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中後期,達爾文通過青年時代的遠遊以及學習,積累了大量的實踐證據,創建了自然選擇進化論。達爾文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爭鬥,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
達爾文過分強調了生物進化的漸變性;他深信「自然界無跳躍」,用「中間類型絕滅」和「化石記錄不全」來解釋古生物資料所顯示的跳躍性進化。但是一些生物學家對接受這一點猶豫不決,因為自然選擇學說存在著其中一個因素缺少過渡型化石。
這一缺陷在人類進化中尤其明顯。在《物種起源》發表兩年後,從爬行類到鳥類的過渡型始祖鳥出土了,以後各種各樣的過渡型化石紛紛被發現,最著名的莫過於從猿到人的猿人化石的缺失。由於人類的特殊性,很多人同意進化論,卻並不認為人類的今天是進化而來,而是受到了外星人的改造——人類的智商在所有物種間鶴立雞群,是基於外星人對人類利用需要。所以很多人寧願相信人類是神創造,或者是被高級生物智能設計改造的。
但是現在卻被打臉了!
近期科學家到巴拿馬的一座熱帶孤島上進行科學考察時,發現了一群猴子,科學家認為他們的智慧等級要高於深林中的普通猴子,已經發生了進化。通過安放微型攝像機,對這群猴子進行長達數月的持續觀察,科學家發現這群猴子已經發展到了「石器時代」。這些猴子像原始人一樣,已經能夠熟練地製造和使用石器。比如:為了砸開堅硬的果殼,猴子們會挑選長長的石頭不斷敲打,直到敲出一個錐子一樣的尖,然後利用這個尖輕易的砸開堅果。此外,他們還會刻意收集有用的石頭。同時他們很快學會人類的簡單工具,智商得到提升,通過肢體表達情感。這群猴子已經進化出了感情意識。
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進化論的又一例證。在自然環境下,這群猴子又重複了人類的道路,這種發展方向是最適應環境的一種,是必然。如果人類不繼續對他們進行打擾,會不會有一天他們也漸漸的褪去體毛,直立行走呢?很多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也許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但是看看我們的現在情況,當人類的智商、知識水平提高後,我們進化很快。一百年的蒸汽機一直到現在的火星探測、飛出太陽系,這一系列的計劃是指數型的,而其中我們又留下多少化石證據呢。曾經看過一個短片,人類消失後,過了百年、千年之後,現代的人類的遺蹟都會消失。
至於進化論支持與否,以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但是我們不能停止自己的努力和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