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撒哈拉綠洲如何變成沙漠,神異巨製沙漠巖畫

2020-12-06 琴姐談歷史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西自大西洋,東達尼羅河,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南至蘇丹,從大西洋到紅海,撒哈拉沙漠橫貫整個北非,東西綿延近5000千米,南北縱深近2000千米,橫跨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埃及等11國國境,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地表起伏平緩,一般海拔在250米~500米之間,地面主要是戈壁、流沙或沙丘,沙漠中還分布著一些間歇性河谷。整個環境異常乾熱,植物貧乏,動物也很稀少。自從人類有文字以來,「撒哈拉」這個詞就意味著乾旱、饑渴和死亡。但有誰會相信,它過去的名字應該叫撒哈拉綠洲。從綠洲到沙漠,如此巨大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呢?位於撒哈拉大沙漠中部的兩座山脈一恩阿哲爾和提貝提斯,由於常常受到暴風的襲擊,加上晝夜溫差很大,山上的石頭有不少成了發發可危的石橋和迷宮似的石窟。

起初,人們並未注意這些石窟有什麼特別之處。後來在一次科學考察中,考古學家在這些石窟山洞裡發現了原始人類的巖畫這些巖畫早期的和後期的有很大區別,早期的是石刻的,後期的則是用黃褐色的泥土畫上去的。那些巖畫反映的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使發現者吃驚,人們居然在巖畫中發現有一些學者由此推測撒哈拉在幾千年前是大草原,因為在大批生存的自然環境中,草和水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巖畫中還包括很多形象生動、神態逼真的水牛鴕鳥、大象、羚羊、長頸鹿等動物於是人們認為大約在6000多年前,撒哈拉曾處於高溫和多雨期,以塔西裡臺地為起點,南到基多湖畔,北到突尼西亞窪地,構成了龐大的西北水陸網。臺地在多雨期出現了許多積水池,沿著這些積水池,便繁殖起來了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撒哈拉文化也因此得到了高度的發展,並曾昌盛一時。通過對巖畫的研究,人們還發現只有在極少數的地區有有關駱駝的巖畫。從碳14的測定中可以看出,在前期巖畫中還沒出現駱駝的形象,都是後期的作品中才有駱駝的形象的。

據此,一些學者認為,公元前500年前3500年,撒哈拉居住著許多狩獵或遊牧部落,隨著氣候的變化,撒哈拉成為沙漠後,公元前400年前300年,駱駝才從西亞來到這裡。有地理學家認為,曾經的綠洲變成沙漠是自然條件變化的結果。因為這一地帶氣候極其乾燥,日照時間特別長,最熱的幾個月中平均溫度超過30℃,地表溫度更是高達70℃。此外,這裡還受到一股叫「馬丹」的東北風的影響。這種風終年不停,一吹整個地區就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再好的植被也會被掃蕩一空,無法留存。生態學家則認為,這片土地自古以來自然條件就很惡劣,一直經受著太陽的暴曬和季風的侵擾。之所以會有綠洲變沙漠的結果,是因為人類自身的活動所致。據分析,這裡的人們犯了一個難以挽回的錯誤:在當時的農牧社會裡,為了發展經濟和戰勝敵人,人口的增加越來越必要。隨著人口的增多,田地變廣了,牲畜也變多了,漸漸地綠色原野就無法負荷了。土地一植物一動物一人類這根生命的鏈條一旦斷裂,便會完全崩潰於自然災害的肆虐中。撒哈拉沙漠形成的過程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在自然一社會一文化生態系統中,人類的發展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必須用生態的理念去幫助它朝積極的方向發展。

在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的非洲有許多史前原始巖畫,這些巖畫精美絕倫,分布極為廣泛,約有十多個國家,如阿爾及利亞、衣索比亞、埃及、莫三比克、肯亞等都有這種原始的藝術作品保留下來,而且數量非常多,流傳也很廣。這些巖畫有相當複雜的表現形式和手法,還有豐富多彩的內容。粗獷樸實的筆畫使用的是水混合臺地上的紅巖石磨成的粉末冷制而成的顏料,由於顏料中的水分能充分滲入巖壁內,長久接觸後發生化學變化,使顏料溶進巖壁。因而很多年後,畫面依然鮮豔奪目。早在1721年,一個葡萄牙人旅遊團從一個旅遊團成員偶然在巖壁上發現了一幅畫著動委內瑞拉出發到莫三比克旅遊觀光物的巖畫。隨後人們又發現了位於阿爾及利亞東部的巨大的顏料庫,它位於撒哈拉沙漠中的恩阿哲爾山脈,這條山脈長800千米,寬50~60千米,巖畫的主要顏料就是那裡蘊藏著的豐富的紅砂土礦藏。

