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牌與文化創意就是文化旅遊產業的生命力

2020-12-04 紅色智庫信息

【編者按】眾所周知,文化資源是旅遊發展的核心資源,同時,文化創意更是具有提升旅遊產品質量的重要價值。這幾年各地實踐證明了文化的生產、傳播和消費與旅遊活動的互相聯動與互相融合,才能夠充分發掘文化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文化創意的提升,特別是能夠提升旅遊品位、豐富旅遊業態和增強產品吸引力,拓展旅遊發展的空間。可以說文旅融合是發展的趨勢。各地通過一些公共文化機構、對外文化交流等平臺的使用,促進了旅遊推廣和為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各地實踐表明,旅遊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發揮旅遊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優勢,能夠豐富文化產品供給方式,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市場繁榮。

中華春節符號秘書長劉祥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文化日益成為支配旅遊活動的精神支柱和旅遊經濟的重要引領,中華春節符號多年來一直用自身的文化品牌與豐富多彩的文化項目與文化活動,促進與旅遊的密切結合,走出了一條文化品牌加旅遊的新路子,受到了地方和社會的稱讚。劉祥法認為,旅遊是動態的行為,它是文化實現教化功能與娛樂功能的重要載體,更是不斷發掘和保護以及豐富文化的有效途徑。

而中華春節符號的副秘書長嶽紅俠認為,目前以文化為內容、旅遊為平臺的文化旅遊產業在各地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據有關大數據與智庫調研報告指出,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這是世界旅遊發展的大趨勢和旅遊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中外許多國家和地地區旅遊發展的經驗表明,旅遊與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遊產品就越精粹,旅遊吸引力就越強,旅遊經濟就越發達。

深圳禮品展覽

專家呼籲,一定要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從深度和廣度上促進文化旅遊相互深度融合,實現文化旅遊業的良性互動、共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中華春節符號的實踐來看,把文化與旅遊融合起來,符合時代大趨勢。此前,中華春節符號將中國傳統文化、紅船文化、城市文化、當代潮流文化相結合,在嘉興點亮中國燈籠,營造闔家團圓、事業興旺,喜慶歡樂的氛圍。點亮中國燈籠,採用傳統工藝結合現代光源,以「美麗嘉興」「南湖紅船」「運河風情」「水鄉四季」等大型的燈組展,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點亮著希望,點亮著夢想,點亮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現著大美嘉興風釆。當地有關領導認為,這樣的文化活動,推動了文化品牌與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值得好好總結,推廣下去。

武漢天河機場

專家指出,文化是旅遊的基本內涵和核心價值。依託充滿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全過程,實現旅遊形式和文化內容統一,用獨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詮釋旅遊,有利於凸顯旅遊產品的特色,提升競爭力和吸引力,加快整個旅遊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旅遊發展了,收入增加了,又有利於文化產業的投入從而加速它繁榮。文化學者傅振中說,旅遊作為當今世界最廣泛和最大眾的交流方式,必然是展示文化、傳播文化和發展文化的重要載體。

嘉興市民廣場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可以創新文化形態,豐富文化內涵,加速文化繁榮。旅遊吸引力強,旅遊品牌知名度高的地方,都是有獨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網絡文化作者與研究學者南魯代說,旅遊與文化融合有利於優秀文化弘揚傳承,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旅遊資源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也是對文化的搶救、傳承和弘揚的過程。中華春節符號設計製作的年娃與春妮等就是保護了傳統文化,它在全國許多旅遊點推出後,十分耀眼,受到熱捧。(新華社高級編輯 楊兆波)

