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
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落選的背後
其實,施一公與饒毅雙雙從美國回來後,就參與了2011年的中科院院士競聘。當時與他們兩人一同參與的還有如今的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
相比於當時的施饒二人,舒紅兵當時屬實不被看好,並不是說舒紅兵的水平不夠,而是施饒兩人實在是太耀眼,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院士名額必會從施饒兩人之中誕生。
但是結果卻令人驚詫:舒紅兵勝選,施一公與饒毅都沒能評上。
這無疑讓許多人大跌眼鏡,而之後施一公的沉默,饒毅的"怒懟",更是讓人對這次評選院士充滿疑問。
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兩人落選?當時人們能想到的最好的解釋就是國籍問題,因為中科院院士必須有中國國籍,也許是因為施一公與饒毅都尚未恢復中國國籍。
很快,中科院學部主席團作出解釋:兩人在評選之前就已經申請恢復中國國籍,但是中間的處理需要些時間。經過商議,確認兩人具有中國國籍。
也許,真正的原因在於兩人的性格與處事上。
饒毅性子耿直率真,而施一公沉穩實幹,明明相差甚大的性格,為什麼會有共同之處,導致兩人都未評上。
有聲音稱:是不是兩人的科研成就不足。這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兩人當時都有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身份。美國科學院把科學成就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能夠被美國科學院評上院士,足以證明兩人科研成就的含金量。
這樣的兩個人在中國沒有被評上院士,並且沒有原則上的問題,那麼是不是中國科學院的水平超過美國了,所以認為兩人的成就不夠呢?這顯然是難以斷定的。
因此,不管是從國家原則上,還是個人成就上,兩人都沒有問題,最後卻落選了。這也能反映出當時的大環境下,一部分人的思想出了問題,為了項目而跑動關係,拉幫結派,難以沉下心來做研究。
饒毅從美國回來以後,原本滿懷一腔熱血,卻面對著這種狀況,自然是憤怒難以平息。於是饒毅多次發文譴責、抨擊這種現象,揭露學術不正的人。
一次,饒毅與施一公聯合署名在權威刊物《科學》上發表了《中國的科研文化》,犀利直接地批評侵蝕科研資源的現象,一時間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種情況下難免會得罪一些人,導致獲得"特殊待遇",最終影響院士評選結果。
高調與低調,都是一種堅持
饒毅落選後,發博客稱"今後永遠不再參與院士評選",甚至向中科院下挑戰:"十年之後,看有多少院士在中國的科學工作超過我"。
饒毅正是以這種最強硬、最真實的態度來回應不公。當然,也有許多人藉機抨擊饒毅是"憤青",所作所為只為譁眾取寵,只會說些不切實際的話。
對此,饒毅也不甘示弱地回覆:你們大可找到切合實際的方法來讓我閉嘴。他並不差這一個"院士"頭銜,他也不差這點關注和流量,但是他依舊選擇這樣子去反抗,實在是出於想讓中國科研環境越來越好的一片赤誠。
自此,饒毅真的沒有再參與過院士評選,當然也不會有獲得這個稱號的機會了。饒毅性子耿直,把自己的想法都擺在了明面上,絕不在背後搬弄是非,儘管有些自以為是,卻極有原則。
施一公的結局與之截然相反。施一公落選以後,低調地謝絕了媒體採訪,但是他也表示:"我回國的目標中,從來沒有當院士這一條。我覺得一個學者如果把當院士作為終極目標,未免太狹隘了。"
施一公也許是真的不在乎有沒有評上這個名號,才能做到真正的寵辱不驚。最後他於2013年再度參與了評選,並且成功成為了院士。
評選成功後,施一公依然保持低調,發言說"請大家繼續叫我教授",謙遜低調又淡泊名利。當然,真正的大家本應如此,院士是一種極高的榮譽,但不能為了當院士而去做研究,更不能把院士身份作為一種權威來自居。
君子和而不同
正是因為不在乎名利,饒毅才能從美國歸來,一心只為實現自己的"中國夢"。而作為一個品性正直,嫉惡如仇的人,他面對這種現象難免會失望憤怒,恨鐵不成鋼。
即使沒有進入院士的行列,饒毅仍然保持著敢說敢做的風格,挺直腰杆不妥協,繼續著對科研文化弊病的批評。
也許許多人認為適當的時候說一些適當的言論不為過失,曲線救國也算靈活變通。但是饒毅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語氣與說話方式,總是不卑不亢,用平穩的語氣訴說自己的想法。
正是因此,施一公才會從看饒毅是"不務正業"到"最敬佩的人之一",能夠得到"從小有些清高"的施一公的認可,饒毅的個人魅力自然不可否認。
儘管饒毅的跳脫常常讓人感到苦惱,但是他和施一公一樣都是希望改變中國科研環境,讓中國科教領域變得越來越好。
因此,兩人因為在處事風格上的不同,院士評選後也獲得了不同的結局。但是他們在原則問題上是沒有分歧的,都在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為中國科教事業而努力。
正是因為有著共同的目標,即便兩人在處事風格上各不相同,卻最終結為莫逆之交,在價值觀與使命感上有著一種強烈的認同感,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中國大地上為了同一個理想而努力。
君子和而不同,高調也好,低調也罷,只要對內心不妥協,敢於對抗不公,都會獲得人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