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2021-01-09 御史館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首先,想要把荒漠改造成綠洲,難度是非常大的,整個過程十分複雜,不是單純的灌溉水就可以了,事實上,荒漠想要被改造成適合耕作和居住的綠洲,就需要不停的用淡水灌溉,徹底的改變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地條件才可以,埃及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實際上,當地也缺乏相應的自然氣候條件。

現代科技的發展,讓部分人對人類的科技力量有了盲目的自信,認為人類可以隨意的改造地球,但殊不知,在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舉個例子來說,就算是地球上所有的核彈一起爆炸,那麼被消滅的,只有人類還有其他的一些生命,這點兒能量對於地球本身來說是不痛不癢的,想要憑藉人類的力量去改造一個地區的氣候條件,那更是妄想。

就目前的埃及來說,95%的地方都是荒漠和隔壁,僅有尼羅河兩岸和三角洲地區有適合耕作居住的土地,想要改造的話,難度真的太大的,最重要的還是水源不夠,尼羅河雖然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但是目前尼羅河的水流量是相當有限的,埃及目前的正常使用都捉襟見肘,要是用來改造荒漠的話,那可能埃及人日常的飲水都無法保障了。

非洲北部有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埃及境內的沙漠,是其延伸部分,千萬年前,其實非洲北部也曾水草豐美,生機盎然過,不過後來變成了荒漠,從這個角度來看,想要把荒漠變回綠洲,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還是那句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淡水資源來灌溉,其實以色列等國家就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結果顯示,若是能夠長時間得到充足的淡水灌溉,加上提升植被覆蓋率等手段,荒漠其實就可以變成綠洲,但以色列實驗的荒漠規模比較小,所以成本也就沒有那麼高。

另外一個角度,尼羅河是國際河流,流經多個國家,包括衣索比亞,這個國家人口眾多,超過了一億人,還有蘇丹,氣候十分乾燥,東非向來缺水,對於尼羅河水源的爭奪,在歷史上一直都是爆發爭端甚至是戰亂的重要原因,20世紀,埃及就因為尼羅河水的分配問題,和流域內的國家多次產生矛盾,埃及若是想要獲取更多河水的話,或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除了缺乏充足的水源以外,技術能力也限制了埃及,使他們不能把荒漠變成綠洲,其實荒漠地區偶爾也會出現大規模的降水,但是這樣的降水有的時候會弄巧成拙,沙特就曾經出現過這樣的現象:他們用大水猛灌沙漠,出現了綠洲,後來沙漠地區到了旱季,很少下雨,綠洲又迅速的消失了,而且當地的地質條件也被改變了,引發了諸多的災害,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想要把荒漠變成綠洲的話,除了需要足夠多的淡水外,還需要其他的輔助措施一起推進,不然的話就算是一時可以成功,最後的結果也會是悲劇的。

