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大校長饒毅,曾畢業於非211醫科大學,落選院士卻敢質疑權威

2021-01-11 文史海洋FS

有的人一生都只在為一件事而努力,從而由一個原本平凡的境界一步步走向該領域的領軍人物,這是極為不易的一件事,需要耗費畢生的心血以及克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他們的人生值得我們欽佩。

因此他們才能夠獲得成功,在這些人當中,有一位名叫饒毅的人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醫學,並從此在醫學的領域不斷前行,攀登上了醫學的高峰,摘取了一枚枚代表各類成就的果實。

一、普通醫科大學畢業走向哈佛大學的博士後

出生於1962年的饒毅自幼便生活在山西省南城縣內的一戶普通的居民家中,從小的學習成績就非常的不錯,雖然沒有那種跳級的好成績,但在同齡人當中也算的上是不錯的。

自高考恢復之後,饒毅便開始了以大學為目標,最終他以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考入了江西醫學院,這是一所普通的醫科大學,並非是什麼211,但這裡卻是他開始醫學生涯的地方。

醫學類專業是五年制的,因此饒毅在認真學了五年後才完成了自己的本科,畢業之後,饒毅並沒有就此隨便找個診所單位上班,而是選擇了在醫學領域更加深入的學習之旅。

於是在1983年本科畢業之後的他,又考入了上海第一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饒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取得了碩士的學位,但他並沒有就此而停下腳步,在他看來,他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學習。

隨後便選擇了前往美國進行留學深造,先後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攻讀神經學博士學位,在學校期間,饒毅還跟隨著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一起做著各項醫學科學研究,並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

此後更是進入了哈佛大學,並獲得了其博士後資格,在美國的那些年中,饒毅一邊完成自己的學業,一邊在跟隨著各種醫學領域內的院士專家在做著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實際操作的能力。

2007年的時候,在美國任職教授的饒毅懷著一顆愛國之心,毅然放棄了其豐厚的待遇,選擇了回國發展,他不光是一個有著相當水準的醫學工作者,也是一個對待人生對待知識相當認真的人,這從後面即將發生的事件中便可以看出。

二、回國之後擔任首醫校長的他對待院士選拔以及學術造假的態度

回國之後的饒毅在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擔任著院長的職位,繼續著在自己的領域內不斷的探索,他將自己全部的時間幾乎都給了科學研究,在回國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還說道,自己想要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得更多的海外同胞能夠得到感染,願意回來將自己的所學報效給祖國,以促進祖國發展。

在2011年的時候,饒毅收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選拔的通知,在選拔名單的所有人當中,饒毅是最受歡迎的那一位,也是最有可能被選上的那一位,因為饒毅在醫學科學上所獲得的成就實在是太多了,其發表的各類著作論文就已經不下幾十篇了。

而院士的這個頭銜則是代表著最高榮譽,是許多的科學工作者所夢寐以求的珍貴榮譽,但院士的選拔標準實在是太過於嚴格了,使得許多人都不得不望而卻步。

但只要獲得了院士的這個頭銜,不僅個人的身份地位會有著很大的提升,還能夠獲得許多好的福利待遇以及薪資,並且在此之後自己的研究也會得到更多穩定支持,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會更加具有權威性以及會被更多人看到並認可。

就在所有人都在以為饒毅可以毫無懸念的獲得院士頭銜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事情,饒毅在第一輪選拔的時候就被刷下來了,但饒毅卻非常的淡定,並且聲稱今後不再參與院士的選拔,會將更多的時間放在研究上,而不是去追求這些名利。

事實上,饒毅早已知曉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只不過不好將事情挑明,科研界是非常神聖的,但也有著許多弄虛作假的事情,像什麼暗箱操作更是最為基本的,饒毅深知這其中的門道,便不再願意與之為伍。

除了這件事外,饒毅還曾經實名舉報過幾位同行權威專家的學術論文,說他們的一些論文中存在著錯誤以及造假嫌疑,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這些論文中的確有著刊登錯誤,不過並不存在造假,但饒毅敢於向權威提出質疑正顯示了他對科學研究嚴謹的態度。

