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巨星施一公和饒毅,他們哪個更厲害?

2021-01-13 懷疑探索者

凡是經常瀏覽科學新聞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如雷貫耳的科學家的名字,一個是施一公,一個是饒毅。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二者都是心目中的偶像、「男神」,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的前輩。我曾經在百度做過志願者,認識很多人文、科學類的吧主,其中有一位化學吧的女性吧主就對我說,施一公是她的「夢中情人」。而饒毅的魅力也未遑多讓,同樣是很多學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榜樣。

他們二人都是20世紀90年代「海歸科學家」的典型代表人物,曾經被樹立為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楷模,但他們在好幾個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人。要想弄清楚他們誰成就更高,誰更加厲害,就得知道他們的具體事跡。

先說他們的學術成就。

施一公,著名的愛國科學家。他在回國之前,就已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據我的一位在普林斯頓任研究院的朋友說,施一公的學術水平在普林斯頓屬於中流。不要小看中流,這樣的人物回國幾乎可以橫掃中科院。

施一公

當初,是施一公拒絕了美國方面的高薪水聘請,毅然回國創業。他回到了母校清華大學,很被重視,很快就成為了我國科研領域的一面旗幟。網絡上有人說施一公的成就沒有得諾貝爾獎很是可惜,不過也有業界人士認為他的研究價值不具備開創性,不符合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不管怎麼說,施一公團隊發表的論文經常上《自然》《科學》這類期刊,這在中國科學家群體裡面是非常罕見的。

饒毅是和是施一公差不多時期從海外回國的科學家。他也是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獲得終身教授的席位,然後辭掉工作回歸祖國。他回國的時間,比施一公還要早上一年。饒毅的學術成果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在《自然》上發表的論文數量稍遜色於施一公。這可能是因為他更加注重教學工作,而施一公是典型的「實驗室科學家」。

無法量化二人學術成就的高低,應該是互有千秋。

就「仕途」來說,施一公要比饒毅要稍加順利一些。

施一公曾經做過清華大學的副校長,是妥妥的副部級。現在則是西湖大學的第一任校長。西湖大學不是公辦,還屬於民辦性質,所以他現在待遇上沒有任何行政級別。

西湖大學成立。這是民辦性質的學校。

為了心中的理想,施一公拋棄副部級那麼高的職位,到一家民辦高校認職,這份勇氣、決心、超脫、犧牲精神,就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這也證明了他從來不是一個「官迷」。難怪當初他放棄國外安逸、優渥的物質生活條件,毅然回歸祖國。他回國是為了實現教育強國的人生理想,而不是為了高位厚祿。

施一公的性格比較溫和,與人交往樸實,被很多學子視為「與胡適有點類似。施一公的行政領導水平被認為比較一般,其實不太擅長管理,但依然屢屢被上級提拔重用。如果他不從清華大學領導的崗位上辭職,顯然他的仕途是沒有風波的,甚至可能更進一步也未可知。施一公在教育上很有野心,勵志於打造一家中國版的普林斯頓。他敢於推掉「金飯碗」,到體制外從頭做起,有巨大風險。他和楊振寧等老一輩科學家的關係很好。

饒毅同樣也不是「官迷」,而是更加注重教育工作。他曾經在北京大學做生命科學院的院長,在任職之前,他就公開說自己只是「暫代」。他表示,其實他更喜歡教學,所以他一直在物色更加適合的人才,一旦物色成功,他就主動讓賢不再擔任領導職位。後來,饒毅果然兌現了承諾,主動辭去了院長一職。現在,饒毅當的是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一職,這是他實踐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

饒毅的性格和施一公是完全不同的。

饒毅

饒毅看似彬彬有禮,其實比較激烈。施一公簡直就是胡適再世,永遠的溫文而雅,而他更類似於魯迅一類的戰鬥型思想家。比如,饒毅會在網絡上公開舉報包括院士在內的學者有抄襲等學術誠信問題,還經常大膽怒斥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五花八門,什麼都敢說。可以說,他始終是一個「理想型批判者」。從內心上,饒毅是心底有一股高傲氣的人。

據我的一位採訪過饒毅的朋友說,她有一次去採訪饒毅,發現饒毅「看人眼睛是朝天的」。由於他正在做事情,所以他「一臉的不耐煩」。他的喜怒畢露的性格,加上他一貫在公開場合批評某些人,制約了饒毅的「關係圈」,甚至讓他與院士失之交臂。

據說,當初饒毅沒有當選中科院院士,是因為有的院士的朋友以及學生被饒毅揭露過問題,所以故意不投他的票。而饒毅由於沒有當選院士,就非常的生氣,不顧朋友的反對,公開聲明說他今後不再參加院士評選,其性格剛烈可見一斑。這種賭氣行為,讓很多人都替他惋惜。

