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綠洲並非亙古不變:
沙漠變綠洲真不是天方夜譚,只不過以人類的壽命長度來說,當然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哪個大沙漠從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了長滿參天大樹的森林綠洲。一般人對沙漠的印象都是乾燥缺水和很難看到植物,但這些土地下卻往往都埋藏著大量石油等稀有物質,而考古學家們最喜歡的目的地類型之一也是沙漠,因為這裡很可能會發現陸地上都難以找到的古生物化石,甚至是古代人類社會的重要文物。
要知道在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前,沙漠就早已存在多年,相信大家都看過地球大部分表面被水覆蓋的深藍色圖片,而地球上的陸地又有三分之一的部分都是沙質荒漠化的土地,也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沙漠。儘管沙漠中沒有太多我們肉眼可見的生命,但是夜幕降臨之後,這些荒漠中就會竄出許多白天看不到的動物。但是,沙漠並不是永遠的沙漠,比如現在的撒哈拉沙漠就曾經是綠洲,也是當時河馬、野牛和大象等動物的生活棲息地。
沙漠再次變綠還有多少年?
客觀來說,就沙漠的自然環境,要想通過人力來逆轉並不現實,而原因也不只是成本那麼簡單。大家都知道,目前土地荒漠化的情況有加劇,這也是為什麼提倡大家力所能及的多植樹,不要去破壞周邊植被。但是,如果要讓全世界的沙漠都變綠卻不可能,至少不是人類可以做到的事,但是這件事地球自己卻可以辦到,比如撒哈拉沙漠就有可能在之後的時間裡逐漸變成綠洲。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加州大學這個知名學府,該校地球系統副教授凱薩琳·詹森表示:撒哈拉沙漠終將被一片綠色覆蓋,現在地表的乾旱洞穴也會成為裝滿水的湖泊,那時將會有很多動物再次回到這片它們祖先曾生活的土地。而撒哈拉沙漠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其實是因為地球圍繞自己的旋轉軸運動是引起的,而該沙漠的溼潤時期出現規律大概是每23000年一次。當然,教授也表示由於目前氣候變化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量過大而發生變化,所以,下一次撒哈拉沙漠具體什麼時間會變綠則變得不確定。
原來,目前地球旋轉的傾斜度從大約八千多年前的24.1度變成了現在的23.5度,簡單點說,那就是當冬季來臨的時候,其實北半球的位置會更靠近太陽。而當撒哈拉沙漠變綠的時候,太陽一定是在夏季的時候更靠近北半球。隨著太陽在北半球散發出的熱量變多,那麼季風的效用就會因為熱量變化而變得更大,而水分就因為這個變化能夠從大西洋來到荒涼的沙漠之中。隨著水分的持續性增加,目前的撒哈拉沙漠就會變成被草叢和灌木布滿的超大草原。
全球沙漠變綠有可能讓生態系統遭到毀滅性破壞嗎?
沙漠地區有專門氣候,我們稱其為沙漠氣候或者乾旱氣候,但是沙漠並不是位於相同的維度,所以還有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三種不同的類型,沙漠的形成就始於這種特殊的氣候,而沙漠氣候的形成則主要是因為特殊的地質時期所致。為什麼沙漠植被都很稀少?主要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的降雨量都特別少,通常還難以達到50毫米,而且這是年降水量,而不是某個月或某個季節的自然降水量。比如,我國吐魯番的年降水量就只有十多毫米,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還只有三毫米都不到。
沙漠中的植物,與我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完全不同,這大概就是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產出吧。其實,如果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了綠洲,耕地面積會明顯增加,可能會產出更多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草原和森林動物可能會因為棲息地改變而變得更多,但我相信沒有人可以準確知道具體會給地球生態系統造成多大影響,但可以肯定地是這樣的變化對於地球生態系統來說一定不是毀滅性地,不過,那些只有沙漠中才會存在的生命就可能會滅絕了,包括了一些沙漠植物和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