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手撕官僚,舉報大咖的饒毅是一個怎樣的人

2021-01-11 文史天下觀

文:一方一言

如今的社會發展中,我國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這些人才都為我國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饒毅教授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和施一公一樣在生命科學領域有著極為重要作用的科學大家,用著屬於自己的方式啟蒙中國社會。

饒毅在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後,表示再也不參選,這一消息一出引起了我們的好奇,而施一公也對饒毅宣布這個結果後表現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許科學家與科學家之間也是惺惺相惜的。

1、二人相識

當施一公和饒毅剛剛認識時,他對這個人的印象卻不是那麼的好。

那時候的施一公在普林斯頓大學做助理教授天天忙的焦頭爛額,而那時候的饒毅,已經比他早來了三年寫論文,雜文,評論,科學史上的人物事件,對他來說都信手拈來。對饒毅有著巨大成見的施一公,看到他的雜文後都是直接刪除,更不要說是花時間閱讀了。

由於第一印象不好,施一公對於饒毅所做的事情也從來不感興趣,直到2001年容易給施一公發去消息,希望他能夠支持中國的科學研究計劃。這個事件從出發點和長遠發展來看顯然是好的,但是這一建議所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實在是巨大,光是只維持研究所的運行就需要130億人民幣,更不要說是其他方面的維護了,看過饒毅的建議後,施一公頗有意見。

不得不說施一公這個人也是極為誠懇和實在的,當饒毅打電話詢問他的想法時,他便將自己不滿,一股腦地吐了出來。他認為這個建議會帶來不負責任和浪費,甚至會影響國內的科研發展。在施一公的思想中,他認為,對於還處於各方面正在發展的國家而言,這項投資資金實在是龐大,而且達不到預期效果,該怎麼辦?之後他更是打電話給幾個朋友,要求他們一同抵制饒毅的這個計劃。

不過說來也奇怪,施一公在電話裡冷嘲熱諷,饒毅卻絲毫沒有生氣的態度,而是一直耐心地向他解釋。其實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施一公和饒毅兩個人的性情,一個溫柔到了極點,是儒家背景下的謙謙君子,另一個則是從實際出發,脾氣暴躁的務實人才。

2、了解加深

2000年,饒毅為了改變中國生科研究生教學落後的現狀,聯合上海生科院的學者一同創辦了一門綜合性的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課程,而這門課當時也開設的十分及時,深受學生們歡迎,在之後的數十年裡也成為中國生科領域最知名的研究生專業課程,為了組織這門課,饒毅花費了大量的心思。

一個中國人在美國科學界打拼是十分不容易得,這有著各方面的歧視,千千萬萬的留美中國學者也看那到了這一現象,但終究沒有一個人去打破。饒毅就是其中為數不多的優秀者,他可以花時間花精力去維護華裔來自亞裔科學家的收益。在面臨國外環境不公平的背景下,他沒有逆來順受,而是切身實際的,為維護華人權利而做出鬥爭。這一點也體現了一位儒家文化下謙謙君子的形象。

當對饒毅的了解更深一步時,施一公對於饒毅的排斥便又小了一分。

3、成為盟友

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接觸,總要經過幾個經歷的轉變。從最開始的相看相厭到了解增多,再到後來如膠似漆的朋友,基本上每一對玩得好的朋友都要經歷這幾個階段,施一公與饒毅也是如此。

隨著時間的推移,施一公發現他與饒毅在很多問題上都的看法都十分相似,包括亞裔科學家在美國發展所遇到的瓶頸,以及對於中國國內教育科技發展的現狀。從最開始在實驗室做事時的不感興趣,到後來兩人的聯合做事,這是一個微妙的轉變,這也是兩人友情進一步的見證。

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便是2005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所舉辦的華人生物學家協會,在這個協會,饒毅和施一公作為辯論的同一方,關於亞裔在科研方面發展上所遇到的瓶頸與另一方進行激烈的討論。他們倆的共同觀點認為這一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對於美國學術界以及全社會進行呼籲,讓大家關注這一問題,從而改變亞裔科學家在美國科研中發展的現狀。在當時,很多一部分人不願意承認這種現象的存在,或者不願意採取任何措施,只有施一公和饒毅兩人統一戰線,可以說他們相似的觀點和立場,讓他們為亞亞裔科學家環境的改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4、施一公的佩服

經過十多年的了解和接觸,施一公打心底佩服饒毅。

施一公說:我從小有點清高的毛病,很少會長期佩服一個人。但經過十多年的接觸和了解,我從心裡敬佩饒毅。

首先便是饒毅的學問。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饒毅在科研上總會發揮很多的時間去研究那些和他不太相關的事情,但是他在科研上又是最富有創新性的科學家,他的思維跨度總是比普通科學家要多。

