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創50條主撰稿人曾原: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隻飛翔的鳥

2021-01-17 每日經濟新聞

近年來,產業裝備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大力推動文化裝備產業,已經列入了國家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上海市也在2012年底全國率先給出了文化裝備產業的定義,並且在去年年底出臺了文創50條,重新明確將文化裝備產業作為八個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

「《文創50條》推出以後我們這邊也列了一些今年的推動工作,在文化裝備產業,我們可能打一個比方,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隻飛翔的鳥,如果說飛翔的鳥的主體是創意產業的核心,演藝網絡、遊戲,包括藝術等等這些,它尾翼的部分是和其他相關產業的結合。它兩個翅膀,一個翅膀是文化和金融,一個是文化和科技的翅膀。只有這兩個翅膀插上去之後這個鳥會飛的更高,飛的更遠,飛的更好。那麼,文化裝備怎麼去注意它,可能就是這對翅膀,是文化科技融合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上海市委宣傳部發改辦副主任、上海文創50條、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的主撰稿人曾原於6月17日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上海國際文化裝備博覽會(簡稱裝博會)期間同期召開的「2018文化科技金融論壇」上如是指出。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上述論壇匯聚了來自金融界、文化科技界專家學者、行業領袖等大咖級嘉賓,論壇圍繞如何將文化科技帶入金融資本的視野,聚合文化科技與金融創新的產業融合力量,共暢融合與發展,讓文旅產業活起來,點亮文旅產業的詩和遠方。

構建文化科技與金融三者互聯互通 寬解融合機制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上海金融業持續改革開放創新,始終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原。

其中在2014年,上海就出臺了「上海市關於深入推進文化娛金融合作的實施意見」。2015年,上海又出臺了關於促進金融服務創新,支持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2017年12月,上海市發布《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上海文創「50條」)中提出,將加快實施文化裝備產業鏈布局作為上海接下來的城市發展戰略,以及前不久出臺的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都提出了金融服務文化科技的具體舉措。

「在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背景下,文化科技的創新,也是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於上海這個城市來說,文化與金融都曾閃耀出謠言的光芒。上海這座城市具有強大的金融,發展金融具有獨特的優勢,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這一國家戰略確定以來,上海金融業持續改革開放創新,配置全球金融資源的能級不斷提升。」上海市金融工作會員副書記姚嘉勇介紹到,在政策的部署下,上海市金融主管單位方面目前正在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著力推動上海市文化、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發展,鼓勵設立文化、科技、金融服務的專營機構。

「支持優質文化企業金融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引導銀行、證券、保險業主動適用文化科技發展趨勢和相關產業的金融服務需求,創新金融產品,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促進文化科技發展同時,也為金融業自身的發展贏得了空間。這樣才能逐步形成了文化科技、金融良性推動、合作共贏的和諧。」姚嘉勇如是指出。

姚嘉勇表示,按照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部署要求,上海方面正在積極探索新的政策扶持措施。「進一步構建文化科技與金融三者之間互聯互通,寬解融合的機制。全面推動文化科技產業、文化裝備產業升級發展,切實增強上海為打響文化推動上海文創50條實施的支撐服務功能。」

文化、科技、金融三合一成就新時代文化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為推動上海文化裝備產業從「中國使用」向「中國製造」進而向「中國創造」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文化裝備產業快速集聚和發展,首屆上海裝博會以「文化裝備讓文旅資源活起來」為主題,以「文化裝備全產業鏈」為展會布局,文化裝備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風口,如何將其智慧領航成為本屆裝博會期間各方關注的「風向標」。

對此,論壇上嘉賓們圍繞金融資本融合文化科技如何點亮文旅和遠方?就文化、科技、金融的三合一如何成為新時代文化自信與踐行的發動機闡述了各方觀點。

「文化裝備的領先科技、創新應用和金融的投入組合的三合一將引發驅動,文旅文創的產能井噴。文化裝備的產業鏈條,裝備文化的業態各方需要共享、聚結、賦能的平臺。」中華文化促進會秘書長李智平如是提出。

「外來的文化裝備不僅僅是為文化產業提供了一種動力,還將伴隨著我們最新的文旅融合,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與博雅方略集團首席專家竇文章認為,文化裝備也和文化旅遊業一定是相互關聯,文化裝備與文化旅遊業有產業融合、科技融合、功能融合三大融合特點。

竇文章提出,「目前,我們正在經歷著智慧旅遊的大眾旅遊時代,旅遊的消費方式、服務方式、管理方式、營銷方式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文化裝備業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將給雙方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文化裝備將以自身推動文旅產業提升,同時文旅發展綜合需求,又為我們文化科技產品的升級和產品迭代。」

嘉賓們認為,上海文化裝備國際博覽會就是這樣一個文化、科技、金融三合一的窗口和平臺,把國際、國內文化裝備領域最好的技術、資源、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輻射全國乃至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

那麼,上海接下來要如何完善文化裝備產業功能布局,提升文化裝備技術創新能力呢?

