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明星所長王延軼: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2020-12-04 孔甲丙

「從葉到花,或者從花到葉,與科研是一個過程,而與生命自身則永遠只在此刻。果子同時也是種子,生命是閃耀的此刻,不是過程,就像芬香不需要道路一樣。」

人類從相信神鬼之說到相信科學,這一個過程是極其漫長的,甚至是犧牲了許多偉大的科學家才換來的。如今,「科學」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醫學、天文、軍事,沒有一個方面是不需要科研的。

現任中科院武漢病毒研所長王延軼是一名高顏值的80後女科學家,在研究方面取得不小的成績,是名副其實的「明星所長」。但她自己卻總是很謙虛,認為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明星所長

我們總覺得科學離我們的生活很遠,那些病毒研究、物理研究,仿佛這輩子都不會與我們有何關聯。如果說我們在宇宙的這一頭,那麼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科學家就是在宇宙的那一頭,我們只需要過好自己平淡的生活就好。

可突然有一天,病毒席捲了世界。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比以往的更為兇猛,也更為頑固,我們看著出現在新聞裡的病毒研究專家,突然意識到,科學家其實離我們並不遠。王延軼就是這麼一個離我們並不遠的科學家。

她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後前往美國繼續攻讀免疫學。她被稱為「明星所長」並不是毫無道理的。如果王延軼脫下白色衣袍,走出實驗室,行走在街上,誰都不會覺得她是一個科學家——她與人們心目中的科學家形象實在偏差太大。

我們總認為科學家大多會因為整日研究而脫髮,即使是女科學家,能成為擁有眾多成就的所長,想必也是屠呦呦那樣白髮蒼蒼的科學家。可王延軼並不是。披肩的長髮讓王延軼看起來溫柔親和,就像是幼兒園門口讓人一眼就很喜歡的幼兒園老師。

中科院都是擁有高智商的人才,他們「追星」,不像普通人一樣只看顏值,對於他們來說,才學才是最值得追捧的。

王延軼主要研究的是病毒與宿主的作用機制,曾經在國際權威或主流的期刊上先後發表了24篇學術論文,還曾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獎項,這一系列成就放在一個1981年出生的科學家身上,算得上是年少有為了。

18年,她正式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是國內最年輕的病毒科研機構掌門人。如今的王延軼,不過才年僅39歲,卻成為了許多科研人員崇拜的對象,成為了許多科研人員的榜樣,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明星所長」。

攀爬金字塔的蝸牛

王延軼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擁有了人們羨慕的成就,但她從來沒有因此自傲。她曾經說,自己只能算是一隻仍然在攀登金字塔的蝸牛。「蝸牛」在我們心中的代名詞就是「行動緩慢」,但在王延軼看來,蝸牛是踏實的。

王延軼原本是一名藝術特長生,後來選擇了學習理科,又因為種種原因進入生命科學學院,在學術上,她一直踏踏實實,正如她自己所說那樣,「在科研的金字塔上不斷攀爬」。王延軼最讓人覺得羨慕的地方,還是她有一個與她共同進步的丈夫。

大學期間,王延軼結識了如今的丈夫舒紅兵,彼時她是學生,舒紅兵是講師,兩人是師生關係,相差14歲。大學畢業後,兩人就結婚了,當時引起了一番熱議,在人們的觀念裡,總是覺得老師和學生是不應該在一起的。但兩人的生活一直很幸福。

後來,因為舒紅兵要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任職,王延軼便考取了科羅拉多的研究生,兩人一同踏上了海外的土地。

科研是一座金字塔,這座金字塔的高度至今是無人知道有多高的,許多科學家僅僅到達了這座金字塔的一半就停滯不前了,但王延軼卻是希望在有限的生命裡能夠多攀爬一些的。

科研的道路是枯燥無趣的,每日裡面對著數不盡的數據,最常穿的衣服就是白大褂,沒有顏色漂亮的好看衣衫,對於科研人員來說,實驗室就是第二個家。可王延軼從來不會覺得無法堅持下去。她樂觀開朗,在枯燥的研究之中也能找到放鬆的方法。