作為一個科學家,饒毅秉持著最基本的科學精神,他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原始文獻,即使外出時也總是要帶上一本書進行閱讀。

其次便是饒毅的愛國。當饒毅舉家搬遷回中國後,年僅九歲的孩子在學習語文上有著一定的難度,但是饒毅並沒有為此放棄。就在孩子適應了學習之後,對於環境還不甚熟悉,這讓饒毅的愛國之心無處安放;在他觀點中,只有中國才是屬於他的家鄉,而他在給孩子的教育中也是如此。

最後便是饒毅的為人。他可以算的上一位真正的謙謙君子,當年在面對施一公的氣急敗壞時,他可以不生氣細心的解釋,在面對亞裔科學家不工作的待遇時,他可以為所有亞裔工作者爭取權益。

關於,饒毅的優秀事件還有很多很多,科學院院士沒被選上,他發言說不再參與院士的競選,但是並不代表他對生命科學的研究到此停止,他的為人,他的氣度,是其他人所可望不可及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施一公與饒毅:不同的處事風格,不同的結局說起施一公與饒毅兩位生物科學研究領域的大咖,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饒毅幹過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比如他因為一些言論被美國拉進入境黑名單,他也曾因為舉報多位知名科學家造假而被同行記恨,他更是一封信勸舒紅兵讓他妻子王延軼辭去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一職,最關鍵的是他直言不諱表示王延軼能力有限,這話說得實在是太直白了,不過也是大快人心!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
    今天,中國學術界爆出大新聞: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即近期填補世界空白的阿爾茲海默 GV971 中國首款該類藥物主要研究者、論文通訊作者)論文造假,稱「這篇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請貴委做些好事,為中國科學界洗刷恥辱。」
  • 饒毅是一個怎樣的人?院士落選再不參與評選,勸舒紅兵夫人辭職
    可是結果出來之後,令大家比較吃驚,當時呼聲比較高的饒毅、施一公、高福等科學家相繼落選,最終反倒是呼聲較低的舒紅兵評上了院士。在評選結束之後,施一公、高福落選之後沒有發聲,都在為下一次的院士增選做準備,而結果是他們兩人就在下一次的增選計劃中順利當選。
  • 科學巨星施一公和饒毅,他們哪個更厲害?
    凡是經常瀏覽科學新聞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如雷貫耳的科學家的名字,一個是施一公,一個是饒毅。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二者都是心目中的偶像、「男神」,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的前輩。我曾經在百度做過志願者,認識很多人文、科學類的吧主,其中有一位化學吧的女性吧主就對我說,施一公是她的「夢中情人」。而饒毅的魅力也未遑多讓,同樣是很多學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榜樣。
  • 科學巨星施一公和饒毅,他們哪個更厲害?
    凡是經常瀏覽科學新聞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如雷貫耳的科學家的名字,一個是施一公,一個是饒毅。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二者都是心目中的偶像、「男神」,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的前輩。我曾經在百度做過志願者,認識很多人文、科學類的吧主,其中有一位化學吧的女性吧主就對我說,施一公是她的「夢中情人」。而饒毅的魅力也未遑多讓,同樣是很多學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榜樣。
  • 施一公與饒毅:不同的處事風格,不同的結局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饒毅施一公因妻子而驕傲,舒紅兵卻因妻子遭到質疑,原因不言自明
    提到如今我國的多位學術大咖名字在社會上廣為人知,特別是在60後的群體當中有幾位不僅在媒體的曝光度上很高,同時還成為了明星級的院士或者專家,可以講在如今60後支撐起我國學術界的時間段,已經有不少人成為了院士,其中提及施一公舒紅兵幾乎是眾人皆知的狀態。
  • 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院士,如今兩個校長,一個副校長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9年前2011年年初的時候,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過院士,不過到年底的時候只有舒紅兵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饒毅和施一公都紛紛落選了。落選之後的饒毅表示以後不再候選院士。
  • 他被饒毅舉報「17年如一日造假」,培養2個天才子女,今被免職
    第一次看到李紅良的名字,是跟饒毅的名字同時出現的。饒毅之前我就知道,他是跟施一公一樣,捨棄美國的一切毅然回國的科學家。他和施一公,回國後,就任清華和北大兩所頂級高校的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饒毅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言,什麼話都敢說,就是他,一封舉報信,舉報了國內三個學術大瓜
  • 饒毅妻子本科就讀211,博士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如今成就不輸丈夫
