延世大學聯合研究用於3D電路列印的液態金屬油墨
    POSTECH-延世大學聯合研究團隊開發用於3D電路列印的液態金屬油墨可以直接印刷在可拉伸基材上的導電和可拉伸電極引起了可穿戴電子產品和電子皮膚的廣泛關注。包含液態金屬的可印刷油墨是這些應用的理想選擇,但是在液態金屬顆粒周圍形成的絕緣氧化物表皮會限制其導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