1956年一個法國探險隊在這片廣闊的山區裡競發現了1萬多幅作品。科學家們根據這些巖畫所反映的內容,推斷撒哈拉地區以前並不是沙漠,這裡曾生存著一群生活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人們他們的謀生手段是獵取大型水棲動物,也放牧羊群。大量考古資料證實,公元前8000年前2000年,在地質學上是非洲寒武紀的潮溼期,那時撒哈拉地區並不是沙漠,而是一片布滿熱帶植物的草原,這種草原正適合狩獵。非洲原始巖畫中,有許多神秘的人物形象,有的是手持長矛、圓盾的武士,他們乘坐戰車迅猛飛馳,仿佛雄偉的戰士;有的場面則是人們射擊野鹿和狩獵野牛,他們手持弓箭,個個身材魁梧。科學家們由此得出以下結論:當時戰爭頻繁,甚至成為了人們的職業,而在經濟中佔突出地位的是狩獵。

畫面上有些人戴著小帽子,身纏腰布;有些做出敲擊樂器的樣子;有些做出貢獻物品的樣子,仿佛是描述祭神的畫面。其中還有畫著巨大圓腦袋的人像,他們的服飾非常厚重笨拙,除了兩隻眼睛,臉上什麼也沒有,而且表情呆滯。人類發明了宇宙飛船以後才明白這些畫面的意思,現在的太空人穿上太空衣、戴上帽子後,與那些圓頭人像有著驚人的相似。究竟是誰創作的非洲原始巖畫呢?許多人認為是當地的土著布須曼人創作的。布須曼人的文化中心正是撒哈拉地區,在這個中心地區發現的許多巖畫都可以證明這一點。北邊的塔西裡,南邊的非洲中部及南部,東邊的埃及的巖畫都是從這個中心地區傳播出去的。

而一些歐洲學者則堅持認為外來文化的傳播創造了非洲史前巖畫,有的乾脆說非洲史前巖畫是歐洲史前巖畫的複製品。他們認為首批歐洲移民尼安德特人在公元前5萬年左右來到非洲,大批克羅馬農人在4000年後居非洲,他們是歐洲史前巖畫的創造者,是他們把巖畫帶到了非洲。但不少專家指出,巖畫中表現了非洲。但不少專家指出,巖畫中表現了非洲些部族的人種特徵,例如非洲人一般都是高聳臀部,這是歐洲史前巖畫中不可能有的。非洲巖畫究竟是天外來客的隨心之作,還是非洲土著布須曼人的智慧結晶,或是歐洲史前巖畫的複製品?

現在仍然眾說紛紜。然而非洲巖畫的發現對世界原始文化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使我們了解、考察非洲原始部族的生活與社會形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在所有的非洲原始巖畫中,撒哈拉大沙漠的壁畫尤為壯觀。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沙漠壁畫是德國探險家巴爾斯於1850年在撒哈拉考察時無意中發現的,有鴕鳥、水牛及各式各樣的人物像。由於缺乏考古知識,當時這些壁畫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23年後科學家專門對這些壁畫進行了考察,結果發現在畫中記述的都是1萬年以前的景象。後來,在撒哈拉大沙漠中部的塔西利臺地恩阿哲爾高原上人們又偶然發現了一處巨大的壁畫群落。這個壁畫群落長達數千米,全都繪在巖陰上,上面刻畫了遠古人們的生活情景,五顏六色、色彩雅致。