    而如今提到院士被很多人認為是科學家的代名詞,雖然不準確卻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院士的群體人數少甚至有人認為比科學家還難得,而如今在生物學界有多位60後大咖常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赤子情懷、童心未泯
    2007年饒毅決定回國,受聘出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2019年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今天,腫瘤分享一篇施一公教授的文章——《饒毅其人其事》。本文由施一公教授於2013年發表於科學網。看到這個建議信後,我頗有意見,在當時科研經費還相當緊張的情況下,一下子提出百億元的支持力度似乎異想天開、不負責任:為什麼不先建立一個研究所作為試點?投巨資建立這麼多研究所誰來負責、達不到預期效果怎麼辦?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有多少海外科學家會願意全職回國工作?當時,我覺得饒毅的建議會帶來不負責任的奢侈和浪費,甚至負面影響國內的科研發展。第二天,饒毅打電話來解釋,我就很情緒化地把滿腹不滿一股腦倒出來。
  • 清華施一公對饒毅的第一印象:喜歡多管閒事,敢於批判一些院士
    一個教授的課程之所以受到學生的普遍喜愛,還是在於教授的思想內容和講課方式。施一公和饒毅聯合發表的這篇文章,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一定反響,當然也得罪了許多學者,甚至有人議論他們是因為剛回國任教,不受重視,想藉此機會提高影響力。不管怎麼說,施一公和饒毅都因為此事而遭受了一定的排擠,所以在2011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選活動中,饒毅、施一公與高福都被淘汰,而回國時間更長的武漢大學舒紅兵成為了院士。
  • 放棄美國綠卡,他進北大施一公進清華,同時落選院士,曾舉報3人
    說到施一公,大家可能會比較了解,但是很多人對施一公的評價都是兩極分化的,一半說好一半說不好,不過在筆者看來,能為中國做貢獻的那就是好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另一個人物,他放棄美國綠卡,進入北大,和施一公同時落選院士,最勁爆的是他曾實名舉報過三個人。
  • 施一公的妻子很牛: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支持施一公回國
    舒紅兵、施一公,兩位科研界的頂級大咖舒紅兵和施一公都是名牌大學畢業,又都有些海外留學深造背景,在深造完成之後,他們兩個人都選擇了回國報效祖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雖然他們兩個人之間傳聞有一點小衝突,但是不可否認,他們兩人都是我國科研界的頂級大咖。
  • 饒毅:今後永遠不再參與院士評選;施一公:請大家繼續叫我教授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饒毅教授舉報耿美玉研究員事件梳理|看完這篇,你站哪一方?
    無論你是否喜歡他,饒毅在用自己的方式啟蒙中國社會、也註定留下重要影響。 ——施一公01饒毅實名舉報三位重量級人物,引發學術圈地震2019年11月,在饒毅教授寫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舉報材料中,提到三位重量級人物學術造假,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的文章,號稱其發明的藥物GV971能夠通過腸道菌群治療小鼠的阿爾茨海默症。
  • 饒毅和施一公的若干個人生相似點:比如都曾經落選過院士
    說起饒毅和施一公,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豎起大拇指,二人年輕有為,在國際學術界都很名望。他們既是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同行,也在人生經歷上有很多相似點,公眾也經常看見他們相互打CALL,還曾多次合作撰文,共同致力於國內科研生態的進步。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離開北京大學的饒毅教授,曾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教授,擁有獨立的實驗室,無論是科研條件還是教學待遇都十分優厚。饒毅在當時並沒有過多留戀,一心想要回國任教,於是來到北京大學,直接擔任生命科學院的院長。饒毅歸國任教之時,施一公和高福差不多在相近的時間回國。
  • 饒毅和施一公辭去國外終身教職,22年如一日,加強清華北大合作
    饒毅和施一公從認識到現在,已經有22年的時間。兩人在歸國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之前,已經是美國西北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重點培養的學者,擁有了優厚的待遇。但是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都是帶有濃重故土情懷的科學家,並不想安於現狀。
  • 饒毅:「以後專心搞科研,永不參選院士」
    自強不息,不斷提升自我1962年,饒毅生於江西省南城縣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之中。受到當時時代的影響,饒毅的求學之路有些艱辛,儘管如此,自小聰慧的他成績在班級中一直是名列前茅。很多學者在研究時都比較浮躁,如果短時間內沒有取得一些成果,一些人就會"另闢蹊徑",在學術上弄虛作假,以此來彌補自己研究上的不足。甚至有一次,饒毅見到幾個老院士為了科研經費在酒桌上對一個處長萬般討好。雖是國之棟梁,是科研的先驅,但在官僚主義面前也不得不折腰,饒毅對此情景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