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阿波羅11號太空人在月球表面上留下的腳印(資料圖片)
□建 平
5月9日,亞馬遜執行長兼創始人、世界首富、火箭公司藍色起源的創始人貝佐斯,舉行了一場媒體發布會,首次公開全新開發的一輛「藍色月亮」月球著陸器,並表示該月球著陸器將有助實現美國5年內重返月球的計劃。
配合NASA的返月計劃
去年12月8日,我國成功發射了「嫦娥4號」探測衛星,所攜帶的「玉兔2號」月球探測車於今年1月3日順利著陸月球卡門環形山內,對月球表面進行了細緻的探測,成為世界首個對月球南極(月球背面)高緯度地區進行探測的探測器。此舉無疑讓人類對探索月球秘密的進程又邁進一大步。
今年3月,美國副總統彭斯便曾呼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要在月球軌道建立一個太空平臺,並在2024年前,「以任何必要的方式」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南極——這比此前他們所預定的計劃足足提前了4年。
而貝佐斯成立火箭公司藍色起源公司最初的目標,就是進行火箭研發和太空探索。有媒體報導稱,過去三年時間內,該公司一直在研發此次亮相的這款月球著陸器。自從彭斯發表相關評論後,該公司更加速了他們的「月球登陸計劃」。該公司在4月發布的一篇公告,就曾暗示了其對月球南極的窺探計劃——公告中特別描述了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在1914年前往南極探險時的船隻照片,而月球南極的一個撞擊坑正是以沙克爾頓來命名的。
在發布會上,貝佐斯毫不掩飾地表示:「我喜歡彭斯副總統提出的2024年登陸月球的目標。」他還補充說,他的藍色起源公司可以滿足彭斯提出的這個時間表,「因為我們3年前就開始了這個計劃。」
瞄準目標:月球南極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擁有大量可開發利用的資源。阿波羅系列探月工程的研究曾指出,月球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氦-3資源。這種物質可以成為高效、清潔的核聚變發電燃料。而月球南極則一直被認為擁有足夠的可回收冰,可以用來合成額外的火箭燃料以及飲用水。不過,前蘇聯和美國在1967年曾籤署「外太空公約」,規定說月球和外太空是全世界共有的空間和財富,任何國家不能私自佔有。所以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有開發月球資源的權利。
從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阿姆斯特朗首次將人類的腳印印在月球表面開始,人類就一直未曾停止過對月球的探索。中國今年初首次登陸月球南極成功後,一度停滯了月球探索計劃的俄羅斯也重啟計劃,準備明年發射兩顆衛星「探月衛星1號」和「月球土壤1號」。
而此次美國公布的「藍色月亮」月球著陸器,能夠在月球表面軟著陸,而且有效載荷在3.6噸到6.5噸之間。貝佐斯顯然也是瞄準了月球南極,有意助力美國政府「五年內重返月球」的「月球資源探測計劃」。
事實上,貝佐斯一直希望能在未來實現數百萬人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廣闊願景,這是他一直致力於將藍色起源公司推向商業化的初衷。目前他的公司還在開發一種新型New Shepard火箭,準備用於短途旅行。還有另一個命名為New Glenn的重型發射火箭,則用於衛星發射。其目標就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用New Shepard火箭將人類送上地球亞軌道,並在2021年前發射New Glenn火箭。
美國藍色起源公司創始人傑夫·貝佐斯與剛剛公布的「藍色月亮」月球著陸車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