相關焦點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神秘的撒哈拉沙漠
    從發掘出的大量文物來看,撒哈拉在距今1萬年4000多年間是一個草木茂盛的綠洲。當時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的部落和民族,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化,磨光石器的廣泛流行和陶器的製造是其主要特徵。當時的文化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從壁畫中的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文字可以看出這一點。壁畫中繪有很多的馬匹,還有形象生動、神態逼真的鴕鳥、大象、羚羊、長頸鹿等,甚至有描繪水牛形象的壁畫。
  • 未解之謎:撒哈拉沙漠曾是生機綠洲,滄海桑田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古人難道會選擇在沙漠裡延續文明嗎?當然不可能,唯一能夠說得通的就是這裡曾經是宜居地點,撒哈拉沙漠曾是一片綠洲,從古至今,究竟經歷了什麼?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的北部,氣候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就算是一篇普通的沙漠,我們也能想像到沙漠裡有多「乾渴」,更不要說這個世界上除南極洲以外最大的沙漠了,氣候條件可想而知。但這麼大的一塊土地,真的從古至今都是一片荒漠嗎?
  • 未解之謎:撒哈拉沙漠壁畫之謎
    1850年,德國探險家巴爾斯來到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察,無意中發現巖壁中刻有鴕鳥、水牛及各式各樣的人物像。1933年,法國騎兵隊來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臺、恩阿哲爾高原上發現了長達數千米的壁畫群,全繪在受水侵蝕而形成的巖陰上,五顏六色,色彩雅致、調和,刻畫出了遠古人們生活的情景。
  • 未解的撒哈拉沙漠之眼
    大家眾所周知撒哈拉沙漠是全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之一,就在這個全世界最大的荒漠中,有一個所有人都知道也是世界未解之謎之一的"撒哈拉之眼」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為「理查特結構」(RichatStructure),它位於世界最大的沙漠中,它的直徑達到48公裡,從太空上清晰可見。
  • 巖畫記錄撒哈拉曾經的青翠蔥蘢
    第三次進入撒哈拉腹地,除了它多變豐富的地形地貌讓我著迷,這裡蘊藏的眾多巖石藝術更加令我驚嘆。位於阿爾及利亞與利比亞交界處的阿爾傑高原,因為保存有1.5萬多處珍貴的史前巖畫、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全球面積最大的露天巖石藝術博物館」。一處處生動、細膩又神秘的巖畫和石刻,不僅讓人對沙漠的過往展開無盡遐想,也讓遊客體驗到氣候變暖可能導致的惡果。
  • 神秘的撒哈拉巖畫,講述了古老的撒哈拉不一樣的景象
    撒哈拉沙漠是咱們世界目前第一大沙漠,這裡的氣候非常的炎熱乾燥,而且常年沒有降雨,就是一個這樣極端天氣之下的地方,植物非常的稀少,而且土地都會幹裂,竟然曾經有過高度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或許大家對這種說法不是很相信,但是科學家已經在這片沙漠之中找到了有力的證據,就是撒哈拉巖畫,不過這些巖畫非常的虛幻
  • 地球傾斜0.6度,綠洲變沙漠,草原鬱鬱蔥蔥才是撒哈拉原來的模樣
    綠色的撒哈拉不僅是動植物的綠洲,也孕育著古代撒哈拉文明,人們在這裡打獵、遊牧、釣魚、發展農業、製作陶器。然而,在距今10000到8000年時,這一切都結束了。根據 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施密特的研究,重大的氣候變化徹底改變了撒哈拉沙漠的生態環境,也顛覆了當地人的生活。
  • 撒哈拉沙漠裡為什麼有一些壁畫,遠古時期這裡是否有人居住?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氣候炎熱乾燥。然而,在這片極度乾旱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空地上,卻有著高度繁榮的古代文明——沙漠中有許多美麗的古代大型壁畫。據研究,撒哈拉沙漠曾經是一片綠色的平原,非洲居民在這裡創造了古老而自豪的燦爛文化。那麼,是什麼原因使當年綠洲變成了「窮荒絕漠鳥不飛,萬漬千山夢猶懶」的千裡沙海呢?
  • 撒哈拉沙漠下面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世界上的死亡之地你知道幾個呢?如果現身在炎熱乾旱,且隨時都能出現海市蜃樓的撒哈拉沙漠,你會感到絕望嗎?它就是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他的面積幾乎和整個美國相當。此處不僅矗立著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埃及金字塔,還隱藏著另一個至今仍然未被揭開的謎團撒哈拉之眼。撒哈拉之眼位於撒哈拉沙漠西部,茅利塔尼亞境內,地質構造機器獨特,直徑約為50KM,海拔高達400M,整體相當平坦,看起來就像個圓環。
