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11:14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全球城市管理者、專家學者共話疫情後城市發展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
城市空間是文化的載體,歷史文化也在塑造城市精神。如何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近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的兩場分論壇活動在南京舉行。現場,來自全球的城市管理者、專家和學者熱情參與,針對疫情後的城市發展、文化空間創新營造,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助力城市文化空間轉型升級。
本次分論壇之一,探討的是「文化空間營造」。江蘇省旅遊學會副會長萬緒才從廣度、深度、效度三個方面分析了南京文旅融合的現狀,為南京及國際上相關旅遊型城市的發展描繪了「詩和遠方」。他表示,南京是一個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典範城市。如何提高城市的文旅融合度?他認為,政府要重視文旅融合產業,並且從財政、金融稅收、投資、人才等方面進行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機制體制以及系統的規劃策劃,要營造全社會參與文旅融合的良好的氛圍。
今年的文旅行業,「點亮行動」「打造不夜城」等詞語頻繁出現,可見城市夜經濟的消費潛力被逐漸激活。與會專家和企業家代表紛紛表示,城市夜遊有很多的方式表達,也有很多的文化融入的方式。「我們覺得在文化娛樂和文化創意領域,讓大家進行創作,比讓大家進行娛樂更重要。當我在博物館裡走動的時候,相較於坐在那裡看一個全息影像、看一個場景演示,如果能根據自己的想像力去進行內容創作,顯然更有意思,也會有更多的交互和參與感。」
在隨後舉辦的「後疫情時代的城市空間創新」分論壇上,由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陳靜帶著與會的中外嘉賓一起探討如何讓城市更有活力、更加獨特。來自英國的格林威治港區國際藝術節藝術總監布拉德利·海明斯的分享主題是「家門口的節日與活動」,格林威治港區國際藝術節在倫敦19個戶外場所舉行,因為疫情,今年的藝術節推遲了,但之後通過線上的直播方式,利用高科技讓藝術走進大家的生活中,和更多的觀眾進行了互動分享。
作為南京的城市代表,本次活動的承辦方之一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總經理萬震在演講中表示,讀懂城市的「情緒細胞」,市文投做了有益的嘗試。通過改造升級南京著名的「老字號」—— 大華大戲院,讓觀眾可以觸摸這座城市的藝術與文化,探尋城市真正的靈魂,並與城市產生共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電影產業帶來了危機。萬震說,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業態單一的大華大戲院開始了主動求變之路,對9號放映廳進行了探索式的改造升級,建成了308座的專業小劇場,並命名為「大華大戲院·群劇場」,形成電影放映+小劇場演出雙功能模式,為市民提供「小而美」的精緻文化服務和體驗,並進一步推動文商旅、遊娛購深度融合,激發城市文化消費活力。 南報融媒體記者 邢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