當選院士

施一公當初也沒有當選院士,但是他沒有發一句牢騷——以他的性格,也不可能說什麼抱怨的話——所以幾年後他終於成功當選。

在公共話題上,饒毅當仁不讓是積極地談論家。他創辦了電子期刊《知識分子》,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科普媒體,沒有之一(也就《賽先生》可以比一比)。作為主編,饒毅安排發表了眾多有批判精神的文章,這「多管閒事」自然不可避免也得罪了一些人。而施一公不怎麼摻合科研工作以外的事情,專心致志於學術。

從科學素養看,毫無疑問他們都比較高,但是饒毅要勝過施一公一籌。如何看待轉基因,是衡量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是否及格的重要依據標準。

施一公對提問者說,他認為在轉基因問題上,要信任我們的科學家,不要聽各路謠言。饒毅則大張旗鼓的支持轉基因。他認為,「黃金大米」事件讓民間攻擊科學的浪潮達到高峰,延遲了國家戰略,這是「科學在中國100年來第一個重大挫折」。饒毅還寫了很多博客,在方方面面給轉基因做科普工作。他還邀請一位以反對轉基因出名的C某某一起公開辯論,結果那個人躲著不敢去。我有一位朋友在中學任教,他去參加北大的培訓,當面與饒毅提及與C某某的辯論,饒毅笑著說那個人不敢來。從這一點來說,施一公和饒毅的科學素養都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施一公有時候會發表有神秘主義傾向的演講。因為有神秘主義的元素在裡面,有些人就故意在他的演講稿裡面添加更加神秘主義的垃圾進去,說是施一公發表的,弄得施一公趕緊出面闢謠。但施一公的演講確實有一些神秘主義傾向。而饒毅則沒有這些東西。所以說,饒毅的科學素養確實比施一公更勝一籌。

