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教授舉報耿美玉研究員事件梳理|看完這篇,你站哪一方?

2020-08-28 未名人才

饒毅,憂國憂民的科學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現代魯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頑童。無論你是否喜歡他,饒毅在用自己的方式啟蒙中國社會、也註定留下重要影響。

——施一公


01

饒毅實名舉報三位重量級人物,引發學術圈地震

2019年11月,在饒毅教授寫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舉報材料中,提到三位重量級人物學術造假,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的文章,號稱其發明的藥物GV971能夠通過腸道菌群治療小鼠的阿爾茨海默症。這篇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


圖源:網傳文件


同時,饒毅教授在朋友圈發表了對於該篇文章的評價。


02

饒毅再次提出質疑

饒毅的公眾號「饒議科學」一周前發文展示了他與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發文往來以及他發表在該刊上的原文。


他表示,耿美玉團隊此前發表過12篇關於GV-971的體內和體外研究,其中有7篇文章是原創研究論文,5篇為評論或相關論文。但令人疑惑的是,去年該團隊發表在《Cell Research》的研究報告中卻並未引用其中任何一篇文章


另外,從這些論文來看,GV971功效之神奇確實令人咋舌,既可在大鼠模型中治療帕金森氏病、減輕東莨菪鹼誘導的記憶損傷,也能夠抑制由 H2O2 誘導的神經元死亡,還可在體外作用於星形膠質細胞等。饒毅提到,GV971涉及到如此不同的靶點及治療機理,這不得不引發人們對它們可信度的擔憂,在其對生物醫學研究歷史的研究中,「從來沒有遇到過一種藥物有這麼多治療或緩解一種疾病的靶點。」


03

耿美玉團隊回應

2020年7月13日,耿美玉團隊在Cell Research 在線發表題為「Geng et al. reply」的回覆文章,表示完全不同意饒毅的質疑和評論。
回應稱:


我們認為,饒毅引用的12篇出版物與我們發表文章的相關性不足。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對阿爾茨海默氏病(AD)發病機理的認識有了爆炸性增長,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我們的論文特別報導了從腸道菌群和相關神經炎症的角度來看,GV-971在AD治療中的獨特而新穎的機制。

饒毅提到的12種出版物中,有4篇是評論性文章,概述了糖類在治療AD方面的治療潛潛力和機理見解,其中神經活性藥物跨血腦屏障的轉運, 或設計抑制β-澱粉樣蛋白聚集的小分子的策略;這些評論都沒有專門討論GV-971。一篇研究文章報導了GV-971一系列新的和截短的衍生物的化學合成,其本身並不關注GV-971。一個出版物是未經同行評審的會議摘要,概述了GV-971的未發表結果。另一篇論文研究了GV-971對帕金森氏病的潛在作用,與AD有所不同。其餘5篇論文與我們的研究幾乎無關。

三篇論文研究了GV-971對β-澱粉樣蛋白聚集和神經元毒性的影響,β-澱粉樣蛋白誘導的星形膠質細胞活化,或東莨菪鹼誘導的記憶障礙,試圖鑑定GV-971在神經元中的結合蛋白。在體外和另一篇文章中,我們初步研究了由GV-971引起的β-澱粉樣蛋白依賴性小鼠模型中的基因表達變化。因此,我們認為這12種出版物不適合被引用,因為它們與我們研究不相干;另外,也是受限於版面。

事實上,我們已經進行了十年的努力,以更好地了解GV-971的分子機制和治療用途。迄今為止,我們發現了多種機制共同促進GV-971在AD患者中的治療效果。GV-971對腸道菌群和相關神經炎症的影響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我們還積累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在體外和體內均支持GV-971對β澱粉樣蛋白聚集以及相關的神經元損害和認知能力下降的影響。我們旨在總結這些研究並儘快發表我們的發現。

饒毅對我們報告的GV-971的多方面機制提出了個人關注,他聲稱他「從未遇到過具有如此多靶標的單一藥物來治癒或減輕一種疾病」。我們不同意這個評論。實際上,市售藥物針對其預期治療效果的多種途徑並不罕見。以最廣泛使用的口服2型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為例,它通過多種組織中不同的機制執行血糖控制,包括減少肝葡萄糖的產生,減少腸道葡萄糖的吸收以及改善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等。雖然長期以來它一直被認為是線粒體複合1的抑制劑和AMPK的激活劑,但最近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組的改變也有助於二甲雙胍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的治療作用。


