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明星所長王延軼: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2020-08-10 趣史錄

P4實驗室一直被認為是最高安全級別的實驗室,如今擁有P4實驗室的國家也不過十個,中國就是其一。我國唯一擁有P4實驗室的機構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它不僅是中國烈性病原體研究的頂級研究所,也是生物病毒研究之航母。

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是科研界的明星人物—王延軼,她擔任武漢研究所不過兩年,今年尚未滿四十,名副其實的年輕有為。

那麼她是如何在科研金字塔上一步步爬行至如今高度的呢?

一個藝術特長生的轉身

1981年,王延軼出生於陝西。王延軼的父母從未想過女兒竟會走上科學的道路,因為從前的她愛唱愛跳,從小便學習拉琴,藝術天賦很不錯。高中時,王延軼也並非普通文化生,而是一名藝術特長生。

一般來說,藝術特長生都會在高考時選擇一間藝術學校,然後就讀藝術專業。但王延軼的做法卻讓他們疑惑難解,王延軼於2000年高考時報考了北京大學,之後更是選擇了一個理科專業—生物科學專業。雖說王延軼高中選擇的是理科生,但如此轉變仍讓周圍的人一時難以接受。

除此以外,王延軼還以陝西省唯一一名沒有考號的考生被北京大學錄取,在這之前北大從未出現過此種情況。這一奇怪之處在王延軼出名後也一直作為人們的飯後談資。2000年,王延軼正式以一位藝考生的身份入讀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成為一名理科生。

王延軼從藝術跨到科學領域的緣故,王延軼後來曾公開解釋過,她表示自己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並非一時興起,高中文理分科時她就已做好大學讀理科專業的準備,這也是她為何要選擇理科的原因。

王延軼提到,自己選擇生物科學專業的原因是母親,從前母親經營有一家養殖雞禽的養殖場,母親為了這家養殖場付出了很多心血,可後來養殖場爆發了大規模的禽流感,雞禽大量死亡,家中損失慘重,母親也因此身體出現問題。

王延軼認為,母親之所以會被禽流感壓倒是因不了解這一領域的知識,她希望今後自己可以有能力應付此類問題,因此選擇了生物科學專業。

在大學期間,王延軼一直是同學朋友眼中多才多藝的女孩,長相也較為清秀,典型的「藝術特長生」。但王延軼也並非繡花枕頭,在就讀期間她也算勤勤懇懇,四年後順利獲得了生物科學專業的學士學位。

本科畢業後,王延軼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錄取,23歲那年她便前往美利堅攻讀研究生學位,選擇的專業為免疫學。

兩年後,王延軼順利通過研究生答辯,取得碩士學位。但她的求學之路仍未止於此,碩士畢業後她回到國內,在武漢大學攻讀微生物學專業的博士學位。在武漢大學就讀期間,王延軼就曾作為生命科學學院的講師為學生講學,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後更是直接成為了武漢大學的副教授。

王延軼從一個藝術特長生轉身為一名科研人員,跨域之大無需贅述,但她更讓人驚嘆的是她比同儕的晉升速度快得多,甚至算得上是領頭人物。

與丈夫一同攀爬科研金字塔

在王延軼攀爬科研金字塔的過程中,一直陪伴她的是她的丈夫舒紅兵。她與舒紅兵相識於北京大學,在王延軼就讀於本科時,舒紅兵是生命科學學院的長江特聘教授,兩人是師生關係。舒紅兵出生於1967年,與王延軼相差十四歲。

在王延軼之前,舒紅兵曾有過三次婚姻,王延軼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王延軼大學畢業後,便與舒紅兵結婚了,當時兩人的結合還引起過廣大熱議。王延軼與舒紅兵結婚後,便一直跟隨丈夫的腳步。王延軼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去到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留學,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舒紅兵也在該大學。

自1998年起,舒紅兵就在科羅拉多大學任職,七年間從助理教授一直晉升為副教授。2005年,舒紅兵被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聘請擔任教授及院長,王延軼在美國兩年即獲得研究生學位,隨後回到國內在武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也是為了跟隨舒紅兵。

