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前院長饒毅惜敗武大副校長舒紅兵,落選院士存在爭議

2020-12-06 騰訊網

有人才選拔的地方就有各種各樣的競爭,學術研究的領域也不例外。雖然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們大部分都身處校園或者科研機構,但是這些地方的人才選拔也難以全面保證令大多數人滿意的結果,總有一些德才兼備的人會不得志。

在回國任教的精英博士之中,不乏一些高端人才對教育環境和科研氛圍存在不滿,而直接發出強有力的聲音,努力改變現狀,然而效果似乎並不理想。例如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過教授的饒毅,以及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過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就是如此。

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懷揣熱忱的故土教育情懷,先後回到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任教,建立了自己的獨立實驗室,分別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以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開始了創新人才培養之路。由於長期感知西方教育,初期接觸到國內的教育環境,難免會有不適應的地方,於是兩位青年教授想要尋求改變。

經過一番探索,饒毅教授攜手施一公教授在世界權威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國內科研現狀的文章,內容直指當時國內的科研氛圍,針砭時弊,稱此種科研環境阻礙科技創新,尤其是科研經費的分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並且直接點名某些科研工作者通過人際關係獲取優勢課題和相應的科研經費。

當饒毅和施一公教授共同撰寫的「理想文章」出現在核心期刊之中,國內科研環境裡立刻呈現熱烈討論之勢。有人認為饒毅和施一公是有氣節、有風骨的科學家,是浮躁科研環境當中的一股清流,而有人卻認為饒毅和施一公是對當時的科研待遇感到失落,顯然這篇文章是在沽名釣譽。對此,筆者也難以定論,只不過想說成就一番事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縈繞在耳邊,能夠始終堅持自我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時至今日,風骨教授饒毅做到了「堅持自己的初心」,同時這位教授也失去了一些頭銜,比如院士的頭銜,長江學者的頭銜,甚至為了在當時專心從事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饒毅還辭去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職務,一心站到講臺和科研實驗室裡,踏踏實實講課,專心致志研究。

或許是因為自己特立獨行的為人風格,也或許是因為自己耿直的學者風範,饒毅在當年的院士增選活動中,與同為生命科學專家的武漢大學舒紅兵教授、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中國科學院高福教授一起參與競爭,卻在首輪評選中就被淘汰,最終武漢大學的舒紅兵教授當選為院士。

饒毅作為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的前院長,惜敗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不免令人感到惋惜。後來的饒毅教授在講座中表示:不會再參與院士的增選活動,從此院士的行列少了一個耿直的科學家。

如今的饒毅教授已經是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而舒紅兵院士也當上了武漢大學的副校長,施一公教授成為西湖大學的校長,高福成為了疾控中心的主任。這4位教授在此次疫情期間,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收穫的評論卻各有不同,彼此之間的種種交際也成為了學術界的爭議,當然這些已經是4個人評選院士活動的後話了。

