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農民挖到「雷擊石」,科學家:閃電擊中地面形成,真偽未知

2020-12-02 醬知兒

英國農民在海灘幹活,挖出一段空心石頭,他以為是化石,於是拿給地質學家鑑定。

科學家看了後表示:這種東西叫「閃電管」(fulgurite),也叫「雷擊石」,是閃電擊中地面形成的晶體。

這位英國農民的發現,很快引起了網絡熱議,大家討論起這種「雷擊石」的八卦,很多人表示自己曾經見過。

不過科學家給網友們潑了一盆冷水:你們看到的「雷擊石」都是造假的,因為真正的「雷擊石」都埋在地下,這是「雷擊石」形成的機制決定的。

當閃電擊中沙子或土壤時,撞擊產生的能量十分巨大,瞬間溫度可以達到27000攝氏度,比太陽表面還要熱好幾倍,這種極端高溫將土壤或沙子中的二氧化矽熔化成玻璃,等到玻璃逐漸冷卻的時候粘上了泥土,就成了「雷擊石」。

所以,「雷擊石」看起來很像是彎彎曲曲的管子,因為它本質上是閃電穿過地面瞬間炸開的痕跡,換句話說,當年閃電以什麼角度擊中地面,深入地下後又走了多少路,都能從「雷擊石」的形狀判斷出來。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大自然創造的藝術品不會被發現,因為它們被埋在我們的腳下。

世界頂級閃電專家之一馬丁·烏曼(Martin Uman)在一篇論文中寫道:「『雷擊石』被稱為『僵化的閃電』。」

「如果想找到『雷擊石』,你要做的就是去任何一塊海灘,然後向下挖。」

不過烏曼也表示,人們在網上看到的許多「雷擊石」圖像都是偽造的,因為那些東西都擺在地面上。

「你在地面上看到的任何所謂的『雷擊石』都可能是人類製造的贗品。即便它是真的『雷擊石』,如果它在地面上而不是地下,它也離開了自己的製造環境,沒有多大科研價值了。」

科學家不喜歡挖出地面的「雷擊石」,因為一旦離開所處的環境,它本身所蘊含的信息就丟失了。

比如說研究人員曾經在撒哈拉沙漠中發現了一塊有2.5億年歷史的「雷擊石」,從它所處的地層來看,這個地區曾經是肥沃的原野,並且經常發生暴風雨。這塊「雷擊石」就幫助科學家重新認識了撒哈拉沙漠的前世今生。

有人在網上問:據說閃電每天至少擊中地面一百萬次,那麼是不是到處都有「雷擊石」?

科學家解釋說,只有雷電能量足夠大,並且衝擊力足夠到達地面,才有機會創造出「雷擊石」。

上個世紀末,在美國佛羅裡達發現了最長的「雷擊石」,它在地下有16英尺(4.8米)長。

科學家表示,對於「雷擊石」的研究很必要,因為打雷的時候,地下管線之類的東西可能會面臨風險,人類目前沒有材料能夠抵擋27000攝氏度的高溫。

你見過「雷擊石」嗎?