對此,曾原提出幾個要點:一是「一基地、一平臺、多園區」的產業空間布局;其次,在整個政策推進裡面,包括資金、括稅收,土地,人才等方面都有很多政策空間要進行進一步的推動;第三,通過專業的諸如本次舉辦的文化裝備的博覽會的形式可以把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裝備進行極具,文化裝備是跨領域的一個非常多的內容提醒。

相關焦點

  • 「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舉行開工儀式——落戶上海閔行,EDG...
    中共閔行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就「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項目開工發表講話:「希望電競中心加快國際化、高水平文化娛樂項目建設,打造 24小時全天候新文創電競活力社區,定將發揮其匯聚新文創電競群英的作用,必將成為電競愛好者線下體驗朝聖地!」
  • 「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在虹橋前灣正式開工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鮑筱蘭上海報導1月4日,「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項目在上海虹橋主城前灣地區舉行了開工儀式,並與由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主持的2021年上海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進行了直播連線,該項目作為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之一。
  • 之江文化創意產業園:西湖區第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創之風從這裡...
    而他所選擇紮根的之江文化創意產業園也已經完成了「蝶變」,成為杭州文化產業園區的翹楚。轉塘水泥廠「變形記」之江文創園引領文創風潮在文創界,西湖區轉塘街道創意路1號,是一個人人皆知的文化地標,因為這裡坐落著杭州藝創小鎮。
  • 「全球電競之都」再添重量級項目,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破土動工 | 派遞
    EDG電子競技俱樂部未來也將會紮根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建成ED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全新基地,並建立自己的俱樂部主場。這一項目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上海市閔行區發布的《閔行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超競互娛董事長袁江竹曾在該計劃發布會上表示,這一項目將成為電競產業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的示範基地。
  • 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舉辦 參展單位超過1000家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線下最大的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海市委宣傳部發改辦主任劉海英說,雖然長三角地區佔全國的面積並不大,但這裡的文化產業卻佔到了全國體量的三分之一。新技術、新業態、新體驗,展會以一個「新」字集中展示長三角地區的文化發展成果,也在更深入的交融中孕育發展新機。
  • 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開幕,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成為重要的陣地,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加速文旅商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2020年12月31日,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SNAS)在五角場開幕。
  • 民建市委領導赴上海智宸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創圖網絡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創圖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走訪調研。  隨後,沈永銘來到上海創圖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行調研。在民建市委企業委員會商會聯絡分委會委員、創圖科技副總裁張生言的陪同下,沈永銘一行參觀了公司產品展示廳。在展示廳內,張生言向沈永銘展示並介紹了公司「文化雲」服務的發展歷程、影響力、解決的問題和新產品。
  • 李菲當選深圳市文化創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深圳市文改辦主任王躍軍在致辭中特別肯定推介了世紀領軍影業電影項目《深圳往事》,表示團結就是力量,堅持才能勝利,合作才能共贏;希望協會能多推出優秀文化產業項目,高舉起深圳文創產業發展的大旗。    經全場投票一致通過,世紀領軍影業董事長李菲當選深創協常務副會長。
  • 創意賦能新生活上海創博會打造「雙創」新平臺
    本報記者 丁江報導第十屆上海創意產業博覽會於2020年12月30日至2021
  • 紫荊花文創作品徵集大賽啟動
    本報柳州訊 (記者/謝永輝)2019年12月27日,柳州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紫荊花城 醉美柳州」——柳州紫荊花文創作品徵集大賽,面向全國徵集紫荊花主題文創作品。近年來,柳州市致力於挖掘、建設紫荊花文化,打造柳州「紫荊花城」城市名片。
  • 上海創博會「智慧生活」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啟動