相關焦點

  • 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院士,如今兩個校長,一個副校長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9年前2011年年初的時候,饒毅、施一公、舒紅兵曾一起候選過院士,不過到年底的時候只有舒紅兵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饒毅和施一公都紛紛落選了。落選之後的饒毅表示以後不再候選院士。
  • 她加速成為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大學畢業嫁給武大副校長舒紅兵
    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從事其他實踐工作,一個人具有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歷基礎,總是能夠在印象上增加分數。但是如果一個人僅有出彩的學歷,卻展現不出真才實學,那麼在未來的長遠人生路上,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質疑。最近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就遭遇了是否稱職的質疑。這位頂尖病毒研究所的所長王延軼,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至於她如何成功考入北京大學,我們暫且不進行沒有根據的討論。
  • 那年院士評選,饒毅落選他當選
    2011年8月,饒毅在博客貼出簡短聲明:「在2011年8月17日後,將不再成為候選人」。饒毅稱此舉「也許這樣做了,對改變風氣有一定促進作用。」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饒毅第一輪落選。這個消息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 舒紅兵、王延軼和饒毅之間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嗎?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也正是由於疫情的發生,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了網絡。先是疫情一開始的時候「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到因「雙黃連事件」走紅的王延軼所長,再到被網友「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最後是致信舒紅兵院士的饒毅校長。
  • 饒毅和施一公的若干個人生相似點:比如都曾經落選過院士
    饒毅在2007年至2013年9月期間擔任北大生科院長,在2016年4月被聘為北大理學部主任,2019年6月又升任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清華生命科學院官網顯示,施一公在2009年至2016年擔任院長一職。在2014年12月,新聞報導中顯示施一公已出任校長助理;2015年9月,又升任清華副校長。
  • 武漢病毒所所長的丈夫,直言不當院士的校長,2人因王延軼被重提
    在武漢疫情的前前後後,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究竟有真才實學,還是徒有虛名,正在接受時間和事實的檢驗。在此期間,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的丈夫,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與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兩個人因為王延軼擔任病毒研究所所長的討論而被重提。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王延軼和舒紅兵在北京大學相遇的時候,饒毅教授還沒有回到北京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如果饒毅教授早幾年擔任這個院長,舒紅兵和王延軼後來的故事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樣子,因為耿直的饒毅教授秉持純粹的學者情懷,不允許學院的教授與學生出現師生戀,而且以饒毅教授的耿直與風骨,當時如果是院長也會站出來進行教育。
  • 回國任教的4個博士各有成就,饒毅和他當校長,高福、舒紅兵沉默
    正如同時參加過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活動的饒毅校長、施一公校長、高福院士以及舒紅兵院士,作為當時回國任教的4個典型精英博士,帶著各自的成就,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擔任教育和科研領域的重要教職,如今的成就和經歷存在褒貶不一的評價。
  • 舒紅兵和饒毅先後離開北大,如今都成為校長,但兩人待遇有差異
    其中,舒紅兵選擇來到距離家鄉更近的武漢大學,直接開始擔任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而王延軼則是選擇在舒紅兵兼任副教授職務的科羅拉多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三年以後,王延軼輾轉來到丈夫舒紅兵擔任院長的武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饒毅教授是在兩人離開北京大學的三年以後,通過北京大學的全球人才招聘渠道,全職來到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擔任院長。
  • 師徒兩人相繼落選院士,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顏寧當選美國院士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武漢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饒毅校長、施一公校長是早就聞名於學術界的,而舒紅兵院士、王延軼所長和高福院士則是在這次事件中新走紅的學術大佬。
  • 北大畢業的她,丈夫是武大副校長舒紅兵,如今卻被質疑「有關係」
    王延軼這位武漢病毒所的所長,本科時期畢業於北京大學,目前的老公是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所以年僅30多歲的王延軼當上了武漢病毒所的所長,這種快速晉升的能力使得廣大網友產生了質疑。在查閱王延軼的相關資料後,我們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4年當中,王延軼成功的進入了北京大學深造。
  • 如何評價網傳饒毅教授曾致信舒紅兵院士建議王延軼辭去所長職務?
    除此之外,今年還有一封郵件截圖在網絡上流傳,顯示饒毅致信武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建議其夫人王延軼教授辭去武漢病毒所所長一職。且相關郵件還洋洋灑灑列出了三條理由,並抄送給了中科院院士和武漢病毒所所長。截至目前還沒有相關方面對此進行證偽和證實。
  • 舒紅兵:放棄高薪回國,力壓施一公當選院士,卻因妻子備受爭議
    報效祖國,當選院士其中就有這麼一位不忘初心的科學家,面對著國外拋出的橄欖枝以及高薪不為所動,毅然選擇回國發展,為我國的科研工作發展做貢獻,而他就是當年力壓施一公於饒毅當選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因為發生在妻子身邊的事情而備受爭議的舒紅兵。
  • 舒紅兵:當年力壓施一公當選院士,如今卻因為妻子這事而備受爭議
    >面對著國外拋出的橄欖枝以及高薪不為所動,毅然選擇回國發展,為我國的科研工作發展做貢獻,而他就是當年力壓施一公於饒毅當選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因為發生在妻子身邊的事情而備受爭議的舒紅兵。 當年本是舒紅兵、饒毅與施一公三人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其中的舒紅兵並不被世人所看好,自然是三人之中呼聲是最低的。不過最終得選的結果卻十分出人意料,舒紅兵成功當選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對於這個結果人們顯然是不太滿意的。
  • 舒紅兵妻子北大畢業,施一公妻子高考狀元,饒毅妻子呢?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而且也正是由於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就有舒紅兵副校長、高福院士、饒毅校長、施一公院士。
  • 饒毅施一公因妻子而驕傲,舒紅兵卻因妻子遭到質疑,原因不言自明
    提到如今我國的多位學術大咖名字在社會上廣為人知,特別是在60後的群體當中有幾位不僅在媒體的曝光度上很高,同時還成為了明星級的院士或者專家,可以講在如今60後支撐起我國學術界的時間段,已經有不少人成為了院士,其中提及施一公舒紅兵幾乎是眾人皆知的狀態。
  • 怒斥「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北大饒毅言論為何如此大膽
    他的好朋友施一公曾經這樣評價饒毅:「說話或做事從來不會故意討人喜歡,但他有自己信奉的原則,並嚴格按照這些原則來做事,即使這意味著他的所作所為會引起別人的誤解。」北大教授饒毅可謂敢做敢為,敢於直言,說話大膽得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那些「大膽」的言論。一、落選院士後直言夾著尾巴做院士有損自尊。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饒毅榜上有名。
  • 80後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20年前考上北大,3年在武大拿到博士
    說到王延軼很多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顏值高,她出生於81年,在2000年也就是19歲的時候考上了北京大學,說到北大是無數人的高考夢想,但能夠在高考中考上這所大學卻是十分困難的,而王延軼當年以理科生的身份考上了這所頂尖級高校,但很多人對此產生了質疑,特別是有人通過查找當年的一些數據看到王延軼在陝西省錄取名單中沒有考生號只有名字,所以有人認為她是通過藝考加分的形勢進入到北大的。
  • 感念「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痛憶饒毅競選院士失敗九年
    從這個意義講,從來都沒有被評選上院士的屠呦呦,反而正是一個正確追尋生命價值存在的時代映照。一個卓越的科學家,生命不應屬於院士這樣的頭銜,而要應全部交付給科學研究本身。這恰恰是我無比敬重屠呦呦先生的重要原因,這也是我一再激賞點讚饒毅先生的原因。
  • 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被指眾多文章涉嫌學術不端
    來源:Retraction、湖北日報、弗雷賽斯、學術志等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是我國知名的病毒免疫學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2013年9月至今任武漢大學教授、副校長,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院長,武漢大學免疫與代謝前沿科學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