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日消息,你周圍的共享充電寶漲價了嗎?近日,微博話題「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引起熱議。有消費者表示,自己最近租用充電寶時,每小時價格已從1-2元漲到4-6元甚至更高。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與共享單車類似,共享充電寶的提價可視為企業成長的必然趨勢,而未來價格的變化則與商家的話語權及市場接受程度相關。同時,共享充電寶的未來商業模式還有待於進一步拓展。
共享充電寶資料圖 中新經緯 趙佳然 攝
「應對漲價,自己攜帶充電寶」北京的消費者吳先生說,自己已經很久沒使用過共享充電寶了。「之前經常出門忘帶充電寶,手機又費電,所以租用共享充電寶很頻繁。後來隨著費用提高,歸還有時也並不方便,所以我硬是讓自己養成了隨身攜帶充電寶的習慣。」
吳先生表示,雖然只有幾元錢的區別,但他確實感受到了消費壓力。「實在沒辦法要充電的時候,我都是掐著時間,充一小時趕緊還。」
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網友分享了自己最近租用充電寶的經歷。微博用戶「橘生淮南與北」稱,自己和朋友在杭州西湖附近租用了一個多小時的充電寶,結帳時各付了18元。用戶「寶中航BZH」稱,自己在車站使用共享充電寶,費用為一小時9元。
據媒體報導稱,街電方面稱共享充電寶「有些地方是10元/半小時,有些地方10元/小時,可能還有更貴的」。
對於共享充電寶的漲價,有網友表示不能接受溢價過快,並認為這會造成市場流失;也有網友認為,適度的漲價在消費能力之內,為滿足剛需還是可以接受。
@路生打野:包裡隨身放一個便攜的不香嗎?
@一瓶在當地口碑比較好的醋:貴也就罷了,充的還很慢。
@張公騎木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悠著點,別把自己漲沒了。
@丿啊有:貴是貴了點,可是還是能承受。以前出門手機沒電咋辦?各種找人借,買充電器一套下來也要幾十去找個地方充電,甚至小店幾十塊錢劣質充電寶買個應急,而共享充電寶出來之後方便很多,一次也就幾塊錢,充到能應付所需就好。
@NO__EXCUSE:說到底就是供需關系所造成的。
記者在北京石景山萬達廣場發現,商場內來電、小電及怪獸充電的價格均為3元/小時,每24小時封頂30元。充電價格在櫃機上未明顯標註,掃碼後才可顯示。
隨後,記者諮詢街電及怪獸充電客服,客服均表示不同櫃機的充電寶收費有差異,租賃價格僅能通過掃碼了解,小程序或App上亦無法顯示。怪獸充電客服稱,公司統一進行階梯定價,在制定價格時綜合考慮設備成本、場地租金、運營人員工資成本等情況;如消費者看到不同商戶收費標準不一致,可能與公司定價策略或者商戶參與制定有關。
來電科技相關工作人員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共享充電寶價格由綜合因素影響,一般根據運維難度和成本來衡量;而提價往往由多方原因綜合導致,比如商家要求調高定價以獲取更高的分成收入,更重要的原因還包括渠道運營成本的抬高。
漲價趨勢不可避免?近年來,中國充電寶行業持續發展,市場仍在不斷擴大。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我國共有超2400家企業名稱、經營範圍或品牌名稱包含「充電寶」,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截至目前),充電寶相關企業新增數量分別為349家、623家及540家。
此外,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與關鍵詞「共享充電寶」相關的項目品牌共有160個。其中,怪獸充電於2019年12月宣布完成5億元C輪融資,小電科技於2020年4月完成繼B+輪後的新一輪融資。
共享充電寶資料圖 中新經緯 趙佳然 攝
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各機型在5小時重度使用後平均剩餘電量僅為33%,平均充滿電的時間為82.7分鐘,充電需求與電量供給之間仍存在巨大缺口。對於共享經濟的其他行業,共享充電寶為剛性需求,因此現金流入有保障。報告顯示,目前,租賃業務是共享充電寶的主營業務,2019年租賃業務收入達79.1億元,行業前四企業的毛利均值為24.85%。
對於共享充電寶漲價的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現象屬於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必經之路,與共享單車行業類似。「從企業經營層面來說,充電寶使用提價的形式增加收入,達到盈利目的,這一點無可厚非,也是必然趨勢。」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亦對記者表示,除融資之外,共享充電寶企業需要形成自身的造血模式,漲價趨勢不可避免。「當然,這種漲價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溢價幅度太大,則會導致市場供需之間出現矛盾,最終影響企業自身發展。」
未來價格仍存博弈從「1元時代」逐漸過渡到每小時2元、3元,共享充電寶未來價格還會一路上漲嗎?
江瀚認為,未來共享充電寶的發展依然向好,但勢必會出現市場和消費者之間博弈的過程。「如果共享充電寶漲價太厲害,消費者肯定會選擇自己攜帶充電寶;但如果共享充電寶的成本過高,其實也會出現問題。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雙方博弈,達到一個均衡價格。」
對於共享充電寶的市場前景,付一夫認為,長期來看還有待觀察。「最有可能的衝擊因素在於手機電池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一旦電池技術取得突破式進展,手機使用時間延長,那麼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頻次或將大大降低,市場則會因此受到巨大衝擊。此外,無線充電技術的進步,同樣也會擠壓共享充電寶市場的發展空間。」
付一夫表示,從共享充電寶自身角度看,未來商業模式還有待於進一步拓展,應加快跨界合作的步伐。例如,除了為C端用戶提供充電服務以外,可以繼續發力廣告服務;此外,共享充電寶還可以作為新的線下流量入口,將其他功能陸續集合至共享充電寶內。此外,基於線下用戶消費數據的積累,共享充電寶還可以探索大數據服務方向,助力精準營銷。
(原題為《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你還有「充電自由」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