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深圳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的華麗轉身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的華麗轉身——文化創新發展的深圳模式 

  創新是一個國家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座城市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過40年的建設發展,深圳經濟崛起舉世矚目,科技創新廣受讚譽,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深圳速度」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近年來,深圳文化建設也後來居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創造了與經濟奇蹟一樣的文化奇蹟,深圳由昔日的「文化沙漠」華麗轉身為生機勃勃的「文化綠洲」。

  當前,深圳正在努力打造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相匹配的現代文明之城,文化創新成為深圳一張靚麗的名片。回顧40年的發展歷程,深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新發展的深圳模式。

  從「文化立市」到「文化強市」的文化發展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也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決定了城市的發展前景與後勁。早在建市之初,深圳就非常重視文化建設,在地方財政異常緊張的情況下,仍然著手規劃建設深圳大劇院、體育館、科技館、圖書館、博物館、深圳大學等。這些文化設施不僅展示了深圳極強的文化發展意識和超前的文化發展理念,更奠定了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文化氣質與文化底蘊。

  200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提出「文化立市」的發展戰略,把文化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不斷探索文化創新發展的深圳路徑。2012年,深圳全面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開啟文化建設的新篇章。近年來,深圳文化建設更是走上了快車道,明確打造「創新型智慧型力量型主流城市文化」「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國際創客中心」「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等文化發展目標,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文化發展政策,等等。

  可以說,正是深圳在建設之初就埋下的深厚文化種子,孕育和成長為深圳「文化立市」和「文化強市」的發展戰略,並全面打開了深圳文化建設和創新發展的格局。深圳特區成立40年來,在文化發展理念和文化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的成績斐然。首先是培育了一大批諸如深圳文博會、讀書月、大劇院藝術節、創意十二月、鵬城金秋文化藝術節等頗有影響力的深圳文化品牌,建立「城市文化菜單」,規劃建設「新十大文化設施」,提升改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區」,打造「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的文化格局。通過這些努力,深圳豎起了文化發展和文化創新的大旗。通過在文化方面的不斷創新和探索,深圳多次獲評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和文化創新獎,並先後榮獲「設計之都」「鋼琴之都」「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中國大陸最具創新能力城市」等稱號。

  「文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

  長期以來,深圳高度重視文化創新,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進行了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合理定位。目前,深圳有文化創意企業近5萬家,從業人員超過90萬人,擁有「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會」的文博會品牌,以及文交所、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國家版權交易中心、數字出版基地等國家級產業發展平臺,形成了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總體而言,深圳文化產業目前的發展水平已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而且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文化+科技」「文化+創意」「文化+金融」「文化+旅遊」等「文化+」發展的深圳模式,其中尤以「文化+科技」模式為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最大特點和亮點。

  近年來,深圳憑藉其在高科技和高新技術方面的獨特優勢,以文化為核心、以科技為依託,以文化為內容、以科技為載體,融合網際網路、新媒體、高科技等多元手段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和新業態,將諸如虛擬實境、VR虛擬實境、AR增強現實、3D全息投影、球幕立體實拍、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融入文化產業,推動了文化創意產業跨門類、跨要素、跨行業、跨地域、跨文化融合發展,帶動了原有的高新技術、產品加工、創意設計等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了從傳統的單一文化產品到多元、現代、高科技的文化創意產業轉型升級。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深圳文化產業再出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了深圳文化產業新的使命和高度。《意見》明確指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成為新時代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引領者。」將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作為五大戰略定位之一的「城市文明典範」的重要內容。這個目標定位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的表述一脈相承,明確要求深圳文化產業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上要先行一步,為全國其他地區作出表率,發揮先行示範作用,這是對深圳文化產業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和新使命。

  多元融合與創新包容的文化發展環境

  深圳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城市,創新氛圍得天獨厚,創新特質突出。深圳居民平均年齡32.02歲,為全國人口最年輕的城市。深圳市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與生俱來就具有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特質,源源不斷吸引著眾多優秀年輕人到深圳發展。年輕人的到來,使整個城市充滿激情與活力,城市的創新力日益增強。據2019年中國城市創意指數(CCCI)顯示,深圳的創意指數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後,位列第三。可以說,深圳已經躋身國內文化創新城市的第一行列。

  深圳高新技術和高科技發展成就突出,為深圳文化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雖然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其他城市也有不少高科技企業,但是深圳的優勢更為突出。據統計,2018年深圳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200多家,累計達1.44萬家,PCT國際專利申請7925件,位居全國第一。此外,深圳還有華為、騰訊、大疆等一眾全國重點高科技企業,為文化與科技的廣泛和深度融合提供眾多可能,這也是深圳文化創新發展模式的根本優勢所在。

