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太陽能發電咋還沒普及?先看看光是怎麼變成電的!

2020-10-14 中科院物理所

審核專家:吳寶俊

理論物理博士

看到下面的這個圖,很多人都能說出這是太陽能發電裝置,但是太陽能發電的原理以及遲遲未普及的原因,你也能逐一道來嗎?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

太陽能發電系統光伏陣列

來源|網絡

1 太陽能如何發電?

太陽能發電是將來自地球外部天體的能源(主要是太陽能)轉化為人類可利用的電能的過程。太陽能發電主要包括: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兩種形式。

對於光熱發電,因為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太陽能光熱發電過程可總結為:光—熱—電的轉換過程。

利用大量反射鏡或者透射鏡將太陽光聚集並加熱工質(媒介物質),隨後高溫工質經過熱交換系統,將水加熱為高溫高壓蒸汽,最後高參數蒸汽進入汽輪發電機組中做功並輸出電力。

因其發電過程要求充足的直射光線和充足的水源,因此在光熱系統建設對地勢與建設區域自然資源的要求也相對苛刻。不過,其發電穩定性與可持續性的優勢,卻是光伏發電所不具有的。

來源|莫一波,楊靈,黃柳燕,徐瓊鷹,陳海峰.各種太陽能發電技術研究綜述[J].東方電氣評論,2018,32(01):78-82.

相比於光熱發電,光伏發電對自然資源要求不高,加之其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太陽輻射總量,且對地形兼容性較好,因此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是太陽光利用的主要途徑。

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逆變器(將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太陽能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控制器(控制充放電)、蓄電池(儲蓄或提供電能)四個部分組成。

其中,太陽能電池(光伏陣列)是光伏發電系統的關鍵部分,其質量和成本直接決定整個發電系統的質量和成本。

來源|高習斌,李建寧.光伏發電系統技術綜述[J].上海電氣技術,2013,6(03):45-52.

2 常見的太陽能電池有哪些?

自1954年太陽能電池發明至今,太陽能電池種類逐漸豐富,且結構多樣,轉換效率明顯提高。按照生產材料不同,市場上的太陽能電池可分為3個類型:晶矽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和光電化學太陽能電池。

晶矽太陽能電池起步最早,市場佔有率最高。晶矽太陽能電池基於半導體P-N結,接受太陽光照射產生「光伏效應」,直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P-N結是指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結合時,兩者交界處附近的區域。P-N結的特性由半導體中的載流子特性決定。

P型半導體中存在大量可以移動的空穴載流子而N型半導體中幾乎沒有空穴,因為濃度差而導致空穴由P區擴散至N區。

同樣,N型半導體中存在大量自由電子載流子而P型半導體則幾乎沒有,二者存在的自由電子濃度差,導致電子由N區擴散至P區。

空穴和電子在N區與P區的交界附近相遇並複合,導致在界面附近有一段距離缺少載流子,即形成了一個空間電荷區。

P型半導體一邊的空間電荷是負離子, N型半導體一邊的空間電荷是正離子,正負離子在交界附近產生一個內電場。這個電場阻止載流子進一步擴散,卻迫使部分載流子沿與擴散運動相反的方向漂移。

當漂移與擴散達到平衡狀態,便形成了一個阻擋。該阻擋層就是P-N結。

P-N結的形成

來源|閻金鐸 主編.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物理卷.瀋陽:瀋陽出版社.1990.第217頁.

當太陽光照在太陽能電池的P-N結上,半導體材料對光子本徵吸收產生光生空穴電子對,並在內電場作用下,光生電子向N端移動,光生空穴向P端移動。隨著光生電子在N區邊界積累,光生空穴在P區積累,P區與N區之間形成電勢差。

當PN兩端連接成迴路後,電路中便產生了一個由N端指向P端的電流。光照產生的空穴電子對越多,電勢差越大,電流越強。

來源|莫一波,楊靈,黃柳燕,徐瓊鷹,陳海峰.各種太陽能發電技術研究綜述[J].東方電氣評論,2018,32(01):78-82.

與晶矽太陽能電池相比,薄膜太陽能電池與光化學太陽能電池起步較晚,市場接受程度不及晶矽太陽能電池。

薄膜太陽能電池是用半導體薄膜作為基板製造的太陽能電池,能耗較少,可產生電壓的薄膜厚度僅需數微米,適合光伏建築一體化。

目前市場上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主要包括矽基、碲化鎘和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三種類型,發電原理與晶矽太陽能電池相似。

常見的光電化學太陽能電池有染料敏化納米晶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納米晶太陽能電池由光陽極、染料敏化劑、對電極和氧化還原電解質組成,原理源於人類對植物光合作用的模仿,利用染料敏化劑優異的吸光性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此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量子阱半導體太陽能電池作為後起之秀,前景較好。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電原理和結構均與染料敏化電池類似,以鈣鈦礦(CH3NH3PbX3(X=Br,I))為光吸收層,鈣鈦礦層兩端界面分別和N型半導體、P型半導體接觸形成P-I-N結構(或者N-I-P反型結構)。

