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專心搞科研43歲單身,王延軼嫁人39歲功成,誰才是人生贏家?

2020-12-04 杭州畫室圈

王延軼嫁給教授37歲當所長,顏寧搞科研43歲單身,誰是人生贏家?

顏寧與王延軼是兩個相似的科研成功人士,兩位女博士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學者的提升速度,他們的成長過程截然相反,顏寧一心搞研究做了美國外籍院士,43歲依然單身。而王延軼畢業後就嫁給了大自己十多歲的老師,後來做上了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正廳級),

顏寧:一心搞科研,43歲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顏寧是最近一位頗受爭議的科學家,作為留美博士、清華博導,她擁有葡萄糖轉運蛋白和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等多項重要研究成果,被評為中國科學之星,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少見的。

我國的院士評選與歐美稍有不同,並不簡單的只要科研成果和潛力,還需要考量學者的資歷、年紀等因素。除此之外,推薦人也很重要,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搞研究,陪跑了10多年,選上工程院院士已經七老八十了。

而顏寧現在只有43歲,在我國的中科院院士候選中,這個年齡是很年輕的,不說資歷,推薦人都是個問題,一心搞科研,又年輕,人脈肯定不多。

於是顏寧被阻攔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門檻之外,42歲時做了美國外籍院士,這使得她夾在讚譽與蜚聲之間。

當然了還有一個讓大家關係的問題是,顏寧已經43歲了,卻依然沒有結婚的打算,科學研究幾乎已經成了她人生的全部

王延軼:23歲嫁大自己14歲教授,37歲當上正廳級研究所長

王延軼19歲考上北京大學,雖然是藝術特長考進去的,但能進入北京大學,肯定也是聰明的女人,事實上卻是如此,她通過轉專業,去了自己喜歡的生物科學專業,後來去美國順利拿到了碩士學位,回國又在武漢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又花了6年時間,從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員,成為研究所的所長,那時她才37歲。

因為年輕漂亮,所以當年舒紅兵毅然與前妻離婚,追到了王延軼。

當然了其丈夫舒紅兵早已是院士,擁有豐富的知識資源,給王延軼提供了一個不錯的環境,成長很快也正常,所以39歲就達到了別人一輩子可能都需要仰望的高度。

顏寧與王延軼的成長之路,是我國很多人成長方式的放大,雖然43歲單身,但顏寧在自己喜歡的科研領域獲得了不錯的成就,雖然嫁給了大自己14歲的老公,但王延軼也達到了別人仰望的高度,都是人生贏家。

如果有條件,你喜歡什麼樣的人生呢?

