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斥「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北大饒毅言論為何如此大膽

2021-01-13 書香暖人間

說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現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學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被稱為「現代魯迅」的教授,戴著眼鏡,看下去和藹可親,斯斯文文,彬彬有禮,但了解他的人卻知道他不是個溫婉含蓄的人。他的好朋友施一公曾經這樣評價饒毅:「說話或做事從來不會故意討人喜歡,但他有自己信奉的原則,並嚴格按照這些原則來做事,即使這意味著他的所作所為會引起別人的誤解。」北大教授饒毅可謂敢做敢為,敢於直言,說話大膽得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那些「大膽」的言論。

一、落選院士後直言夾著尾巴做院士有損自尊。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饒毅榜上有名。當時一起參選還有施一公、舒紅兵等科學家。

根據流出的數據,饒毅排在第一輪初選末位,沒有進入到第二輪決賽去,很自然地他落選了。他的好朋友施一公雖然能進入到決賽,但最終也沒有選上。評選結果出來以後,很多人為他們倆打抱不平,認為他們在學術上的成就足夠他們評選得上院士了。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也稱饒毅是國際一流的科學家,其學術水平遠超入選決賽的其他人。饒毅落選後就公開發文,稱從此不再參選院士。對於饒毅落選原因,外界議論紛紛,有人猜測他是因為性格耿直,直言直語。而根據饒毅本人的公開信,也能看到一些答案,他說要讓年輕的學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還可以做得更好。他不再參選也許能警醒一些人,如果夾著尾巴才能做院士其實缺乏自尊。

二、揭露學術腐敗,怒斥「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

饒毅一直都非常關心中國的科研發展,愛得深痛得切,他對科研文化存在的弊端也大膽加以揭露。他曾經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發表文章《中國的科研文化》,批評中國的科研文化,揭露中國現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一些潛規則,指出搞好關係比做學問還重要得多,很多時候是看人情關係而不是看科研成就高低。饒毅不但公開發文批判這種不正的學術之風,還直言不諱地怒斥:「我親眼目睹,幾個老院士,竟然圍著1個處長賠笑。」

三、勇勸武漢病毒所所長辭職:能力不足。

今年年初時候,網上流傳饒毅給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寫信,叫他勸自己妻子王延軼辭去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職務。關於辭職的原因,他條分縷析,歸結起來就是能力不足,資質不夠,以免耽擱中國科學院。雖然寫信真實性有待考究,但按照饒毅的大膽言論來看,是他說的一點都不奇怪。

饒毅敢於直言,關於他大膽的言論還有很多。廣大網友每每看到他的那些大膽言論後,又驚又喜。喜的是有人針砭時弊,驚的是擔心正直的人受到打擊。網友心中發問:饒毅教授不怕嗎?為什麼他能做到如此大膽?

一、饒毅本性如此。饒毅雖然生在中國學在中國,但留學美國在美國也生活很久,深受西方言論自由文化影響也不奇怪。但準確的應該是饒毅骨子裡生性耿直,有一說一。他這樣耿直的性子確實容易受到傷害,中國人情關係也使饒毅痛苦過。饒毅坦言自己受過不少明槍暗箭,但他心中有大志,他要改變中國科研製度,影響中國科研文化,他矢志不移,本性不改。施一公說他是憂國憂民的科學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現代魯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頑童。無論你是否喜歡他,饒毅在用自己的方式啟蒙中國社會、也註定留下重要影響。他在國內敢大膽發聲,在國外也如此。他曾經為華人華裔科學家或亞裔科學家在美各種不公正的待遇據理力爭,寫信給多方機構,四處奔走,為公正發聲。

二、饒毅實力經得起考驗。俗話說「正人先正己」。他敢說別人,自己也經得起考驗。在業務能力方面,他科研水平拔尖,著作等身,貢獻突出,他回國前被美國西北大學聘為終身講席教授,他也是第一個在美國取得終身講席教授職位後。在生活方面,他堅守原則,清廉做人。饒毅對所有人態度都是不卑不亢,不會刻意討好誰,也不會改變語氣和講話方式。施一公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饒毅在領導面前奉承拍馬、也從未見過他對學生聲色俱厲。饒毅總是用相對平穩的語調說出他信奉的、不是人云亦云的觀點。所以饒毅他批評別人也好,舉報別人也好,都是有理有據的,出於改善改革的目的,絕不是出於排除異己、造謠生非的私利。

