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還能重新變回綠洲嗎?

2020-10-02 煎蛋

撒哈拉沙漠的轉變發生在上次冰河期結束,大約1.1萬年前至5000年前的期間。翠綠的植被生長在沙丘之上,降雨的增多把乾旱的凹地變為湖泊。非洲北部大約900萬平方公裡的地區成為綠洲,成群的河馬、羚羊、大象和歐洲野牛等動物被茁壯的草叢和灌木吸引而來,大快朵頤。這個茂盛的天堂早已消失,但會再次到來嗎?

簡單來說,答案是肯定的。加州大學地球系統的助理教授Kathleen Johnson表示,綠色撒哈拉(Green Sahara),也被稱作「非洲溼潤期」,是由於地球斜軸不斷改變轉動軌道引起的,這個模式每23000年會重複一次。

但是,由於一個不確定因素——人類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了難以控制的氣候變化——所以還不知道目前全球最大的熱沙漠撒哈拉什麼時候能變成新綠洲。

撒哈拉沙漠變成綠洲是因為地軸傾斜角度的改變。大約8000年前,地軸的傾斜角度從約24.1度變成了如今的23.5度。這一點點的角度變化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現如今,北半球在冬季月份裡離太陽最近。但是在綠色撒哈拉時期,北半球在夏季距離太陽最近。

這導致地球北半球在夏季月份裡受到的太陽輻射增加。太陽輻射的增加也會增強非洲的季風。撒哈拉上方增加的熱量製造出一個低壓系統,把大西洋的溼潤空氣引至乾燥的沙漠。(通常,季風從乾旱的陸地吹向大西洋,散播的沙塵肥沃了亞馬遜雨林,也為加勒比地區建造了沙灘。)

根據NOAA,水分的增多將此前乾旱的撒哈拉轉變為被草叢灌木覆蓋的大草原。隨著獸群的增多,人類也跟著增多,最終馴化了野牛和羊,甚至還創造了該地區象形藝術的一個初期體系。

搖擺的地球

但為什麼地球的斜軸會變呢?為了理解這種意義深遠的改變,科學家需要著眼於太陽系中地球的鄰居們。

哥倫比亞大學Lamont-Doherty地球觀測站的氣候和生命中心主管Peter de Menocal表示:「地球的自轉會受到月球還有質量更大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的影響,加在一起會對地球的軌道帶來周期性變化。」其中的一個變化便是地球斜軸的「搖擺」。

這種搖擺就是致使北半球每23000年在夏季更靠近太陽的原因——也就是研究人員口中的北半球夏季日曬最大值。基於首次於1981年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學者推測在綠色撒哈拉時期,北半球的太陽輻射比現在高7%。根據1997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文張,這部分熱能的增加能將非洲的季風降水增多17%至50%。

氣象科學家對綠色撒哈拉感興趣的點在於它是如此的來去匆匆。Johnson說,綠色撒哈拉只持續了200年。太陽輻射的變化是逐步的,但是地貌的改變卻是突然的。「這是個氣候劇變的實例,還是在人類能夠注意到的時間尺度上的,」她說。

「海洋沉積物記錄顯示綠色撒哈拉是反覆出現的,」Johnson告訴Live Science說。下次北半球的夏季日曬最大值——綠色撒哈拉再現之時——預期將於1萬年後的公園12000年或13000年再次出現。但是科學家無法預測的是溫室氣體將會對這一自然氣候循環造成多大的影響。

Johnson說:「古氣候研究提供的明確證據表明人類所作所為相當空前。」即便今日人類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到了12000年,這些氣體仍會增加。「氣候變化將會被疊加到地球的自然氣候循環中,」她說。

海洋沉積物中有地質證據表明這些綠色撒哈拉事件最早可以追溯至中新世(2300萬年至500萬年前),其中包括大氣二氧化碳水平與目前相似、甚至可能還高於今日的時期。因此,未來的綠色撒哈拉事件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出現在遙遠的未來。現在不斷增多的溫室氣體對撒哈拉地區還有著它們自己的綠化效果,雖然不及地軸擺動帶來的變化程度。但由於氣候模型的局限性,這一觀點還遠不能夠確定。

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將撒哈拉的部分地區變成綠地;如果大量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在這裡建成,撒哈拉及其南部的薩赫勒地區的降水便會增多。

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站能增加周圍區域的溫度和溼度。從事該研究的研究人員表示,降水的增多會促進植被生長,製造出一個正向的反饋迴路。不過,這一巨型工程還沒有在撒哈拉沙漠進行測試,因此直到這個項目獲取注資之前,人類或許要一直等到12000年甚至更久以後才能見到撒哈拉再變綠洲。