  • 撒哈拉大沙漠下面,埋藏著什麼"秘密"
    提到沙漠,讀者們可能會立即想到一望無垠的漫漫黃沙,這裡缺雨少水,一片死寂之氣。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其實沙漠並非都如想像的一般,相反,在它的下方,還是另一派&34;的場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沙漠的形成,多是由於地球氣候大幅度變化的結果,世界上的沙漠地帶有很多,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3左右,由於沙漠地帶荒涼且無生命,故此也有&34;之稱。
  • 撒哈拉沙漠壁畫之謎
    聞名於世的撒哈拉沙漠遠古大型壁畫,位於撒哈拉沙漠北緯30度區。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一大沙漠,氣候炎熱乾燥。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把沙子挖空,底下會是什麼?
    撒哈拉沙漠的面積知道了,那它有多深?假如把沙子全部挖出來,它的底下又是什麼?撒哈拉沙漠底下是什麼作為地球上最大的沙漠,它幾乎遍布整個北非地區,總面積和澳洲差不多。東西長約5600公裡,南北寬約1600公裡。
  • 撒哈拉沙漠還能重新變回綠洲嗎?
    撒哈拉沙漠的轉變發生在上次冰河期結束,大約1.1萬年前至5000年前的期間。翠綠的植被生長在沙丘之上,降雨的增多把乾旱的凹地變為湖泊。非洲北部大約900萬平方公裡的地區成為綠洲,成群的河馬、羚羊、大象和歐洲野牛等動物被茁壯的草叢和灌木吸引而來,大快朵頤。
  • 生命禁區變成「綠洲」,撒哈拉沙漠長出18億棵樹,變化令人驚訝
    沙漠有多可怕?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沙漠一般都是「生命的禁區」,那麼,沙漠究竟有哪些可怕之處呢?首先,沙漠中的水資源非常短缺,一旦進入沙漠,可能走很久都不會遇到綠洲,同時,沙漠中的風沙很大,一旦大風出現,沙子可能會將生命全部掩埋。 同時,沙漠晝夜溫差也是極大的,即使是經驗極其豐富的探險家,在沙漠中也是很難保證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的。
  • 在空中瞭望撒哈拉沙漠
    駐外之家 | 海外華人第一平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01 2006年9月,我從非洲的赤道幾內亞馬拉博機場起飛,終點到巴黎,全程5個多小時,途經西北非的茅利塔尼亞及西屬撒哈拉,讓我從空中俯瞰了撒哈拉一回
  • 假如全球沙漠都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
    ,取而代之的是像亞馬遜那樣的原始森林,為了實現這個美夢,甚至有人提出將大量海水輸送沙漠來增加空氣溼度的建議,從而增加降雨量,從而讓沙漠變綠洲。,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但未必是件好事,可能會給地球環境帶來多種不利影響,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
  • 旅遊:如何以及在何處體驗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的部分地區目前禁止旅行者,但其規模仍然可以訪問重要地區,尤其是在摩洛哥,突尼西亞和埃及。在這些地方,體驗撒哈拉沙漠就是遠程篝火,慢速駱駝之旅以及更廣泛的四驅越野探險。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旅程可以像沙漠本身一樣多樣化,但也有一些典型的經歷。大多數人都在門戶城鎮開始,那裡組織了遠徵沙漠的探險活動。
  • 世界未解之謎:撒哈拉沙漠之眼是另一世界入口?科學界無明確解釋
    提到沙漠,人們總會想到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想到乾涸與死亡。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則更是充滿了未解之謎。這裡不僅危險又神秘,還有三毛的一支筆為這片區域增添了一絲溫柔與美麗,讓荒涼的撒哈拉變得如此令人著迷。
  • 探尋沙漠綠洲背後的「秘密」
    雍黎/圖17000畝沙漠已經變綠還有眾多「未解之謎」待解開「內蒙古冬天來得早,地裡的部分辣椒、西瓜都是來不及收就已經被霜凍了。」雍黎/圖讓沙漠變成綠洲,開滿鮮花,收穫莊稼,這是易志堅教授研究團隊歷經10年的研究與實踐創造的「生態奇蹟」。易志堅團隊從植物中提取了一種纖維黏合劑,放到沙裡,添加適量的水,讓沙子擁有生態力學屬性,具有了保水性,實現「土壤化」。
  • 盤點5個罕見的自然未解之謎,你知道神奇的沙漠之花嗎?
    盤點巖石發聲之謎,你知道嗎?神奇的巖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沙漠地帶,有一塊巨大的巖石,足足有好幾間房子那麼大。這個地方居住著許多印第安人。你知道神奇的沙漠之花嗎?沙漠中為什麼會有這種花?連綿起伏的沙漠中,有一片綠洲,這裡生長著茂盛的植物,並盛開著鮮花。素有「不毛之地」的沙漠也會有如此獨特的風景嗎?在秘魯的濱海區廣泛分布著流動的沙丘,沙丘中年平均氣溫很高,而年降水量卻很低。但大約每隔幾年,降水量就會驟然增長,沙漠中會奇蹟般地冒出綠意和鮮花。乾涸的沙漠只要有大量的降水就會開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