從一名藝術生成為一名理科生,再到成為一名科學家,這些都不在王延軼原本的計劃之中。如果不是因為母親的養雞場遭遇了禽流感,王延軼大概不會想到要學習生物科學,如果沒有和舒紅兵結婚,她大概也不會去科羅拉多,但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一般。

舒紅兵在海外任職,王延軼就在海外留學,大概她夢想中的愛情就是要雙方一起變得越來越優秀的,而她也確實做到了。

永不停息

19年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突如其來的病毒讓人們過了一個難以忘懷的春節,人們從一開始的不以為意到之後的人心惶惶,只不過經歷了短短的時間。這一年對武漢來說也是一個特殊的一年。

在被病毒侵襲的同時,武漢還面臨著世界的質疑,人們面對著死亡的恐懼,面對著外界的質疑,內心充滿無助。作為病毒研究所的所長,王延軼也被人們質疑過。

人們質疑病毒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傳出的,為了維護國家,王延軼以最快的速度出來闢謠,告訴世界,在此之前,他們都沒有見過這個病毒。王延軼作為一個女科學家,在學術研究以及科學貢獻上得到過許多誇讚,但與此同時也面臨過許多質疑。

她從來沒有因為那些質疑的聲音退縮。也許走上科研這條路對於王延軼來說是一個意外,但她開始享受科研的過程,在科研的道路上,她願意一步一步慢慢向前,哪怕科研的金字塔不知道有多高,哪怕她的速度在自己看來只是一直蝸牛,至少她依然在向上攀爬。

許多人總是滿足於現狀,總認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成就或許已經不能再有所突破,總以為自己到達的高度已經是最高,可卻不知道,自己或許還只是入門。

不論是科研還是別的領域,那些有高的成就,讓人引以為榜樣的人,總是在不斷突破的。他們的謙虛不僅僅是一種謙虛,更是一種態度。正如王延軼,如果她滿足於自己現在的成就,那麼也許再過幾十年,她依然不會有更多的成就,可是她並不滿足。

