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分高分紀錄片,BBC再出神作解說宇宙《甄嬛傳》

2020-12-06 藝綻

夏日炎炎,今天北京的天氣正式開啟了燒烤模式。

與其在室外無限焦灼,不如跟隨藝綻君來看一部很有降溫效果的大片。

今天介紹給大家的這部片子叫《行星》,目前正在騰訊視頻播出,出品方來自BBC。

BBC出品的紀錄片,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品質保證。這次的紀錄片雖然是以宇宙為主題,整體上相對小眾,但播出後反響卻是極好的,在豆瓣拿下了9.6分的口碑高分。

這兩年來,電影領域宇宙片的進步很大,不管是《地心引力》的硬核科幻,還是《星際穿越》的複雜理論,包括中國的《流浪地球》也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觀。

相對保守並且需要有科學基礎的紀錄片,再做宇宙題材,能帶來哪些新意?是《行星》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藝綻君開始播放《行星》,這些疑問就迎刃而解。

某種程度上說,《行星》的播出生逢其時,它並不是因為要拍這個題材而創作,恰恰是因為——

《行星》的誕生處於紀錄片行業的新節點。一方面是技術的不斷更新所帶來的拍攝便利與品質提升;另一方面,人類在宇宙探索上獲得較大突破,幾乎每一個行星都有新的探索任務,新的事實、科學數據和線索不斷湧現,這些「拼圖」成為行星歷史痕跡的一部分,同時也為未來提供了預測依據。

因此,我們在《行星》中能夠看到最新的科研成果,也藉由最新的技術轉化手段,能夠以更為直觀的方式看到接近電影水準的宇宙影像。

據說,攝製團隊為了製作這部紀錄片,可以說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行星》中許多場景和畫面的原始資料,大多都是根據以往對太陽系各行星展開探測任務時傳回的大量高清圖像和行星地形數據來進行精確的畫面模型製作,以求紀錄片能夠帶來最真實的觀感。

為了向人們展現地球與諸行星千絲萬縷的聯繫,表現宇宙壯麗而又絢爛的造物,攝製組在全球選擇拍攝了一系列詭異奇特的具備外星地貌特徵的地點,尋找到了最酷似每個獨特星球的環境。

這些場景給人一種穿越的感覺,儘管身處地球,但我們看到冰島成為冥王星的化身,活火山代表著火山密布、暗流湧動的木衛一,約旦的月亮谷則變成了火星。

在物理學家布萊恩·考克斯的帶領下,我們遨遊在地球的不同景觀中,卻聆聽著有關宇宙的故事。

此處還要插播一下,對物理學家布萊恩·考克斯的介紹。

這位學者可謂是一位「網紅」,因為他除了物理學家的身份之外,還曾是一支搖滾樂隊的鍵盤手,被大家稱為「搖滾明星物理學家」。

多年來,布萊恩教授與BBC合作推出了《太陽系的奇蹟》、《宇宙的奇蹟》、《生命的奇蹟》等一系列科普類紀錄片,而這部《行星》正是布萊恩教授的最新科普力作。

這種帶入式的講述非常引人入勝,而這次講述宇宙故事的表達方式也很特別。

海報上對《行星》的簡介是——

「它所講述的是一場有關太陽系家族的愛恨情仇。」

而就在《行星》播出後,還真的有觀眾說,在這部紀錄片裡看出了《都挺好》《甄嬛傳》的影子。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故事的結構是圍繞著太陽系九子的「天選」故事而來,每一顆星球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愛恨情仇。

以第一集為例,它解釋了所有宇宙故事中最基本的問題,「宇宙這麼大,為什麼目前太陽系只有地球有生命?」

根據現代科學的發現,46億年前太陽系的誕生之初,它的周圍只有無盡的塵埃和氣體,經過上千萬年的時間,這些塵埃才開始慢慢聚集成最早的巖石。

經過上千萬年的時間,這些塵埃才開始慢慢聚集成最早的巖石。然後又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碰撞和推移,創造出行星的胚胎。

紀錄片中是這麼描述這個過程的:

在這片空間區域內,數十顆行星胚胎,你推我搡,爭奪最佳位置。

這種描述是不是特別像人類的適者生存?

