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天鵝》由著名蒙古族詩人阿古拉泰、著名蒙古族音樂家斯琴朝克圖、著名音樂製作人圖力古爾聯袂創作,德高望眾的藝術家德德瑪與青年歌唱家包田寶演唱。
歌曲以天鵝的形象寓意白衣天使的聖潔崇高、善良勇敢。尾聲部分由德德瑪老師的小孫女輕輕吟唱,用一個蒙古族少年的視角,表達了對白衣天使的景仰與愛戴。
無線內蒙古團隊製作《雪白的天鵝》MV,向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致敬。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雪白的天鵝》MV
雪白的天鵝
作詞:阿古拉泰
作曲:斯琴朝克圖
演唱:德德瑪 包田寶
記憶中你翱翔在藍天
風雨裡你飛落在眼前
你用真情融化了冰雪
你讓痛苦走出了黑暗
假日裡你沒有過悠閒
危難時你衝鋒在前線
你用心靈喚醒了希望
你用大愛徵服著苦難
雪白的天鵝
我的白衣天使
你讓生活充滿歡樂
你讓生命有了尊嚴
你讓世界更加溫暖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春天
—詞作者:阿古拉泰—
阿古拉泰,著名蒙古族詩人、散文家、詞作家、文化學者。
著有詩文集15部,主編近千萬字的文選,出版創作歌曲光碟8種,擔綱文學執筆的大型交響音樂史詩《成吉思汗》、編創指導的大型民族舞臺劇《馬可·波羅傳奇》,在國家大劇院、香港文化中心、臺灣國樂廳、義大利、匈牙利、加拿大、美國白宮劇院上演。
阿古拉泰系新時期草原文學的領軍人物。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內蒙古傑出人才獎、突出貢獻專家、五一勞動獎章、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內蒙古文聯副主席,內蒙古作協副主席,內蒙古政協委員、教科文衛委副主任、文化文史委副主任,內蒙古大學駐校作家,內蒙古師範大學校園文化首席專家,內蒙古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內蒙古文史館館員。一級文學創作、編審、一級作詞。
—曲作者 斯琴朝克圖—
斯琴朝克圖,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二級教授、作曲博士、學科帶頭人、國家一級作曲、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同時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代表作品:歌曲《藍色的蒙古高原》《我和草原有個約定》《送你一首吉祥的歌》《錫林郭勒大草原》《心之尋》《阿媽的佛心》《泡泡雨》等,藝術歌曲《懷念的爸爸》,無伴奏合唱《山溝裡的小草》,音樂劇《阿拉善傳奇》,舞劇《達爾扈特婚禮》,實景舞臺劇《呼倫貝爾草原》等聲樂、舞蹈、影視、舞臺類作品。交響序曲《草原節奏》,交響詩《草原迴響》,交響音畫《騰格里迴響》,管弦樂作品《戈壁隨想》,弦樂四重奏《戀》,馬頭琴二重奏《思念》,小提琴二重奏《浪漫情》,豎笛與簫二重奏《雁歸》,鋼琴曲《諾恩吉雅幻想曲》,鋼琴組曲《童年的回憶》等多部交響樂、管弦樂、室內樂、鋼琴類作品。
發表專業論文十餘篇,出版蒙漢語專輯專著三部。多次榮獲國家級、省區級專業與榮譽獎項。多次擔任國家和省區級各類專業大賽評委,多次接受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採訪與專題報導。在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成功舉辦四次作品音樂會。
—演唱:德德瑪—
德德瑪,中國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藝術職業學院院長。
1978年,德德瑪以《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紅遍了大江南北備受全國人民的喜愛和關注。1982年,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1986年,在「全國聽眾喜愛的歌唱演員」大賽中獲得美聲唱法「濠江杯」獎,1989年,曾在「全國十大女歌唱家」大賽中榮獲第一名,1991年,隨少數民族藝術團赴蒙古國演出,榮獲蒙古國國家文化藝術最高獎。1988年,在北京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200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
—演唱:包田寶—
包田寶(騰格里夫),蒙古族,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歌舞團獨唱演員,出生在內蒙古科爾沁大草原牧民家庭,2008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
2008年至今,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工作,在工作期間多次在國內國外參加大型演出;
2010年,參加第十四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得了內蒙古賽區美聲組第二名;
2011年,參加第一屆草原星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得美聲組的第一名;
2012年,代表內蒙古參加了國慶晚會受到國家領導人好評;
2015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繼續學習;
2016年,在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瑪總策劃投資的民族歌劇《愛在胡楊》中擔任男一號孟和,並獲得草原文化節最佳表演獎和戲劇大獎;
2019年,與恩師德德瑪共同發行首張專輯《請給我一首歌》。
—編曲 圖圖(圖力古爾)—
圖圖(圖力古爾),作曲、編曲、音樂製作人。
塔林圖雅藝術傳播(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曾組建擔任「阿吟琴」「零點」「蒼狼」「晚間新聞」等樂隊鍵盤手。製作的編曲作品有:《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蒼天般的阿拉善》《請帶上我的祝願》等;齊峰《我和草原有個約定》專輯製作,德德瑪最新《我的根在草原》專輯製作。
原創作品:《初到草原》《夢回草原》《蘇赫的馬頭琴》《暖》《我和我的夢》《山丹花》等。
來源:內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