她在科研上的態度便是不斷攀爬,所以在她未來的科研道路上,她一定會走得更遠,也許數年之後,她會用自己的成就向每一個質疑她的人證明自己的實力。

「蝸牛」雖然緩慢,卻永不停息,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移動。只要不停下來,爬上金字塔頂端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明星所長王延軼:自己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然而,面對外界的諸多質疑,王延軼淡定地回復道:「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聯想到疫情之初,武漢被處理的幹部不計其數,而王延軼卻依然坐在武漢病毒研究所的頭把交椅上穩如泰山,所有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 中科院明星所長王延軼: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是科研界的明星人物—王延軼,她擔任武漢研究所不過兩年,今年尚未滿四十,名副其實的年輕有為。那麼她是如何在科研金字塔上一步步爬行至如今高度的呢?與丈夫一同攀爬科研金字塔在王延軼攀爬科研金字塔的過程中,一直陪伴她的是她的丈夫舒紅兵
  • 武漢病毒所美女所長再度發聲:我們被當作替罪羊
    就在前不久,有幾位美國記者來到武漢病毒研究所參觀並對病毒的來源發問,當時所長或許有不少網友之前對這位美女所長王延軼有著不少的誤解,看著如今她敢於直面真相的做法,大家則紛紛替她點讚。那麼王延軼她作為當今科研界的年輕才俊,為何會遭到多人的質疑呢?原因有如下三點:其一、王延軼她是以一位藝術特長生的身份考進了北大,然而卻在之後放棄原本的學業選擇轉專業,從事科研。
  • 80後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20年前考上北大,3年在武大拿到博士
    80後美女有著非同一般的能力,37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所長也就是傳說中的掌門人,就算是到今年的話也只有39歲不到40歲的年齡,她就是本科就讀於北大的王延軼。說到王延軼很多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顏值高,她出生於81年,在2000年也就是19歲的時候考上了北京大學,說到北大是無數人的高考夢想,但能夠在高考中考上這所大學卻是十分困難的,而王延軼當年以理科生的身份考上了這所頂尖級高校,但很多人對此產生了質疑,特別是有人通過查找當年的一些數據看到王延軼在陝西省錄取名單中沒有考生號只有名字,所以有人認為她是通過藝考加分的形勢進入到北大的。
  • 中國唯一的生物P4實驗室迎來80後領導,美女科研鐵娘子王延軼
    科研美女掌管中科院病毒所>科研美女掌管中國唯一的P4實驗室2018年11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迎來領導換屆,其中80後美女研究員王延軼被任命為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所長,其中試用期一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擁有我國唯一的一所P4生物實驗室,全球擁有P4等級生物實驗室的國家也為數不過,作為80後年輕的科研人員可以出任這麼重要的崗位,可見管理和科研能力應該非常的出眾,體現出巾幗不讓鬚眉態勢!
  • 顏寧專心搞科研43歲單身,王延軼嫁人39歲功成,誰才是人生贏家?
    王延軼嫁給教授37歲當所長,顏寧搞科研43歲單身,誰是人生贏家?而王延軼畢業後就嫁給了大自己十多歲的老師,後來做上了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正廳級),顏寧:一心搞科研,43歲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顏寧是最近一位頗受爭議的科學家,作為留美博士、清華博導,她擁有葡萄糖轉運蛋白和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等多項重要研究成果,被評為中國科學之星,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少見的。
  • 饒毅能質疑王延軼,王延軼卻沒有質疑饒毅。原因或令人感動
    疫情期間,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最緊張的時刻,饒毅質疑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科研能力。但王延軼面對饒毅的無端指責和質疑,並沒有發文反駁,而是一直保持沉默。難道王延軼自覺理虧,擔心越描越黑。還是另有原因。
  • 武漢病毒研究所陳全姣實名舉報所長王延軼?
    流傳內容:一個名為@微客鐵汁5 的微博帳號發帖,宣稱自己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研究員陳全姣,並稱自己要實名舉報武漢病毒所的所長王延軼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罪魁禍首。鑑定結果:謠言要點:1.陳全姣研究員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該微博帳號在「轉世」之前也曾多次以洩露網民個人信息相威脅,在網絡上進行恐嚇和欺凌。2.該帳號還宣稱是自己非法竊取了李文亮醫生妻子的個人信息,並撰寫了虛假的求助信;甚至宣稱自己來自境外一個反動網站,做這些事情就是為了吸引境內的網民都去關注該網站,給該網站「引流」。
  • 舒紅兵妻子王延軼被網友關注原因有三方面,網友:實力過硬!
    文|歐歐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對於她,大家一定熟悉。但是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公眾對她知悉甚少。一場「雙黃連」事件把這位年輕有為的所長推上了風口浪尖,現在全國人民都熟悉她了。王延軼用自己用過硬的學歷和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打破了世人對藝術特長生的偏見。二是關注她與舒紅兵的婚姻。網傳饒毅教授公開寫給舒紅兵副校長的信中,叫他勸自己妻子王延軼辭職武漢病毒所所長職位。
  • 如何評價網傳饒毅教授曾致信舒紅兵院士建議王延軼辭去所長職務?
    除此之外,今年還有一封郵件截圖在網絡上流傳,顯示饒毅致信武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建議其夫人王延軼教授辭去武漢病毒所所長一職。且相關郵件還洋洋灑灑列出了三條理由,並抄送給了中科院院士和武漢病毒所所長。截至目前還沒有相關方面對此進行證偽和證實。
