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經常瀏覽科學新聞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如雷貫耳的科學家的名字,一個是施一公,一個是饒毅。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二者都是心目中的偶像、「男神」,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的前輩。我曾經在百度做過志願者,認識很多人文、科學類的吧主,其中有一位化學吧的女性吧主就對我說,施一公是她的「夢中情人」。而饒毅的魅力也未遑多讓,同樣是很多學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榜樣。
他們二人都是20世紀90年代「海歸科學家」的典型代表人物,曾經被樹立為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楷模,但他們在好幾個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人。要想弄清楚他們誰成就更高,誰更加厲害,就得知道他們的具體事跡。
先說他們的學術成就。
施一公,著名的愛國科學家。他在回國之前,就已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據我的一位在普林斯頓任研究院的朋友說,施一公的學術水平在普林斯頓屬於中流。不要小看中流,這樣的人物回國幾乎可以橫掃中科院。
當初,是施一公拒絕了美國方面的高薪水聘請,毅然回國創業。他回到了母校清華大學,很被重視,很快就成為了我國科研領域的一面旗幟。網絡上有人說施一公的成就沒有得諾貝爾獎很是可惜,不過也有業界人士認為他的研究價值不具備開創性,不符合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不管怎麼說,施一公團隊發表的論文經常上《自然》《科學》這類期刊,這在中國科學家群體裡面是非常罕見的。
饒毅是和是施一公差不多時期從海外回國的科學家。他也是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獲得終身教授的席位,然後辭掉工作回歸祖國。他回國的時間,比施一公還要早上一年。饒毅的學術成果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在《自然》上發表的論文數量稍遜色於施一公。這可能是因為他更加注重教學工作,而施一公是典型的「實驗室科學家」。
無法量化二人學術成就的高低,應該是互有千秋。
就「仕途」來說,施一公要比饒毅要稍加順利一些。
施一公曾經做過清華大學的副校長,是妥妥的副部級。現在則是西湖大學的第一任校長。西湖大學不是公辦,還屬於民辦性質,所以他現在待遇上沒有任何行政級別。
為了心中的理想,施一公拋棄副部級那麼高的職位,到一家民辦高校認職,這份勇氣、決心、超脫、犧牲精神,就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這也證明了他從來不是一個「官迷」。難怪當初他放棄國外安逸、優渥的物質生活條件,毅然回歸祖國。他回國是為了實現教育強國的人生理想,而不是為了高位厚祿。
施一公的性格比較溫和,與人交往樸實,被很多學子視為「與胡適有點類似。施一公的行政領導水平被認為比較一般,其實不太擅長管理,但依然屢屢被上級提拔重用。如果他不從清華大學領導的崗位上辭職,顯然他的仕途是沒有風波的,甚至可能更進一步也未可知。施一公在教育上很有野心,勵志於打造一家中國版的普林斯頓。他敢於推掉「金飯碗」,到體制外從頭做起,有巨大風險。他和楊振寧等老一輩科學家的關係很好。
饒毅同樣也不是「官迷」,而是更加注重教育工作。他曾經在北京大學做生命科學院的院長,在任職之前,他就公開說自己只是「暫代」。他表示,其實他更喜歡教學,所以他一直在物色更加適合的人才,一旦物色成功,他就主動讓賢不再擔任領導職位。後來,饒毅果然兌現了承諾,主動辭去了院長一職。現在,饒毅當的是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一職,這是他實踐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
饒毅的性格和施一公是完全不同的。
饒毅看似彬彬有禮,其實比較激烈。施一公簡直就是胡適再世,永遠的溫文而雅,而他更類似於魯迅一類的戰鬥型思想家。比如,饒毅會在網絡上公開舉報包括院士在內的學者有抄襲等學術誠信問題,還經常大膽怒斥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五花八門,什麼都敢說。可以說,他始終是一個「理想型批判者」。從內心上,饒毅是心底有一股高傲氣的人。
據我的一位採訪過饒毅的朋友說,她有一次去採訪饒毅,發現饒毅「看人眼睛是朝天的」。由於他正在做事情,所以他「一臉的不耐煩」。他的喜怒畢露的性格,加上他一貫在公開場合批評某些人,制約了饒毅的「關係圈」,甚至讓他與院士失之交臂。
據說,當初饒毅沒有當選中科院院士,是因為有的院士的朋友以及學生被饒毅揭露過問題,所以故意不投他的票。而饒毅由於沒有當選院士,就非常的生氣,不顧朋友的反對,公開聲明說他今後不再參加院士評選,其性格剛烈可見一斑。這種賭氣行為,讓很多人都替他惋惜。
施一公當初也沒有當選院士,但是他沒有發一句牢騷——以他的性格,也不可能說什麼抱怨的話——所以幾年後他終於成功當選。
在公共話題上,饒毅當仁不讓是積極地談論家。他創辦了電子期刊《知識分子》,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科普媒體,沒有之一(也就《賽先生》可以比一比)。作為主編,饒毅安排發表了眾多有批判精神的文章,這「多管閒事」自然不可避免也得罪了一些人。而施一公不怎麼摻合科研工作以外的事情,專心致志於學術。
從科學素養看,毫無疑問他們都比較高,但是饒毅要勝過施一公一籌。如何看待轉基因,是衡量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是否及格的重要依據標準。
施一公對提問者說,他認為在轉基因問題上,要信任我們的科學家,不要聽各路謠言。饒毅則大張旗鼓的支持轉基因。他認為,「黃金大米」事件讓民間攻擊科學的浪潮達到高峰,延遲了國家戰略,這是「科學在中國100年來第一個重大挫折」。饒毅還寫了很多博客,在方方面面給轉基因做科普工作。他還邀請一位以反對轉基因出名的C某某一起公開辯論,結果那個人躲著不敢去。我有一位朋友在中學任教,他去參加北大的培訓,當面與饒毅提及與C某某的辯論,饒毅笑著說那個人不敢來。從這一點來說,施一公和饒毅的科學素養都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施一公有時候會發表有神秘主義傾向的演講。因為有神秘主義的元素在裡面,有些人就故意在他的演講稿裡面添加更加神秘主義的垃圾進去,說是施一公發表的,弄得施一公趕緊出面闢謠。但施一公的演講確實有一些神秘主義傾向。而饒毅則沒有這些東西。所以說,饒毅的科學素養確實比施一公更勝一籌。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