所以,不少網友表示,饒毅敢於直言就是現在學術界的一股清流,是知識分子的傲骨。學術界裡需要更多大膽的饒毅,敢於批判,敢於改革,敢於嚴正自身,為改革中國科研製度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北大院長饒毅,棄美籍歸國,曾怒斥:幾位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陪笑
    所謂樹大招風,清華北大這兩所高校似乎不論再怎麼做都無法滿足中國人內心的希望。曾經有一位北大教授就怒批中國的學術界,他是誰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饒毅,他的學術成果與他的社會批評一樣引人注目。也正是由於饒毅這樣一種局外人的身份,讓饒毅意識到了中國學術界科研界的一個巨大問題,饒毅曾經在一次公開演講當中說,他曾經見到過幾位老院士為了一個研究項目給一個處長陪笑。要知道,在中國,院士頭銜可以說是科研人員最高的榮譽了,哪所高校要是能擁有一位實實在在在本校工作的院士,那這所高校在相關方面的研究必然會非常的突出。
  • 饒毅是一個怎樣的人?院士落選再不參與評選,勸舒紅兵夫人辭職
    提到饒毅,大家都認為他很牛,那麼大家為何會這樣覺得?他究竟牛在何處呢?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如今饒毅是一名大學教授,也是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但是他卻不是我國中科院的院士,那麼他到底為何會被稱為牛人呢?原因有如下三點。
  • 顏寧又發表兩篇重量級論文,網友:沒有老院士圍著處長陪笑的尷尬
    每當看到這樣的消息,我們會對留在國外的科研人才頗多嘲諷,也會質疑為什麼清華北大的將近20%的畢業生會在美國做高級打工仔,「知足常樂」,卻忘記深刻反思我們的科研氛圍為什麼留不住頂級人才。饒毅曾經說過,「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某些人拉關係重要。」幾名老院士圍著一名處長陪笑,目的不過是為了獲得項目和經費支持。
  • 大膽直言的北大教授:國內大學培養了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除了過硬的專業知識外,一個真正的人才還應該是一個樂於奉獻,願意為了自己的國家而付出的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可是當今教育的悲哀之處在於:國內的大學卻培養出了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甚至讓前北大的教授錢理群在公眾場合大膽直言訓斥!
  • 北大教授饒毅為何永不參加院士增選?真正原因來了,出人意料
    也就是說院士在所有榮譽當中是老大,是代表了一個國家最高水平和世界領先水平的科技頂尖人物和最高學術權威,這真是無上的光榮啊!因此,院士稱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但是,就有人對院士不感冒,他就是北大教授饒毅,他參加過一屆的院士增選,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屆參加的院士增選,因為在那之後他發表聲明表示放棄院士增選,而且他也做到了!先回顧,北大教授饒毅在2011年參加院士增選的情況!
  • 饒毅:「以後專心搞科研,永不參選院士」
    為了祖國科研的發展,饒毅放棄了在美國體面高薪的工作,毅然選擇回國。在投身科研的過程中,他為人耿直犀利,看不得半點弄虛作假。然而,作為一位海外歸來的優秀科學家,擁有累累成就的他為何在落選院士後,表示自己將永遠不參選院士呢?
  • 饒毅:放棄美國國籍堅決回國,卻因太耿直評不上院士,他卻不後悔
    近來,很多人都對清華北大頗有微詞,原因無他,只因為很多從清華北大畢業的人才都選擇留學國外,並定居其他國家,為其他國家的科研作貢獻。確實,不少從清華北大畢業的人才最終都去了外國發展,不過也有一些人才卻寧願放棄外國國籍而回到中國的,比如北大教授饒毅就是其中之一。他放棄了美國國籍回到了中國,在北京醫科大學任教和做科學研究,是一位真正的愛國人士。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生物學講席教授,北大麥戈文研究所創始所長,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
  • 院士制度改革,不肯向歪風邪氣低頭、被排擠的饒毅,還有機會嗎
    在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後,很多國人非常驚訝,因為屠呦呦先生是一個「四無」科學家,學歷低、職稱低,獎項少、論文少,除了每天埋首在實驗室工作外,機幾乎沒有什麼社交,也不去經營各種職稱頭銜。「四無」科學家屠呦呦獲獎,打了部分院士的臉,也揭露了我國院士制度存在的缺陷。
  • 北大前院長饒毅惜敗武大副校長舒紅兵,落選院士存在爭議
    例如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過教授的饒毅,以及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過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就是如此。 時至今日,風骨教授饒毅做到了「堅持自己的初心」,同時這位教授也失去了一些頭銜,比如院士的頭銜,長江學者的頭銜,甚至為了在當時專心從事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饒毅還辭去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職務,一心站到講臺和科研實驗室裡,踏踏實實講課,專心致志研究。
  • 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貝爾獎,都不是院士