本文譯自 LiveScience,由譯者 Diehard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未解之謎:撒哈拉沙漠曾是生機綠洲,滄海桑田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古人難道會選擇在沙漠裡延續文明嗎?當然不可能,唯一能夠說得通的就是這裡曾經是宜居地點,撒哈拉沙漠曾是一片綠洲,從古至今,究竟經歷了什麼?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的北部,氣候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就算是一篇普通的沙漠,我們也能想像到沙漠裡有多「乾渴」,更不要說這個世界上除南極洲以外最大的沙漠了,氣候條件可想而知。但這麼大的一塊土地,真的從古至今都是一片荒漠嗎?
  • 生命禁區變成「綠洲」,撒哈拉沙漠長出18億棵樹,變化令人驚訝
    首先,沙漠中的水資源非常短缺,一旦進入沙漠,可能走很久都不會遇到綠洲,同時,沙漠中的風沙很大,一旦大風出現,沙子可能會將生命全部掩埋。 同時,沙漠晝夜溫差也是極大的,即使是經驗極其豐富的探險家,在沙漠中也是很難保證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的。
  • 撒哈拉沙漠要變綠?科學家:或23000年重複一次,曾是河馬的故鄉
    沙漠綠洲並非亙古不變:沙漠變綠洲真不是天方夜譚,只不過以人類的壽命長度來說,當然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哪個大沙漠從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了長滿參天大樹的森林綠洲。要知道在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前,沙漠就早已存在多年,相信大家都看過地球大部分表面被水覆蓋的深藍色圖片,而地球上的陸地又有三分之一的部分都是沙質荒漠化的土地,也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沙漠。儘管沙漠中沒有太多我們肉眼可見的生命,但是夜幕降臨之後,這些荒漠中就會竄出許多白天看不到的動物。但是,沙漠並不是永遠的沙漠,比如現在的撒哈拉沙漠就曾經是綠洲,也是當時河馬、野牛和大象等動物的生活棲息地。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撒哈拉綠洲如何變成沙漠,神異巨製沙漠巖畫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西自大西洋,東達尼羅河,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南至蘇丹,從大西洋到紅海,撒哈拉沙漠橫貫整個北非,東西綿延近5000千米,南北縱深近2000千米,橫跨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埃及等11國國境,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
  • 地球傾斜0.6度,綠洲變沙漠,草原鬱鬱蔥蔥才是撒哈拉原來的模樣
    三毛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一片沙漠的形成當然不會如此浪漫,這片飛沙走石的浩蕩沙海也曾孕育著遠古的文明。綠色的撒哈拉不僅是動植物的綠洲,也孕育著古代撒哈拉文明,人們在這裡打獵、遊牧、釣魚、發展農業、製作陶器。然而,在距今10000到8000年時,這一切都結束了。根據 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施密特的研究,重大的氣候變化徹底改變了撒哈拉沙漠的生態環境,也顛覆了當地人的生活。
  • 撒哈拉沙漠居然下雪了!一組照片震驚世界,99%的人都沒見過!
    印象中的撒哈拉沙漠是這樣的:黃沙漫漫,漫無邊際,炎熱且乾旱,幾乎沒有降水▼©圖蟲:Anibal Trejo Adobe沒想到雪後的撒哈拉沙漠還能這樣:沙漠和雪,本是水火不容的兩極,卻共存於此▼ 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撒哈拉沙漠的雨量顯著增長,有科學家就表示,1.5萬年後,撒哈拉沙漠可能會再次變回綠洲。
  • 人類或許要一直等到12000年甚至更久才能見到撒哈拉再變綠洲
    撒哈拉沙漠的轉變發生在上次冰河期結束,大約1.1萬年前至5000年前的期間。翠綠的植被生長在沙丘之上,降雨的增多把乾旱的凹地變為湖泊。非洲北部大約900萬平方公裡的地區成為綠洲,成群的河馬、羚羊、大象和歐洲野牛等動物被茁壯的草叢和灌木吸引而來,大快朵頤。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逐漸變綠洲,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被治理好嗎?
    地理科學方面,一直是大家喜歡的話題,今天和大家探討的就是一個關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問題,因為長時間以來沙漠的治理一直是人們牽掛的問題,那麼這個沙漠能成為綠洲嗎?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不過想將沙漠變成綠洲,最主要的就是其根本的問題的了解,才能做到實質性的治理!
  • 打通喜馬拉雅山,荒漠變水田?英國也有此構思,撒哈拉沙漠變大海
    類似的「美妙」構想也不只是在中國,撒哈拉大沙漠也有過類似改造計劃,只是不同於炸喜馬拉雅山引水汽,改造撒哈拉是要在剛果河築水壩,將河水灌入剛果盆地成為「剛果湖」,然後再將持續增高的水位倒灌給查德盆地形成「查德湖」,最後再用湖水灌溉撒哈拉沙漠。只是這種方法的工程量實在太大,而且對於當地的生態平衡也都是極大的破壞。
