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任教的4個博士各有成就,饒毅和他當校長,高福、舒紅兵沉默

2020-12-05 教育世界博覽

教育欄目原創文章編輯:林瑜伽老師

教書育人和創新科研成果,是一些精英知識分子的畢生追求。但是隨著教育環境和科研文化的改變,精英知識分子當中的一部分「精緻利己主義者」開始通過學術途徑,為自己謀取名和利。雖然這些精英學子,也曾懷揣教育的夢想和科研的熱忱,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選擇回國任教,但是終究沒有守住最初的信念。

正如同時參加過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活動的饒毅校長、施一公校長、高福院士以及舒紅兵院士,作為當時回國任教的4個典型精英博士,帶著各自的成就,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擔任教育和科研領域的重要教職,如今的成就和經歷存在褒貶不一的評價。

回國任教時間比較早的舒紅兵院士,比饒毅教授早了7年來到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饒毅教授不同的是,舒紅兵來到北京大學擔任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之時,依然擔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副教授。在適應國內科研環境和教育環境方面,舒紅兵似乎更加懂得迎合。

在北京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的時候,舒紅兵遇到了小14歲的北大本科生王延軼,並為王延軼成為後來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提供了一定基礎。現在的舒紅兵已經是武漢大學的副校長,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而在參加院士增選的過程中,當時作為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舒紅兵,直接競爭過北大的饒毅、清華的施一公、中科院的高福,在2011年當選為院士。

自從2011年的院士增選活動之後,四位回國任教的教授出現了人生的轉折,開始走向不同的發展之路。對國內科研環境和教育環境保持批判態度的饒毅教授,在學術講座上表示:不會參與今後的院士的候選活動。與此同時,饒毅教授擔心北大院長的職務影響科研和教育,於是也辭去了院長的職務,並保留了率真的學者風格。

看到學術界和教育界出現侵蝕科研和教育文化的人和事,饒毅教授就可能站出來,針砭時弊,以自己堅持的原則和理念捍衛科研和教育文化的純粹本色。正因為如此,饒毅教授的故交老友施一公教授,才會評價饒毅為「科研學術界的魯迅」。

如今的饒毅和施一公分別成為首都醫科大學和西湖大學的校長,而當上校長的饒毅依然保持耿直的品格,敢於直接對一些影響科研和教育前進方向的人與事進行直接批評。比如在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陷入「雙黃連」的爭論之時,有消息稱饒毅直接寫信給舒紅兵,建議其勸夫人王延軼辭去目前的職務,並且列舉了充分的客觀說明,有理有據,獲得網友稱讚。

相比於前面三位學者,高福院士雖然也在中科院任教,但是自身加上了更加濃重的行政風格。如今的高福是中國疾控中心的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間,因為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武漢疫情早期研究的SCI論文,瞬間陷入爭議的漩渦。

同時,高福院士的500多篇SCI論文也成為人們廣泛議論的內容之一。面對諸多爭議,高福院士選擇沉默,並在後來表示「沒有時間在網絡上爭論,正忙於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希望人們能夠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儘管如此,諸多網友依然在爭論高福院士在疫情防控前後的行為和言語。

從四位教授的發展成就來看,各自都已經是專業領域的頂尖學者,雖然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但是目前都站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無論四位教授的未來發展如何,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都應當明白:不過於留戀職務上的名和利,踏實做好人生學問,才是長遠發展的正途。