綜上所述,埃及之所以不那麼做,一來是因為尼羅河的水量本身就不夠,僅僅能夠滿足埃及人日常的需求,而且要是大規模用水來灌溉綠洲的話,會導致流域內其他國家的不滿,甚至有可能爆發衝突戰爭,二來是因為他們除了淡水資源不夠,也沒有其他的輔助技術來完成這項工作,就算是造出了綠洲,也很難將其維持下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埃及不將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成綠洲?
    但是,埃及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以內包括到現在,其自然生態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比較乾旱,其境內95%以上的區域都被沙漠所覆蓋。與此相對的,埃及境內還有著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河流-尼羅河,那麼就會有很多人心生疑問了,為何埃及不把尼羅河水引入乾旱的沙漠地區,來創造大量綠洲來改變區域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提升境內人類宜居面積呢?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州?
    中東地區嚴重缺水,埃及作為一個中東國家,也面臨著缺水的難題。水資源是中東地區動蕩的原因之一,同時也制約著中東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樣作為中東國家的以色列,在老美的扶持下站穩了腳跟,憑藉著先進的科技將沙漠變為良田。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綠洲,埃及曾經實施過,不過最終以失敗告終。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人在上世紀末就試過了,結果賠了一大筆錢,差點把國家都搞垮了。就尼羅河那點水量,引入蒸發旺盛的沙漠裡馬上就會蒸發掉,在地表留下一層鹽,不但滋養不出綠洲,反而會加重土地鹽鹼化。把珍貴的河水引入沙漠裡「曬鹽」,簡直是天大的浪費。
  • 尼羅河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但埃及為什麼不利用它,改善沙漠
    說到河流,很多人想到的是長河,長河確實很是壯闊。但是,要說到世界上,有沒有比長河更要長得和,流量更大的河。答案是有,這一條河就是我們的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一條河。但是,尼羅河不是一個國家能夠佔有的,它是很多國家一起擁有的,也是世界的寶貴財富。對於這條河,很多國家都想要好好地利用它,然後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埃及,也在這些國家中。埃及,由於特殊的氣候原因,全年氣溫都是熱帶性質的。所以埃及的氣溫很高,同時很多地區都是一些沙漠。如此惡劣的環境,那麼他們的國民是怎麼能夠忍受的呢?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尼羅河的存在。
  • 埃及有95%的國土都是沙漠,可不可以引尼羅河水進行灌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不過埃及雖然面積較大,但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非常擁擠。(埃及人口分布密度圖)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滋養了埃及人,也締造了埃及文明。既然有尼羅河這樣的世界級大河,埃及人為啥不將尼羅河水引到沙漠中灌溉耕作呢?
  • 長江的水流入到沙漠,沙漠會變成綠洲嗎?一起來看專家的說法
    地球上72%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了,人類僅僅只生活了28%的面積,似乎看起來可以給人類居住的地方挺多的,但其實人類只佔據了地球上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這裡面很多面積還是不能居住的,比如說高山峽谷、大壩,還有一些原始森林,而最重要的就是沙漠了,沙漠佔據了我們人類可以居住的1/3的面積,如果說沙漠能夠變為綠洲的話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州?
    萬平方公裡國土的96%為茫茫沙漠。全國98.5%的人口擠居在僅佔全國面積4%的尼羅河流域。20世紀初,埃及人口僅2000多萬,到2016年已發展到9500多萬,即將破億。與快速膨脹的人口相比,可利用的耕地資源早已達到極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若不儘快開拓發展空間,埃及人將面對嚴重的生存危機。一個瘋狂的計劃開始萌芽,到1958年,埃及啟動了新河谷計劃,並在計劃地區新建「新河谷省」。
  • 把沙漠變成綠洲
    置身於今日的杜拜,你很難想像自己實際上是處在一個沙漠地區。可是,杜拜其實是個沒有任何淡水資源的地方,這裡沒有地表水,蓄水層也非常稀薄,是世界上降雨量最低的地區之一。那滋養杜拜的生命之水來自何處呢?完全來自海水。不僅僅是杜拜,阿聯所有的水都是由海灣地區眾多的海水淡化工廠淡化而來的。正是淡化的海水給這裡的沙漠城市帶來了勃勃生機。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撒哈拉綠洲如何變成沙漠,神異巨製沙漠巖畫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西自大西洋,東達尼羅河,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南至蘇丹,從大西洋到紅海,撒哈拉沙漠橫貫整個北非,東西綿延近5000千米,南北縱深近2000千米,橫跨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埃及等11國國境,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
  • 埃及沙漠那麼多少為什麼能養1億多人口