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如果「我」被閃電擊中,怎麼辦?
    事實證明,一個人被閃電擊中有幾種方式,而雷擊的類型決定了它對人的身體的影響程度,這種影響程度有大有小,換言之就是:一旦被閃電擊中,還是有機會避免「一命嗚呼」的!下面是被閃電擊中的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方式:直擊:閃電直接擊中你或你拿著的東西,比如高爾夫球桿等等,但它卻始終沒有擊到地面上。
  • 大自然罕見一幕,一道閃電擊中了一道彩虹,形成彩虹閃電奇異景觀
    在大自然中,彩虹是一種雨後光學現象,閃電是一種強烈放電自然現象,這兩種現象,人們都熟悉,但可見過這兩種現象一起出現,形成「彩虹閃電」奇異景觀?近日在英國威爾斯雷克瑟姆,一位市民Steven在自家花園中,就拍攝到大自然中罕見這一幕:一道閃電擊中了天空中一道彩虹,捕捉閃電滑過彩虹的瞬間。
  • 為什麼閃電經常兩次擊中
    與人們普遍認為的相反,閃電通常會擊中兩次,但閃電通道被「重複使用」的原因仍然是個謎。現在,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小組利用洛法射電望遠鏡對閃電的發展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研究。他們的工作揭示了雷雨雲內部的負電荷並不是在一瞬間全部釋放出來的,而是在中斷時部分存儲在主通道旁邊。這發生在研究人員稱之為針的結構內部。通過這些針,負電荷可能會導致反覆放電到地面。
  • 安徽巨蟒渡劫飛升 不幸被數股閃電擊中
    導讀:1995年;安徽一山林發生巨蟒渡劫事件,就在飛天的瞬間被數股閃電擊中,目擊者是幾位當地農民。這是真的有很多人都看見過,據稱當地一家店的老闆娘介紹,那是一個下雨天,突然有很多人說看見了巨蛇,年長的老人說是龍,就在說的過程中那個蛇被雷給劈死了,很大的一條大概幾十米呢,都快飛天了。
  • 英國攝影師捕捉到罕見「精靈」閃電
    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英國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在本周二拍攝到一束罕見的閃電,在雷暴雲上方存在神秘的「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閃電,拍攝的位置位於約克郡以東,此前英國地區並沒有有關類此閃電的記錄,顯然本次發現的罕見閃電也是北海地區出現的雷暴雲「向上放電」現象。
  • 閃電會兩次擊中同一地方?頂級學術期刊《自然》證實不是巧合
    外國有句俗話說,閃電從來不會兩次擊中同一個地方。然而,現實當中閃電的的確確會連續兩次擊中同一個地方,這是一種奇特的天氣現象,然而卻一直沒有得到權威的科學解釋,因為閃電的能量太強,持續的時間太短,科學家很難捕捉和觀測閃電發生過程中的一些細節。
  • 四川驚現巨蟒渡劫 飛天瞬間遭閃電擊中
    1995年;安徽一山林發生巨蟒渡劫事件,就在飛天的瞬間被數股閃電擊中,目擊者是幾位當地農民。由於林內地被物豐富,為防止林內暗火(地下火)死灰復燃,區防火辦再次組織鄉、村幹部和群眾100餘人連續作戰,大家用鋤頭、鐵鏟翻挖泥土,地毯式搜索並撲滅暗火,至25日中午11時,確定火種全部熄滅後,撲火人員才陸續撤離。   經現場調查,此次起火原因是雷電擊中1條體長近4米的蟒蛇導電引起的森林火災,過火面積約4.8畝,森林受害面積約3.6畝。
  • 當閃電擊中飛機時會發生什麼?
    飛機會被閃電擊中嗎?梅雨季節一過,雷雨天氣即將來臨,喜怒無常的老天爺經常會突然放電。很多人會問,在飛行過程中,飛機會不會被閃電擊中?如果被閃電擊中,會對飛機造成什麼程度的影響。答案是肯定是,無論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還是安穩地停在機場,都不能免受閃電的襲擊。
  • 兩架飛機被閃電擊中恐怖一幕
    兩架飛機被閃電擊中恐怖一幕時間:2015-04-05 11:01   來源:宜春門戶站   責任編輯:毛青青   美國時間4月1日,YouTube網友Owen Craft分享了一段閃電前後擊中兩架飛機的視頻。
  • 球狀閃電是怎樣形成的?為何還能出現在封閉飛機裡
    我們至今仍未能完全合理地解釋這些球形火焰是如何形成、如何運動的,但科學家始終在努力探尋。近期,浙江大學物理學系聚變理論與模擬中心的武慧春教授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雜誌上發表文章,就球狀閃電的形成原理,提出了一種頗具說服力的新解釋。空中飄蕩著的火球,其實有兩種類型。
  • 閃電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有的科學家稱閃電是來源於宇宙
    自班傑明·富蘭克林在暴風中升起他的風箏驗證閃電現象已經250多年了,科學家們仍然對這耀眼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閃電現象後面的基本物理因素而迷惑。甚至可以說,科學家對宇宙中星體爆炸的了解都要比對閃電了解得多。