相關焦點

  • 百味人生教育:43歲的顏寧單身回清華,39歲的王延軼輾轉到武大
    如今已經43歲的顏寧教授,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後的研究工作,依然是單身狀態,回到母校清華大學,直接當上了博士生導師。而顏寧在清華大學攻讀本科和碩士學位的時候,她的導師施一公教授同樣是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歸來的學者,帶著一腔故土情懷,開始在母校清華大學培養更多精英。有人說清華和北大有的是人才,但是缺少精英。
  • 顏寧19歲入清華,30歲成清華教授,40歲成美國院士,為何仍單身?
    她是我國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之一,年近40歲就成就了院士,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雖然她的名聲很大,但是她卻是一位只有43歲的女科學家。顏寧為何會收到那麼多人的追捧呢讓我們一起開了解一下顏寧的傳奇人生吧!
  • 清華大學顏寧教授,43歲依舊單身:「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在國外求學時,顏寧也是遇到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她咬緊牙關,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輕鬆,顏寧教授每天起早貪黑,研究論文,才讓自己能夠順利畢業。43歲依舊單身顏寧教授曾告訴父母自己將來不打算結婚的安排,對此,父母雖然無奈,但更多的是理解,我們也十分好奇顏寧教授的感情狀況,每次提及「單身、結婚」等話題時,顏寧教授並不在意,如今43歲卻依舊單身的她,給自己留了一句話:「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 顏寧教授43歲了,還是單身一人,她曾向母親傾訴:不結婚罷了
    顏寧教授為何一直單身?43歲獨走科研路,她並不孤獨也不孤單顏寧教授已經43歲了,但她一直是單身的狀態,大多數女人到了43歲的年齡,已經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甚至孩子都有好幾個了,但是顏寧教授還是獨自一人。
  • 43歲美女科學家顏寧至今仍單身,她沒另一半的原因在哪裡?
    如今她年齡已43歲,卻仍然單身。這讓很多關注顏寧生活的人,心急如焚,大家當然想她擁有一個美好的歸宿。顏寧1996年進入清華大學學習,畢業後又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深造,之後又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直到2007年,顏寧才博士後出站。將近十年的時間,年齡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做著科研工作。
  • 43歲美女科學家顏寧至今仍單身,她沒另一半的原因在哪裡?
    如今她年齡已43歲,卻仍然單身。這讓很多關注顏寧生活的人,心急如焚,大家當然想她擁有一個美好的歸宿。43歲,在普通人的眼中已經屬於大齡,對於女人來說,更是過了普世意義上的大好年齡。對於顏寧這樣一個集顏值和才華於一身的科學家,找到一個對象當然不是難事。如今為何還單身?
  • 科研界三大美女科學家,顏寧、王延軼、李晟曼,你更佩服誰?
    事實上,除了一些對國家重大科研貢獻的男性科學家外,還有不少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科學家,比如屠呦呦,李愛珍等人,她們用自己的一生致力於科研工作,科研成果造福了無數人。除了這些老一輩的女科學家之外,顏寧、王延軼、李晟曼三人就是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代表人,她們在各自研究的領域裡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三人的傳奇經歷吧!
  • 離開清華,前往美國任教的43歲顏寧教授,為何至今還是單身?
    「強者總是孤獨的」,今年43歲的顏寧教授選擇人生與科研相為伴,外人看來她孤獨,但是她自己可能不這麼認為。歲的顏寧教授仍然是單身狀態,這讓大家都替她著急。要知道43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這些都可想而知。「正常人生軌跡」女人應該不會超過30都歲才組建家庭,更何況43歲的年紀,孩子都應該上初中了。畢竟顏寧教授常年在外進行科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周邊合適的人群應該還是比較少的。也就是這種情況,在大家看來,她應該是屬於「孤獨、寂寞」的。
  • 43歲的顏寧教授為何一直單身?這幾句話表明了她對於此事的看法
    「強者總是孤獨的」,今年43歲的顏寧教授選擇人生與科研相為伴,外人看來她孤獨,但是她自己可能不這麼認為。科研方向:一直以來都是從事與疾病有關的重要膜轉運蛋白、電壓門控制的離子通道、工作機理、膜蛋白更多的作用研究等等。現在狀態:截止2020年,已經43歲的顏寧教授仍然是單身狀態,這讓大家都替她著急。要知道43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這些都可想而知。
  • 43歲的顏寧教授為何一直單身?這幾句話表明了她對於此事的看法
    「強者總是孤獨的」,今年43歲的顏寧教授選擇人生與科研相為伴,外人看來她孤獨,但是她自己可能不這麼認為。歲的顏寧教授仍然是單身狀態,這讓大家都替她著急。要知道43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這些都可想而知。「正常人生軌跡」女人應該不會超過30都歲才組建家庭,更何況43歲的年紀,孩子都應該上初中了。畢竟顏寧教授常年在外進行科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周邊合適的人群應該還是比較少的。也就是這種情況,在大家看來,她應該是屬於「孤獨、寂寞」的。
  • 她是施一公教授的得意門生,不打算嫁為人妻,43歲依舊單身