浙江平湖南河頭
嘉興月河景區
嘉興梅灣街景區
鳥巢 水立方
鳥巢 水立方

相關焦點

  • 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從歷史邁向未來,獻給世界的旅遊目的地
    而在以中國歷史文化名人李冰命名的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這些城市密碼都將找到答案。時光回溯至2019年2月,為全面貫徹落實成都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都江堰市現場辦公會、成都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和都江堰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通過對原大青城休閒旅遊產業園區和原濱江新區文化娛樂集聚區的優化調整,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應運而生。
  • 浙江淳安發展魚文化創意產業 收藏價值超萬元
    淳安有獨特的人文資源和響亮的千島湖品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既符合「以湖興縣、蝶變淳安」發展定位和建設「文化名縣」的目標,又能提升千島湖旅遊的文化內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淳安新的經濟增長點。  「淳安文化創意產業雖然起步遲、基礎弱,產業鏈也尚未成形,但是我們已經認識到,文化創意是提升手段,能夠使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轉型升級。」 中共淳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創辦主任洪善富說道。
  • 探索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全域旅遊「南雄模式」
    12月26日晚,「全域旅遊 紅色南雄」——南雄市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宣傳活動在我市三佳農業公園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充分展示南雄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成果,大力推介「善美韶關·紅色南雄」品牌,打造全域旅遊「南雄模式」,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 鋒尚文化:優秀的創意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
    優秀創意能力構建護城河文化創意產業是北京市東城區的名片之一。東城區東直門南大街11號,這裡便是鋒尚文化的所在地。這家明星企業的全稱是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創意設計為核心,目前主營業務涵蓋:大型文化演藝活動承制、文化旅遊綜合體設計製作、景觀藝術照明及演繹三大板塊。
  • 文化創意「點化」湖湘名品
    文化創意「點化」湖湘名品    創意設計讓長沙眾多文化產品走出湖南驚豔世界  長沙晚報記者 胡兆紅  《瀏陽河》,一曲名河天下頌。自2013年以來,「一起來唱瀏陽河」巡演開創了以一個文化符號衍生多個產業鏈條的模式。
  • 讓文化產業真正落地,為旅遊注入文化靈魂 文化景觀搭建及傳播【之...
    、《歌遊中國》總導演衛青擔任主講嘉賓,就旅遊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培塑、文化景觀的搭建與傳播進行專題分享,2019年1月21日,《中國旅遊報》以重要版面、整版篇幅刊發了衛青導演的講稿《文化景觀搭建及傳播》,在這裡與大家共同分享。
  • "漢陽造"創意產業園將成為全國文化創意產業標杆
    「一核兩翼」東翼片的漢陽造創意產業園,即將開啟文化+資本的文創產業園運營模式,據悉,園區的運營公司致盛文化將於近期在新三板掛牌,新鼎資本、可可資本、成都獅之吼「出海文化基地」等行業領軍企業也有意落戶園區。
  • 【新時代 新甘肅】特色文化創意生金 臨澤手工藝品助推全縣旅遊產業
    【新時代 新甘肅】 特色文化創意生金 臨澤手工藝品助推全縣旅遊產業11月19日,「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暨我為新甘肅打call——甘肅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網絡媒體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河西線採訪團走進張掖市臨澤縣,圖為臨澤縣平川鎮組織的手工藝編織培訓活動。
  • 人工智慧時代文化創意產業將何去何從?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AI等現代科技引發了一場全新的文化創意產業革命,在顛覆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也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獲取新競爭制高點的契機。尤其人工智慧技術業已成熟的學理性為其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領域提供了基礎,並正在逐級助推人工智慧進入文化創意產業由選擇性介入到全面進入。
  • 「文化+創意」 擦出新火花催生新經濟
    逛逛老街,吃幾道佳餚小吃,在文化氛圍中感受的是美好生活,匯聚的是城市活力。 祝屋巷的第一面「金字招牌」,就是集聚於此的老字號餐飲品牌,它們代表了惠州傳統文化的精華,承載了老惠州人的記憶,也在創意設計的道路上做出了許多嘗試。以惠州菜聞名的德記大排檔,乘著街區升級改造的東風,自掏腰包將老舊的檔口升級成三層帶落地玻璃窗的「文藝店」,面向年輕消費者講好惠州美食的故事。
  • 上海文創50條主撰稿人曾原: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隻飛翔的鳥
    「《文創50條》推出以後我們這邊也列了一些今年的推動工作,在文化裝備產業,我們可能打一個比方,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隻飛翔的鳥,如果說飛翔的鳥的主體是創意產業的核心,演藝網絡、遊戲,包括藝術等等這些,它尾翼的部分是和其他相關產業的結合。它兩個翅膀,一個翅膀是文化和金融,一個是文化和科技的翅膀。只有這兩個翅膀插上去之後這個鳥會飛的更高,飛的更遠,飛的更好。
