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不符、水平比較差、年資太低?饒毅的質疑誰回答?

2021-01-11 為民網

網傳饒毅致信舒紅兵:您夫人不適合領導武漢病毒所

2月2日,一篇「扒一扒武漢病毒所所長的成功史」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舒紅兵和王延軼夫妻的關係引發討論。

近日,網傳北大生命科學前院長饒毅致信舒紅兵,稱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王延軼提出辭職,以免耽誤中國科學院。

網傳的信中,他稱王延軼不適合領導武漢病毒所,有三點原因:專業不符、水平比較差、年資太低。

舒紅兵主要從事免疫相關的細胞信號轉導研究。1967年1月出生,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醫學研究院院長。

王延軼出生於1981年,現任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分子免疫學學科組組長,致公黨武漢市副主任委員。

2014年10月8日,Cell子刊Cell Host & Microbe發表生命科學學院舒紅兵院士研究組在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博士生周倩為第一作者,舒紅兵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王延軼為通訊作者。

 


上圖為網傳的郵件截圖

相關焦點

  • 饒毅能質疑王延軼,王延軼卻沒有質疑饒毅。原因或令人感動
    但是在疫情之後,借饒毅之名對王延軼的質疑的文章仍舊目不暇接。每每都能引來上百跟帖,而且大多數都是對王延軼所長的冷嘲熱諷。但王延軼依舊展現了極大的克制,一直保持著沉默。這就讓人很難理解了,難道他沒有充分的理由質疑饒毅的水平嗎?
  • 北大學霸被質疑?饒毅認為武漢病毒所所長水平太差!給出3點理由
    在這裡我們不談研究所的成就,我們來說一下在此事件之後,中國醫科大學校長,中國腦科學中心主任,《知識分子》主編饒毅,給王延軼丈夫舒紅兵院士的一封信,惹得沸沸揚揚,其中有三點,其核心是希望王延軼辭職。第1點、與職位所要求的專業差距太大。
  • 那些饒毅「剛」過的「專家」們
    作為世界著名的神經生物學家,2007年,饒毅宣布放棄自己在伊利諾州西北大學的終身教職(醫學院神經科教授),以及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的職位,回到北京大學擔任講席教授和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我希望通過我的行為,扭轉觀望的海外華人科學家的回國決心。」2011年8月,中國科學院公布當年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此前呼聲頗高的饒毅落選。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歸國任教時間比較早的舒紅兵,從美國科羅拉大學副教授的位置,來到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為了當時北京大學長江學者計劃的特聘教授。在舒紅兵擔任北京大學教授的時期,他遇見了比自己小14歲的王延軼。多才多藝的王延軼當時是舒紅兵的學生,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直接嫁給了已經離婚的舒紅兵。
  • 他是「雙料」院士,科研水平不輸施一公、饒毅,卻時常遭受質疑!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的一些言論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其中有一封信以他的名義發出,質疑武漢王延軼所長的資歷,對此網友議論紛紛,有人支持他,認為他性情直爽,敢吐真言,提出要保護饒毅,認為他是中國頂級科學家的最後風骨;也有人認為他有點不務正業、喜歡多管閒事。
  • 如何評價網傳饒毅教授曾致信舒紅兵院士建議王延軼辭去所長職務?
    而相關郵件中顯示的內容同樣是王延軼教授的爭議點,即與舒紅兵院士的師生戀、學術水平不高(研究專業與病毒所並不符合)和年資不足等。王延軼教授與舒紅兵院士王延軼教授出生於1981年,現年39歲,卻已經是正廳級的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所長,前途不可限量。
  • 同樣是歸國博士夫婦,饒毅和吳瑛受追捧,舒紅兵與王延軼受質疑
    學術界的眾多精英之中,因為同樣的專業和志向而結成伉儷的人並不多。浙江大學的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作為學術界的重量級學者,可以稱得上志趣相投的「中國居裡夫婦」。而曾在哈佛大學一同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饒毅和吳瑛,先後歸國任教,滿懷教育強國和科研強國的理想,也可以說是國內學術界的「中國居裡夫婦」。
  • 舒紅兵、王延軼和饒毅之間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嗎?
    延軼出生於1981年,2000年19歲的王延軼以優秀成績考進北京大學。不過網傳王延軼當時是以藝術生的身份考進的北京大學,然後在大學期間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轉專業到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不過當初王延軼在北大讀書的時候其丈夫舒紅兵正是她的老師,所以王延軼能夠轉專業也不足為奇。
  • 第n+1次美國籤證被拒,饒毅做錯了什麼?
    截圖如下,恩方舟子截的圖,他本意是在表達自己要拉黑川普的粉,順道兒截了饒毅的朋友圈——眾所周知,知乎是川普娘家一樣的存在,所以「如何看待饒毅教授在朋友圈宣布和所有投川普的人斷絕關係?」問題裡,大家回答還是很踴躍的。
