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也許很多人都會一致認為,這似乎是一個相當二傻的問題,因為一旦被閃電擊中,那麼99.99%的概率都是「一命嗚呼」啦,還需要問「怎麼辦」嗎?事實證明,一個人被閃電擊中有幾種方式,而雷擊的類型決定了它對人的身體的影響程度,這種影響程度有大有小,換言之就是:一旦被閃電擊中,還是有機會避免「一命嗚呼」的!下面是被閃電擊中的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方式:
直擊:閃電直接擊中你或你拿著的東西,比如高爾夫球桿等等,但它卻始終沒有擊到地面上。側閃:閃電擊中你站著的臨近地方,然後從那裡轉閃擊到你身上。接觸電位:當你觸碰某個東西時,比如一根籬笆柱或一棵樹,電光照射到物體上,電流從物體通過接觸點進入你的身體。跨步電壓:比如你坐在前面,雙腳併攏,膝蓋向上,臀部坐在靠近閃電襲擊的地方。當電流散開時,它通過進入一個點(比如說你的雙腳相連),然後從另一個點(你的背部)穿流過你的身體。浪湧電壓:當你使用某種電器或電話時,閃電會擊中與設備相連的電源或網絡,這個時候你也會有概率受到電擊。
看完上面的這5種有可能被閃電擊中的類型之後,相信大家都會想到最糟糕的被閃電擊中的是「直擊」,因為它比其他類型的閃電更致命(但不常見)。被「側閃」或通過「接觸電位」擊中是下一個嚴重級別,「跨步電壓」排在第三,「浪湧電壓」排在最後。基本上,通過你身體的電流和電壓的量隨著這些類型的打擊而減少。如果是被閃電「直擊」,閃電的全部電流衝擊會直接穿過人的身體,直接變成黑炭。在另一種情況下,由於一些能量分散到其他地方,這樣類型的電流強度就降低了,這也恰恰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被閃電擊中了,好像也沒什麼事。
當一個人被閃電擊中時,最常見的就是,人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會最先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循環系統:據報導,大多數由閃電「直擊」造成的死亡是由於心臟驟停所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附近有人用「智能體外除顫器(一種電擊工具)」對心臟實施另一次電擊,受害者有可能會活下來。呼吸系統:對呼吸系統的最大威脅是缺氧而暈厥。這個時候需要人工呼吸,這樣受害者就不會因缺氧而死亡。神經系統:當中樞神經系統受到影響時,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如痴呆症、健忘症、暫時性癱瘓、反射障礙、記憶缺失和焦慮或抑鬱等等。
如何避免被閃電擊中?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9年,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人遭受雷擊,平均27人死於被閃電擊中,270人受傷。下面有幾種預防措施可以保障你在暴風雷雨中免受被閃電擊中:
01、如果你在室外:
始終在建築物或車中尋找合適的庇護所。大多數人認為是坐在車裡能保證你的安全,因為車座上的座椅都是橡膠墊,因為它們不導電,但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實際上,在強電場中,橡膠輪胎的導電性比絕緣性更強。但是,你坐在車裡的確是安全的,因為閃電會繞著車輛表面傳播,然後落到地面上傳導到地球內殼裡面去,電流逐漸變弱,甚至是消失。也就是說,坐在車裡的確是安全的,但它的理由不是說車內不導電,而是因為另外一種物理現象造成的……這種現象就有點像以前的一個英國物理學家做的一個雷電實驗那樣:英國物理學家麥可法拉第發現,當高電位放電擊中金屬籠時,金屬籠會屏蔽籠內的物體。金屬是一種良好的導體,它能將電流引導到物體周圍,並安全地釋放到地面上。這種屏蔽電流的工藝在當今電子領域被廣泛應用於靜電敏感集成電路的保護措施。而當你坐在車裡,恰恰這個車的外殼就像是一個大大的「金屬籠」罩著你的身體,屏蔽掉閃電雷擊的電流。
避免躲在樹下,樹木招來閃電雷擊危險,所以要千萬遠離大樹。雙腳儘可能靠近,蹲下,頭部儘可能低(閃電只會電擊最高的物體),但千萬不要接觸地面,不要因為閃電只會電擊最高的,就直接躺在地上,躺在地上是很危險的,雖然的確是做到「矮了」,但別忘了電流會從地面流過,所以接觸地面也很危險,你永遠要做到不讓電流從你的身體流過。
02、如果你在室內:
別打電話。如果你必須給某人打電話,請使用無線電話或者手機。如果閃電擊中電話線,雷擊的電流會傳到電話線上的每一部電話,如果你拿著這些有線電話,電流可能會傳到你身上。遠離水管(浴缸、淋浴)。閃電能夠擊中房屋屋頂或房屋附近,並將電荷傳遞給金屬管道。這種威脅不像以前那麼大了,因為現在的室內管道都是PVC(聚氯乙烯)做的,就是那種膠管。如果你不確定你家的水管到底是用什麼做的話,那就躲在床上,把被子一蓋,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