  • 科學揭秘:撒哈拉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每日科技網】   眾所周知,撒哈拉沙漠在今天是個廣袤無垠、極為乾旱的平原,終年高溫乾燥、降水極少。然而,幾千年前的撒哈拉卻是點綴著湖泊的青蔥原野。  一位考古學家認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是由於人類活動。
  • 世界三大無人區之一的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今天小鹿要給你們介紹一個特殊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這個名字你們肯定不陌生吧,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的北部,氣候條件非常的惡劣,世界上很少有生物能夠在這個沙漠生存,當然人類也不例外。
  • 撒哈拉沙漠長出18億棵樹,地球變得更綠了,環境在變好嗎?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沙漠一直籠罩著神秘的色彩,常年乾旱無雨,炎熱惡劣,是我們對沙漠的固有認知。撒哈拉沙漠常年乾旱高溫,很多時候甚至能突破57度的紀錄,這裡也被認為是人類的生命禁區。
  • 沙漠中的綠洲非常難得一見,莫扎比綠洲上榜,一起來看看吧
    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莫扎比綠洲 莫扎比綠洲位於撒哈拉沙漠北部,這裡的美景令人神往,你也是這樣想的嗎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加波羅恩綠洲 加波羅恩是一個以一片大型淡水湖為基礎的綠洲,這裡確實是個休閒的好地方,值得前去遊覽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思瓦綠洲 思瓦綠洲位於埃及境內,
  • 8個關於撒哈拉沙漠的秘密:在一萬一千年前,它曾是一片綠洲
    大約一萬一千年前,它曾是一片綠洲,8000到45000年前由於地球軌道軸線傾斜,導致其受到了嚴重影響考古學家一直在研究當地發現的數百個石頭物體,這些石頭估計有幾千年的歷史,人們用它們來製造各種結構撒哈拉之眼是一個25英裡長的地理構造,只能從鳥瞰圖中看到,地質學家認為
  • 撒哈拉大沙漠下面,埋藏著什麼"秘密"
    在19世紀中葉,他來到了撒哈拉沙漠這片魔鬼地帶。起初,他只是想進行一次人生的終極挑戰,但令巴爾斯想不到的是,他居然能發現不少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航天偵測技術也為揭開撒哈拉沙漠之謎,提供了更多的機會。1981年11月,美國太空梭飛臨撒哈拉沙漠上空,利用先進的遙感檢測技術,對茫茫沙海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掃描。高空飛機檢測結果顯示,撒哈拉沙漠的黃沙之下,隱藏著面積頗為巨大的古代山谷與河床。此次發現震驚了世界,它不僅直接的印證了探險家巴爾斯的猜想,同時也為後續科研工作指明了考察的方向。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旅遊:如何以及在何處體驗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的部分地區目前禁止旅行者,但其規模仍然可以訪問重要地區,尤其是在摩洛哥,突尼西亞和埃及。在這些地方,體驗撒哈拉沙漠就是遠程篝火,慢速駱駝之旅以及更廣泛的四驅越野探險。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旅程可以像沙漠本身一樣多樣化,但也有一些典型的經歷。大多數人都在門戶城鎮開始,那裡組織了遠徵沙漠的探險活動。
  • 沙漠魅影——撒哈拉「大沙海」
    沙漠仿佛就是埃及的代名詞,就連Sayed Ali最先想取得中文名,也是"沙漠駱駝"。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埃及百分之九十的國土面積都是沙漠,是實實在在的沙漠中的國家。埃及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東部和西奈半島,成片的沙漠映襯著埃及的黃,是埃及的底色。西部的大沙漠是撒哈拉的一部分。沿著尼羅河西岸延伸,直至利比亞境內。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把沙子挖空,底下會是什麼?
    撒哈拉沙漠的面積知道了,那它有多深?假如把沙子全部挖出來,它的底下又是什麼?撒哈拉沙漠底下是什麼作為地球上最大的沙漠,它幾乎遍布整個北非地區,總面積和澳洲差不多。東西長約5600公裡,南北寬約1600公裡。
  • 撒哈拉沙漠下面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如果現身在炎熱乾旱,且隨時都能出現海市蜃樓的撒哈拉沙漠,你會感到絕望嗎?它就是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他的面積幾乎和整個美國相當。此處不僅矗立著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埃及金字塔,還隱藏著另一個至今仍然未被揭開的謎團撒哈拉之眼。撒哈拉之眼位於撒哈拉沙漠西部,茅利塔尼亞境內,地質構造機器獨特,直徑約為50KM,海拔高達400M,整體相當平坦,看起來就像個圓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