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例]尾孢子蟲引起斑點叉尾鮰爛鰓、死亡

2020-11-30 中國水產養殖網

[每周一例]尾孢子蟲引起斑點叉尾鮰爛鰓、死亡

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04-16 15:32:00

[病例540]江蘇鹽城鬥龍港鬥南養殖場有一口斑點叉尾鮰養殖池塘,面積110畝,水深1.4米,5臺3kW的增氧機(圖1)。2019年初放鮰魚苗70萬尾,10月中旬規格2-3兩/尾。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10月3日,天氣晴,水溫18℃左右,開始出現死魚,數量30尾左右,次日80尾。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5日,多雲,上午使用複合碘消毒一次。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6日,多雲,死魚陡然增加,約300尾。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0日,陰,死魚增加至530尾,拌料內服「出敗康」+「腸苷康」5天,期間吃料正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2日,多雲,死魚720尾。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3-15日,陰雨,每天死魚增加至900尾左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5日,多雲,到塘口查看情況,沿邊零星可見有鮰魚暗浮頭。檢測魚體:尾部發白,部分胸鰭發紅(圖2),解剖有嚴重爛鰓,爛鰓處掛髒嚴重(圖3),鏡檢發現鰓上寄生有大量尾孢子蟲及包囊、毛管蟲(圖4、圖5、圖6),以及少量車輪蟲,且病魚肝臟有多處類似囊腫,部分病魚腸道發紅、水腫(圖7)。快速水質測試盒檢測水質指標:氨氮0.2mg/L、亞硝酸鹽0.03mg/L、pH值8.6,藻類以綠藻為主,少量藍藻、隱藻,水肥度適中。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6日,晴,上午使用一次殺蟲藥,當天死魚1000尾左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7日,晴,死魚劇增至2800尾,使用「舒膚康」3畝水體/袋,「新威滅」15畝水體/瓶,下午使用「福地安」6畝面積/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8日,陰天,死魚增至3500尾,再次檢測,鰓上不見車輪蟲,但尾孢子蟲、毛管蟲依舊較多,取病魚肝、脾、腎做細菌分離及藥敏試驗。藥敏試驗結果顯示,「氟多力」及「菌炎好迪」抑菌圈明顯。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19日,陰天,打撈死魚3800尾,當天開始拌料內服「氟多力」1袋拌2包料+「菌炎好迪」1袋拌1包料。&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20日,陰天,打撈死魚2600尾左右,再次使用「福地安」6畝面積/瓶,之後每周使用2次「福地安」。&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21日,多雲,死魚減少,當天打撈2200尾左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22日,陰天,死魚繼續減少,當天打撈1600尾左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23日,陰天,死魚1000尾左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24日,晴,死魚600尾左右,再次使用「福地安」,7畝/瓶。&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27日,晴,死魚230尾左右,第4次使用16瓶「福地安」。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30日,晴,死魚減少至100尾以內,最後使用一次「福地安」16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月31日,晴,打撈死魚60尾。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分析:1、尾孢子蟲主要寄生於鰓絲,本病例中病魚鰓絲上還寄生毛管蟲、車輪蟲,數量較多,造成病魚鰓絲糜爛掛髒,呼吸受阻,魚體又繼發細菌感染,死亡嚴重。&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孢子蟲形成包囊後很難用藥物直接殺滅,且殺蟲藥對魚的刺激也比較大,增加死亡。使用「福地安」緩慢氧化有機質、改善底部環境,形成不利於寄生蟲生長、繁殖的環境條件,抑制蟲害;「新威滅」能夠清洗鰓絲上髒汙;「舒膚康」為中藥五倍子,具有抗菌、斂瘡止血,修復爛鰓的作用;同時針對性的內服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感染。(利洋水產藥店&nbsp鬥龍店&nbsp張善路&nbsp提供2020.04.16)