而為什麼是地球擁有生命,片中是用排除法來一一解釋的。

第一個水星,它被稱為最慘行星。

因為離太陽太近,水星表面的生存環境最為嚴酷惡劣。正午時,它的地表溫度可以高達430℃。但到了夜晚時,溫度又驟降至零下170℃。科學家們通過探測器的數據,繪製出水星的引力場,並藉此得到水星的橫截面,發現水星的內核就佔據了從其核心到地表大約85%的範圍。這意味著水星幾乎完全就是一顆裸露著核心的行星。

科學家們推測,其實水星最初誕生於離太陽更遠的地方,但是由於引力作用,隨著時間的流逝,導致它的位置發生了偏移。而之後再與其他行星胚胎爭奪位置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場碰撞。這就導致水星的地殼和地幔,被剝離散落進太空,而水星也從原本火星軌道附近的位置,被撞向更靠近太陽的位置。

類似這樣生動的描述,就是《行星》主要的表達方式。可以看到,相比於單純介紹複雜難懂的科學知識,《行星》採用的是擬人化、又充滿日常生活邏輯的表述。

在兼具科普性的同時,充滿了戲劇衝突,而全新的視覺化手段,也讓那些存在於科學原理中的對撞、消亡、運動和變化,都成了具體可見的實物景象。

而隨著對於宇宙的了解更多,我們也更能明白頭頂這片星空的意義。

因為這顆我們居住的星球,雖然現在可以容納生命的存在,但這種宜居性並非永恆。

「人們很容易把宜居性當成各行星的永恆特徵,或者是說決定性特徵。地球是一顆生機勃勃的行星,因為它位於適居帶中,距離太陽不十分遙遠,也不十分接近。但真實情況卻要複雜得多,太陽系充滿了活力,行星的軌道可以改變,恆星的亮度也可以改變,昔日的宜居天堂也能變成今天的末日煉獄。」

——《行星》

布萊恩·考克斯在幕後訪談中也曾如此動情的說到,

「地球,這是我的最愛。地球是人類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當然也是太陽系中唯一孕育了文明社會的行星。文明是茫茫宇宙中最具價值,或許也是最罕見的自然結構。正是我們人類的存在讓地球變得獨一無二。」

但這種獨一無二並非永恆。

布萊恩在片中說道,整個太陽系的故事,就是系內幾大類地行星動蕩不安的變化史。

而太陽的老化也是永恆的命題,當太陽核心的氫燃料耗盡的時候,它的外部邊界將會膨脹。

第一個被吞沒的是水星,金星也會從此終結。

地球或許能夠逃過被吞沒的命運,但被冰封卻是無法逃避的歸宿。

《行星》給出了一個可行的答案。

在土星的周圍,有一顆與行星相當大小的衛星土衛六,又稱為泰坦星。它被濃密的大氣層包裹著,而且經過探測,還發現具有複雜的化學構成,是能夠構成生命的有機化學成分。

科學家推測,如果到了55億年之後,太陽開始膨脹。也許土衛六隨著溫度升高,冰山開始融化,群山開始化身海洋。那時候,它將變成第二個地球,孕育出新的文明。

這或許是人類命運的所歸之處,現在看來也許還為時過早。但正如《行星》中的思考,「生命之花開遍世界的角落」,如果今天的我們仍然堅持「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那麼未來的人類也許就無處可依,成為了被放逐的地球流浪人。那樣的結局,應該不是我們所希冀的吧。