  深圳文化市場與文化金融建設成就突出。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文化發展方面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搭建促進文化創新發展的各類市場和金融平臺。例如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中國文化產品國際營銷年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合作論壇、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計劃……此外,正在建設深圳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廣東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深圳園區)、深圳「文化銀行」。這些舉措讓深圳走在了全國城市文化建設的前列,為深圳文化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路走來一路歌。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再到「文化森林」,這是深圳文化建設的奇蹟,也是深圳文化創新的生動體現。回望深圳經濟特區建區40年的偉大徵程,深圳文化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而創新始終是深圳最鮮明的文化底色。

  作者系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是2019年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重點項目「深圳市文化創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江濤 )

相關焦點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撒哈拉綠洲如何變成沙漠,神異巨製沙漠巖畫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西自大西洋,東達尼羅河,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南至蘇丹,從大西洋到紅海,撒哈拉沙漠橫貫整個北非,東西綿延近5000千米,南北縱深近2000千米,橫跨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埃及等11國國境,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
  • 中國的「沙漠之城」,榆林市的華麗轉身,全靠國家堅持這40年!
    我國之前是存在這一個「沙漠之城」,陝西省的榆林市,在當地如果你之前去過旅遊的話會發現當地的毛烏素沙漠真正的城市沙漠 在今年的4月份的時候,陝西省將會看不到毛烏素沙漠的身影了,這個是第一個從我國國家版圖消失的沙漠,歷經
  • 深圳創新成長的文化基因
    1980年代「姓資姓社」的顏色之爭,1990年代「文化沙漠」的底蘊之責、「特區不特」的政策之憂,2000年代「難以為繼」的資源之慮、「被誰拋棄」的瓶頸之惑、「產業外流」的轉型之困等等,一次次把深圳捲入輿論漩渦、置於聚光燈下。深圳也因此養成了看淡光環、時時反省、自我革命的警醒與自覺。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言,深圳是中國最具危機感的城市。
  • 高州「鄒氏大屋」華麗轉身成為「高涼鄉土文化博物館」
    題記:高州寶光街道頓梭村委會良民村「鄒氏大屋」華麗轉身成為「高涼鄉土文化博物館」,每天免費開放迎客,數千件文物和名家美術作品同時亮相,傳承鄉土味 留住文化的根…鄉土文化博物館收藏的物品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參觀。
  • 「黃河明珠」烏海,實現由煤到墨華麗轉身
    近年來,烏海不斷加強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實現了由煤到墨的華麗轉身。墨韻書香初秋的烏海涼風習習,行走在大街小巷,一股濃濃的書香墨韻撲面而來,書法大道、書法公園、書法公交站、書法學校,甚至是路燈、牌匾和街道兩旁的建築外立面都融入了書法元素,使得整座城市書韻優雅,翰墨飄香。
  • 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隱藏攻略 沙漠綠洲全DP通關打法攻略
    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隱藏剛布奧怎麼獲得,沙漠綠洲全DP怎麼刷,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是中期副本之一,玩家通鍋賢者之塔就可以開通沙漠綠洲副本了,不思議迷宮沙漠綠洲有隱藏剛布奧神燈和
  • 刀郎文化發源地:擁有西北最大的平原水庫,清水伴隨沙漠真是一絕
    刀郎文化發源地:擁有西北最大的平原水庫,清水伴隨沙漠真是一絕新疆的存在由來以及,古時候新疆也被稱為西域,它至上幾千年已經有了人類文明的活動,至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疆的發展也越來越好了。在這裡的邊境城市,一望無垠的大漠、層巒疊嶂的山脈、另這片土地充滿生命力的綠洲、水洗的天空以及頑強的,它們濃縮了成獨特的西域風光,叫人流連忘返。在這裡,你目之所及就能看到廣袤無垠的戈壁沙漠,防風防沙的林帶、成片蔬果莊園、綠化帶的色彩斑斕,有無數民房掩映其間;在綠洲邊緣地區觀看廣袤戈壁和遠山別有一番風情滋味呢。
  • 「沙漠裡的天堂」錫瓦綠洲
    歡迎來到百家號青青小草小河流水,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錫瓦綠洲。錫瓦綠洲位於埃及首都開羅的西部,它地處乾燥的沙漠之中,是廣布於北非的諸多綠洲之一。數千年來,錫瓦綠洲一直是商隊的臨時驛站。經這些曲折蜿蜒的路連接了它與外面的世界,但此地傳統的柏柏爾文化卻一直保留著原始的風貌。
