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兒童日 | 劉磊:兒童友好型公共空間及遊戲場所營造

2020-11-24 澎湃新聞

導讀

世界兒童日(11月20日)是一個由聯合國發起的紀念日,其目的是為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等事業的發展。旨在就兒童問題促進國際共識,提高全世界兒童的權利意識,改善兒童福祉。

9月24日,2020中國城市規劃學術季專題會議「營造社區公共空間:從兒童友好開始」以線上方式舉辦。會議由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規劃師、兒童友好型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劉磊應邀作了題為《兒童友好型公共空間及遊戲場所營造》的報告。

  

劉  磊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規劃師、兒童友好型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劉磊副總規劃師認為,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價值共識,兒童友好是對兒童天性的尊重。在回顧了深圳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歷程的基礎上,對現狀城市中兒童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闡釋,認為遊戲和自然對於兒童至關重要。兒童遊戲的本質在於潛意識中兒童傾向於在某種活動中獲得主動地位或進行控制、體驗。在潛意識和無意識中,兒童與玩具設施之間建立了遊戲的關係,並進一步形成了兒童與兒童、兒童與成人之間的交往遊戲。從自然化角度來看,儘管城市給孩子們創造了巴氏消毒的容器並試圖保護孩子不受侵蝕,孩子卻在城市中患上了自然缺失症,身心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為此,兒童遊戲場所不應是景觀的集中和五顏六色的塑料設施堆砌,應倡導自然化、適度冒險性的遊戲空間。他以深圳某兒童遊戲場設計項目為例,闡述了通過設計研究與兒童參與保障兒童遊戲場地空間供給品質的方法路徑。

一、深圳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回顧

從2016年開始,深圳市率先提出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推動了戰略規劃和行動計劃。各個區政府、婦兒工委辦和各個區的街道等多部門都參與了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2018年的時候,各區在社區、街道、圖書館、兒童遊戲場地等各個方面,按照行動計劃的指引做了大量的實踐。

我們當時在戰略規劃裡提出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價值共識,這幾年雖然到處在宣傳,但我們發現仍然需要有更多的人理解什麼是兒童友好。對兒童天性的尊重,對兒童參與和兒童權利的認識非常關鍵。當時深圳市提出的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九大板塊中,空間是其中之一,這幾年我們在公共空間設計、建設標準和設施的標準上做了相應的探索。

二、現代城市中兒童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

目前,整個深圳和全國大城市都面臨這樣的困擾:城市密度越來越高,孩子面臨自然缺失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兒童對手機、ipad的依賴極大,特別疫情把全家人關在家裡,孩子對手機和電子產品產生更大的依賴性。最近的研究和大家在身邊能發現的,兒童鍛鍊越來越少,肥胖的問題突出。習總書記也提到要「讓孩子們跑起來」。

目前在大城市中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面臨的壓力問題,導致的孩子死亡率和自殺的情況特別多。這個問題我們怎麼解決,是兒童友好和兒童友好工作者面對的現實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遊戲」和「自然化」的重要性

01 「遊戲」為什麼重要

大家都認為孩子們就應該是需要遊戲的,但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

遊戲的產生從生物學角度來講,是人天性的本能和欲望的推動;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來講,包括精神分析學派和認知發展理論學派,作為社會人的遊戲具有主觀能動性和和社會性;從哲學和人類學角度,遊戲是基於人性的解讀,遊戲的過程是基於天性本能的釋放。

弗洛依德當年的研究說遊戲是發洩和補償,特別是兒童已經具有成人基本的欲望,遊戲的衝動是內部和外部客觀環境的矛盾平衡的一種方法。溫尼科特是英國前皇家心理學會的會長,一生致力於兒童心理研究和精神分析,提出了「過渡性客體」理論,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到客觀社會建立聯繫有一個過渡的過程,就像建築中的灰空間,遊戲是人和外部社會建立聯繫的過渡性客體,也是兒童緩解心理壓力,以及攻擊性的表達、焦慮表達的重要途徑。皮亞傑進一步推動認知心理學的發展,把不同的年齡段做了分析,0-2歲,2-7歲、7-12歲的各個階段,認為遊戲是智力活動的衍生物。從哲學家和心理學工作者的研究給出的結論,兒童遊戲本質在於人的潛意識中傾向於獲得主動地位和對某種活動進行控制和體驗,這個是回到了人的本源,是遊戲的重要意義。

