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等有人入選!錢學森等倡議成立這個協會,會士增選僅十個名額

2020-09-02 高校科技進展

日前,中國發明協會官網發布了「首屆第三批會士人選公示名單」。根據公示名單,2020年共有10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學家或發明家、企業家入選,其中,3位入選人選來自高校

中國發明協會官網截圖

中國發明協會會士設立於2018年,每年增選會士一般不超過10人。按照《中國發明協會會士管理辦法(試行)》,中國發明協會會士,既要富於科學精神,還要為發明創新事業作出卓越、突出貢獻

公示名單顯示,本批入圍的3位高校入選人分別是北京大學喬傑教授、浙江大學錢弘道教授、同濟大學趙生捷教授,科研領域涉及生殖醫學、法學,以及無線通訊、大數據、人工智慧等。

截至目前,已有31位科學家或發明家、企業家當選中國發明協會首屆會士。在歷次當選的會士中,既有「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還有「改革先鋒稱號」、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他們有的是來自田間地頭的農民發明家,有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有的是著名的企業家。

據不完全統計,除今年有3位新當選會士來自高校以外,清華大學張衍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閆楚良、哈爾濱工業大學王愛傑、北京交通大學賈利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昝林森、溫州醫科大學李校堃、香港中文大學段崇智等7人也於前兩批的增選中當選會士,高校當選會士人數佔比接近30%

首屆當選的會士中,共有4位院士。據高校科技進展觀察,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分別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院士、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藥學專家李校堃院士、生殖醫學專家喬傑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位,是我國著名的機結構可靠性專家閆楚良院士。

據了解,中國發明協會是在錢學森、黃家駟、王大珩、嚴東生、張光鬥等人聯合倡議下成立,由科技部主管的社會組織。該協會的會士,大都是在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和自主創新能提升,以及發明創新、創業領域取得突出顯著成果的卓越貢獻者。