相關焦點

  • 舒紅兵和饒毅先後離開北大,如今都成為校長,但兩人待遇有差異
    舒紅兵教授和饒毅教授在求學任教的歷程中,分別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回國任教。在時間順序上,舒紅兵比饒毅早了近七年的時間來到北京大學任教,而舒紅兵來到北京大學任教的時間,正是19歲的王延軼(舒紅兵現在的夫人)進入北京大學的時間。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從世界頂尖大學歸國任教的教授,來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通常都有一種故土情結,懷揣對教育教學和科研文化的熱忱,都曾有過教育強國的理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歸國任教的精英,無論有多少赤子之心,都已難再重提當年之志。
  • 北大前院長饒毅惜敗武大副校長舒紅兵,落選院士存在爭議
    在回國任教的精英博士之中,不乏一些高端人才對教育環境和科研氛圍存在不滿,而直接發出強有力的聲音,努力改變現狀,然而效果似乎並不理想。例如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過教授的饒毅,以及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過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就是如此。
  • 同樣是歸國博士夫婦,饒毅和吳瑛受追捧,舒紅兵與王延軼受質疑
    這就是饒毅的學者風骨和耿直表現,也因為他的率真風格,一些學者和老師都十分追捧饒毅。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就曾這樣評價饒毅:他是憂國憂民的科學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現代魯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頑童。無論你是否喜歡他,饒毅在用自己的方式啟蒙中國社會,也註定留下重要影響。饒毅教授的夫人吳瑛,同樣也是一位滿懷科研理想和教育理想的科學家。
  • 舒紅兵、王延軼和饒毅之間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嗎?
    先是疫情一開始的時候「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到因「雙黃連事件」走紅的王延軼所長,再到被網友「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最後是致信舒紅兵院士的饒毅校長。然而王延軼、舒紅兵和饒毅之間的各種各樣的關係,各種各樣的事件你都知道嗎?他們都是海歸優秀人才,他們的求學經歷都非常傳奇,接下來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三位大科學家求學和工作的傳奇經歷。
  • 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院士,如今兩個校長,一個副校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9年前2011年年初的時候,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過院士,不過到年底的時候只有舒紅兵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饒毅和施一公都紛紛落選了。落選之後的饒毅表示以後不再候選院士。饒毅、施一公、舒紅兵之間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 被舒紅兵力壓,落選院士的饒毅,究竟有多厲害?竟遭到美國記恨!
    不過,我們國家任何時候都不缺乏愛國志士,比如「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先生,曾有一位美國將軍這樣評價:錢學森不管走到哪都能抵5個師!然而,當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放棄了美國極其優渥的條件,毅然回歸祖國,掀起了一股人才歸國狂潮。如果說錢老是老一輩回國潮的代表,那麼曾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的饒毅,就是現如今的歸國潮第一人!
  • 舒紅兵妻子北大畢業,施一公妻子高考狀元,饒毅妻子呢?
    而且也正是由於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就有舒紅兵副校長、高福院士、饒毅校長、施一公院士。那麼,這幾位科學家都這麼厲害了,其妻子肯定也差不到哪去,舒紅兵院士的妻子王延軼是北大高材生,施一公院士的妻子趙仁濱是高考狀元,那麼饒毅校長的妻子呢?
  • 饒毅施一公因妻子而驕傲,舒紅兵卻因妻子遭到質疑,原因不言自明
    而饒毅雖不是院士,但是在學界卻名氣很大,這位年齡比施一公和舒紅兵還要年長的首醫大校長,常常會在一些場合以語出驚人的方式讓其成為了學術界的另類,饒毅甚至多次把矛頭直指一些高校學者,甚至還曾以實名舉報的方式在去年的時候先後揭露多位醫學界大咖的抄襲現象,這樣的勇氣讓人驚嘆。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這兩個人都是從美國專程回國報效祖國的愛國人士,更是獲得無數大獎的高科研人才,不過由於他倆的性格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處事風格,最終也造就了不同的結局!施一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如何評價網傳饒毅教授曾致信舒紅兵院士建議王延軼辭去所長職務?
    作為我國學術圈以敢言聞名於世的學者,饒毅教授可謂是學術圈的一股清流。他曾拒絕同意上海交通大學引進諾獎得主蒙塔尼耶教授,原因則是他近年來如果不是在做偽科學的話,也可以說是已經滑到偽科學的邊緣。引進所謂的諾獎得主,是對國家經費不負責的做法。
  • 他是「雙料」院士,科研水平不輸施一公、饒毅,卻時常遭受質疑!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的一些言論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其中有一封信以他的名義發出,質疑武漢王延軼所長的資歷,對此網友議論紛紛,有人支持他,認為他性情直爽,敢吐真言,提出要保護饒毅,認為他是中國頂級科學家的最後風骨;也有人認為他有點不務正業、喜歡多管閒事。
  • 舒紅兵:放棄高薪回國,力壓施一公當選院士,卻因妻子備受爭議
    報效祖國,當選院士其中就有這麼一位不忘初心的科學家,面對著國外拋出的橄欖枝以及高薪不為所動,毅然選擇回國發展,為我國的科研工作發展做貢獻,而他就是當年力壓施一公於饒毅當選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因為發生在妻子身邊的事情而備受爭議的舒紅兵。
  • 施一公與饒毅:不同的處事風格,不同的結局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武大校長舒紅兵:曾光腳丫上學,艱難留學後放棄高薪回國
    武大副校長舒紅兵:曾光腳丫上學,成功留學後卻放棄高薪回國武大副校長舒紅兵:同施一公、饒毅一同參選院士,憑藉才能獲選人生在世,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初心只有在經歷世間繁華、汙濁之後仍可以洗盡鉛華、獨善其身不在困難中低頭,不在掌聲中迷失
  • 力壓高福、饒毅,與舒紅兵同時當選院士的張明傑,有什麼來頭?
    真正有才華的人,並不會刻意顯露自己,因為他的才華會如火焰般難以隱藏,總會燎原。古有言:先有伯樂,而再有千裡馬。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乘天之時,應地之利,用人之力,乃可富強。中國善於挖掘人才,也樂於做伯樂,要說中國最出名的人才聚集地,那還要當屬中科院。中國科學院院士來自各個領域,都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不過,中科院士只每兩年評選一次,其入選標準更是難上加難。
  • 饒毅妻子本科就讀211,博士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如今成就不輸丈夫
    ,比如這段時間備受關注和很多人質疑的CDC主任高福院士和因妻子王延軼處在了風口浪尖之上的武大副校長舒紅兵院士抑或是在我國率先提出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為藍本而放棄清華副校長一職創辦了西湖大學的施一公院士等等。
  • 清華施一公對饒毅的第一印象:喜歡多管閒事,敢於批判一些院士
    是因為教授的名氣和各種頭銜嗎?還是因為教授的學術成就嗎?這些都難以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統一答案。一個教授的課程之所以受到學生的普遍喜愛,還是在於教授的思想內容和講課方式。其實初次見饒毅的時候,施一公對他是有成見的,因為饒毅經常寫一些與自己實驗室研究課題無關的雜文,評論科學史上的人物和事件,甚至會點名批判一些沽名釣譽的院士。所以當時的施一公對饒毅的第一印象是:有點不務正業,喜歡多管閒事,敢於直接批判一些學者。
  • 他與施一公同年落選院士後來施一公當選,他卻宣稱:不再競選院士
    說到我國的科研界,院士無疑是最具閃耀光芒的頭銜,說到院士因為成員少加上評選上的難度高,被視為我國含金量最高的一類人群,很多科研人追逐了一生都不一定能夠拿到這個頭銜,這項可以伴隨一輩子的榮譽成為了一生的標籤,同時更是身份的象徵。
  • 饒毅就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系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記者從首都醫科大學官網獲悉,6月25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舉行幹部宣布會議,會上宣布,尚永豐同志不再擔任首都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職務,調回北京大學工作,饒毅同志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會上,饒毅表態發言,感謝市委市政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