2012年,王延軼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及分子免疫學學科組長。

之後幾年,王延軼一直留在武漢工作,舒紅兵也一直就職於武漢大學,職位一路攀升,從教授一直做到副校長,再成為前沿科學中心主任。2018年,王延軼成為病毒研究所所長,成為正廳級研究學者。其時她不過三十七歲,在病毒研究所也不過工作六年。

自她從美國回到國內,她便斷斷續續地獲得各類獎項。她首次獲得專業肯定是在2010年,那時她才29歲,被評為中國免疫學青年學者。2013年,王延軼以第一名的成績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系列的獎項與她在科研上的努力有關。

至此,王延軼已在國內外知名權威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有人統計過,王延軼共發表過23篇重量級論文,其中兩篇是以王延軼本人為第一作者,十八篇為第十一作者,其中還有多篇是與舒紅兵一同作為作者刊登在期刊上。這樣的記錄也讓王延軼被大家質疑學術水平與其高職位不相符合。

因為作者排名是與科研貢獻大小相掛鈎,貢獻越大排名則越靠前,在一個團隊中若排名在第五名之後,基本可被認為是掛名作者,而王延軼居然有十八篇顯示為第十一作者,實在讓人費解。

特殊時期擊破謠言

在前段時間,因疫情王延軼面臨了不少挑戰,曾有謠言稱病毒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流出,針對此謠言,作為武漢研究所所長的王延軼也及時出來擊破了謠言,維護了國家。在應對記者犀利的提問時,王延軼不急不緩,從容自如地應答每一個問題。

她首先否定了外界對病毒研究所的猜疑,表示他們與公眾一樣,在疫情爆發前完全不知道有此種病毒的存在,他們最早也是於2019年年底才接觸到該病毒。

針對在疫情之前與爆發後,《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提到發現的兩種種來自蝙蝠體內的病毒,王延軼表示並非造成疫情的病毒。公眾之所以會誤會只是對病毒認知的不足。為了闢謠,她使用專業知識回答了記者的疑問,同時給公眾作了簡單的科普,打消了公眾的疑慮。

在此次風波之前,王延軼因所長身份就曾遭遇過「雙黃連事件」與饒毅的郵件風波。「雙黃連事件」的確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流出的謠言,王延軼作為所長必然有難以推脫的責任。至於饒毅致信舒紅兵,讓她辭去所長一職的事情她並未正面回應。

疫情期間,武漢病毒研究所陷入名譽危機,王延軼本人的私生活也被起底,但王延軼卻不畏公眾輿論,在謠言亂飛之時站出來闢謠,這何嘗不是一種擔當。一直以來都有人質疑,舒紅兵在暗中幫助王延軼獲取科研成績,王延軼一直都是靠著丈夫往上爬。