  • 深圳30年科技創新之路 從科技沙漠到創新先鋒城市
    30年間,深圳經濟特區從創新資源極度匱乏的「科技沙漠」,成為第一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 深圳把「高交會」搭建成為創新成果交易、創新資源交流的平臺。  站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回望,人們很難想像,30年前的深圳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近20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只有2名工程師:一名是獸醫,一名是修拖拉機的。  30年間,深圳從創新資源極度匱乏的「科技沙漠」,成為第一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試點。深圳是如何走出一條科技創新之路的?
  • 文化流動是深圳文化創新的重要原動力
    深圳應先行先試,示範引領,努力創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文化創新是一個國家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座城市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之一,40年來,深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城市文明鑄魂,以順應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為民生幸福夯基,以「文化+」新模式新業態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實現了幾乎從零起步,到碩果纍纍的歷史性跨越。
  • 這個沙漠中的綠洲絕非海市蜃樓,而是一座夢幻小鎮
    在秘魯這個世界上最乾旱荒蕪之一的沙漠中,有一片繁華的綠洲小鎮Huacachina 。 這個綠洲位於秘魯伊卡以南4公裡處,伊卡曾經是個西班牙殖民的地方,位於沙漠的邊界地帶。這個奇幻的仙境小鎮裡頭住了96位居民,靠一些小生意維生。
  • 深圳公示首批45處歷史建築,以後誰還敢說深圳是「沙漠文化」!?
    深圳近期公示了首批45處歷史建築名單,其中有沒有您熟悉的呢?藏身城中村的「牛巷坊炮樓」城中村出了名就是有密密麻麻的握手樓,在福田村裡有一座樓房坐落在村子裡甚是顯眼,它的窗戶比較小,外牆非常厚,牆體也已經變黑,和旁邊的樓房顯然是格格不入乍一看還以為是「爛尾樓」, 原來這就是深圳的45處歷史建築之一「牛巷坊炮樓」!
  • ...太陽穀」,構築經濟「綠洲」 ——「庫布齊沙漠看『海』」的解讀
    【背景材料】2017年7月17日,中國網一篇報導「炎炎夏日,到庫布齊沙漠來看『海』」,引起很多人的興趣。報導說,沙漠裡也能看海?別不相信,走進庫布齊沙漠,你能看到一片「波」光粼粼的光伏海。廣袤的沙漠中建起了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站,遠遠看去,一片片排列整齊的光伏電池板就如同鑲嵌在大漠的藍色之海。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 沙漠中美麗的綠洲,全球幾大壯觀的沙漠綠洲,一起來看看
    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 巴哈利亞綠洲 全球10大最壯觀的沙漠綠洲 巴哈利亞綠洲距離埃及首都開羅500公裡,這麼經典的地方,有機會要來看看。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法拉弗拉綠洲 法拉弗拉綠洲也許是埃及最小的綠洲,但卻有著埃及最著名的一項景觀,可以嘗試遊覽一下,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神秘的撒哈拉沙漠
    亨利·羅特於1956年率法國探險隊進入沙漠,第二年,他們回到巴黎,帶回面積約11.6萬平方英尺的壁畫複製品及照片,成為當時轟動世界的考古新聞。在沙漠中還發掘出許多的村落遺址,它們都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址。
  • 春節期間深圳主要文化場館不打烊
    晶報2020年01月23日訊 春節期間,深圳主要文化場館不打烊,市民可以過一個文化味濃厚的新春佳節。但也請市民注意去往公共場所時佩戴口罩,錯峰遊覽,留意場館是否有臨時閉館通知。
  • 深圳城市綠洲學校入學考試培訓哪家好
    深圳城市綠洲學校 城市綠洲學校(Green Oasis School,簡稱GOS)於2001年建校,為適齡孩子提供高水準的國際課程體系教育,**融貫中西之長,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胸懷的青少年。
  • 沙漠中的綠洲城市-阿曼尼茲瓦
    沙漠中的綠洲城市-尼茲瓦,位於馬斯喀特西南約200公裡,是阿曼內陸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阿曼古都之一。尼茲瓦擁有許多歷史建築和氣勢宏偉的堡壘,進城一看,你會發現其豐富的歷史和多元文化遺產。古堡內有一個博物館,展現了阿曼的過往史和當地的生活文化,古堡外是當地的集市和市場,裡面有些東西很適合當紀念品,蠻有阿拉伯風情。賈布林堡是阿曼最豪華的城堡,也是學習佔星術,醫學和伊斯蘭法的重要地方。 它建於1675年,矩形建築,長43米,寬22米,南北部各有一個圓形的塔樓。城牆使用不規則的石塊建立而成,門口放了2個大炮,看上去有點像軍事城堡。
  • 沙漠中的綠洲,來阿聯,感受最大的阿布達比!
    導語:說到旅遊呢,一定要來感受一下阿布達比了。在阿聯呢,也是最富有的酋長國,來感受一下這裡最大、最富有的地方,也是非常不錯的了。今天我們來到了這個沙漠之洲,一起感受一下它的美景吧。阿布扎在這裡是阿聯最大的地方了。在這裡呢,阿布達比酋長國呢,大部分都是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