  • 2015年中國第一場轉基因激辯 饒毅對陣顧秀林等反轉人士
    2015年開始了,轉基因爭論的硝煙再起。1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參加鳳凰網組織的轉基因辯論會,再次公開邀請與反轉基因代表人物崔永元對話。「我以前請過崔永元先生喝茶討論轉基因,還沒有實現。如果鳳凰網提供茶葉,我很願意參加。」
  • 那年院士評選,饒毅落選他當選
    2011年8月,饒毅在博客貼出簡短聲明:「在2011年8月17日後,將不再成為候選人」。饒毅稱此舉「也許這樣做了,對改變風氣有一定促進作用。」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饒毅第一輪落選。這個消息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 回應饒毅質疑:完全不贊同饒毅說法,一種藥物靶向多條通路很常見
    7月6日,饒毅曾在《細胞研究》發文,質疑上海藥物所研究員耿美玉2019年發表的有關GV-971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機制的文章存在問題。質疑點一是該論文並未引用耿美玉自己發表過的12篇相關論文中的任意一篇;二是這篇論文號稱GV-971 在阿爾茨海默病的動物模型中能間接通過腸道微生物和炎症起作用,然而,上述所有論文在藥物靶標、有效部位、治療機理上有著驚人的差別,這可能影響其可信度。
  • 醫大校長饒毅,曾畢業於非211醫科大學,落選院士卻敢質疑權威
    醫學類專業是五年制的,因此饒毅在認真學了五年後才完成了自己的本科,畢業之後,饒毅並沒有就此隨便找個診所單位上班,而是選擇了在醫學領域更加深入的學習之旅。於是在1983年本科畢業之後的他,又考入了上海第一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饒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取得了碩士的學位,但他並沒有就此而停下腳步,在他看來,他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學習。
  • 棄美歸國的饒毅:發誓永不參選院士!是誰在澆滅歸國人才的熱忱
    施一公和饒毅都是生命科學領域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回國後兩人同時參選中科院院士,第一次兩人都遺憾落選,其中施一公在第二次參選中成功當選為中科院院士,而饒毅卻發誓永遠不再參選院士。根據當時參與投票的院士稱,「學術上沒有什麼可爭論的」「學術水平沒問題,國內的科學家也都認可」「其學術水平不僅遠在同領域的第二輪候選人之上,也高於部分院士」。既然學術沒問題,那麼問題出在哪兒了?很多院士解釋為,中科院院士評選章程規定,候選人必須是中國人,雖然饒毅已經申請放棄美國國籍,但是美國方面還沒有同意,所以原則還屬於美國國籍。
  • 饒毅施一公因妻子而驕傲,舒紅兵卻因妻子遭到質疑,原因不言自明
    而饒毅雖不是院士,但是在學界卻名氣很大,這位年齡比施一公和舒紅兵還要年長的首醫大校長,常常會在一些場合以語出驚人的方式讓其成為了學術界的另類,饒毅甚至多次把矛頭直指一些高校學者,甚至還曾以實名舉報的方式在去年的時候先後揭露多位醫學界大咖的抄襲現象,這樣的勇氣讓人驚嘆。
  • 李紅良被武大免職、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 曾被饒毅質疑造假
    圖片來源:微博2018 年 1 月 29 日, 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發布《關於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不端的調查意見》;同日,霍文哲教授就武大的相關聲明發表進一步質疑;》存在一圖多用,而從 2001 年到 2018 年,整整過去了 17 年!
  • 饒毅對話王鴻飛:做什麼樣的科學?
    作為對談主持人,西湖大學理學院PI王鴻飛教授與饒毅教授一起,帶來了一場幽默詼諧卻不失深刻的對話。開頭的兩個問題,你的回答是什麼?歡迎留言告訴我們。饒毅:我認為討論諾貝爾獎本身是有意義的,因為在任何行業都有對工作做得好和不好的判斷。在比較重要的情況下,這些發表的評論實際上是可以影響我們自己的。100多年來,諾貝爾獎是全世界自然科學方面一個非常清晰的標準,而且對於推動科學、對於我們很多人做科學有著清晰的、不可否定的影響。
  • 饒毅說:「在國內,目前還沒有人能像梁漱溟、馬寅初那樣有脊梁」
    2019年11月29日,網傳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三位學者學術造假,引發「學術圈大地震」。在這封實名舉報信中,饒毅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3張圖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
  • 饒毅回應來了,不光是看熱鬧——耿美玉教授發文怒懟饒毅全程始末
    總編推薦:對饒教授質疑耿教授研究的事件,咱們「投必得學術」公眾號一直都在關注,也一直都在儘量給大家找到最全面的信息。饒毅實名信舉報三位大牛論文造假?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了。。。首次 | 饒毅劍指耿美玉團隊:「忘記」引用太多原創成果,文章有「吹噓」成分今天,我們從頭給大家梳理一遍此事的始末。
  • 中科大教授質疑曹原:物理水平很一般,網友:誰給你的勇氣?
    中科大教授質疑曹原:物理水平很一般,網友:誰給你的勇氣?前段時間,中科大教授吳明衛在談及「天才少年」曹原時表示:曹原的物理水平很一般,在科大作報告時很多物理問題一問三不知。他說上過我的《固體物理》,但我對他毫無印象,說明他不是那些突出的學生,更沒有通過我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