    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埃及,不過現如今的埃及可不算是文明古國,因為歷史文化的斷層,其他國家人類的徵戰,才導致埃及從四大文明古國當中除去。眾所周知埃及廣闊的疆域有著96%是不可耕種的沙漠地區,埃及的面積為100萬平方公裡,而其中的96萬平方公裡是不能夠為人之所用的,當今的埃及也是人口大國,有著近1億人口,如此壓力之下為何埃及能夠養活近1億人口呢?
  • 印度修建一條600多公裡的運河,將水引入沙漠,將其變為綠洲!
    中國14個鄰國中,有一個位於青藏高原以南,這個鄰國就是印度,中印邊界被喜馬拉雅山分割,像一道天然屏障。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人口大國。和中國一樣,印度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根據最新數據,它的人口現在達到了13.24億,與中國的快速發展相比,印度的發展仍然非常緩慢,現在印度仍然依賴農業生產,印度人口多,但畝產量很低。在印度,60%的印度人以農業為生,印度的土地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只有中國的1/3,但印度在農業方面有著非常好的優勢。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 沙漠中美麗的綠洲,全球幾大壯觀的沙漠綠洲,一起來看看
    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 巴哈利亞綠洲 全球10大最壯觀的沙漠綠洲 巴哈利亞綠洲距離埃及首都開羅500公裡,這麼經典的地方,有機會要來看看。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法拉弗拉綠洲 法拉弗拉綠洲也許是埃及最小的綠洲,但卻有著埃及最著名的一項景觀,可以嘗試遊覽一下,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 英國也有此構思,撒哈拉沙漠變大海
    電影不見不散中有這樣一段鏡頭,片中飾演主角的葛優說要將喜馬拉雅山給炸開一道口子,然後將來自於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引入,到時西北也像南方那樣多出不少個魚米之鄉。1877年時,有另一名英國人也曾提出一項工程量較小,並且對生態稍顯友好的方案,就是將地中海引入撒哈拉沙漠,一方面是改造氣候,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堤壩發電,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撒哈拉沙漠一共佔地906萬平方公裡,差不多都等於我國領土的全部面積,撒哈拉位於非洲北部,氣候極度乾燥,是全世界最不適宜生命成長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地球第二大的無人區,另外最大的則是南極。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法尤姆窪地內部東南高西北低(東高西低),所引入的水通過放射狀灌渠自流灌溉法尤姆綠洲全境,並依地勢排灌結合,控制土地次生鹽漬化。(4)埃及境內的尼羅河谷地地形總體較平緩,往南航行時,揚起風帆,藉助東北信風逆流而上;往北航行時,(降下風帆)順流而下,省時省力。
  • 黑白沙漠—你想要的Style!
    傳說,尼羅河西岸有神秘的黑沙漠、白沙漠,還有閃著奇異光芒的水晶山,這處就算是埃及人也難以到達的神秘禁地,藏有黃金木乃伊的真身與傳奇。為了這種種的傳說,我懷抱著夢想,前進埃及!  雨量極少的沙漠,如何尋找地底水源,是生活大事,當地導遊Mohamed說,沙漠找水,靠的是有「沙漠的飛機」之稱的駱駝,別看它平日溫吞的模樣,認真跑起步來,比馬還快!
  • 為什麼不把海水引到沙漠?科學家:先看看中東國家強行引入的後果
    科技是所有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的一個領域,我們都體驗到了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中國自然不能在科技創新時代中落伍。中國數十年的努力,如今在航空航天領域、雷射技術等方面都已經站在了世界的頂端。當然,也正是因為國家科技的發展迅速,使得很多網友開始有了一些奇思妙想,比如有人在想,既然中國西北地區沙漠化這麼嚴重,反正大海的水取之不盡
  • 假如全球沙漠都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
    很顯然,這是一條不太明智的建議,咱先不談輸送海水成本,若真的將大量海水引入沙漠,後果可能會更嚴重,隨著海水的蒸發,沙漠將留下大量化學鹽,沙漠將變成鹽鹼地,這樣一來,真的就寸草不生了,到時候人們想種樹都種不活了
  • 沙漠中的綠洲非常難得一見,莫扎比綠洲上榜,一起來看看吧
    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莫扎比綠洲 莫扎比綠洲位於撒哈拉沙漠北部,這裡的美景令人神往,你也是這樣想的嗎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加波羅恩綠洲 加波羅恩是一個以一片大型淡水湖為基礎的綠洲,這裡確實是個休閒的好地方,值得前去遊覽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思瓦綠洲 思瓦綠洲位於埃及境內,
  • 為什麼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中,會出現植被茂密的「綠洲」?
    以上就是綠洲的科學定義,通俗的來說,就是綠洲通常出現在廣闊的沙漠地區,在荒蕪的沙漠中出現的小範圍綠色植被覆蓋較好的區域,就稱為「綠洲」,這是一種自然地理環境「地方性分異」地體現。沙漠綠洲沙漠是荒漠自然帶的一種,地球陸地表面由於水分條件的差異,從溼潤、半溼潤地區,到半乾旱、乾旱地區,陸地自然帶從森林自然帶,逐步過渡到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從而體現陸地自然帶的地帶性分異,這種由水分控制的陸地自然帶分異規律,通常被稱為「乾濕度地帶性分異」。一般來說,森林植被多分布在溼潤地區,草原植被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而荒漠多分布在乾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