饒毅是中國著名的神經學專家,在該領域內有著許多的傑出貢獻,並對我國的醫學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隨後在2019年的時候還正式擔任了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一職,並積極地推動了各項科研教育改革,取得了卓有成效。

結論

每個人都應該為了心中的夢想而不斷向前努力,雖然在一開始可能起點較低,但其未來卻有著無限的可能,我們要做的便是在那無限中可能中做出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實現我們的人生。

從饒毅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為人就如同他的科學研究一般嚴謹認真,在我看來,他的身上有著真正學者的氣概,而這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也是社會所需要傳達的。

其一便是他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對學術的追求,不斷追求新的發展,並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曾經那個畢業於普通院校的男孩,如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自己所在領域內的專家和權威。

其二則是他對於科研的態度以及他的為人,在他看來,科學上的研究遠比身外的那些名分更為重要,面對著院士的落選,他並未放在心上,面對著學術界的問題,他敢於提出質疑,他是一個真正有擔當、有作為的科研工作者,他的這些作為,值得現如今的人們深思,也值得我們為之欽佩。

相關焦點

  • 饒毅是一個怎樣的人?院士落選再不參與評選,勸舒紅兵夫人辭職
    饒毅饒毅,男,1962年出生於江西省南城縣,他是著名生物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一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如今饒毅是一名大學教授,也是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但是他卻不是我國中科院的院士,那麼他到底為何會被稱為牛人呢?原因有如下三點。
  • 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院士,如今兩個校長,一個副校長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9年前2011年年初的時候,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過院士,不過到年底的時候只有舒紅兵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饒毅和施一公都紛紛落選了。落選之後的饒毅表示以後不再候選院士。
  • 饒毅能質疑王延軼,王延軼卻沒有質疑饒毅。原因或令人感動
    饒毅的水平就和「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除了有一個鍍金的海歸文憑,和發表了較多數量的論文,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的重要創新成果,可以說名不副實。就是這樣一個名不副實的海歸,在其落選中科院院士之後,對院士的選拔體制表達不滿而一夜成名。現任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難道不是憑藉海歸的光環?
  • 饒毅妻子本科就讀211,博士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如今成就不輸丈夫
    ,比如這段時間備受關注和很多人質疑的CDC主任高福院士和因妻子王延軼處在了風口浪尖之上的武大副校長舒紅兵院士抑或是在我國率先提出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為藍本而放棄清華副校長一職創辦了西湖大學的施一公院士等等。
  • 饒毅和施一公的若干個人生相似點:比如都曾經落選過院士
    饒毅在2007年至2013年9月期間擔任北大生科院長,在2016年4月被聘為北大理學部主任,2019年6月又升任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清華生命科學院官網顯示,施一公在2009年至2016年擔任院長一職。在2014年12月,新聞報導中顯示施一公已出任校長助理;2015年9月,又升任清華副校長。
  • 「愛國校長」饒毅:和施一公創西湖大學,放棄美國夢、贏得中國夢
    這個讓學校感到榮耀的人,就是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的饒毅。饒毅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分子神經生物學家,也算是後起之秀,本科畢業後考入上海第一醫學院攻讀研究生,隨後又前往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修神經科學哲學博士。
  • 饒毅:「以後專心搞科研,永不參選院士」
    雖然大學的起點並不是很高,但這是饒毅學醫生涯的起點。五年的本科學習,讓饒毅對醫學有了基本的了解與認識,而他也認識到,自己需要更加深入的學習與提升。於是在身邊許多同學都選擇工作時,饒毅努力考入了上海第一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步入新校園後,饒毅嚴格要求自己,從未停止自己對知識的渴望,僅用了兩年時間就順利畢業。
  • 饒毅就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系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記者從首都醫科大學官網獲悉,6月25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舉行幹部宣布會議,會上宣布,尚永豐同志不再擔任首都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職務,調回北京大學工作,饒毅同志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會上,饒毅表態發言,感謝市委市政府的信任。
  • 饒毅拒絕國外高薪、終身教職,從美國回到中國,又放棄了院士夢
    「其學術水平不僅遠在同領域的第二輪候選人之上,也高於部分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也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稱,饒毅是國際一流的科學家,而國內的院士也紛紛表示,饒毅的學術水平沒有問題,國內科學家也都認可。但是饒毅卻在2011年12月評選院士中落選。