04

饒毅再回應

針對耿美玉團隊的回應,7月14日,饒毅在公眾號「饒議科學」上再次做出回應。


饒毅教授與耿美玉研究員還在「拉扯」當中,吃瓜群眾們各站一隊。我們不妨回想饒毅教授舉報李紅良教授事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知這次事件會做出怎樣的結果處理。


在不少人都對學術圈表示失望的情況下,饒毅教授實名舉報之事的意義已超過舉報本身。最後,還是期待一個公平公正的結果出現。


本文整理自:知乎,公眾號丁香園,公眾號饒議科學

相關焦點

  • 饒毅回應來了,不光是看熱鬧——耿美玉教授發文怒懟饒毅全程始末
    總編推薦:對饒教授質疑耿教授研究的事件,咱們「投必得學術」公眾號一直都在關注,也一直都在儘量給大家找到最全面的信息。饒毅實名信舉報三位大牛論文造假?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了。。。首次 | 饒毅劍指耿美玉團隊:「忘記」引用太多原創成果,文章有「吹噓」成分今天,我們從頭給大家梳理一遍此事的始末。
  • 繼去年實名舉報後,饒毅昨日頂刊發文,再次向耿美玉團隊「發難」
    圖片來源:Cell Research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饒毅教授在這篇簡訊中都聊了些啥吧12 篇與 GV971 相關的研究應被「恰當」引用在簡訊中,饒毅教授提到,在 2019 年 Cell Research 的論文發表之前,耿美玉教授已發表了 12 篇包括體外、體內研究以及綜述文章在內的與 GV-971 有關的論文(2003-2013 年間),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耿美玉教授在
  • 繼去年實名舉報後,饒毅昨日頂刊發文,再次向上海藥物所耿美玉團隊「發難」......
    2020 年 7 月 6 日,現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期刊 Cell Research 發表了一則題為「Omission of previous publications by an author should be corrected」簡訊,對 2019 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團隊發表的關於
  • 著名科學家饒毅實名舉報裴鋼等三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
  • 饒毅實名舉報論文造假,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學校長如此怒髮衝冠
    這次饒毅舉報的三個造假者每一個身份都很不簡單,全部是學術界的領軍人物: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現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該院官網介紹,李紅良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這位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舉報了,就在去年也被武漢大學的同事舉報過。裴鋼院士,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
  • 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每經記者:陳星 金喆 每經編輯:魏官紅今日(11月29日),一封署名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舉報信在網上流傳,饒毅在信中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即近期填補世界空白的阿爾茲海默GV-971中國首款該類藥物主要研究者、論文通訊作者)論文造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回應關於饒毅實名舉報3學者論文造假
    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耿美玉、裴鋼學術造假。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就在剛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作出回應: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以下是截圖:
  • 遭舉報論文造假,裴鋼教授接受記者專訪,對規範學術不端他這樣說
    饒毅(中)可以說,對於饒毅舉報3名科學家學術造假,社會上達到空前的關注。對於饒毅教授的實名舉報,涉事的3個學術名人本人並沒有對此進行回應。目前被舉報者耿美玉研究員所在的中科院上海藥研所回應其不存在學術造假,對於其3篇論文個別原圖選取有誤,已經申請期刊雜誌社勘誤;裴鋼所在課題組所在的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表示,已在組織人員對該論文進行初查,並將積極配合第三方權威部門的核查。
  • 饒毅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據北京青年報11月29日報導,北大教授饒毅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3張圖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 29日,網上流傳著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的舉報信。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
  • 饒毅舉報背後,水到底有多深?