從遊戲類型來看,遊戲包括兒童身體上的遊戲,也可以是孩子和自然之間、孩子與玩具之間、兒童跟周邊大人之間的遊戲,還有社會之間的交往和寵物之間的遊戲。我們發現很多公共空間,特別設施層面,我們無意識中形成了「兒童遊戲是跟玩具、戶外的設施之間的遊戲」這樣的認識,其實「兒童遊戲更多的是跟人和社會交往之間的遊戲」。

02「自然化」為什麼重要

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從單細胞開始,人類的發展一直在自然的因素之中。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人類進化的各類生物記憶也留存在基因庫和大腦中,幾萬年之內沒有太多的區別,我們作為高等動物,記憶應該和自然是很親密的。但我們的城市給孩子們創造了巴氏消毒的容器,我們試圖保護孩子不受任何的侵蝕,卻使得孩子獲得了自然缺失症的問題。

據free pik.com圖改繪

從親生命性的假設來看,兒童越多的參與到自然中,他們越能與自己的進化本源建立聯繫,變得更健康和快樂。

從壓力恢復理論來說,自然中包含三種激起人類積極情緒反應的元素,對生理、心理應激有重要的緩解作用。

從醫學的免疫科學視角,通過與自然的接觸,兒童能獲得系統的免疫能力。

從中華文化的角度來看,《黃帝內經》有「恬淡虛無」;《大學》裡有「靜能生慧」,這種靜是在自然中找到一種靜的狀態,所以莊子提到復歸於自然,讓心靈更加的健康。

四、兒童公共空間及遊戲場所認識的誤區

深圳很早提出了兒童遊戲場地和公共空間的建設,通過搭接城市公園改造和新建得以迅速見效,獲得市民、領導的關注,進而更有效的推動兒童友好的認知和向前發展。但我們發現從設計和遊戲場地的理解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大家認為遊戲是純景觀的,遊戲場地是五顏六色的,遊戲場地就是一些設施的堆砌,遊戲場地沒有必要有水,或者全是塑膠的,遊戲場地必須是安全的,不能有冒險的行為等等。

項目組自繪

而我們想要倡導的是:

01遊戲場所不是景觀——是具有主體的精神場所

兒童遊戲場所不僅僅是景觀,是讓你視覺看的東西,而是體現兒童遊戲權利、體現社交的最集中區域,涵蓋了場所精神,就像哆啦A夢的劇情場景中,日本很多小尺度的空間環境裡沒有什麼設施,也就幾根管子和一塊小空地,但承載了多少小朋友的夢想,我們一代代人感受到的記憶和場所精神。

02遊戲場所不是設施堆砌——兒童的遊戲行為是靈魂

遊戲場所不應該是設施的堆砌,而是遊戲行為的載體。現在的很多遊戲設施只是規定化的玩法,要提供創造性的遊戲,而是在孩子和孩子之間的社區交往中才有的遊戲。另外,遊戲場地需要留白,給孩子們更多社會交往的機會。

03遊戲場所不是塑料和五顏六色——是自然要素和自然的顏色

遊戲場所不是五顏六色的。五顏六色是成人的概念,現在兒童公園、場地中到處都是這種顏色,其實自然是更好的色彩。另外,我們在實踐中發現要推自然元素的東西很難,場所中的沙和水是基本的東西,沙很容易解決,水很難。在深圳大沙河的遊戲場地,有供水的設施,但是沒有水,因為場地管理者普遍認為水的管理是很麻煩的。但是像新加坡的水樂園,在水的方面做的很好,一般在公共設施邊上都有一個這樣的水樂園,都是免費的。

04遊戲場所不是禁止冒險的——需要冒險和自然懲罰的邊界

兒童遊戲場地應該給孩子冒險的機會,而不是一點挑戰都沒有,我認為應該讓兒童在遊戲場地中可以體驗到自然懲罰的邊界,缺少冒險的兒童遊戲場所就缺失了為孩子提供創造力的機會。

