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要變綠?科學家:或23000年重複一次,曾是河馬的故鄉

2021-01-10 悟空科學

沙漠綠洲並非亙古不變:

沙漠變綠洲真不是天方夜譚,只不過以人類的壽命長度來說,當然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哪個大沙漠從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了長滿參天大樹的森林綠洲。一般人對沙漠的印象都是乾燥缺水和很難看到植物,但這些土地下卻往往都埋藏著大量石油等稀有物質,而考古學家們最喜歡的目的地類型之一也是沙漠,因為這裡很可能會發現陸地上都難以找到的古生物化石,甚至是古代人類社會的重要文物。

要知道在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前,沙漠就早已存在多年,相信大家都看過地球大部分表面被水覆蓋的深藍色圖片,而地球上的陸地又有三分之一的部分都是沙質荒漠化的土地,也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沙漠。儘管沙漠中沒有太多我們肉眼可見的生命,但是夜幕降臨之後,這些荒漠中就會竄出許多白天看不到的動物。但是,沙漠並不是永遠的沙漠,比如現在的撒哈拉沙漠就曾經是綠洲,也是當時河馬、野牛和大象等動物的生活棲息地。

沙漠再次變綠還有多少年?

客觀來說,就沙漠的自然環境,要想通過人力來逆轉並不現實,而原因也不只是成本那麼簡單。大家都知道,目前土地荒漠化的情況有加劇,這也是為什麼提倡大家力所能及的多植樹,不要去破壞周邊植被。但是,如果要讓全世界的沙漠都變綠卻不可能,至少不是人類可以做到的事,但是這件事地球自己卻可以辦到,比如撒哈拉沙漠就有可能在之後的時間裡逐漸變成綠洲。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加州大學這個知名學府,該校地球系統副教授凱薩琳·詹森表示:撒哈拉沙漠終將被一片綠色覆蓋,現在地表的乾旱洞穴也會成為裝滿水的湖泊,那時將會有很多動物再次回到這片它們祖先曾生活的土地。而撒哈拉沙漠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其實是因為地球圍繞自己的旋轉軸運動是引起的,而該沙漠的溼潤時期出現規律大概是每23000年一次。當然,教授也表示由於目前氣候變化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量過大而發生變化,所以,下一次撒哈拉沙漠具體什麼時間會變綠則變得不確定。

原來,目前地球旋轉的傾斜度從大約八千多年前的24.1度變成了現在的23.5度,簡單點說,那就是當冬季來臨的時候,其實北半球的位置會更靠近太陽。而當撒哈拉沙漠變綠的時候,太陽一定是在夏季的時候更靠近北半球。隨著太陽在北半球散發出的熱量變多,那麼季風的效用就會因為熱量變化而變得更大,而水分就因為這個變化能夠從大西洋來到荒涼的沙漠之中。隨著水分的持續性增加,目前的撒哈拉沙漠就會變成被草叢和灌木布滿的超大草原。

全球沙漠變綠有可能讓生態系統遭到毀滅性破壞嗎?

沙漠地區有專門氣候,我們稱其為沙漠氣候或者乾旱氣候,但是沙漠並不是位於相同的維度,所以還有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三種不同的類型,沙漠的形成就始於這種特殊的氣候,而沙漠氣候的形成則主要是因為特殊的地質時期所致。為什麼沙漠植被都很稀少?主要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的降雨量都特別少,通常還難以達到50毫米,而且這是年降水量,而不是某個月或某個季節的自然降水量。比如,我國吐魯番的年降水量就只有十多毫米,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還只有三毫米都不到。

沙漠中的植物,與我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完全不同,這大概就是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產出吧。其實,如果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了綠洲,耕地面積會明顯增加,可能會產出更多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草原和森林動物可能會因為棲息地改變而變得更多,但我相信沒有人可以準確知道具體會給地球生態系統造成多大影響,但可以肯定地是這樣的變化對於地球生態系統來說一定不是毀滅性地,不過,那些只有沙漠中才會存在的生命就可能會滅絕了,包括了一些沙漠植物和動物。