(本文已被瀏覽 3377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斑點叉尾鮰魚種感染小瓜蟲大量死亡
    斑點叉尾鮰魚種感染小瓜蟲大量死亡出處:利洋 作者:雷亮 水產養殖網 2017-07-27 17:14:00 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鎮一主養斑點叉尾鮰魚種池塘,面積10畝,水深1.5米,2臺3kW葉輪式增氧機(圖1)。
  • 斑點叉尾鮰敗血症的防治
    一、症狀 斑點叉尾鮰感染後遊動趨緩,時有頭朝上,尾向下呈垂直飄浮狀態。全身具有細小紅斑(充血)或淡白色斑點,肝臟等內部器官,亦可能會出現類似斑點,鰓絲淤血,病原體也可感染魚的腦部,此時病魚離群獨遊,反應遲鈍,攝食減少或不食。鮰魚體表充血、出血,腹部膨大、眼球突出,伴有淡黃色或帶血腹水。
  • 叉尾鮰季疫病大爆發,該怎麼預防? 中國水產頻道 | 網聚全球水產華人
    2017年,四川省、湖北省和江蘇省等地人工養殖的斑點叉尾鮰先後出現了大量死亡的情況,尤其是在江蘇省大豐市等地個別養殖池塘中,日均死魚數量甚至過萬斤。    今年3月6日,四川樂山地區就已出現斑點叉尾鮰套腸症候群首個病例:該養戶25畝池塘放養6萬斤,2月26日開始出現病死情況,初期死亡2-3尾,28日至3月2日每日損魚幾尾至十幾尾不等,3月3日至3月6日損魚增至60餘斤(100尾左右),整體呈現損魚增加趨勢;截止3月11日,池塘每日損魚約1500斤,自3月13日起,每日損魚量已達上萬斤,該塘患病魚體已經閉口無法給藥。
  • 粗心漁藥經銷商賣過期漁藥給養殖戶,導致斑點叉尾鮰大量死亡,賠了...
    郝某某趕緊掏出隨身攜帶的手電筒,藉助手電筒亮光,郝某某的擔憂得到了確定,魚塘裡的叉尾鮰不但出現浮頭,還有死亡。「剛開始叉尾鮰的死亡量不大,但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死亡量就突然增加了。」郝某某回憶說,到了當天中午,魚塘裡叉尾鮰均出現浮頭、死亡。
  • [每周一例]黃顙魚池塘殺螺後引起缺氧死亡
    [每周一例]黃顙魚池塘殺螺後引起缺氧死亡出處:利洋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01-12 22:08:00 [病例531]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有一口黃顙魚塘,面積14畝,水深1.5米,7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圖1)。2019年5月初放規格為500尾/斤的魚苗35萬尾,8月下旬規格達0.15斤/尾。
  • [每周一例]加州鱸魚苗氨氮中毒死亡
    [每周一例]加州鱸魚苗氨氮中毒死亡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8-12-14 10:12:00上午放加州鱸魚苗9.5萬尾,規格150尾/斤。客戶反映傍晚巡塘發現大量加州鱸魚苗在水面遊(圖2),當晚死亡約500尾。&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月20日,晴。上午用了100斤大蘇打,死亡約7000尾。
  • [每周一例]海參呼吸樹寄生纖毛蟲引起排髒
    [每周一例]海參呼吸樹寄生纖毛蟲引起排髒2013-06-03 11: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廈門利洋        瀏覽量: 5802 次 我要評論   遼寧菩薩廟地區一海參池塘,面積80&nbsp畝,水深1.1&nbspm。池底有大量去年生長的已經死亡的青苔。
  • 【今日推薦】號稱魚病的頭號殺手——爛鰓病,切勿盲目用藥!
    魚爛鰓是個很常見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容易就會引起死亡的問題,號稱魚病的頭號殺手!在魚類鰓部發生病變後或養殖水體水質不良時,魚類的呼吸作用會發生障礙。爛鰓是淡水魚養殖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魚病,主要危害草魚、青魚,除此之外,鯉、鯽、鰱、魴、鱅魚也會有發生。
  • 中華鰠、錨頭鰠、車輪蟲、指環蟲的剋星:「蟲敵」
    &nbsp一.發展態勢:「滿身鰠頭蟲,車輪指環痛,都雲魚兒苦,誰解其中愁」,當前日益嚴重的病蟲危害已成為漁民朋友非常頭痛的問題,頻繁殺蟲既增加漁業經濟投入負擔,又降低魚類自身免疫,能否一藥打盡:車輪蟲、指環蟲
  • 一例鱖魚苗藻類引起的大面積閉口消瘦的處理參考
    根據調查發病池塘水質及病魚鏡檢情況懷疑,是一例較少見的卵甲藻病,是一種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魚體表或鰓組織而引起的魚病。椐調查其它患病魚苗在患病初期,在池中擁擠成團,體表的粘液增多,背鰭、尾鰭和背部先後出現白色小點,隨後白點逐漸向尾柄、身體兩側、頭部等處蔓延擴大,以致連接重疊,全身像塗了一層粉一樣,故叫打粉病。流行情況:嗜酸性卵甲藻(打粉病)的發病時間長,感染快,死亡率高。以夏、秋兩季流行最盛,草魚種最易感染。在廣東今年鴨嘴魚、叉尾、出現大量跳水閉口現象,羅非苗,鱖魚苗也發現感染嗜酸性卵甲藻。
  • 諾卡氏菌和維氏氣單胞菌並發引起太陽魚死亡一例
    諾卡氏菌和維氏氣單胞菌並發引起太陽魚死亡一例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雷燕 水產養殖網 2016-01-28 14:48:00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勒流鎮一太陽魚和黃顙魚混養池塘,面積10畝,水深2米,4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圖1)。2015年4月底存塘藍鰓太陽魚約3.8萬尾,平均規格約200g/尾;存塘黃顙魚約1.5萬尾,平均規格約200g/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