    近日,為響應政策號召,上海創意產業博覽會組委會和上海市青年創意人才協會,攜手上海綠光教育培訓正式啟動2017創博會「智慧生活」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  本次大賽有幸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及共青團上海市委為指導單位,秉承「智慧生活」這一核心理念,號召創意設計人才。
  • 新華網發布「新華雲創」平臺戰略 聚焦大文化板塊提供六大能力扶持
    圖為新華雲創平臺戰略發布會現場。發布會上,新華網文化產業專家委員會宣布成立,中國美術館、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金臺藝術館、全國高等書法教育分會、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商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與創新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等成為首批專家委員會成員。
  • 文化產業創意人才素質模型研究
    在文化產業中,真正的財富源於由創意人員的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等各方面所構成的創意,這是文化產業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實現文化產業增值的重要源泉。因而,能否擁有相當數量的創意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產業能否繼續做大做強的決定性因素。
  • 地方文化產業輿情周報(第27期)
    6、上海自貿區探索解決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機制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事聯合調解庭暨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法律服務平臺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調解庭將構建一個開放、專業的平臺,幫助企業快捷高效地處理各種商事及智慧財產權糾紛。  上海知識產權局局長呂國強表示,多元化的智慧財產權糾紛機制正在自貿試驗區內逐步形成。
  • 華僑城發力文化創意板塊 與騰訊旗下科技公司打造數字娛樂產業
    1月8日,華僑城文化集團與騰訊持股的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涉及IP運營、線下娛樂開發、產業投資和園區建設等多個領域。而且,除了電競地產開發,雙方還將設立數字創意產業基金,用於參與相關領域企業的投資、上市及併購,幫助優質成長期企業整合資源。   公開資料顯示,創夢天地投資了貓眼微影、萬達影業、熊貓直播以及英國AR公司Zappar和Proxy42等多家企業,以完善產業鏈布局和引進前沿科技。
  • 《雄鷹飛翔》評測7.5分 你是一隻會打嘴炮的鳥
    或許是因為爆發了戰爭,或許是因為出現了全球性災難,又或許人類全體進行了星際移民——總之,人類在50年前從地球表面消失得無影無蹤。綠色植物和野生動物侵蝕了人類的高樓大廈,並重新成為了這顆星球的主人。  這是最近育碧發售的VR遊戲《雄鷹飛翔》中的背景設定。
  • 建設民族文化創意之都——昆明市首屆「銅·斑銅·白銀」創意製作...
    、雲紡文化創意產業園黨委副書記李俊、雲南金馬碧雞旅遊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郎鹹志等領導蒞臨決賽現場,並對決賽現場進行了巡視。他指出,通過舉辦本次職業技能競賽,有利於發現和培養優秀工藝美術人才、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彰顯大國工匠精神,有利於將資源優勢和收益轉化為商品優勢和品牌價值,有利於將創意設計與地域文化相結合、進而轉化為文創產品,有利於弘揚雲南民族傳統優秀文化,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希望各位參賽選手用高超的技藝展示歷史文化名城昆明的神韻,為昆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 人工智慧時代文化創意產業將何去何從?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AI等現代科技引發了一場全新的文化創意產業革命,在顛覆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也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獲取新競爭制高點的契機。尤其人工智慧技術業已成熟的學理性為其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領域提供了基礎,並正在逐級助推人工智慧進入文化創意產業由選擇性介入到全面進入。
  • 浙江淳安發展魚文化創意產業 收藏價值超萬元
    淳安有獨特的人文資源和響亮的千島湖品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既符合「以湖興縣、蝶變淳安」發展定位和建設「文化名縣」的目標,又能提升千島湖旅遊的文化內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淳安新的經濟增長點。  「淳安文化創意產業雖然起步遲、基礎弱,產業鏈也尚未成形,但是我們已經認識到,文化創意是提升手段,能夠使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轉型升級。」 中共淳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創辦主任洪善富說道。
  • 文化品牌與文化創意就是文化旅遊產業的生命力
    【編者按】眾所周知,文化資源是旅遊發展的核心資源,同時,文化創意更是具有提升旅遊產品質量的重要價值。這幾年各地實踐證明了文化的生產、傳播和消費與旅遊活動的互相聯動與互相融合,才能夠充分發掘文化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文化創意的提升,特別是能夠提升旅遊品位、豐富旅遊業態和增強產品吸引力,拓展旅遊發展的空間。可以說文旅融合是發展的趨勢。各地通過一些公共文化機構、對外文化交流等平臺的使用,促進了旅遊推廣和為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各地實踐表明,旅遊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