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生都只在為一件事而努力,從而由一個原本平凡的境界一步步走向該領域的領軍人物,這是極為不易的一件事,需要耗費畢生的心血以及克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他們的人生值得我們欽佩。
因此他們才能夠獲得成功,在這些人當中,有一位名叫饒毅的人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醫學,並從此在醫學的領域不斷前行,攀登上了醫學的高峰,摘取了一枚枚代表各類成就的果實。
一、普通醫科大學畢業走向哈佛大學的博士後
出生於1962年的饒毅自幼便生活在山西省南城縣內的一戶普通的居民家中,從小的學習成績就非常的不錯,雖然沒有那種跳級的好成績,但在同齡人當中也算的上是不錯的。
自高考恢復之後,饒毅便開始了以大學為目標,最終他以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考入了江西醫學院,這是一所普通的醫科大學,並非是什麼211,但這裡卻是他開始醫學生涯的地方。
醫學類專業是五年制的,因此饒毅在認真學了五年後才完成了自己的本科,畢業之後,饒毅並沒有就此隨便找個診所單位上班,而是選擇了在醫學領域更加深入的學習之旅。
於是在1983年本科畢業之後的他,又考入了上海第一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饒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取得了碩士的學位,但他並沒有就此而停下腳步,在他看來,他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學習。
隨後便選擇了前往美國進行留學深造,先後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攻讀神經學博士學位,在學校期間,饒毅還跟隨著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一起做著各項醫學科學研究,並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
此後更是進入了哈佛大學,並獲得了其博士後資格,在美國的那些年中,饒毅一邊完成自己的學業,一邊在跟隨著各種醫學領域內的院士專家在做著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實際操作的能力。
2007年的時候,在美國任職教授的饒毅懷著一顆愛國之心,毅然放棄了其豐厚的待遇,選擇了回國發展,他不光是一個有著相當水準的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個對待人生對待知識相當認真的人,這從後面即將發生的事件中便可以看出。
二、回國之後擔任首醫校長的他對待院士選拔以及學術造假的態度
回國之後的饒毅在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擔任著院長的職位,繼續著在自己的領域內不斷的探索,他將自己全部的時間幾乎都給了科學研究,在回國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還說道,自己想要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得更多的海外同胞能夠得到感染,願意回來將自己的所學報效給祖國,以促進祖國發展。
在2011年的時候,饒毅收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選拔的通知,在選拔名單的所有人當中,饒毅是最受歡迎的那一位,也是最有可能被選上的那一位,因為饒毅在醫學科學上所獲得的成就實在是太多了,其發表的各類著作論文就已經不下幾十篇了。
而院士的這個頭銜則是代表著最高榮譽,是許多的科學工作者所夢寐以求的珍貴榮譽,但院士的選拔標準實在是太過於嚴格了,使得許多人都不得不望而卻步。
但只要獲得了院士的這個頭銜,不僅個人的身份地位會有著很大的提升,還能夠獲得許多好的福利待遇以及薪資,並且在此之後自己的研究也會得到更多穩定支持,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會更加具有權威性以及會被更多人看到並認可。
就在所有人都在以為饒毅可以毫無懸念的獲得院士頭銜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事情,饒毅在第一輪選拔的時候就被刷下來了,但饒毅卻非常的淡定,並且聲稱今後不再參與院士的選拔,會將更多的時間放在研究上,而不是去追求這些名利。
事實上,饒毅早已知曉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只不過不好將事情挑明,科研界是非常神聖的,但也有著許多弄虛作假的事情,像什麼暗箱操作更是最為基本的,饒毅深知這其中的門道,便不再願意與之為伍。
除了這件事外,饒毅還曾經實名舉報過幾位同行權威專家的學術論文,說他們的一些論文中存在著錯誤以及造假嫌疑,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這些論文中的確有著刊登錯誤,不過並不存在造假,但饒毅敢於向權威提出質疑正顯示了他對科學研究嚴謹的態度。
饒毅是中國著名的神經學專家,在該領域內有著許多的傑出貢獻,並對我國的醫學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隨後在2019年的時候還正式擔任了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一職,並積極地推動了各項科研教育改革,取得了卓有成效。
結論
每個人都應該為了心中的夢想而不斷向前努力,雖然在一開始可能起點較低,但其未來卻有著無限的可能,我們要做的便是在那無限中可能中做出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實現我們的人生。
從饒毅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為人就如同他的科學研究一般嚴謹認真,在我看來,他的身上有著真正學者的氣概,而這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也是社會所需要傳達的。
其一便是他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學術的追求,不斷追求新的發展,並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曾經那個畢業於普通院校的男孩,如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自己所在領域內的專家和權威。
其二則是他對於科研的態度以及他的為人,在他看來,科學上的研究遠比身外的那些名分更為重要,面對著院士的落選,他並未放在心上,面對著學術界的問題,他敢於提出質疑,他是一個真正有擔當、有作為的科研工作者,他的這些作為,值得現如今的人們深思,也值得我們為之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