    2019年11月29日,網傳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三位學者學術造假,引發「學術圈大地震」有關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部院士曹雪濤的學術爭議事件,在十幾天前引發了轟動。緊接著,今天(11月29日),一場不亞於「學術界大地震」的實名舉報信,再次將「學術造假」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份舉報信由丁香園披露,稱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論文造假。同時,饒毅的舉報信暗示出國內學術界存在的造假、報復且管控無能的信息。
  • 教授被指學術造假17年:用SCI篇數來論英雄、評職稱,被指有弊端
    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學術造假,在網絡剛剛熱炒,就迅即被有關部門回應,稱其舉報早有定論。武漢大學官方微博發布的《關於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不端的調查意見》表明,被指17年持續學術造假的李紅良團隊,舉報者舉報的相關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但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個別疏漏。耿美玉所在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武漢大學一樣,高度重視質疑耿美玉論文造假的問題。據有關報導,耿美玉所在的藥物所已組織專家進行初步核查。
  • 網傳饒毅舉報信曾引用方舟子多篇相關文章 方舟子回應
    在網傳的饒毅舉報信中,引用了方舟子的多篇相關文章。方舟子已在網上回應這一傳聞,並稱:「丁香園發的是饒毅發給一些人的徵求意見稿,沒有經過他的允許公布出來。實際上最後的定稿改動很多。」 11月29日,網傳知名學者饒毅實名舉報多名學者的論文存在造假。
  • 「結論明確,不再調查」 中科院回應饒毅舉報裴鋼論文造假
    「舉報」中所涉及的論文與2019年11月在網絡上質疑裴鋼院士的論文為同一篇論文(Ling K, et al. PNAS, 1999, 96: 7922-7927)。   2. 2021年1月21日,由科技部、教育部、衛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門組成的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聯合工作機制在科技部網站上發布的《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針對於您舉報的這一篇論文,已明確說明「經調查未發現有造假」。   3.
  • 非正式舉報論文造假邏輯在哪?3名學術大師頂得住嗎?結局都傷心
    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人論文造假,被舉報者皆為學術名人」的帖文在網絡瘋傳,文中還附了上舉報信圖片。正在下班路上的挖挖機瀏覽完帖文內容,真的給呆住了。太不可思議了!說它不可思議,主要源於兩點:(1)論文造假的舉報者身份特殊。舉報信的署名者饒毅,可不是一般人啊,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還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 饒毅實名舉報!阿爾茲海默症國產新藥發明人學術造假?
    從開頭內容來看,該函的緣起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要求首都醫科大學調查饒毅「論文涉嫌存在不端行為」。饒毅用方舟子去年的三篇文章作為回應,稱「其結論非常清楚:饒毅實驗室沒有任何造假或其他不端」。29日下午,方舟子在其社交平臺上評論此事稱:今年6月起,饒毅擔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 那些饒毅「剛」過的「專家」們
    同一天,饒毅在博客上發布半年前即已準備好的一份聲明,表示「從今以後不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不僅對自己嚴苛,也見不得科研蒙塵。因為對中國教育、科研等問題提出尖銳批評,饒毅多次成為「新聞人物」。去年11月,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裴鋼、耿美玉3位科學家學術造假的草稿郵件流出,引發公眾廣泛關注。
  • 饒毅:正式舉報裴鋼院士!謬誤不會因為權勢變成真理
    :正式舉報!經過將近一年的嚴肅調查處理,1月21日,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聯合工作機制發布《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了對網絡反映南開大學曹雪濤院士、中科院裴鋼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饒毅教授、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
  • 他被饒毅舉報「17年如一日造假」,培養2個天才子女,今被免職
    饒毅饒毅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言,什麼話都敢說,就是他,一封舉報信,舉報了國內三個學術大瓜,其中有院士裴剛,研究員耿美玉,另外的一個就是今天說的李紅良教授。武漢大學,985、211、雙一流,在這樣的大學裡身兼三個要職,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和勝任的,由此可見李紅良在國內學術界的地位。然而,就是這樣的地位,饒毅也是照樣舉報。在饒毅的舉報信裡,說李紅良教授是「17年如一日地造假」,這話夠嚴重的,不是短期的,而是多年來一直如此。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
    今天,中國學術界爆出大新聞: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即近期填補世界空白的阿爾茲海默 GV971 中國首款該類藥物主要研究者、論文通訊作者)論文造假,稱「這篇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請貴委做些好事,為中國科學界洗刷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