  • 饒毅:我國有2人應獲得諾貝爾獎!現在都不是院士
    饒毅歸國之後,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工作,饒毅也是西湖大學的創校校董會成員,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成就,主要體現在生物學方面,在世界頂級期刊發表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也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饒毅之所以知名度極高,除了他的科研成就和職務之外,還在於他性格剛烈,敢說敢做。其中有兩件事大眾較為熟知。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離開北京大學的饒毅教授,曾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教授,擁有獨立的實驗室,無論是科研條件還是教學待遇都十分優厚。饒毅在當時並沒有過多留戀,一心想要回國任教,於是來到北京大學,直接擔任生命科學院的院長。饒毅歸國任教之時,施一公和高福差不多在相近的時間回國。
  • 饒毅:今後永遠不再參與院士評選;施一公:請大家繼續叫我教授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他是「雙料」院士,科研水平不輸施一公、饒毅,卻時常遭受質疑!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的一些言論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其中有一封信以他的名義發出,質疑武漢王延軼所長的資歷,對此網友議論紛紛,有人支持他,認為他性情直爽,敢吐真言,提出要保護饒毅,認為他是中國頂級科學家的最後風骨;也有人認為他有點不務正業、喜歡多管閒事。
  • 武漢病毒所所長的丈夫,直言不當院士的校長,2人因王延軼被重提
    在此期間,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的丈夫,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與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兩個人因為王延軼擔任病毒研究所所長的討論而被重提。饒毅暫且不深入探究這位「直言不當院士」的校長饒毅校長,有沒有寫信建議當選院士的舒紅兵,勸其夫人王延軼辭去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一事,僅從兩個人關係的前因後果來講,就能看到校園裡做學問的人也免不了人際關係的紛紛擾擾。
  • 舒紅兵、王延軼和饒毅之間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嗎?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也正是由於疫情的發生,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了網絡。先是疫情一開始的時候「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到因「雙黃連事件」走紅的王延軼所長,再到被網友「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最後是致信舒紅兵院士的饒毅校長。
  • 北大院長饒毅:放棄美籍回國卻落選院士,他說:早就預料到結果
    棄美回國,報效祖國在饒毅的眼裡,院士這個頭銜遠不如自己的科研成果值錢,他覺得自身的實力比這些寫虛無縹緲的東西重要千倍萬倍。饒毅是中國著名的分子神經生物學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但是學無止境,饒毅並不滿足現在的學習的成果,感覺自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在江西醫學院畢業後選擇了繼續求學。經過角逐最後考入了上海第一學院的碩士,也就是現在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在這裡,他更是秉持著大學時候的那種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在此期間自己的專業能力快速提升,綜合實力也逐步增強,對自己嚴苛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以後從事工作後病人負責。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施一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生物學講席教授,北大麥戈文研究所創始所長,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說起施一公與饒毅的性格,大家可能有所印象,就像有人說饒毅的性格就是屬炸藥的,一點就著,而且就像「老頑童」一樣喜歡管不平之事。
  • 施一公與饒毅:不同的處事風格,不同的結局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饒毅接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系北大終身講席教授
    【觀察者網訊】6月25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舉行幹部宣布會議,宣布饒毅同志任該校校長。據觀察者網查詢,首都醫科大學官網「學校概況」一欄,現任校長已顯示為饒毅。公開資料顯示,饒毅於1962年出生於江西省南城縣,是中國生命科學界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還是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創始主任、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及《知識分子》的主編。1991年,饒毅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獲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後又於1994年成為哈佛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的博士後。
  • 那年院士評選,饒毅落選他當選
    2011年8月,饒毅在博客貼出簡短聲明:「在2011年8月17日後,將不再成為候選人」。饒毅稱此舉「也許這樣做了,對改變風氣有一定促進作用。」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饒毅第一輪落選。這個消息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