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專聊教育君(文章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清華大學顏寧教授雖落選中科院院士,卻成功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此事引起了不少的熱議。而在教育君看來,顏寧教授落實中科院院士,並不說明我國的院士選拔制度存在排資論輩的現象,對於顏寧教授而言,雖然沒有當選,她也一直在走科研這條正路,未來,也或將能夠當選。
顏寧教授算得上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一位大學教授,可謂是年少有為,她率領的科學團隊,破解了生物學界幾十年不解的難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了不起的科學家。
學習歷程
顏寧教授曾在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就讀,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後,顏寧選擇出國留學深造,她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並在該所大學先後完成博士和博士後階段的學業。
在國外求學時,顏寧也是遇到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她咬緊牙關,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輕鬆,顏寧教授每天起早貪黑,研究論文,才讓自己能夠順利畢業。
顏寧教授專研的領域為生物醫學領域,在國外學有所成的她,放棄了在美國不錯的工作待遇,回到了清華大學任教,顏寧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在清華大學實驗室解開了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攻破了生物學界一個幾十年未解的難題,顏寧教授也因此備受矚目。
「痴迷科學」,但不喜歡人家稱她為「女科學家」
顏寧教授雖然是女生,但是她毅然決然踏上了科研這條充滿艱辛的道理,她做起科學實驗來,非常專注,常常在實驗室裡一呆就是一整天。
在顏寧教授看來,科學研究這條道路是一條正路,她認為在實驗室裡面,我們總能發現許多有趣、神奇的事情,人總是有好奇心的,而通過做實驗恰恰能夠滿足好奇心。
顏寧教授也並不喜歡別人稱呼她為女科學家,她認為這樣的稱謂帶有歧視性,更喜歡人們直呼她為科學家,確實,科學無國界之分,也無性別之分。
43歲依舊單身
顏寧教授曾告訴父母自己將來不打算結婚的安排,對此,父母雖然無奈,但更多的是理解,我們也十分好奇顏寧教授的感情狀況,每次提及「單身、結婚」等話題時,顏寧教授並不在意,如今43歲卻依舊單身的她,給自己留了一句話:
「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其實,在教育君看來,顏寧教授踏上了科研這條道路,收穫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她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搞研究、做學問之事上,沒有談戀愛,更顯示出她的專心。而且顏寧教授也給當代女性作為了榜樣,女生走科研之路並沒什麼不可。
當然,顏寧教授的父母看見自己的女兒在科研之路上取得了傲人的成就,每天和學生相伴,看著自己的孩子過得開心,做父母的便安心了。
離開清華大學,只為做生命的體驗者
顏色教授在清華大學已經待了10年,而在2017年時,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離開清華大學。
顏寧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擔任了該所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講席教授一職,而對於她選擇離開清華大學去往普林斯頓大學,也讓人們把此事和她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的事情聯繫了起來,人們覺得她是「負氣出走」。但是對於人們的各種猜疑,顏寧教授正面回應:
「如果現在是在普林斯頓,清華大學給我offer,我也會回來,但是我已經在清華從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華做教授是什麼體驗,現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頓會是什麼感覺。」
一個人的一生不能局限於在一個圈子發展,只有踏出圈子,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才能發現更廣闊的天空。
教育君佩服顏寧教授的篤定,對於自己的人生有明確的規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有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並為之奉獻出自己所有的努力和精力,我們才不會白活一生,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生命的體驗者。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亮下發的小拇指,你的點讚,是對教育君最大的鼓勵,你的轉發,是對教育君的支持,你的收藏,是對教育君的肯定,你的留言,教育君會及時回復。」
作者簡介:教育君,喜歡用有溫度和深度的文字來訴說教育之事,在歲月的長河中,願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成為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