五、應該營造怎樣的兒童友好公共空間及遊戲場所

01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對城市很關鍵,不需要過度的設計和建設,應該是像香港那樣,有成熟的營地可以洗澡、露營、租帳篷,可以燒烤,還有更野趣的郊野步徑和營地。此外還可以結合郊野公園做自然教育,像德國弗萊堡的森林學校和森林幼兒園,對於解決大城市給孩子帶來的身體和心靈的問題的緩解很有好處。現在深圳已經開展了自然學校的建設,但覆蓋面不夠大,對全市200多萬個孩子來講,能服務的方向還是比較少的。這種營地,全國各個城市都可以結合各自的自然環境特點去發展。

02社區共建

社區花園特別有意思,既是遊戲的載體,也是公共空間的載體,同時又是自然的載體,是社區共建的載體和城市裡的載體,這個空間體現了一個孩子的溫暖可以凝聚整個社會的力量。 

03街道建設

街道層面倡導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基本的街道安全性,另一個為兒童提供可遊戲、交往的機會。有些街道的綠化帶和公共空間環境比較好,利用富餘的公共空間,在上學路徑安全的情況下提供遊戲的活動。上學的時候孩子們可以自己走,在步行的情況下提供交往的環境。

04兒童遊戲場地

我們希望兒童遊戲場所一個是釋放天性的,自然化的空間。圖片中是澳大利亞的一個遊戲場地,有小的淺水面,沙地和草,棚子下面是全家人可以周末燒烤的地方,孩子們就在旁邊玩,給整個社區帶來凝聚力。新加坡的自然教育基也都是自然元素、簡易的設施。有創造性、自然化的元素,可以給孩子們帶來心理緩解和遊戲樂趣。此外,多人遊戲的設施,例如比較大的鞦韆,也可以給兒童和朋友和家人提供交流的機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

05室內遊戲場地

社區設施的建設和國家提倡的0-3歲託幼是相符合,但目前社區設施的內容和標準還需要修正。在社區內應該提供0-3歲嬰幼兒的室內空間,可以在天氣不太好的時候,讓家庭遮風避雨,同時提供免費的早教活動,讓媽媽們有一個互相交往的空間。例如大阪的兒童博物館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博物館,更多的是兒童的體驗館,它有幾個特點:第一,內容可體驗;第二,內容比科技館更加豐富,更傾向於孩子的動手、體驗和認知;第三,社區化管理。我們也希望在深圳區級層面、街道層面,通過城市更新形成兒童博物館這種公共設施類型,給孩子們一個交流和直接體驗的空間。

圖片來源於網絡

06兒童參與

兒童參與是保障兒童遊戲場地和兒童空間供給品質的有效方式。孩子們提出的想法得到尊重並落實,就已代表了參與的滿足,也就不一定需要進一步靠規範和標準來完成基本保障。

六、實踐案例

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立新湖兒童遊戲場地設計效果圖
(項目組繪製)

在寶安區遊戲場地的實踐中,我們通過兒童參與,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提出不同的想法。整個場地劃分不同功能片區,各功能片區存在很多留白的內容。該場地北邊高、南邊低,裡面有很多荔枝林和樹。做遊戲的場地不需要特意尋找,我們可以尋找有樹的空間,在樹下建設場地。其中,0-3歲設置自然的元素,整個過程中我們都在努力說服街道的領導來做更自然的空間和元素。4-6歲場地傾向於兒童感知能力和冒險性的提升,我們強調了遮蔭避雨的功能,場地如果暴曬,就沒有人使用了。7-14歲場地有繩索和更多冒險性的元素,可以給孩子們發揮創造力。我們留了空白的空間,把草地留給家庭和孩子們,用於露營、扎帳篷。