    饒毅是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同時也是北大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在他身上,不僅僅只有這些成就,他是從國外歸來的頂級學者,但人們認識他,卻不是因為他所獲得的榮譽,而是他的言論。或許很多研究學術的人,都愛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曾經他就實名舉報過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中等三位學者學術不端,而且還在選取中科院院士而未能獲獎時,稱自己以後不會再參加院士的評選。饒毅就是這樣,他一直不普通,一直在大眾的視野裡。
  • 被舒紅兵力壓,落選院士的饒毅,究竟有多厲害?竟遭到美國記恨!
    2011年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增選,迎來了眾多學術大咖的巔峰對決,施一公、舒紅兵、高福、饒毅、張明傑……這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科研成就。最終,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舒紅兵脫穎而出,力壓其餘三位科學家,成功當選院士。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卻出走美國,替華人首次獲美國一領域最高獎
    他曾經是北大的數學天才,然而最終卻選擇去美國發展。臨走前甩下三句話,引起一片輿論的譁然,他就是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其實因為出國赴美而受到爭議的不僅僅是他一人,而且這些人的出走往往還會引發人們對國內學術圈的強烈爭議。比如曾經出走的清華大學美女博士顏寧,在中國沒能獲得院士,在美國卻成為了院士,更是一度引起不小的轟動,讓人們一度質疑國內的學術圈存在著某些內幕,新人難以出頭。
  • 饒毅說:「在國內,目前還沒有人能像梁漱溟、馬寅初那樣有脊梁」
    饒毅一針見血指出:「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官員和他們賞識的專家拉關係重要。」「在我回國前,我就親眼目睹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臉。」饒毅就是一個指出皇帝沒有穿衣服的人,暴露了科學界的陳規陋習,大大得罪了既得利益者。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饒毅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
  • 清華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被高調》,這是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3月7日發表在科學網上的一篇博客。但新科院士是由具有投票權的相關學部院士投票投出來的,一人一票,每個院士都是基於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作出的決定。所以,接受採訪的院士所列舉的看法,沒法代表其他院士通過投票作出抉擇所依據的理由。或許,這3位院士道出了兩位優秀科學家落選院士的一些因素。但要探究饒毅和施一公落選的真正原因,必須逐個採訪或抽樣調查那些沒有投贊成票的院士,而這是無法做到的。因此,他們為何落選院士永遠是一個謎。
  • 科學巨星施一公和饒毅,他們哪個更厲害?
    凡是經常瀏覽科學新聞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如雷貫耳的科學家的名字,一個是施一公,一個是饒毅。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二者都是心目中的偶像、「男神」,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的前輩。我曾經在百度做過志願者,認識很多人文、科學類的吧主,其中有一位化學吧的女性吧主就對我說,施一公是她的「夢中情人」。而饒毅的魅力也未遑多讓,同樣是很多學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榜樣。
  • 科學巨星施一公和饒毅,他們哪個更厲害?
    凡是經常瀏覽科學新聞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如雷貫耳的科學家的名字,一個是施一公,一個是饒毅。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二者都是心目中的偶像、「男神」,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的前輩。我曾經在百度做過志願者,認識很多人文、科學類的吧主,其中有一位化學吧的女性吧主就對我說,施一公是她的「夢中情人」。而饒毅的魅力也未遑多讓,同樣是很多學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榜樣。
  • 舒紅兵妻子北大畢業,施一公妻子高考狀元,饒毅妻子呢?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而且也正是由於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就有舒紅兵副校長、高福院士、饒毅校長、施一公院士。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
    因為對饒毅的第一印象不佳,對他要做的事情我也不感興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事發生在2001年。有一天,饒毅發來email,希望我籤名支持一項中國的科學研究計劃,其核心是通過引進海外人才,創建十個針對生命科學不同領域的國家級研究所,同時政府通過高強度的財政投入建立一個充沛的基金,用其利息對這些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運行和科研進行穩定支持。
  • 饒毅卸任北大理學部主任,新主任來歷非凡,擁有「四院院士」頭銜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