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饒毅為何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真正原因來了,出人意料

2021-01-13 茵茵畢業了

文|芳芳

在中國,院士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而在1948年3月,中國最早的院士產生,當時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的有81人!院士制度發展到今天,已經很完善,院士也頗具規模。眾所周知,國家為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而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就是院士,院士為終身榮譽。也就是說院士在所有榮譽當中是老大,是代表了一個國家最高水平和世界領先水平的科技頂尖人物和最高學術權威,這真是無上的光榮啊!

因此,院士稱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但是,就有人對院士不感冒,他就是北大教授饒毅,他參加過一屆的院士增選,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屆參加的院士增選,因為在那之後他發表聲明表示放棄院士增選,而且他也做到了!

先回顧,北大教授饒毅在2011年參加院士增選的情況!據悉,2007年,饒毅是從北美大學正教授位置上全職回國,受聘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回國之後,他參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院士增選!當時,他的呼聲最高,因為無論是從學術水平,對國家的貢獻而言,他都是最有希望獲得院士稱號的!可是,事實卻令人大跌眼鏡!北大教授饒毅竟然在第一輪當中就被狠狠刷了下來,沒能進入中科院院士第二輪候選人的名單。

當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之日,饒毅就在自己的博客上發布一份200餘字的簡短聲明,在聲明最後,饒毅稱「在2011年8月17日後,將不再成為候選人」!對此,也許有人會說,饒毅太意氣用事了,第一次選不上就第二次唄,第二次不行不是還有第三次嗎?只要實力槓槓的,總有選上的時候!難道,饒毅放棄院士增選真的是意氣用事?真的是一時衝動?其實不然,饒毅做出這個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麼,北大教授饒毅為何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真正原因來了!原因有三!這三個原因出人意料的同時,更讓人肅然起敬!

其一,院士增選水深,他不屑應對!饒毅回國之後,常常發表言論揭露我國不良的科研製度和作風,揭露那些學術不端的行為,還撰文批判要想獲得重大項目必須要搞好關係的行為,揭露搞科研不如搞關係的學術界潛規則,所以饒毅得罪了不少人!雖然說,院士增選相對是公平的,但卻不是絕對的,學術上的實力,對國家上的貢獻,僅僅是院士增選中一部分的因素罷了!除此之外,在當今人情社會中,當然得講關係!想當院士的人自然會想盡辦法疏通關係、巴結有投票權的院士,而饒毅呢?這樣的風骨人物,他不屑這樣做!這就是饒毅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的原因之一。

其二,要讓年輕的學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還可以做得更好!饒毅回國後,發現無論是年輕學者還是資深的科學家,當中不少人浮躁,不能埋頭骨幹做科研,整天想著如何拉關係走後門!說白了,饒毅其實就是想為年輕學生學者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不做院士又如何?不做院士還能把科研做得更好!在2011年8月30日,院士增選結果公布之後,饒毅再次發博文,「十年以後,看看有多少中國的院士能超過他在中國的科學工作」,這是饒毅向生命科學領域的院士下的「戰書」啊!這就是饒毅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的原因之二。

其三,淡泊名利,視名利如浮雲,回國為的就是「中國夢」。如果說饒毅是一個視名利如生命的人,那他定然不會選擇回國!因為在美國的他,可以說是名利豐收,當時他在神經科學領領域,是頂尖的科學家!他在美國西北大學是正教授,是終身講席教授,有著自己的實驗室,有著美國國籍!但是,他卻放棄了在美國的一切名利,而這些名利可能有些人終極一生都是無法企及的!所以,他回國不為名也不為利,自然也不是為了「院士」這個頭銜,他為的就是一個「中國夢」!這個「中國夢」就是致力於中國科研教育體制和中國科學教育文化的改革,還中國一片風清氣朗的科研環境!這就是饒毅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的原因之三。

以上三點,就是饒毅表示放棄院士增選的真正原因!確實出人意料,這也太與眾不同了,這也太不「合群」了吧?一般的人都期望,既然自己有實力有這個資本,就應該得到肯定!無論怎樣都不能與「院士」這個至高無上的榮譽作對啊!其實,饒毅放棄院士增選也是在情理之中,因為就如施一公所言,饒毅是一名「憂國憂民的科學大家」!所以,對於饒毅自身而言,不做院士又何妨?這就是饒毅,著實令人肅然起敬饒毅!