但換個角度看,在科研上舒紅兵比王延軼有經驗得多,舒紅兵在業界內也還算是有一定地位與影響力,他有意要提攜妻子並不奇怪。

這或許也是為何比行業內人士成功如此多,王延軼卻還要稱自己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畢竟天才總是稀少的。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明星所長王延軼: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如今,「科學」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醫學、天文、軍事,沒有一個方面是不需要科研的。現任中科院武漢病毒研所長王延軼是一名高顏值的80後女科學家,在研究方面取得不小的成績,是名副其實的「明星所長」。但她自己卻總是很謙虛,認為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 中科院明星所長王延軼:自己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然而,面對外界的諸多質疑,王延軼淡定地回復道:「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聯想到疫情之初,武漢被處理的幹部不計其數,而王延軼卻依然坐在武漢病毒研究所的頭把交椅上穩如泰山,所有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 武漢病毒所美女所長再度發聲:我們被當作替罪羊
    就在前不久,有幾位美國記者來到武漢病毒研究所參觀並對病毒的來源發問,當時所長或許有不少網友之前對這位美女所長王延軼有著不少的誤解,看著如今她敢於直面真相的做法,大家則紛紛替她點讚。那麼王延軼她作為當今科研界的年輕才俊,為何會遭到多人的質疑呢?原因有如下三點:其一、王延軼她是以一位藝術特長生的身份考進了北大,然而卻在之後放棄原本的學業選擇轉專業,從事科研。
  • 80後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20年前考上北大,3年在武大拿到博士
    80後美女有著非同一般的能力,37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所長也就是傳說中的掌門人,就算是到今年的話也只有39歲不到40歲的年齡,她就是本科就讀於北大的王延軼。說到王延軼很多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顏值高,她出生於81年,在2000年也就是19歲的時候考上了北京大學,說到北大是無數人的高考夢想,但能夠在高考中考上這所大學卻是十分困難的,而王延軼當年以理科生的身份考上了這所頂尖級高校,但很多人對此產生了質疑,特別是有人通過查找當年的一些數據看到王延軼在陝西省錄取名單中沒有考生號只有名字,所以有人認為她是通過藝考加分的形勢進入到北大的。
  • 中國唯一的生物P4實驗室迎來80後領導,美女科研鐵娘子王延軼
    科研美女掌管中科院病毒所>科研美女掌管中國唯一的P4實驗室2018年11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迎來領導換屆,其中80後美女研究員王延軼被任命為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所長,其中試用期一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擁有我國唯一的一所P4生物實驗室,全球擁有P4等級生物實驗室的國家也為數不過,作為80後年輕的科研人員可以出任這麼重要的崗位,可見管理和科研能力應該非常的出眾,體現出巾幗不讓鬚眉態勢!
  • 顏寧專心搞科研43歲單身,王延軼嫁人39歲功成,誰才是人生贏家?
    王延軼嫁給教授37歲當所長,顏寧搞科研43歲單身,誰是人生贏家?而王延軼畢業後就嫁給了大自己十多歲的老師,後來做上了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正廳級),顏寧:一心搞科研,43歲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顏寧是最近一位頗受爭議的科學家,作為留美博士、清華博導,她擁有葡萄糖轉運蛋白和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等多項重要研究成果,被評為中國科學之星,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少見的。
  • 饒毅能質疑王延軼,王延軼卻沒有質疑饒毅。原因或令人感動
    疫情期間,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最緊張的時刻,饒毅質疑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科研能力。但王延軼面對饒毅的無端指責和質疑,並沒有發文反駁,而是一直保持沉默。難道王延軼自覺理虧,擔心越描越黑。還是另有原因。
  • 武漢病毒研究所陳全姣實名舉報所長王延軼?
    流傳內容:一個名為@微客鐵汁5 的微博帳號發帖,宣稱自己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研究員陳全姣,並稱自己要實名舉報武漢病毒所的所長王延軼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罪魁禍首。鑑定結果:謠言要點:1.陳全姣研究員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該微博帳號在「轉世」之前也曾多次以洩露網民個人信息相威脅,在網絡上進行恐嚇和欺凌。2.該帳號還宣稱是自己非法竊取了李文亮醫生妻子的個人信息,並撰寫了虛假的求助信;甚至宣稱自己來自境外一個反動網站,做這些事情就是為了吸引境內的網民都去關注該網站,給該網站「引流」。
  • 舒紅兵妻子王延軼被網友關注原因有三方面,網友:實力過硬!
    文|歐歐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對於她,大家一定熟悉。但是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公眾對她知悉甚少。一場「雙黃連」事件把這位年輕有為的所長推上了風口浪尖,現在全國人民都熟悉她了。王延軼用自己用過硬的學歷和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打破了世人對藝術特長生的偏見。二是關注她與舒紅兵的婚姻。網傳饒毅教授公開寫給舒紅兵副校長的信中,叫他勸自己妻子王延軼辭職武漢病毒所所長職位。
  • 如何評價網傳饒毅教授曾致信舒紅兵院士建議王延軼辭去所長職務?