END

相關焦點

  • 這6部BBC紀錄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對孩子來說,好的紀錄片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了解更多世界的奇妙之處。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看這些經典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信深處的奇妙境界。高清條件下,它的畫面美輪美奐,把一幀幀定格,拿出來都是一張張精彩的攝影作品。看BBC不僅能了解世界之奇,更能盡享世界之妙。
  • 豆瓣評分9分+,這6部經典紀錄片堪稱神作
    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合適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越往頂層走,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所以,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要幫他「打牢思維的地基」,怎麼打?觀看數學紀錄片就是個絕佳的選擇,既形象又有趣。
  • 動圖宇宙|豆瓣9.6的紀錄片,我打賭還沒有人看過
    仔細品味,對於宇宙來說,我們不也像蜉蝣與粟米那樣渺小嗎?在廣闊無垠的時空中,有無數個尚待我們探索的世界,和等待我們訴說的故事。這次想為大家推薦一部關於宇宙的紀錄片,希望大家看完,對宇宙、對生命,會有一些新的認識。
  • 動圖宇宙 | 豆瓣9.6的紀錄片,我打賭還沒有人看過
    仔細品味,對於宇宙來說,我們不也像蜉蝣與粟米那樣渺小嗎?在廣闊無垠的時空中,有無數個尚待我們探索的世界,和等待我們訴說的故事。這次想為大家推薦一部關於宇宙的紀錄片,希望大家看完,對宇宙、對生命,會有一些新的認識。
  • 看完這6部BBC神級紀錄片,驚嘆每一部都是神作
    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風光,其中超級精彩的畫面如果定格,便是一幅攝影佳作。本期為大家推出BBC出品的6部豆瓣評分高於9.5分以上紀錄片資源,涵蓋動物、植物、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等,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不僅適合孩子觀看學英語,家長也可以獨立欣賞長見識。
  • 不止《藍色星球2》,BBC高分紀錄片全收錄!全都是豆瓣9分以上!
    他們十幾年前製作的《藍色星球》就震撼過大家一次了,目前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5除了《藍色星球》系列, 還有《地球脈動》系列,2006年的第一季在豆瓣的評分是9.7,去年推出第二季,評分達到了9.9豆瓣網友一向以苛刻、眾口難調聞名,但在BBC的紀錄片面前,大家意見一致:不給滿分,是擔心他們太驕傲。
  • 繼《第三極》之後,央視再出紀錄片神作《極地》,豆瓣評分9.5分
    對於紀錄片迷來說,很多人都看過2015年央視播出的人文紀錄片《第三極》,這是「西藏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紀錄片,該片播出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還達到了9.2分的高分!看完後很多人表示還沒看夠!
  • BBC頂級紀錄片《人類宇宙》
    BBC紀錄片:《人類宇宙》導演: Stephen Cooter主演: 布萊恩
  • 9.2分豆瓣高分BBC紀錄片:《恆星七紀》Seven Ages of Starlight
    《恆星七紀》Seven Ages of Starlight導演: Gaby Hornsby主演: Rupert Graves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programmes/p00yb434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2-10-25片長: 90分鐘又名: 星光七紀元 / 恆星的一生每當太陽落山,夜幕降臨,坐在大地,仰望星空,就能看到一部史詩巨作在眼前上演,這部巨作擁有數十億演員——恆星。
  • BBC又來探索宇宙奧秘了,一開播就飆到9.6分!
