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芳
在中國,院士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而在1948年3月,中國最早的院士產生,當時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的有81人!院士制度發展到今天,已經很完善,院士也頗具規模。眾所周知,國家為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而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就是院士,院士為終身榮譽。也就是說院士在所有榮譽當中是老大,是代表了一個國家最高水平和世界領先水平的科技頂尖人物和最高學術權威,這真是無上的光榮啊!
因此,院士稱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但是,就有人對院士不感冒,他就是北大教授饒毅,他參加過一屆的院士增選,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屆參加的院士增選,因為在那之後他發表聲明表示放棄院士增選,而且他也做到了!
先回顧,北大教授饒毅在2011年參加院士增選的情況!據悉,2007年,饒毅是從北美大學正教授位置上全職回國,受聘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回國之後,他參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院士增選!當時,他的呼聲最高,因為無論是從學術水平,對國家的貢獻而言,他都是最有希望獲得院士稱號的!可是,事實卻令人大跌眼鏡!北大教授饒毅竟然在第一輪當中就被狠狠刷了下來,沒能進入中科院院士第二輪候選人的名單。
當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之日,饒毅就在自己的博客上發布一份200餘字的簡短聲明,在聲明最後,饒毅稱「在2011年8月17日後,將不再成為候選人」!對此,也許有人會說,饒毅太意氣用事了,第一次選不上就第二次唄,第二次不行不是還有第三次嗎?只要實力槓槓的,總有選上的時候!難道,饒毅放棄院士增選真的是意氣用事?真的是一時衝動?其實不然,饒毅做出這個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麼,北大教授饒毅為何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真正原因來了!原因有三!這三個原因出人意料的同時,更讓人肅然起敬!
其一,院士增選水深,他不屑應對!饒毅回國之後,常常發表言論揭露我國不良的科研製度和作風,揭露那些學術不端的行為,還撰文批判要想獲得重大項目必須要搞好關係的行為,揭露搞科研不如搞關係的學術界潛規則,所以饒毅得罪了不少人!雖然說,院士增選相對是公平的,但卻不是絕對的,學術上的實力,對國家上的貢獻,僅僅是院士增選中一部分的因素罷了!除此之外,在當今人情社會中,當然得講關係!想當院士的人自然會想盡辦法疏通關係、巴結有投票權的院士,而饒毅呢?這樣的風骨人物,他不屑這樣做!這就是饒毅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的原因之一。
其二,要讓年輕的學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還可以做得更好!饒毅回國後,發現無論是年輕學者還是資深的科學家,當中不少人浮躁,不能埋頭骨幹做科研,整天想著如何拉關係走後門!說白了,饒毅其實就是想為年輕學生學者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不做院士又如何?不做院士還能把科研做得更好!在2011年8月30日,院士增選結果公布之後,饒毅再次發博文,「十年以後,看看有多少中國的院士能超過他在中國的科學工作」,這是饒毅向生命科學領域的院士下的「戰書」啊!這就是饒毅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的原因之二。
其三,淡泊名利,視名利如浮雲,回國為的就是「中國夢」。如果說饒毅是一個視名利如生命的人,那他定然不會選擇回國!因為在美國的他,可以說是名利豐收,當時他在神經科學領領域,是頂尖的科學家!他在美國西北大學是正教授,是終身講席教授,有著自己的實驗室,有著美國國籍!但是,他卻放棄了在美國的一切名利,而這些名利可能有些人終極一生都是無法企及的!所以,他回國不為名也不為利,自然也不是為了「院士」這個頭銜,他為的就是一個「中國夢」!這個「中國夢」就是致力於中國科研教育體制和中國科學教育文化的改革,還中國一片風清氣朗的科研環境!這就是饒毅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的原因之三。
以上三點,就是饒毅表示放棄院士增選的真正原因!確實出人意料,這也太與眾不同了,這也太不「合群」了吧?一般的人都期望,既然自己有實力有這個資本,就應該得到肯定!無論怎樣都不能與「院士」這個至高無上的榮譽作對啊!其實,饒毅放棄院士增選也是在情理之中,因為就如施一公所言,饒毅是一名「憂國憂民的科學大家」!所以,對於饒毅自身而言,不做院士又何妨?這就是饒毅,著實令人肅然起敬饒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