作者:懷疑探索者

相關焦點

  • 科學巨星施一公和饒毅,他們哪個更厲害?
    他們二人都是20世紀90年代「海歸科學家」的典型代表人物,曾經被樹立為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楷模,但他們在好幾個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人。要想弄清楚他們誰成就更高,誰更加厲害,就得知道他們的具體事跡。先說他們的學術成就。施一公,著名的愛國科學家。他在回國之前,就已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
  • 施一公與饒毅:不同的處事風格,不同的結局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施一公:手撕官僚,舉報大咖的饒毅是一個怎樣的人
    文:一方一言如今的社會發展中,我國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這些人才都為我國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饒毅教授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和施一公一樣在生命科學領域有著極為重要作用的科學大家,用著屬於自己的方式啟蒙中國社會。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施一公與饒毅:不同的處事風格,不同的結局說起施一公與饒毅兩位生物科學研究領域的大咖,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施一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
    饒毅教授,這位和施一公同樣在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響噹噹」的科學大家,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而與施一公教授不同的是,這位「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表示永不再選」的智者,又讓我們產生很多好奇。以下內容作者為施一公教授,即是在饒毅教授宣布永不參選院士以後,鼎力支持之作。
  • 舒紅兵妻子北大畢業,施一公妻子高考狀元,饒毅妻子呢?
    我們都知道現在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的速度很快,我們奮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醫生護士們都在盡職盡責地為人民服務,他們不僅僅沒有假期,而且還不怕危險困難,他們艱難而上,努力研製解藥出來。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
  • 饒毅和施一公辭去國外終身教職,22年如一日,加強清華北大合作
    饒毅和施一公從認識到現在,已經有22年的時間。兩人在歸國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之前,已經是美國西北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重點培養的學者,擁有了優厚的待遇。但是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都是帶有濃重故土情懷的科學家,並不想安於現狀。
  • 清華施一公對饒毅的第一印象:喜歡多管閒事,敢於批判一些院士
    就像獲得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高度評價的兄長「饒毅」教授一樣,他沒有當選為院士,沒有那麼多頭銜,但是他能夠挺直腰杆做學問,始終堅守自己的科研理想和教育理想,保持學者的率真風範,敢於直接批判科研文化的不當之處,所以學生多比較追捧饒毅教授這樣的老師。饒毅和施一公教授一樣,在國內的生命科學專業領域,都是聲名遠揚的學者。
  • 饒毅和施一公的若干個人生相似點:比如都曾經落選過院士
    說起饒毅和施一公,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豎起大拇指,二人年輕有為,在國際學術界都很名望。他們既是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同行,也在人生經歷上有很多相似點,公眾也經常看見他們相互打CALL,還曾多次合作撰文,共同致力於國內科研生態的進步。
  • 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院士,如今兩個校長,一個副校長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9年前2011年年初的時候,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過院士,不過到年底的時候只有舒紅兵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饒毅和施一公都紛紛落選了。落選之後的饒毅表示以後不再候選院士。
  • 施一公培養清華精英顏寧和白蕊,如今58歲的饒毅培養了多少精英?
    例如先後回國任教的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分別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而且是學術道路和教育事業上的摯友,但是在人才培養上的具體成效存在一定的差別。眾所周知,施一公培養的精英學生眾多,影響力比較大的學生包括清華大學兼職教授顏寧,至今保持單身的顏寧成為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而她的老師施一公也曾是該校的教授,但是在後續的教育事業和科研發展道路上,施一公主動放棄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待遇,選擇全職回到清華大學任教。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離開北京大學的饒毅教授,曾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教授,擁有獨立的實驗室,無論是科研條件還是教學待遇都十分優厚。饒毅在當時並沒有過多留戀,一心想要回國任教,於是來到北京大學,直接擔任生命科學院的院長。饒毅歸國任教之時,施一公和高福差不多在相近的時間回國。
  • 曾和施一公,饒毅公開批評NIH
    李曉江夫婦是饒毅的校友2019年5月23日,世界著名的華人生物學家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正式開除,在5月17日,還在中國做訪問的李曉江的美國實驗室被突然強制關停,實驗室相關的文件和實驗數據資料全部被轉移。
  • 饒毅:今後永遠不再參與院士評選;施一公:請大家繼續叫我教授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愛國校長」饒毅:和施一公創西湖大學,放棄美國夢、贏得中國夢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覺得這樣的學校並不怎麼厲害,這樣的考生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一般好的大學都不是因為學校而久負盛名,而是因為培養的學生。這個讓學校感到榮耀的人,就是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的饒毅。他在1991年拿到了學位證書,又進入哈佛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後。因為對科研方面的不懈努力,最終在2004年成為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當功成名就之時,饒毅便是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工作,依然全職返回祖國。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赤子情懷、童心未泯
    2007年饒毅決定回國,受聘出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2019年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今天,腫瘤分享一篇施一公教授的文章——《饒毅其人其事》。本文由施一公教授於2013年發表於科學網。原來,早在2000年,饒毅為了改變中國生命科學研究生教學落後的狀況,聯合上海生科院的吳家睿,一起提議、推動、創辦了一門生命科學領域綜合性的研究生課程,取名BIO2000;該課程由饒毅邀請的二十多位海外優秀華人生物學家擔任主講教師,每位教師專程回國在北京和上海各講授6節課,分別針對上海生命科學院和清華、北大的一年級博士研究生。
  • 被舒紅兵力壓,落選院士的饒毅,究竟有多厲害?竟遭到美國記恨!
    如果說錢老是老一輩回國潮的代表,那麼曾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的饒毅,就是現如今的歸國潮第一人!2011年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增選,迎來了眾多學術大咖的巔峰對決,施一公、舒紅兵、高福、饒毅、張明傑……這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科研成就。最終,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舒紅兵脫穎而出,力壓其餘三位科學家,成功當選院士。
  • 饒毅和施一公們回國後科研產出降低了?
    在近些年,我國加大了對海外流失人才的召回政策,隨著這些海外留學或者留教的頂級人才的回歸,我國的科研和高等教育有了非常快速的進步,當然這些接受召喚歸來的頂級學者,也受到了我國各方面的政策性傾斜,這其中就包括科研經費的傾斜,以及一些重要職務上的傾斜,很多海外人才都在回國之後擔任要職。
  • 施一公培養清華精英顏寧與白蕊,如今58歲的饒毅培養了多少精英
    例如先後回國任教的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分別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而且是學術道路和教育事業上的摯友,但是在人才培養上的具體成效存在一定的差別。眾所周知,施一公培養的精英學生眾多,影響力比較大的學生包括清華大學兼職教授顏寧,至今保持單身的顏寧成為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而她的老師施一公也曾是該校的教授,但是在後續的教育事業和科研發展道路上,施一公主動放棄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待遇,選擇全職回到清華大學任教。而施一公的另外一位知名學生則是白蕊,一個年輕有為的女科學家。
  • 他是「雙料」院士,科研水平不輸施一公、饒毅,卻時常遭受質疑!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的一些言論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其中有一封信以他的名義發出,質疑武漢王延軼所長的資歷,對此網友議論紛紛,有人支持他,認為他性情直爽,敢吐真言,提出要保護饒毅,認為他是中國頂級科學家的最後風骨;也有人認為他有點不務正業、喜歡多管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