  • 最近常打雷 車子被閃電擊中會不會有事?
    但坐在車裡看著外面的電閃雷鳴,我們免不了都會擔心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會不會突然有閃電擊中我的車呢?如果被閃電擊中了,我會不會沒命?閃電是一種強對流天氣下的強烈氣象現象,閃電本身攜帶的能量非常嚇人,一道閃電的溫度可以高達17000-28000攝氏度,電壓超過一億伏特。閃電打在地面上會釋放出非常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會在半空中形成巨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雷」。閃電打到車上會咋樣要是閃電打到車上,豈不是整臺車灰飛煙滅了?
  • 如果你被閃電擊中會發生什麼?
    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積雨雲中)。通常是暴風雲(積雨雲)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正電荷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負電的雲層相遇;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後正負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接上。
  • 閃電真的能兩次擊中同一個地方嗎?
    許多地方都曾被閃電擊中過不止一次。高樓與大樹都是閃電的目標,因為它們同雷雨的距離比地面附近的物體(比如你家的汽車)更近。一些知名建築都曾引來過閃電,紐約的帝國大廈就是個例子。它每年被閃電擊中的次數都在25次左右。
  • 被閃電擊中身體驚人變化 走近電腦就死機
    據國外媒體報導,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被閃電擊中的倖存者。在逃過一劫之後,他們往往會利用遇險時燒焦的服裝和皮膚上的傷痕,回憶被電壓高達2億伏特、速度達光速三分之一的電流擊中時的場景。
  • 航天史上的驚魂時刻:阿波羅12號發射時,竟數次被閃電擊中
    「驚魂時刻」發射之後36秒,在大家都認為一切正常時,一道光伴隨著爆炸聲,擊中了火箭。但是,僅僅在這一次閃電過去不一會兒,第二道閃電又一次擊中了火箭。第二次閃電,造成了飛船制導系統的失控,進而引發了飛船一系列系統的失控。控制中心立即決定讓火箭上的「逃逸塔」(飛船頂部的逃生艙)帶著飛船逃離土星五號火箭,以保證「阿波羅12號」飛船與3名太空人的安全。但是,因為閃電破壞了飛船上遙控系統的緣故,控制中心無法對飛船實施任何遠程操作。
  • 為何閃電電不死人?特斯拉如何利用閃電?誰在控制閃電?閃電真相
    閃電擊中地面的一瞬間,釋放出來1億伏的高壓電,產生3萬度的高溫,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的6倍,空氣迅速膨脹,發出轟隆隆的雷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閃電的真相。故事,從一個吉利斯世界紀錄說起。被閃電擊中7次他叫做羅伊·沙利文(Roy Sullivan)。
  • 中國科學家首次記錄到球狀閃電及光譜,來聊聊閃電那些事
    而落到地面與建築物,或者經常襲擊人畜的雲地閃電就比較複雜。,離地約5-50m時,可形成很強的大氣電場,使得地面的正電荷向上運動,並產生從地面向上發展的正流光,稱為連接先導。,馬拉開波湖成功擊敗剛果盆地,這裡一年365天有297天會發生閃電擊中湖面,成為世界上閃電最多的地方。
  • 科學家提出以閃電作為武器的想法,它的原理並不複雜
    閃電是自然界中最美麗的風景之一,但同時,它也是對人類最致命的災害。我們現在知道,閃電的溫度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在古代,閃電被看作是對壞人的懲罰;而在近代,人類一直想要利用閃電,把閃電當成一種致命的武器。玩過《紅色警戒》的人肯定知道,在遊戲中有一種武器叫做「閃電風暴」,它會召集一大堆閃電破壞敵人的基地。遊戲中的事能當真嗎?事實上,在1960年代,有一些科學家就曾提出,使用閃電作為武器。
  • 實拍閃電擊中飛機震撼場面 為何飛機不怕閃電
    實拍閃電擊中飛機震撼場面 為何飛機不怕閃電  「當時我正在拍攝電閃雷鳴的天空,突然看到機場上空一架飛機被閃電擊中,正當我準備離開時,又有一架飛機被擊中,我從來沒見過這樣驚險的場面。」  美國時間4月1日,YouTube網友Owen Craft分享了一段閃電前後擊中兩架飛機的視頻。當晚,華盛頓大學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Owen正在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附近拍攝電影作品,卻無意間用自己的鏡頭捕捉到了閃電擊中飛機的畫面  美國時間4月1日,YouTube網友Owen Craft分享了一段閃電前後擊中兩架飛機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