  • 武漢病毒所所長的丈夫,直言不當院士的校長,2人因王延軼被重提
    在武漢疫情的前前後後,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究竟有真才實學,還是徒有虛名,正在接受時間和事實的檢驗。在此期間,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的丈夫,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與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兩個人因為王延軼擔任病毒研究所所長的討論而被重提。
  • 「美女所長」王延軼:23歲嫁給學術大佬,從學生到正廳級僅用12年
    就像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她畢業於北京大學,專攻生命科學技術,短短十幾年時間,她已經從一個職場「菜鳥」升職到正廳級的研究所所長的位子,不得不說能力之強。王延軼,今天她被推到話題熱搜,還是源於雙黃連對新冠病毒有作用的說法。大家都說她在瞎說,質疑聲滿天飛。王延軼1981年出生,讀書期間學習一直很好,她是所有人眼中的未來之星。
  • 百味人生教育:43歲的顏寧單身回清華,39歲的王延軼輾轉到武大
    用心品讀清華大學教授顏寧的學者人生,回顧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快速發展之路,對比體會之中,我們能領悟到一個道理:人生的道路需要靠自己的實力行走,也需要自己在堅守的事業上立足,無論能走多遠,最後真正能保護自己的,是自己對文化信仰的選擇和獨立人格的堅持。
  • 她加速成為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大學畢業嫁給武大副校長舒紅兵
    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從事其他實踐工作,一個人具有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歷基礎,總是能夠在印象上增加分數。但是如果一個人僅有出彩的學歷,卻展現不出真才實學,那麼在未來的長遠人生路上,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質疑。最近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就遭遇了是否稱職的質疑。這位頂尖病毒研究所的所長王延軼,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至於她如何成功考入北京大學,我們暫且不進行沒有根據的討論。
  • 同樣是歸國博士夫婦,饒毅和吳瑛受追捧,舒紅兵與王延軼受質疑
    在北京大學擔任院長時期,饒毅教授說過,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能過於留戀職務上的名和利,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當中。因為擔心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職務,難以讓自己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所以他辭去了院長的職務。這就是饒毅的學者風骨和耿直表現,也因為他的率真風格,一些學者和老師都十分追捧饒毅。
  • 王延軼發表的SCI論文多是第11作者,網友質疑與武大舒紅兵有關
    而當時還網傳一封信,而那信的內容主要是從專業不對口、資歷淺和能力不足三個方面來說明王延軼不適合領導武漢病毒研究所,不適合任職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信中還勸說王延軼辭職,寫信人正是憂國憂民的科學大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的饒毅!由此,作為P4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頗受質疑。被質疑原因之一,就是王延軼的論文排位事件。
  • 同為院士妻子的王延軼和趙仁濱,社會風評卻大相逕庭
    舒紅兵和施一公,兩位同齡的中科院院士,都在生物研究領域頗具建樹,但是各自的家庭際遇卻大有不同。舒紅兵,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任武漢大學副校長,曾在北京大學和科羅拉多大學等中美名校工作。但更為人熟知的還是舒院士妻子王延軼教授。
  • 舒紅兵與王延軼一起發SCI論文,不做妻子的博導,這個原因要深思
    但是在中國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陷入「雙黃連」之事以後,學生和老師一起發表論文,開始引入到「依附關係換取科研成果」的討論層面。對於一些偏頗的結論在沒有確切根據之前,暫且不進行深入的探討。因此,王延軼和老師舒紅兵一起發表SCI論文,從事情本身來講,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舒紅兵還是王延軼的丈夫,而且在科研實力上存在一定差距,如果王延軼發表的多篇SCI論文都有丈夫舒紅兵的名字,那麼網友質疑王延軼的科研實力,以及她是否有能力擔任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所長之事,都是在所難免的。
  • 饒毅認為武漢病毒所所長水平太差!給出3點理由
    但這件事情的出現,使得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這也使得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被大家關注。王延軼,博士,研究員。先後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Colorado School of Medicine)、武漢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講師、副教授。
  • 蝸牛和鼻涕蟲在鋒利的刀刃上爬行會怎樣?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關於蝸牛,我想到的是周董的一首歌《蝸牛》,蝸牛背著重重的殼堅定地向上爬的畫面一下子就出現在了腦海;而鼻涕蟲,我想起了《火影忍者》裡綱手的召喚獸,可謂是療傷神器啊,戰爭發生,一人身上趴著一隻鼻涕蟲隨時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