相關焦點

  • 饒毅:「以後專心搞科研,永不參選院士」
    為了祖國科研的發展,饒毅放棄了在美國體面高薪的工作,毅然選擇回國。在投身科研的過程中,他為人耿直犀利,看不得半點弄虛作假。然而,作為一位海外歸來的優秀科學家,擁有累累成就的他為何在落選院士後,表示自己將永遠不參選院士呢?
  • 饒毅是一個怎樣的人?院士落選再不參與評選,勸舒紅兵夫人辭職
    生物學講席教授。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如今饒毅是一名大學教授,也是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但是他卻不是我國中科院的院士,那麼他到底為何會被稱為牛人呢?原因有如下三點。其二:饒毅為人正直,敢說敢做,在競選院士落選後,饒毅表示今後不會參選院士饒毅參加中科院院士增選計劃的那一年可以說是比較特殊的一年,那一年參加評選的科學家都十分出色,其中以饒毅、施一公、高福、舒紅兵為代表的科學家們一同參加了這次競選。
  • 怒斥「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北大饒毅言論為何如此大膽
    說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現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學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被稱為「現代魯迅」的教授,戴著眼鏡,看下去和藹可親,斯斯文文,彬彬有禮,但了解他的人卻知道他不是個溫婉含蓄的人。他的好朋友施一公曾經這樣評價饒毅:「說話或做事從來不會故意討人喜歡,但他有自己信奉的原則,並嚴格按照這些原則來做事,即使這意味著他的所作所為會引起別人的誤解。」北大教授饒毅可謂敢做敢為,敢於直言,說話大膽得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那些「大膽」的言論。一、落選院士後直言夾著尾巴做院士有損自尊。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饒毅榜上有名。
  • 北大前院長饒毅惜敗武大副校長舒紅兵,落選院士存在爭議
    例如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過教授的饒毅,以及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過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就是如此。 時至今日,風骨教授饒毅做到了「堅持自己的初心」,同時這位教授也失去了一些頭銜,比如院士的頭銜,長江學者的頭銜,甚至為了在當時專心從事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饒毅還辭去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職務,一心站到講臺和科研實驗室裡,踏踏實實講課,專心致志研究。
  • 棄美歸國的饒毅:發誓永不參選院士!是誰在澆滅歸國人才的熱忱
    施一公和饒毅都是生命科學領域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回國後兩人同時參選中科院院士,第一次兩人都遺憾落選,其中施一公在第二次參選中成功當選為中科院院士,而饒毅卻發誓永遠不再參選院士。為何饒毅會落選,又高調的稱永不參選呢?
  • 北大院長饒毅,棄美籍歸國,曾怒斥:幾位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陪笑
    ——饒毅清華北大是中國最為頂尖的兩所高校,也是中國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學校。這兩所學校承載著中華民族太多的希望,他們將是中華民族發展與復興的翅膀。這兩所高校為我國培育了大量的人才,雖然近些年來,這兩所高校被很多專家學者批為留學基地,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各行各業幾乎都活躍著這兩所高校的人才。
  • 回國任教的4個博士各有成就,饒毅和他當校長,高福、舒紅兵沉默
    正如同時參加過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活動的饒毅校長、施一公校長、高福院士以及舒紅兵院士,作為當時回國任教的4個典型精英博士,帶著各自的成就,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擔任教育和科研領域的重要教職,如今的成就和經歷存在褒貶不一的評價。
  • 北大院長饒毅:放棄美籍回國卻落選院士,他說:早就預料到結果
    這也是饒毅的心願。落選院士稱永不再選回國之後,在2011年的時候參加了院士增選的活動。在這他也是呼聲最高的一位,因為他做出的貢獻是在太多了,兩張A4紙都未必能填完他在醫學的成就,光發表的中英文著作就有好幾十篇。
  • 清華施一公對饒毅的第一印象:喜歡多管閒事,敢於批判一些院士
    大學校園之中的一些優秀教授,所講授的課程長期獲得學生喜愛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因為教授的名氣和各種頭銜嗎?還是因為教授的學術成就嗎?這些都難以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統一答案。一個教授的課程之所以受到學生的普遍喜愛,還是在於教授的思想內容和講課方式。
  • 饒毅:放棄美國國籍堅決回國,卻因太耿直評不上院士,他卻不後悔
    近來,很多人都對清華北大頗有微詞,原因無他,只因為很多從清華北大畢業的人才都選擇留學國外,並定居其他國家,為其他國家的科研作貢獻。確實,不少從清華北大畢業的人才最終都去了外國發展,不過也有一些人才卻寧願放棄外國國籍而回到中國的,比如北大教授饒毅就是其中之一。他放棄了美國國籍回到了中國,在北京醫科大學任教和做科學研究,是一位真正的愛國人士。