量子阱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是研製高效率Ⅲ-Ⅴ族複合物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的有效途徑,亦是提升疊層電池轉換效率的手段。科學家通過調節電池中量子阱半導體太陽能電池中不同元素的含量,以獲得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

衛星上的太陽能發電設備

來源|網絡

隨著太陽能電池的蓬勃發展,航空事業也得到推進。較於普通太陽能電池,應用於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具有長期持續發電、效率高、零排放、能承受各種衝擊的優勢。

目前我國空間站用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以經濟性好,工作穩定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為主。

與此同時,單結砷化鎵太陽電池與多結級聯砷化鎵太陽電池也在空間站得到應用,發展也較為迅速,但由於不同成分組成的太陽能電池有著不同的優缺點,因此各個類型的太陽能電池在空間中的崗位也不盡相同。

3 為啥太陽能發電沒有普及?

介紹到這裡,或許大家會很疑惑:太陽能研製已逾百年,且得到如此多的成果,那麼為啥都到了2020年了太陽能發電還沒大規模應用於民用發電呢?

原因主要分為兩類:環境因素、成本因素。就環境而言,太陽能發電要求有足夠的直射光照以及光照時長,因此太陽能發電受氣候制約比較大。不是所有的地區都適合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而且不是任何季節都適合使用太陽能發電。

就成本而言,光伏發電的太陽能電池單件的發電效率極低,故而要增大效率,必須提高採光面積,顯然這不僅導致發電建設成本非常高,而且若其作為民用發電,電費昂貴,性價比不高。

如要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可以從光伏發電全過程的每一步進行技術改進。但是儘管每一步都有成本下降的餘地,面臨的挑戰依舊很多,材料、設備、電池、電池組件、兆瓦級光伏電站等各項技術都未完全成熟。

因此,太陽能發電的普及還有賴於技術創新,以得到效率高、成本低、易於製造的太陽能電池。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編輯:Watson