我們希望更多的設計界同事們和有識之士能夠提供親近孩子、符合孩子天性的遊戲場所。

供稿單位: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健康中國背景下兒童友好型醫院的初步探索
    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側重通過提高活動空間的可達性、安全性、趣味性,優化社會關係網絡與兒童社會參與及權利保障等多方面,增加兒童在公共空間的體育活動與交往。 另外從社區出發探索建設兒童友好社區的策略與思路,住區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要從相當重視兒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環境行為。兒童友好型住區公共空間是為了給兒童創造舒適、安全的活動空間,有益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 世界兒童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代表來長考察
    世界兒童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代表來長考察 2020-11-27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與跳舞大媽都需要「友好型廣場」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城市中成長,營造適宜兒童發展的空間對此尤為重要。1月10日,多位教育專家表示,廣場的存在對於兒童的健康身心發展不可或缺,國內目前鮮有「兒童友好型」廣場,建議中國廣場建設應增加兒童因素的考慮,加快「兒童友好型」廣場建設。(1月10日中國新聞網)  家門口的廣場,不僅是大媽跳舞的樂土,還是兒童成長的原鄉。
  • 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 深圳舉行世界兒童日亮燈活動
    近日,深圳舉辦世界兒童日亮燈活動。亮燈活動在紅嶺小學學生管樂團演奏的「童話地球」和「召喚英雄」以及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合唱歌曲《我的創意我的夢想》中拉開序幕。新華網發  20名羅湖區兒童代表和20名深港跨境學童代表用象徵兒童友好的藍色之光點亮了京基100、平安銀行大廈、地王大廈等多個深圳地標建築。「40年再出發 點亮兒童未來」的活動主題和「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等字樣呈現在地標建築上。  深圳市自2017年以來,每年在11月20日的世界兒童日點亮深圳市主要地標建築。
  • 2020年世界兒童日暨深圳(福田)兒童友好社區日活動正式啟動
    ,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2020年世界兒童日暨深圳(福田)兒童友好社區日在園嶺街道百花兒童友好街區正式啟動。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2020年世界兒童日來臨之際,深圳市婦聯、市民政局、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在啟動儀式上發出倡議:號召全市各社區在每年11月第三周星期六開展「兒童友好社區日」活動
  • 深圳大鵬這樣建設「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
    11月23日,深圳市大鵬新區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專家研討會成功召開,本次會議作為大鵬新區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前期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邀請到海洋專家學者、兒童友好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據了解,大鵬新區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是新區群團工作部結合大鵬新區承擔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責任和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實踐,創新性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區的大鵬特色之路。目前已全面啟動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前期研究工作。
  • 泰國這家兒童醫院,設計的像個遊樂場,讓孩子不再害怕看病!
    近年來,世界各地都更加關注兒童醫院的設計,讓醫院不僅可以治療孩子們的生理疾病,還能更多的關照到孩子們的心裡需求。 泰國最近一家全新的「兒童友好型」醫院——EKH 兒童醫院,由泰國設計事務所 IF-Integrated Field 設計,將「遊樂場」的概念注入到設計中,改變了人們對醫院的刻板印象。
  • 嘉善大雲兒童友好型城鎮甜蜜開啟
    擦亮甜蜜品牌,關注兒童友好,8月14日,中國兒童友好型城鎮創建交流會暨大雲兒童友好型城鎮啟動儀式在嘉善縣大雲鎮舉行。活動由中國兒童中心主辦,大雲鎮人民政府、嘉善大雲溫泉省級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承辦。活動中,大雲兒童友好型城鎮建設正式啟動。
