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的眾多精英之中,因為同樣的專業和志向而結成伉儷的人並不多。浙江大學的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作為學術界的重量級學者,可以稱得上志趣相投的「中國居裡夫婦」。
而曾在哈佛大學一同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饒毅和吳瑛,先後歸國任教,滿懷教育強國和科研強國的理想,也可以說是國內學術界的「中國居裡夫婦」。
饒毅從美國西北大學來到北京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對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都堅持一顆赤子之心,保持純粹的學者風範。
在北京大學擔任院長時期,饒毅教授說過,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能過於留戀職務上的名和利,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當中。
因為擔心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職務,難以讓自己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所以他辭去了院長的職務。
這就是饒毅的學者風骨和耿直表現,也因為他的率真風格,一些學者和老師都十分追捧饒毅。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就曾這樣評價饒毅:他是憂國憂民的科學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現代魯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頑童。無論你是否喜歡他,饒毅在用自己的方式啟蒙中國社會,也註定留下重要影響。
饒毅教授的夫人吳瑛,同樣也是一位滿懷科研理想和教育理想的科學家。吳瑛曾是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在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了多篇SCI論文,當時已經具備比較高的影響力。
自己的丈夫饒毅回到北京大學任教之後,吳瑛因為孩子在美國讀高中,沒有一起回來。經過一年以後,吳瑛選擇追隨饒毅的理想,回國擔任博士生導師,在生命科學專業領域培養更多的精英人才。
正因為饒毅和吳瑛夫婦滿懷教育和科研理想,堅持初心,所以現在才會被越來越多的師生追捧。
同樣是歸國博士夫婦的舒紅兵和王延軼,在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與「雙黃連」的事情聯繫在一起之後,從中國居裡夫婦的行列變成了受質疑的學術夫妻。
舒紅兵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副教授的位置,回到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擔任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的時候,年齡只有33歲上下,算是年輕有為的歸國學者。
比舒紅兵小14歲的王延軼,此時正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攻讀本科學位,而舒紅兵正是她的老師。
王延軼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直接嫁給了已經離婚的老師舒紅兵,隨後前往舒紅兵曾任教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留學深造,而舒紅兵也離開了北大,來到武漢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
在舒紅兵和王延軼離開北大之後,饒毅才回到北京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如果饒毅能夠早幾年回來當這個院長,舒紅兵和王延軼之後的事情可能並非如此,因為饒毅院長不主張從事科學研究的教授與自己的學生發生師生戀。
不管怎麼說,舒紅兵和王延軼已經是學術夫妻,丈夫舒紅兵能夠在前面開拓道路,妻子王延軼能夠緊跟丈夫舒紅兵的步伐,一切都看似順風順水。
王延軼在武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已經當上武漢大學的講師,而在她博士畢業不久之後,便從講師升到了副教授,同時還和丈夫舒紅兵聯合發表了多篇SCI論文。
經過7年的時間,王延軼從武漢大學副教授的位置,快速當上中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此時的王延軼還不到40歲。這樣的職務提升速度,是大部分學者所望塵莫及的。
但是一個人有沒有能力勝任自己的職位,關鍵時刻還是要看真才實學的。
在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陷入「雙黃連」的爭議之後,人們紛紛開始質疑王延軼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擔任這個頂尖研究所的所長。
甚至還有一些學者開始質疑王延軼是憑藉丈夫舒紅兵的關係,才能實現今天的成就。對於人們心中的疑問,相信時間會給出一個足以服眾的答案。
同樣都是學術界博士夫婦,饒毅和吳瑛受到了追捧,而舒紅兵和王延軼卻遭遇了個各種質疑,著實令人慨嘆!
通過比較兩對學術夫妻,我們應當明白:真才實學才是行穩致遠的硬道理,投機取巧到頭來還是有可能會落得一場空。
此時此刻,我們應當結合上述的學者夫妻,反思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的一句話: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智商很高,善於配合,事故老道,善於利用體制內的資源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的人一旦掌握權力,比貪官汙吏的危害還要大!
所以今後的教育和科研環境,應當時刻警惕這樣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旦發現「精緻的利己主義苗頭」,就應該進行嚴肅處理,而不是縱容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