    文:點點一提到BBC,大家就會想到「史詩級」、「紀錄片專家」、「牛逼」這幾個關鍵詞彙。豆瓣評分9.5以上紀錄片基本是出自於它手中,《地球脈動》、《藍色星球》、《人生七年》、《宇宙時空之旅》,每一部都是超高好評。對於BBC而言,拍紀錄片是一件神聖的事情。
  • 5部BBC神級紀錄片,2部豆瓣9.9,既好看又能學英語,抓緊收藏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安利5部堪稱神級的BBC紀錄片,其中兩部豆瓣9.9的評分堪稱無敵,既好看又能學英語,抓緊收藏了吧!5部BBC神級紀錄片推薦,2部豆瓣9.9,既好看又能學英語,抓緊收藏1、《Wild China》中文名《美麗中國》,這部紀錄片是BBC第一次和CCTV合作的,在中國這片非常古老有傳奇的大地上,有著廣闊的地貌風景,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奇珍異獸。
  • 堪稱「神作」的BBC紀錄片——《加拉帕戈斯群島》
    上期的《脈動地球》紀錄片大家都很喜歡。
  • 11部評分9.0以上紀錄片,帶著孩子看遍全世界!
    對地球與生命的那份敬畏之心,是十年之後人們仍追隨這部紀錄片的緣由。 《地球脈動2》去年開播時,國內豆瓣評分就高達9.9,在國外 IMDB 評分9.6。甚至有網友說,「如果10分滿分,我願意給11分。」 2014年BBC的紀錄片《生命的故事》在國內開播,就獲得豆瓣9.7分高分!
  • 看完這6部BBC神級紀錄片,驚嘆每一部都是神作!
    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風光,其中超級精彩的畫面如果定格,便是一幅攝影佳作。 本期為大家推出BBC出品的6部豆瓣評分高於9.5分以上紀錄片資源,涵蓋動物、植物、地理
  • 豆瓣9.7分BBC紀錄片:《非洲.Africa》超清版全6集
    BBC紀錄片分為三個系列的專題目錄,BBC自然,BBC文史和BBC科技。
  • BBC新片燃爆豆瓣評分9.7,超《權力的遊戲》追《地球脈動》
    一,影視劇先看BBC製作的電視劇,比如包法利夫人(豆瓣7.6),神探夏洛克(9.5),傲慢與偏見(9.2),紙牌屋(9.2),了不起的蓋茨比(7.7),唐頓莊園(9.3)......這些英劇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了。
  • 9.6分!一部天文紀錄片竟能看出《都挺好》《甄嬛傳》的影子?
    BBC出品的紀錄片,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品質保證。這次的紀錄片雖然是以宇宙為主題,整體上相對小眾,但播出後反響卻是極好的,在豆瓣拿下了9.6分的口碑高分。這兩年來,電影領域宇宙片的進步很大,不管是《地心引力》的硬核科幻,還是《星際穿越》的複雜理論,包括中國的《流浪地球》也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觀。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在很多網友心目中,「豆瓣9分以上」已經成為「神作」的重要標籤。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BBC不用多說,他們家出的紀錄片在豆瓣隨隨便便都能上9分,大家已經習慣了,如果哪一天他們的紀錄片評分不高,那才叫新聞。央視同樣厲害,看這段時間的熱門話題就知道了,《國家寶藏》這檔用綜藝包裝文物的節目一播出,就圈粉無數,話題刷了好幾周,目前豆瓣評分9.1。
  • 太震撼,BBC這部神作豆瓣評分9.9分!但深喉爆料這是造假
    BBC製作的紀錄片一向因為大氣磅礴、畫面精美而受到全世界觀眾的喜愛。2006年BBC用史上最高預算拍出了劃時代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風靡了全世界。「十年磨一劍」後,BBC在2016年11月上映了續集《地球脈動第2季》,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和無人機技術實現遠程拍攝。
  • BBC紀錄片《假如動物會攝影》吳秀波擔綱中文解說
    原標題:「動物攝影師」帶你探索未知世界   吳秀波擔任中文解說人類猜想多年的這個問題,終於在BBC紀錄片《假如動物會攝影》中找到了答案。   在最近推出的這部豆瓣評分8.8分的紀錄片中,攝製組將微型攝像機裝備在動物身上,讓動物成為攝影師,深入沙漠、森林、海洋……擔任「攝影師」的動物,有身長30釐米的狐獴,有奔跑時速可達100公裡的獵豹,有自由潛水的海豹,也有築巢的黑猩猩……它們帶領觀眾走進人類技術團隊無法涉足的領域,展現出從未見過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