  • 點亮兒童未來③|阿基米德取水器、鏤空螞蟻……這樣的社區兒童怎能...
    (11月20日上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保護處處長彭文儒一行來到中航山水間社區公園。)(青蟲傳聲筒,寓教於樂,讓公共設施成為兒童第二課堂。)(玩耍的兒童。11月20日上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保護處處長彭文儒一行來到中航山水間社區公園。  中航山水間社區公園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協調建築與周邊環境,阿基米德取水器、鏤空螞蟻、青蟲傳聲筒、木樁森林等一個個充滿童趣的活動場所,使建築、地形、綠化景觀與活動場地融為一體。恰逢長沙晴好天氣,社區公園的草地上,滿是嬉戲的兒童。
  • 星際元Star Group運用再現空間 打造深圳首家「兒童探索科技館」
    2019年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當天,深圳市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現場會在寶安福海啟幕。活動當天,已經落成的福海兒童體驗中心、福海街道圖書館以及福海婦兒服務中心等三座兒童友好空間將同時啟用,並作為現場會參觀點迎接國內外嘉賓的參訪。
  • 設計案例合集:來自全球的10個創意兒童活動空間
    兒童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形成的重要時期,除了幼兒園,涉及兒童活動的場所還有很多,今天大正幼兒園設計給您整理來自全球的10個創意兒童活動空間,希望為設計師們帶來靈感。
  • 成都武侯區兒童友好型社區迎來幼兒...
    短短1個小時,「娃娃店主」的公共帳戶就收到了1000多元進帳。「義賣收益,一部分給大班的孩子籌措畢業典禮,另一部分則捐給我們對口支援的山區學校。」福錦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創作商品,到討論定價、分工安排,再到現場叫賣、義款去向等環節,都活躍著孩子們的身影。
  • 破局當下 賦能未來:深圳大鵬新區創新 提出海洋兒童友好構想
    2020年11月23日,深圳市大鵬新區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專家研討會成功召開,本會議作為大鵬新區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前期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邀請到海洋專家學者、兒童友好專家學者共同參與。
  •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
    2020-11-29 11:14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全球城市管理者、專家學者共話疫情後城市發展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
  • 浙江嘉善大雲IP雲寶助力「兒童友好型城鎮」建設
    我們馬上補貨」……8月6日晚,嘉善大雲的IP雲寶與網紅品牌菲諾聯手打造了聯名款椰子凍在李佳琦直播間亮相,當晚直播人氣近千萬,產品銷售量近十萬份。今年5月,在雲寶三周歲生日會上,還被中國兒童中心授予中國首個「兒童友好使者」稱號。雲寶所獲得累累獎項,得益於近年來大雲鎮在雲寶IP的文化內涵、品牌活動、文創產品、商業授權等方面的投入和創新。相繼推出《雲寶》音樂劇、《送給媽媽的禮物》雲寶繪本;雲寶動畫片《甜蜜特攻隊》在愛奇藝、騰訊、優酷等多個網絡平臺播放,獲得千萬播放量。
  • 無拘無束的建築:以親生物設計連接城市兒童早教中心與自然
    兒童能夠接觸到大自然的重要性為很多基於發展心理學和「最佳實踐」遊戲空間設計的研究所支持,它們證實了戶外環境比室內更健康、更刺激、更有趣[1-3]。全球範圍內戶外教育的增長亦是一種佐證(圖1)。不過,儘管戶外教育的現象增多,在城市中,並不總能夠接觸到自然的戶外環境。許多兒童在幼年時期大多待在城市的日託中心,並未真正接觸到自然[4]。
  • 兒童場所 | 玩耍進化論——魚、爬蟲、猴子還是人類?
    低齡兒童在運動中就會產生兩個階段:腹部離地爬行的第一階段,和像猴子一樣在三維空間活動的第二階段。不論是針對性的適齡設計還是不設上限的混齡考慮,一切基於兒童腦發育和運動能力考慮而設計的兒童場所,都最終指向——為兒童創造可以自然而自由的活動的空間。
  • 現場|兒童代表與專家共話「兒童海洋教育」
    △嘉賓共同啟動本屆國際兒童海洋節本屆兒童海洋教育研討會,邀請了海洋城市政策研究學者、海洋學院院長等海洋方面的知名專家,也邀請到了16年實踐海洋教育的學校校長與世界帆船冠軍。除了重要級的成人專家外,兒童專家也毫不遜色,有中國體育歷史上最小帆船世界冠軍、有從1歲開始參加海洋環保活動的宣傳大使、有潮間帶達人、小小觀鳥人,還有海洋垃圾藝術展的創作者們。大家從各個角度闡述了兒童與海的關係與兒童海洋教育的重要意義。
  • 龍潭街道丨親子運動會、趣味英語課堂……兒童之家陪伴孩子一起...
    努力提高硬性條件,在有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地升級軟性條件,在空間、制度、文化、服務等多個方面為兒童規劃著想~建設兒童友好型社區~在給孩子們提供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也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隆興路社區兒童之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