來源: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相關焦點

  • 合肥工業大學汪萌教授入選2020年國際模式識別協會會士!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人工智慧學院)汪萌教授入選2020年國際模式識別協會會士(IAPR Fellow)。2020年,全球共23人當選。國際模式識別協會(IAPR)成立於1978年,是由世界各國模式識別方面的專家和團體組成的國際性學術組織,我國於1980年加入該協會。國際模式識別協會會士(IAPR Fellow)於1994年設立,授予模式識別領域的傑出科研工作者及活動組織者。該協會會士每兩年評選一次,選拔程序嚴格,當選率不超過會員總數的2.5‰,以表彰對模式識別領域和活動有傑出貢獻的學者。
  • 中國化學會創始會士和首屆會士名單公布,上海交通大學7人上榜
    近日,中國化學會官網公布117位創始會士名單和43位首屆會士名單,上海交通大學上榜7人。顏德嶽院士、塗永強院士、丁奎嶺院士、楊秀榮院士、譚蔚泓院士、樊春海院士入選中國化學會創始會士。化學化工學院張萬斌教授入選中國化學會首屆會士。
  • 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浙大8人入選
    中科院學部7月31日公布了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對本學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進行了通信評審,選出初步候選人157位。
  • 202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啟動!共73個名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了解到,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21年1月1日開始。
  • 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嚮導教授入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近日,2020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增選結果揭曉,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賈金鋒、嚮導兩位教授名列其中。美國物理學會成立於1899年,是世界上最具聲望的物理學專業學會之一,每年增選新會士,人數不超過其會員人數的千分之五;本年度凝聚態物理分會(Division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有16位研究人員當選,束流物理分會(Division of Physics of Beams)共有4位研究人員當選。
  • 周東華當選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
    11月21日,2019年度新當選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名單揭曉,山東科技大學周東華教授因在動態系統可靠性與維護技術領域的傑出貢獻當選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是山東省唯一入選者。周東華,山東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入選2018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入選2018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清華新聞網11月23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21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 包信和院士被增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
    中青在線上海4月2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周凱)今天,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包信和院士被增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  為了表彰在化學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專家學者,英國皇家化學會設立榮譽會士制度。
  • 量子中心江穎當選2019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2019/09/18 信息來源: 量子材料科學中心 編輯:麥洛 | 責編:山石 2019年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增選結果於近日揭曉,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因在利用高分辨掃描探針顯微鏡技術研究水的結構和動力學方面的開創性貢獻當選
  • 圖靈獎之後,Yoshua再獲全球級榮譽:入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消息稱,Bengio 將於 2021 年 5 月在倫敦正式成為該皇家學會會士。不過,官方也表示正式的頒獎典禮原定於今年 7 月舉行,但出於對 COVID-19 的考慮該典禮將推遲。和 Bengio 共同入選皇家學會的包括 51 名會士,10 名外籍會士以及 1 名榮譽會士,他們將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終身會士。
  • 圖靈獎之後,Yoshua Bengio再獲全球級榮譽:入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消息稱,Bengio 將於 2021 年 5 月在倫敦正式成為該皇家學會會士。不過,官方也表示正式的頒獎典禮原定於今年 7 月舉行,但出於對 COVID-19 的考慮該典禮將推遲。和 Bengio 共同入選皇家學會的包括 51 名會士,10 名外籍會士以及 1 名榮譽會士,他們將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終身會士。
  • 中科院2017年院士增選三個新特點
    新華社發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是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後進行的第二次增選。增選工作於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增選過程和環節等嚴格按照《關於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要求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等規定進行。  中國科學院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之前的院士增選相比,2017年增選有三個新特點。
  • 【新篇章】117位創始會士揭開中國化學會會士體系序幕
    【新篇章】117位創始會士揭開中國化學會會士體系序幕 2020-12-17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啟動院士增選,數學院士名額大增
    元旦第一天,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與往年不同的是,73個總名額中,將大幅提升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的名額,其他學科相應減少,尤其是對於數學的重視是這次院士增選的一大亮點,預計至少增加2人以上。
  • 中國工程院為何成立?袁隆平等科學家為何第二輪才得以入選?
    參照世界通行標準,我國在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代為行使管理全國科學研究事業的職能,並任命郭沫若為第一任院長。並在1955年6月成立了學部,準備遴選院士。但考慮到那個時候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與世界上的先進水平具有較大差距,因此沒有使用院士稱號而是採用了學部委員稱號。此後又多次增選,豐富了這一隊伍。
  • 北大教授饒毅為何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真正原因來了,出人意料
    但是,就有人對院士不感冒,他就是北大教授饒毅,他參加過一屆的院士增選,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屆參加的院士增選,因為在那之後他發表聲明表示放棄院士增選,而且他也做到了!先回顧,北大教授饒毅在2011年參加院士增選的情況!據悉,2007年,饒毅是從北美大學正教授位置上全職回國,受聘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回國之後,他參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院士增選!
  • 王舜校友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近日,Carbon Energy主編王舜教授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 2019 年度 CAAI Fellow 增選名單出爐,沈向洋、黃鐵軍、宗成慶等...
    (CAAI Fellow)增選名單,微軟沈向洋博士、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京東何曉東博士、北京大學黃鐵軍教授、中科院自動化所宗成慶研究員等 11 位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科學家位列公示名單。2018 年 CAAI Fellow 增選名單2019 年增選 CAAI Fellow 人物簡介
  • 廣州科學家入選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會士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8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公布了2020年當選的AGU會士(AGU Fellow)名單,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業務副所長、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學家林間入選,表彰他對海洋科學與地震學的卓越貢獻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
    三、院士增選工作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各學部的增選名額,由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以下簡稱學部主席團)確定。    四、要特別注意推選符合標準和條件的優秀中青年科技專家。被推薦人的年齡一般不超過65歲(以增選年4月30日實足年齡為限);在各學部正式候選人中,60歲以下(含60歲)的應不少於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