相關焦點

  • 撒哈拉沙漠還能重新變回綠洲嗎?
    撒哈拉沙漠的轉變發生在上次冰河期結束,大約1.1萬年前至5000年前的期間。翠綠的植被生長在沙丘之上,降雨的增多把乾旱的凹地變為湖泊。非洲北部大約900萬平方公裡的地區成為綠洲,成群的河馬、羚羊、大象和歐洲野牛等動物被茁壯的草叢和灌木吸引而來,大快朵頤。
  • 人類或許要一直等到12000年甚至更久才能見到撒哈拉再變綠洲
    撒哈拉沙漠的轉變發生在上次冰河期結束,大約1.1萬年前至5000年前的期間。翠綠的植被生長在沙丘之上,降雨的增多把乾旱的凹地變為湖泊。非洲北部大約900萬平方公裡的地區成為綠洲,成群的河馬、羚羊、大象和歐洲野牛等動物被茁壯的草叢和灌木吸引而來,大快朵頤。
  • 撒哈拉沙漠驚現成千上萬具魚類遺骸 幾千年前曾到處是湖泊
    撒哈拉沙漠驚現成千上萬具魚類遺骸 幾千年前曾到處是湖泊  olivia chan • 2020-02-22 15:46:46
  • 撒哈拉沙漠下面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該物體從1948年被人們發現開始,就一直困擾著眾多科學家,幾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尋找它形成的原因!曾有人認為,撒哈拉之眼很有可能就是亞特蘭蒂斯的遺址,只是由於地質變遷被埋到了地底下。根據實地測量,撒哈拉之眼的外圈直徑達23.5KM,而柏拉圖書中詳細描繪的亞特蘭蒂斯城的尺寸為23.49KM,兩者尺寸竟驚人的一致!
  • 未解之謎:撒哈拉沙漠曾是生機綠洲,滄海桑田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古人難道會選擇在沙漠裡延續文明嗎?當然不可能,唯一能夠說得通的就是這裡曾經是宜居地點,撒哈拉沙漠曾是一片綠洲,從古至今,究竟經歷了什麼?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的北部,氣候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就算是一篇普通的沙漠,我們也能想像到沙漠裡有多「乾渴」,更不要說這個世界上除南極洲以外最大的沙漠了,氣候條件可想而知。但這麼大的一塊土地,真的從古至今都是一片荒漠嗎?
  • 撒哈拉沙漠出土大量魚類化石,大象、河馬和犀牛也在那裡生活過
    據《每日郵報》2月19日報導,撒哈拉沙漠的一座山裡出土了大量化石,更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絕大部分化石都屬於魚類。一名羅馬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表示,撒哈拉沙漠在很久以前不僅有河流,而且還生活著許多大型動物。據報導,古生物學家在撒哈拉沙漠的Tadrart Acacus山發現了17551塊可辨認的化石,這些化石的年代覆蓋了10200年前到4650年前之間。羅馬大學的Savino di Lernia和他的同事對這些化石進行了分析。di Lernia說:「在此期間,撒哈拉中部比現在潮溼得多。那是一個類似於大草原的環境,生活著大象、河馬和犀牛等大型動物。」
  • 撒哈拉沙漠長出18億棵樹,地球變得更綠了,環境在變好嗎?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沙漠一直籠罩著神秘的色彩,常年乾旱無雨,炎熱惡劣,是我們對沙漠的固有認知。撒哈拉沙漠常年乾旱高溫,很多時候甚至能突破57度的紀錄,這裡也被認為是人類的生命禁區。
  • 撒哈拉沙漠裡為什麼有一些壁畫,遠古時期這裡是否有人居住?
    壁畫之謎1850年,德國年輕的探險家巴爾斯首次在撒哈拉沙漠發現了這些神奇的壁畫。畫中有水牛、犀牛、河馬等水生動物,但沒有他苦苦追求的「沙漠之舟」駱駝巖畫。回國後,他發表文章說,水牛、犀牛、河馬等水生動物與草原綠洲有關,而與沙漠有關的駱駝巖畫卻沒有同時出現,這說明撒哈拉沙漠在古代是草原綠洲地區,而不是乾旱荒涼的沙漠。巴爾斯進一步提出撒哈拉沙漠地區可分為水牛期和駱駝期兩個歷史和自然階段。壁畫中的動物形象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動物受驚後四蹄騰空,勢若飛行。到處狂奔的緊張場面,畫面栩栩如生,創作技巧高超。
  • 撒哈拉沙漠:一年的雨水不夠泡杯咖啡,卻有3000人離不開
    不計算爭議地區的話,撒哈拉沙漠一共被十個國家「瓜分」。除了埃及相對穩定,剩下的九個國家多數時候都處在動亂中,使得撒哈拉沙漠至今都沒有機會進行系統的實地測量。另一原因是,現代環境學通常把年降雨低於250毫米(世界沙漠平均水平)的荒漠統稱為沙漠,如按此計算,撒哈拉沙漠的面積則在1100萬平方公裡以上。
  • 撒哈拉沙漠:一年的雨水不夠泡杯咖啡,卻有3000人離不開
    撒哈拉沙漠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是個謎,由於牽涉到太多國家,使得撒哈拉沙漠的面積自始自終都沒有明確數字,就連NASA和歐空局也只能通過航跡測出大致面積,也就是目前被廣泛引用的920萬平方公裡。
  • 西撒哈拉人4年洗一次澡,三毛為何對撒哈拉沙漠情有獨鍾
    多年後的1974年4月22日,剛剛過完生日的三毛,退掉了馬德裡的房子,跑到了撒哈拉。她的未婚夫荷西為了她,放棄了航海計劃,不聲不響地在沙漠磷礦找了一份工作。除了父母,她沒有通知任何人。滿臉訝異的朋友們,把她不可思議的行為解讀為看破紅塵、自我放逐。
  • 史前巨獸之河驚現 撒哈拉沙漠曾是綠色天堂(圖)