    清華大學顏寧教授所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幾個月內,破解了生物學上幾十年不解的難題,顏寧教授的科研水平達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她治學嚴謹,為祖國的科教事業做出了許多的貢獻,她也成為了許多學子的學習榜樣。而顏寧教授也成為了一位「備受爭議」的女科學家,有的人認為她的才華得不到賞識,才「負氣」出走清華大學,到了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 院士們比39歲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不要問我為什麼跪在電腦前
    來源:石墨烯資訊 ID:smxzx010  參考:科學指南針服務平臺 ID:sciclubs  2017年8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選出初步候選人157位,年僅39歲的清華大學膜蛋白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在列,成為 此次年齡最小的候選人。
  • 跑去美國當院士,42歲顏寧婚姻成謎: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然而,施一公卻發現了顏寧在研究中投機取巧的缺點,但也看到了她身上隱藏的天賦。在近百次試驗未果之後,顏寧竟然著急上火地跟施一公爭吵起來。施一公不疾不徐地教誨她:"科研追求容不得半點投機"。她這才意識到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
  • 當今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顏寧在普林斯頓大學實驗室裡  在今年的初步候選人中  年齡最大的為72歲  年齡最小的為39歲  近些年院士年輕化趨勢不斷加強  2014年6月5日,英國《自然》雜誌揭開了這個源自生命內部的奧秘:由37歲的中國科學家、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率領的80後、90後年輕團隊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和工作機理。這一次,中國科學家打敗了數十年來全世界為之苦苦鏖戰的頂尖科學家。而在這場歷經百年的科研比拼中,創造奇蹟的,正是顏寧帶領的一支主幹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輕團隊。
  • 一個月前,棄清華遠赴美國的天才女教授顏寧,為美國「再立新功」
    她19歲就讀於清華大學,23歲從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拿到學士學位。而後的七年,她又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學位,然後繼續在這所大學分子生物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提及她到普林斯頓求學的經歷,施一公教授或許最有發言權,正是他面試了顏寧,並錄取顏寧,令她成為普林斯頓的一員。
  • 還記得清華最年輕博導顏寧嗎?41歲成美國院士,如今卻被謠言圍攻
    她的人生堪稱一部現實版「學霸」小說,看客們給這位她的學霸「人設」添了無數標籤「天才女教授」「超級女博士」,「清華女神教授」。知性而美麗的她今年還未過43歲的生日。關於她的消息從她30歲成為博導的幸運經歷到如今遭國內謠言圍攻、從17年離開清華,41歲的美國院士頭銜……從未停歇。
  • 顏寧:科學家的名片是她的科研成果,而不是各種頭銜
    當一個人光溜溜的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又赤條條地離這個世界而去的時候,到頭一生徹底想起來,浮名都可看作身外之物,只有盡一個人的心力,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受益於其所創造的工作成果,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面對當時出現對她教職的質疑,顏寧毫不在意地回應道:"不管我在哪裡,回到國內我也是為了做研究的,我對職位鬥爭毫無想法,我只想用我的研究成果說話"。科學既是人類智慧的偉大成果,又是世間最能帶來希望的物質福報的源泉。人生的意義在於自己選擇什麼,選擇在生物結構的科研世界為自己開闢天地的顏寧,最好的人生便是自己喜歡的人生。
  • 30歲,清華大學博導;42歲,入選美國外籍院士!誰家美女這麼霸氣?
    說起顏寧今年剛滿42歲30歲當上清華大學博導36歲獲得青年拔尖人才計劃資助40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在世人眼裡顏寧的人生仿佛開了掛她的成長曆程究竟是怎樣的?義大利兒童教育專家蒙特梭利說:「兒童的品格和品質,都不是由我們的力量形成的,而僅僅是兒童自己在3歲至6歲間所進行的一系列長期而緩慢的活動的結果。」也就是說,兒童的品格在6歲之前就已雕刻成型。對於顏寧來說,6歲前的生活自由奔放,打開了她的想像力空間。6歲那年,顏寧隨父母來到北京生活。上小學的時候,她依舊很貪玩,作業寫得飛快,在學校就會做完。
  • 中科院明星所長王延軼:自己只算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蝸牛
    「從葉到花,或者從花到葉,與科研是一個過程,而與生命自身則永遠只在此刻。果子同時也是種子,生命是閃耀的此刻,不是過程,就像芬香不需要道路一樣。」人類從相信神鬼之說到相信科學,這一個過程是極其漫長的,甚至是犧牲了許多偉大的科學家才換來的。
  • 北大校花王延軼:嫁給大14歲導師,29歲成教授,8年後進正廳
    歲進入武大攻讀博士,29歲就成為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在37歲那年,就成為正廳級幹部。王延軼團隊的行為,無疑傷害了無數百姓的感情。很快,人們對王延軼所長進行「深挖」。 這時候人們才知道,原來這位「美女所長」的履歷,是如此精彩,她的晉升速度,簡直就是個「奇蹟」,於是乎人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