  • 不再候選院士的饒毅能否將「鯰魚」做到底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因落選者饒毅「從今以後不候選」的博客文章而眾所關注。但暫時,我們還不知道這是一個花絮,還是一個風波?  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增選,向來為人關注。饒毅聲明「從今以後不候選」,實屬難得。  從「從今以後不候選」的聲明,可以讀到複雜的態度。這裡面既有對不出所料的落選的不滿,也有對中國院士制度的決絕,還有對自己學術能力的自信,以及對學術前途的信心。  不過,饒毅留下的只是意猶未盡的說法:「任何學生物的人都會知道原因」。我們並沒有學生物,所以不能明白饒毅所說的落選原因,更無從知道他認為的原因是否正確。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
    饒毅教授,這位和施一公同樣在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響噹噹」的科學大家,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而與施一公教授不同的是,這位「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表示永不再選」的智者,又讓我們產生很多好奇。以下內容作者為施一公教授,即是在饒毅教授宣布永不參選院士以後,鼎力支持之作。
  • 被舒紅兵力壓,落選院士的饒毅,究竟有多厲害?竟遭到美國記恨!
    如果說錢老是老一輩回國潮的代表,那麼曾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的饒毅,就是現如今的歸國潮第一人!2011年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增選,迎來了眾多學術大咖的巔峰對決,施一公、舒紅兵、高福、饒毅、張明傑……這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科研成就。最終,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舒紅兵脫穎而出,力壓其餘三位科學家,成功當選院士。
  • 饒毅:我國有2人應獲得諾貝爾獎!現在都不是院士
    他隨即宣布今後不再參選院士,並暗示院士增選「對有海外做教授經歷的是全面打壓」。第二件事是傳言他曾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校長李紅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以及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耿美玉學術不端。有意思的是,面對媒體的採訪,饒毅給出的答案是「沒有發過,有過草稿」,意思就是情況屬實,但是並沒有真正去做。正是上述經歷,使得大眾對饒毅頗具好感,其實饒毅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說是很得人心。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離開北京大學的饒毅教授,曾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教授,擁有獨立的實驗室,無論是科研條件還是教學待遇都十分優厚。饒毅在當時並沒有過多留戀,一心想要回國任教,於是來到北京大學,直接擔任生命科學院的院長。饒毅歸國任教之時,施一公和高福差不多在相近的時間回國。
  • 清華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這是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3月7日發表在科學網上的一篇博客。這篇博文的緣起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代表委員中的部分中科院院士,探究2011年院士評選中饒毅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落選的真正原因。當時,在採訪饒毅時,他先是提出沒什麼好說的,然後說:「除非有人有說法,我可以回復。」
  • 大膽直言的北大教授:國內大學培養了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除了過硬的專業知識外,一個真正的人才還應該是一個樂於奉獻,願意為了自己的國家而付出的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可是當今教育的悲哀之處在於:國內的大學卻培養出了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甚至讓前北大的教授錢理群在公眾場合大膽直言訓斥!
  • 如何評價網傳饒毅教授曾致信舒紅兵院士建議王延軼辭去所長職務?
    作為我國學術圈以敢言聞名於世的學者,饒毅教授可謂是學術圈的一股清流。他曾拒絕同意上海交通大學引進諾獎得主蒙塔尼耶教授,原因則是他近年來如果不是在做偽科學的話,也可以說是已經滑到偽科學的邊緣。引進所謂的諾獎得主,是對國家經費不負責的做法。
  • 舒紅兵妻子北大畢業,施一公妻子高考狀元,饒毅妻子呢?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而且也正是由於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就有舒紅兵副校長、高福院士、饒毅校長、施一公院士。
  • 那年院士評選,饒毅落選他當選
    2011年8月,饒毅在博客貼出簡短聲明:「在2011年8月17日後,將不再成為候選人」。饒毅稱此舉「也許這樣做了,對改變風氣有一定促進作用。」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饒毅第一輪落選。這個消息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