    、自然條件最嚴酷的沙漠,然而不可思議的是,早在1億年前,撒哈拉沙漠曾是森林遍布、水源豐富的綠色熱帶天堂!英國和愛爾蘭科學家最近在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古探險時,意外發現了一條「史前巨獸之河」的遺蹟。科學家在這條史前河流遺址上,挖出了好幾種史前巨獸的化石,這些史前巨獸堪稱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其中一根恐龍肢骨化石竟比人腰還粗,考古學家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它抬到了一輛汽車上!
  • 撒哈拉沙漠下雪了?怕是個假的撒哈拉
    說到世界上最不可能下雪的地方,大概就是撒哈拉沙漠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沙質荒漠,也是全球最熱的沙漠,撒哈拉居然下雪了,真是不可思議。雖然下雪對於很多人來說早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對於住在沙漠附近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奇蹟。
  • 未解之謎:撒哈拉沙漠壁畫之謎
    1850年,德國探險家巴爾斯來到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察,無意中發現巖壁中刻有鴕鳥、水牛及各式各樣的人物像。1933年,法國騎兵隊來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臺、恩阿哲爾高原上發現了長達數千米的壁畫群,全繪在受水侵蝕而形成的巖陰上,五顏六色,色彩雅致、調和,刻畫出了遠古人們生活的情景。
  • 撒哈拉沙漠深處有什麼?科學家曾發現未知生物,該怎麼解釋?
    沙漠之所以會出現,是由於人類的亂砍濫伐所導致的,現在各國也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積極的提倡植樹造林,但是在短時間內沙漠是無法得到根治的,由於長期的缺水炎熱,乾旱降水量稀少,想要進入沙漠並非是易事,必須要準備充足的水源。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把沙子挖空,底下會是什麼?
    很多沙漠的地下都有豐富的地下水,而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資源,多到了能供應國家的程度!從1980年開始,利比亞就在勘探南部沙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儲存量是尼羅河200年的總流量,這真的是出人意料。然後利比亞開始了大人工河工程,抽調地下水。這裡的地下水其實來自於上一個冰河時代,是個砂巖含水層。精打細算地使用,供應幾百年是沒問題的。曾經的撒哈拉沙漠是綠洲考古學家在撒哈拉地區發現了大量古代巖畫,距今約3萬年。
  • 科學揭秘:撒哈拉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每日科技網】   眾所周知,撒哈拉沙漠在今天是個廣袤無垠、極為乾旱的平原,終年高溫乾燥、降水極少。然而,幾千年前的撒哈拉卻是點綴著湖泊的青蔥原野。  一位考古學家認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是由於人類活動。
  • 地球傾斜0.6度,綠洲變沙漠,草原鬱鬱蔥蔥才是撒哈拉原來的模樣
    三毛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一片沙漠的形成當然不會如此浪漫,這片飛沙走石的浩蕩沙海也曾孕育著遠古的文明。綠色的撒哈拉不僅是動植物的綠洲,也孕育著古代撒哈拉文明,人們在這裡打獵、遊牧、釣魚、發展農業、製作陶器。然而,在距今10000到8000年時,這一切都結束了。根據 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施密特的研究,重大的氣候變化徹底改變了撒哈拉沙漠的生態環境,也顛覆了當地人的生活。
  • 在空中瞭望撒哈拉沙漠
    不可思議的地貌、浩瀚的沙景,總能受到旅行者的青睞,再次重溫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想像著1974年的時空。當「空罐子又響起」時,我知道,是撒哈拉溫柔的暖風再次吹起,給這片遙遠的沙漠渲染出了奇幻的色彩,讓更多人心生嚮往。誰能相信,小沙女會在撒哈拉的沙漠裡,睡了這輩子最香甜的覺呢!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撒哈拉綠洲如何變成沙漠,神異巨製沙漠巖畫
    那些巖畫反映的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使發現者吃驚,人們居然在巖畫中發現有一些學者由此推測撒哈拉在幾千年前是大草原,因為在大批生存的自然環境中,草和水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巖畫中還包括很多形象生動、神態逼真的水牛鴕鳥、大象、羚羊、長頸鹿等動物於是人們認為大約在6000多年前,撒哈拉曾處於高溫和多雨期,以塔西裡臺地為起點,南到基多湖畔,北到突尼西亞窪地,構成了龐大的西北水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