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花卉都有屬於自己的生長形態,蘭花也是如此。對於蘭花來說,除了一些特別變異的品種以外,大部分蘭花都有特定形態,春蘭也是這樣。別看春蘭名稱中帶有春字,可實際上只有野生春蘭的開花季節才是在春季,如果是家裡自己養護的春蘭,它會伴隨著花期的環境變化而發生改變。通常來說,自己家養的蘭花在十二月底開的也有很多。通常只有冬季能夠充分春化後,加上溫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春蘭就可以自然開花。
而野外的蘭花,不僅有春蘭與蕙蘭,更有春蕙雜交而成的蘭花。自然情況下,兩種蘭花相互重合後,他們就有很大的可能會雜交出新的品種。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二八蕙特殊蘭花,這種蘭花往往是一桿雙花,它的葉片修長且美觀,諸多特徵符合蕙蘭。另外,它的葉片邊緣光滑且蘆頭膨大,還有葉炳環諸多特性,加上還跟春蘭有些類似,有些花友不免會搞混。因此,最近不少花友在問該如何判斷它是不是春蘭,今天我給大家總結了幾點春蘭的特點,記住後即可分辨!
1. 膨大蘆頭
通常春蘭的花苗基上會有一個跟大蒜一樣的膨大蘆頭,這個蘆頭是假鱗莖,也是它的養分貯藏地。這個蘆頭會伴隨著春蘭的年齡提升而逐漸變大,一直可以延續到花苗老化,根系退化。即便如此,它的蘆頭依然還有生命力,只要養護合適還有機會看到花苗冒出來。圖片中的這個就是我們用春蘭老化後養出的蘆頭,也是我們重新悟出的蘭苗,兩年後會變得十分健壯。
其實除了蘭花苗年齡大以後會蘆頭變大外,還有一種情況下春蘭的蘆頭會變大,一般出現這個情況,那可能是蘭花遇到了莖腐病。每次蘭花在得病初期,蘭根還未完全失去活力時,它的蘭苗就會枯萎。這也可以理解為,蘭花根部從土壤中汲取養分時,並沒有消耗蘭苗。所以有這麼多的能量積攢在蘆頭上,對於這些積攢下的能量,大家千萬不要小覷。經過以前的案例來看,蘆頭越大的蘭花病植株,反而更容易冒出壯苗。
2. 觀察葉片
春蘭高度往往保持在五十公分左右,它的根系長度與蘭花製作大多都呈正比生長,因此春蘭根系也沒蕙蘭你那麼長,也不像墨蘭那麼粗壯。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它的生理結構有關,由於它蘆頭能儲存養分,所以我們並不需要過長或是過粗的蘭花根部。除了少部分安例外,只要蘭花葉片長度在八十公分以上,我們就可以排除會是春蘭的可能性。如果是家養春蘭的話,以後還可能會矮化。我自己家養的春蘭,下山時高度就在六十公分,養了兩年後矮化成了三十五公分。
對於它的矮化情況,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不好的情況。只有養分均衡充足,且提升光照光合作用後,才能讓它保持這樣的現象,通常矮化以後的春蘭會更快開花出架,提升它的觀賞價值。
3. 葉邊鋸齒不清楚
春蘭葉片比普通蘭花更加光滑,雖然邊緣還有鋸齒狀,但摸著並不是很扎手,它的葉片糯感充足且有彈性,葉片脈絡並不清楚,就算在逆光下看,也不會像蕙蘭那麼清楚。相比起春蘭,蕙蘭的葉邊鋸齒會特別明顯,看著就像是鋸子,而同樣標準下的春蘭葉片,則顯得柔順許多,並不是那麼顯眼。
4. 觀察葉炳環
通常蘭花都帶有葉炳環, 這個葉炳環的形狀與我們常見的竹子枝節類似,斜橫在基部上面,摸著有清楚的骨節感,每當它老化後就會從這個部位掉落。同樣標準下的春蘭,我們可能見不到柄環,往往只有蘭苗長成壯苗後,才可能在葉柄處見到它的環狀線條。以葉炳環來區分蕙蘭和春蘭在合適不過,但也並非可以適用所有時間。在區別春蘭與建蘭的時候,還是要多加注意,畢竟建蘭也有葉炳環。
5、觀看花朵數量
通常春蘭開花都是一桿一花,偶爾可能是雙花,從花朵上我們可以清楚分辨春蘭與建蘭的不同,建蘭一般每年花杆上有五個花朵,而春蘭一桿雙花都特別少見,而三花我是還沒見到過。因此,通過觀察花朵數量去分辨春蘭與建蘭在合適不過。以上就是有關區分春蘭與其餘蘭花不同的辦法,牢記住就能分清楚,那麼你們記住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