  • 達成仙居共識:打響天姥山文化旅遊品牌
    本次論壇邀請了何顯明、錢文忠、查屏球、王福和等知名文旅界大咖以及30多位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深入探討仙居天姥山文化,確立「神仙居就是天姥山」的文化旅遊品牌,加快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建設詩畫浙江大花園。仙居縣領導林虹、酈森迪、應文彬、吳國超、李忠民、陳偉鷹等出席分論壇。
  • 地方文化產業輿情周報(第27期)
    民營文化企業要在「放開」「引進」「扶持」上下功夫,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積極引進一批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加快扶持發展一批「精、專、特、新」的中小微民營文化企業。要著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富有獨特魅力的知名文化產業品牌。積極支持吉劇振興,把吉劇保護傳承好。要著力擴大文化消費,完善政策支撐體系。擴大直接融資、拓寬多元融資渠道,努力走出一條「文化+資本」的特色之路。
  • 文化產業創意人才素質模型研究
    在文化產業中,真正的財富源於由創意人員的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等各方面所構成的創意,這是文化產業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實現文化產業增值的重要源泉。因而,能否擁有相當數量的創意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產業能否繼續做大做強的決定性因素。
  •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其中,涉及旅遊的有這些——《意見》指出,要堅持「融合發展,開放共享」的基本原則。推進數字經濟格局下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意見》指出,要加強內容建設。強化文化對旅遊的內容支撐、創意提升和價值挖掘作用,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意見》指出,要構建產業標準體系。
  • 「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簡介
    2011年,在龜山腳下的那片綠蔭裡, 各種榮譽紛沓而至:先後獲得市旅遊特色街區,市全民創業示範基地,市總工會「創業孵化基地」,市「巾幗創業示範基地」等稱號…… 在「漢陽造」老工業遺址上,大氣書寫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新篇章。  一、借勢發展。認真貫執行黨的「十七界六中」全會精神,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促進「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 解讀:深圳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的華麗轉身
    深圳特區成立40年來,在文化發展理念和文化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的成績斐然。首先是培育了一大批諸如深圳文博會、讀書月、大劇院藝術節、創意十二月、鵬城金秋文化藝術節等頗有影響力的深圳文化品牌,建立「城市文化菜單」,規劃建設「新十大文化設施」,提升改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區」,打造「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的文化格局。通過這些努力,深圳豎起了文化發展和文化創新的大旗。
  • 之江文化創意產業園:西湖區第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創之風從這裡...
    最終,他將目光落在了之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彼時之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剛剛開園,是西湖區第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青澀的自己、萌芽的事業、新生的產業園區,就在這一刻交融相匯,像是踩著同個步調的「摯友」,去趕赴一場未知的旅途。如今,這趟旅途已入佳境。林志龍設計的燈光秀作品在G20峰會期間驚豔世界。此後,林志龍的手筆走向了大江南北。
  • 中共昆明市委辦公廳 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昆明文化創意...
    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提升景區文化內涵、推動轉型發展,打造一批體現昆明歷史文化、民族民俗、自然風光等主題特色文化旅遊景區,推動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2. 節慶會展業。依託中國—南亞博覽會、雲南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品牌展會,引進知名國際國內品牌會展落戶昆明。把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國貿中心打造成昆明舉辦國際性、綜合性和大型專業會展的主要承接地,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會展都市。3.
  • 向大型項目要形象向智慧旅遊要效益向文化創意要動力
    落實《「中華源」河南旅遊精品線路提升專案》,重點提升「中國功夫」「古都文化」「黃河絲路」「中原山水」四條精品旅遊線路品質,提升「老家河南·中華之源」的品牌形象。    B:把河南功夫打造成繼長城、熊貓之後的第三張中國旅遊品牌。力爭把少林功夫、太極拳、雜技培育成國際化旅遊精品。    C:塑造旅遊節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