相關焦點

  • 都2020年了太陽能發電咋還沒普及?先看看光是怎麼變成電的!
    看到下面的這個圖,很多人都能說出這是太陽能發電裝置,但是太陽能發電的原理以及遲遲未普及的原因,你也能逐一道來嗎?
  • 都2020年了太陽能發電咋還沒普及?先看看光是怎麼變成電的
    看到下面的這個圖,很多人都能說出這是太陽能發電裝置,但是太陽能發電的原理以及遲遲未普及的原因,你也能逐一道來嗎?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太陽能光熱發電過程可總結為:光—熱—電的轉換過程。為啥太陽能發電沒有普及?
  • 光伏電站逐步普及,且看太陽能怎麼發電
    近年來,光伏發電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農村用電條件大幅提升,用能方式深刻變革,帶動脫貧效果明顯。光伏扶貧工程收益穩定、見效較快,直接帶動脫貧作用明顯,也是國家能源局的一項重要工作。那麼太陽能怎麼發電,為什麼能帶動扶貧呢?  太陽能怎麼發電?
  • 太陽能發電,一度電的成本竟高達...
    &nbsp&nbsp&nbsp&nbsp跟20年前興起的那陣子比起來,現如今的光伏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太陽能發電成本大幅下降。下降到什麼程度呢?太陽能每生產一度電,成本不到兩毛錢,已經低於火力發電的成本,接近水力發電成本了。
  • 太陽能光伏發電在農村推廣 是騙局嗎?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關於光伏發電,或許還有很多朋友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很多人只停留在火力發電、水電或者風力發電等概念,光伏發電還沒那麼普及,所以還不能為人所知,不妨在這裡給大家講一下。(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界」ID:Solar-Plus)通常,一套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光伏發電板、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光伏發電板負責把太陽輻射的光能轉換為直流電,逆變器負責把光伏發電板產生的直流電轉換成為交流電,而這種交流電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電力!所以說,光伏發電系統就是把太陽能轉換成為光能的裝置,光伏發電就是這樣一種原理!
  • 太陽能光伏發電,在農村推廣,是騙局嗎?
    關於光伏發電,或許還有很多朋友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很多人只停留在火力發電、水電或者風力發電等概念,光伏發電還沒那麼普及,所以還不能為人所知,不妨在這裡給大家講一下。通常,一套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光伏發電板、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光伏發電板負責把太陽輻射的光能轉換為直流電,逆變器負責把光伏發電板產生的直流電轉換成為交流電,而這種交流電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電力!所以說,光伏發電系統就是把太陽能轉換成為光能的裝置,光伏發電就是這樣一種原理!
  • 想在自家房頂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咋申請?國家是否有補貼?
    發表於:2017-06-05 11:50:46     作者:牛鵬遠來源:洛陽網-洛陽晚報      日前,洛龍區的楊先生撥打洛陽晚報熱線詢問,得知國家有政策鼓勵各類電力用戶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他也想在自己家的房頂安裝一套太陽能發電設備,但不知道怎麼申請,發出來的電國家是否有補貼。
  • 太陽能光伏發電進入普及應用
    此舉標誌著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進入實質性普及型應用新階段。   該公司董事長沙曉林介紹,洋口港1兆瓦非晶矽光伏併網電站,使用非晶矽薄膜電池1.6萬片,共40個方陣,佔地30畝。     裝機容量1000千瓦,年平均上網電量約115萬千瓦時。
  • 【光伏知識】解析太陽能光伏發電併網系統
    獨立系統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最基本的形式,又稱為太陽能發電的原型系統。這種系統多用於遠離市區(無人操控)的海上燈塔、浮標、山頂的無線中繼電臺等,作為供電電源。由太陽能電池陣列輸出的直流功率直接供給負荷。如果負荷是交流的,則還須將直流電通過逆變器變換為交流電。此外,輸出的直流能量還同時供蓄電池充電。由於負荷的電壓經常會產生波動,故還應設置控制器以調節電壓。
  • 有了這種透明的塑料,窗戶就可以變成太陽能導體發電
    有了這種透明的塑料,窗戶就可以變成太陽能導體發電  Connor Feng • 2020-07-07 15:21:19
  • 中國太陽能發電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國家電力公司在西藏無水利資源的地區先後建設了10座光伏電站,解決了7個無電縣的工業和生活用電,1.2萬餘人從中受惠。另外,西藏還建立了眾多的太陽能道班、學校、邊防哨所、氣象站和廣播電視微波中繼站。青海及周邊地區的6萬餘無電散居戶,利用可攜式小功率光伏系統解決了家庭生活用電問題。新疆則在亞歐光纜、南北疆光纜等工程必經之地的無電地區,安裝了100多座無人值站的光伏電源。
  • 太陽能發電家庭用多少錢 太陽能發電系統是什麼
    因為太陽能發電系統主要的成本在於前期投入,而後期實際使用過程中耗費較小,因此目前看來還沒有能夠被普及到普通家庭中。那麼太陽能發電家庭用多少錢呢?太陽能發電系統是什麼呢? 太陽能發電系統是時下比較流行的一種技術,憑藉綠色環保的優勢而被應用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方面,並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太陽能發電系統主要的成本在於前期投入,而後期實際使用過程中耗費較小,因此目前看來還沒有能夠被普及到普通家庭中。
  • 太陽能發電原理圖,原來技術也有這麼簡單的!
    太陽能發電是指利用太陽電池把太陽輻射能轉變成電能的發電方式。太陽能發電是一種先進的新能源利用方式。
  • 開封小夥自製太陽能發電裝置 告別花錢買電
    「這些太陽能電池板一個小時能生產4度電,一天能生產20多度,夠家裡用三天的。」馬遠華說,現在家裡所有的照明電燈,做飯用的電磁爐、電飯煲,娛樂用的電視、電腦等全部是用太陽能發的電。  除了滿足生活用電之外,太陽能發電裝置還支撐著家裡的「安防系統」——9個24小時工作的監控視頻以及兩個探照燈和一個喇叭。
  • 太陽能發電家庭用多少錢 太陽能發電家庭報價以及簡介
    太陽能 發電系統是時下比較流行的一種技術,憑藉綠色環保的優勢而被應用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方面,並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太陽能發電系統主要的成本在於前期投入,而後期實際使用過程中耗費較小,因此目前看來還沒有能夠被普及到普通家庭中。那麼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信息就是太陽能發電家庭用的價格和介紹。
  • 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現狀分析(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現狀分析(圖)   太陽能
  • 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現狀分析
    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指太陽的熱輻射能,主要表現就是常說的太陽光線,一般用作發電或者為熱水器提供能源。太陽能的利用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主要的應用。 近年來,我國太陽能發電量持續提高。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太陽能發電量為1172.2億千瓦時。
  • 太陽能怎麼發電?為何會成為扶貧項目
    近幾年,國家大力支持貧困縣脫貧,光伏發電通過「授之以漁」的方式,將國家扶貧項目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光伏扶貧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有效促進了貧困地區人均收入的增加。所以,究竟太陽能怎麼發電?又為何能成為國家最看重的扶貧項目之一?
  • 當居民小區都裝上太陽能發電的時候 家用太陽能發電的普及還會遠嗎?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徐州邳州市新河鎮,整個小區十四棟樓房屋頂全部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系統,該項目包含:小學,幼兒園,小區屋頂,社區辦公樓,裝機總容量為400KW,由江蘇中電雲商有限公司旗下光伏易平臺建設,江蘇固德威負責逆變器的供應和安裝調試,現已成功併網發電。
  • 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太陽能發電難題
    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太陽能發電難題 2018郝學娟 攝   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解太陽能發電難題  中新網菏澤3月31日電 (郝學娟)中國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31日在菏澤啟動,該項目主要生產可在弱光下發電的石墨烯有機太陽能電池(以下簡稱「石墨烯OPV」),破解了應用局限、對角度敏感、不易造型這三大太陽能發電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