    除此之外,今年還有一封郵件截圖在網絡上流傳,顯示饒毅致信武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建議其夫人王延軼教授辭去武漢病毒所所長一職。且相關郵件還洋洋灑灑列出了三條理由,並抄送給了中科院院士和武漢病毒所所長。截至目前還沒有相關方面對此進行證偽和證實。
  • 武漢病毒所所長的丈夫,直言不當院士的校長,2人因王延軼被重提
    在武漢疫情的前前後後,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究竟有真才實學,還是徒有虛名,正在接受時間和事實的檢驗。在此期間,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的丈夫,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與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兩個人因為王延軼擔任病毒研究所所長的討論而被重提。
  • 「美女所長」王延軼:23歲嫁給學術大佬,從學生到正廳級僅用12年
    就像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她畢業於北京大學,專攻生命科學技術,短短十幾年時間,她已經從一個職場「菜鳥」升職到正廳級的研究所所長的位子,不得不說能力之強。王延軼,今天她被推到話題熱搜,還是源於雙黃連對新冠病毒有作用的說法。大家都說她在瞎說,質疑聲滿天飛。王延軼1981年出生,讀書期間學習一直很好,她是所有人眼中的未來之星。
  • 百味人生教育:43歲的顏寧單身回清華,39歲的王延軼輾轉到武大
    用心品讀清華大學教授顏寧的學者人生,回顧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快速發展之路,對比體會之中,我們能領悟到一個道理:人生的道路需要靠自己的實力行走,也需要自己在堅守的事業上立足,無論能走多遠,最後真正能保護自己的,是自己對文化信仰的選擇和獨立人格的堅持。
  • 她加速成為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大學畢業嫁給武大副校長舒紅兵
    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從事其他實踐工作,一個人具有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歷基礎,總是能夠在印象上增加分數。但是如果一個人僅有出彩的學歷,卻展現不出真才實學,那麼在未來的長遠人生路上,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質疑。最近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就遭遇了是否稱職的質疑。這位頂尖病毒研究所的所長王延軼,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至於她如何成功考入北京大學,我們暫且不進行沒有根據的討論。
  • 同樣是歸國博士夫婦,饒毅和吳瑛受追捧,舒紅兵與王延軼受質疑
    在北京大學擔任院長時期,饒毅教授說過,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能過於留戀職務上的名和利,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當中。因為擔心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職務,難以讓自己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所以他辭去了院長的職務。這就是饒毅的學者風骨和耿直表現,也因為他的率真風格,一些學者和老師都十分追捧饒毅。
  • 王延軼發表的SCI論文多是第11作者,網友質疑與武大舒紅兵有關
    而當時還網傳一封信,而那信的內容主要是從專業不對口、資歷淺和能力不足三個方面來說明王延軼不適合領導武漢病毒研究所,不適合任職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信中還勸說王延軼辭職,寫信人正是憂國憂民的科學大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的饒毅!由此,作為P4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頗受質疑。被質疑原因之一,就是王延軼的論文排位事件。
  • 同為院士妻子的王延軼和趙仁濱,社會風評卻大相逕庭
    舒紅兵和施一公,兩位同齡的中科院院士,都在生物研究領域頗具建樹,但是各自的家庭際遇卻大有不同。舒紅兵,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任武漢大學副校長,曾在北京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等中美名校工作。但更為人熟知的還是舒院士妻子王延軼教授。
  • 舒紅兵與王延軼一起發SCI論文,不做妻子的博導,這個原因要深思
    但是在中國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陷入「雙黃連」之事以後,學生和老師一起發表論文,開始引入到「依附關係換取科研成果」的討論層面。對於一些偏頗的結論在沒有確切根據之前,暫且不進行深入的探討。因此,王延軼和老師舒紅兵一起發表SCI論文,從事情本身來講,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舒紅兵還是王延軼的丈夫,而且在科研實力上存在一定差距,如果王延軼發表的多篇SCI論文都有丈夫舒紅兵的名字,那麼網友質疑王延軼的科研實力,以及她是否有能力擔任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所長之事,都是在所難免的。
  • 饒毅認為武漢病毒所所長水平太差!給出3點理由
    但這件事情的出現,使得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這也使得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被大家關注。王延軼,博士,研究員。先後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Colorado School of Medicine)、武漢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講師、副教授。
  • 蝸牛和鼻涕蟲在鋒利的刀刃上爬行會怎樣?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關於蝸牛,我想到的是周董的一首歌《蝸牛》,蝸牛背著重重的殼堅定地向上爬的畫面一下子就出現在了腦海;而鼻涕蟲,我想起了《火影忍者》裡綱手的召喚獸,可謂是療傷神器啊,戰爭發生,一人身上趴著一隻鼻涕蟲隨時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