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州?

2020-10-18 科學探索菌

中東地區嚴重缺水,埃及作為一個中東國家,也面臨著缺水的難題。水資源是中東地區動蕩的原因之一,同時也制約著中東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樣作為中東國家的以色列,在老美的扶持下站穩了腳跟,憑藉著先進的科技將沙漠變為良田。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綠洲,埃及曾經實施過,不過最終以失敗告終。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帶,其境內的蘇伊士運河連接著大西洋與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線之一。曾經的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他們建造了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如今,斯人已去,現在統治埃及這片土地的是阿拉伯人,總人口已經快接近1億。

埃及國土雖然有100萬平方公裡,但是沙漠與半沙漠卻佔了國土總面積的95%,是名副其實的沙漠之國。僅西部沙漠,就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且大部為流沙。因此,埃及全境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埃及毗鄰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埃及國土內的沙漠其實就是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

埃及國土面積雖然比較大,但可供人居住的地方很少。位於埃及北邊的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與地中海相傍,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90%多的人口都集中居住在這個僅佔國土面積不到5%的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用於農業發展的耕地就更少了。

而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全長6000多公裡。尼羅河由南到北貫穿埃及全境,這一段的長度大約1500公裡,形成了狹長的河谷,沿河兩岸谷地還形成了綠洲帶。尼羅河的水最終注入了地中海,並在首都開羅以北形成了尼羅河三角洲。尼羅河在埃及的地位,就如同黃河和長江在中國的地位,屬於母親河。沒有尼羅河,也就沒有古埃及文明。

在上世紀50年代,埃及人就已經有了引尼羅河水灌溉沙漠的想法,並提出了新河谷計劃。當時的埃及剛剛建國不久,無論是在技術還是資金方面都達不到要求,最終放棄了。為了與乾旱缺水做鬥爭,上世紀70年代,在蘇聯的幫助下,埃及建造了亞斯文大壩,並形成了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水庫。

上圖為納塞爾水庫一角。

納賽爾水庫讓埃及人嘗到了甜頭,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於1997年啟動了新的計劃——圖什卡工程,計劃將埃及西部沙漠變成綠洲。這項工程的規模甚至比三峽大壩工程還大,預計20年完成,被稱之為穆巴拉克的金字塔。不過終究是紙上談兵,沒有考慮實際情況,最終因為資金、管理等問題爛尾了。2011年,隨著穆巴拉克政府的倒臺,埃及人民改造沙漠的夢想終究沒能實現,圖什卡工程投入的60多億美元也打了水漂。

埃及人的引水造地計劃之所以沒有實現,除了資金和管理上的問題,沒有科學合理地制定相應的計劃也是重要的原因。圖什卡工程引水用的是水泵抽水,並且是在尼羅河埃及段的上遊大量抽水,這勢必會導致下遊水量減少。而且該工程沒有像以色列那樣採用滴灌技術,而是大水漫灌,這十分浪費水資源。圖什卡工程本質上是政治強人穆巴拉克為埃及人構建的一個美好夢想,根本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和可操作性。

沙漠改造是一項大工程,並且是一項長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國土大面積沙漠化,不管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先要植樹造林、防風固沙、固定水資源,從沙漠的邊緣地帶向內推進,或者分區域推進,然後才是造田造地以及移民,在水資源和綠色植物的配合下,最終改變當地氣候環境。

在引水以及改造沙漠戈壁方面,我國有擁有豐富的經驗,南水北調和三北防護林就是例子。青山綠水就是真金白銀,我國建國之初就開始了防風治沙,並且一直鼓勵民眾參與植樹,每年的3月12日就是我國的植樹節。

相關焦點

  • 埃及有95%的國土都是沙漠,可不可以引尼羅河水進行灌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不過埃及雖然面積較大,但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非常擁擠。(埃及人口分布密度圖)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滋養了埃及人,也締造了埃及文明。既然有尼羅河這樣的世界級大河,埃及人為啥不將尼羅河水引到沙漠中灌溉耕作呢?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州?
    萬平方公裡國土的96%為茫茫沙漠。全國98.5%的人口擠居在僅佔全國面積4%的尼羅河流域。20世紀初,埃及人口僅2000多萬,到2016年已發展到9500多萬,即將破億。與快速膨脹的人口相比,可利用的耕地資源早已達到極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若不儘快開拓發展空間,埃及人將面對嚴重的生存危機。一個瘋狂的計劃開始萌芽,到1958年,埃及啟動了新河谷計劃,並在計劃地區新建「新河谷省」。
  • 為什麼埃及不將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成綠洲?
    但是,埃及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以內包括到現在,其自然生態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比較乾旱,其境內95%以上的區域都被沙漠所覆蓋。與此相對的,埃及境內還有著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河流-尼羅河,那麼就會有很多人心生疑問了,為何埃及不把尼羅河水引入乾旱的沙漠地區,來創造大量綠洲來改變區域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提升境內人類宜居面積呢?
  • 尼羅河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但埃及為什麼不利用它,改善沙漠
    答案是有,這一條河就是我們的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一條河。尼羅河流過的國家有很多,這些國家十分重視尼羅河,畢竟一條河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這尼羅河,就相當於他們的重要戰略資源。同時,流過的這些國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非洲國家,眾所周知,非洲的國家都是嚴重缺水的,土地十分乾涸,所以說,尼羅河的出現,就是他們的福音。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人在上世紀末就試過了,結果賠了一大筆錢,差點把國家都搞垮了。就尼羅河那點水量,引入蒸發旺盛的沙漠裡馬上就會蒸發掉,在地表留下一層鹽,不但滋養不出綠洲,反而會加重土地鹽鹼化。把珍貴的河水引入沙漠裡「曬鹽」,簡直是天大的浪費。
  •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尼羅河河谷自古以來一直是棉田連綿、稻花飄香。)尼羅河三角洲衝積平原用4%的土地養育埃及著99%的人口。從古代到現在,尼羅河就是埃及的母親河,可以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埃及。
  • 非洲古國「埃及」的耕地面積僅佔國土的4%,該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埃及所在的撒哈拉沙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埃及境內也沙漠廣布,沙漠面積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95%(埃及國土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成為了埃及最大的限制性因素。
  • 埃及沙漠那麼多少為什麼能養1億多人口
    相信都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以及中國。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埃及,不過現如今的埃及可不算是文明古國,因為歷史文化的斷層,其他國家人類的徵戰,才導致埃及從四大文明古國當中除去。
  • 沙漠魅影——撒哈拉「大沙海」
    提及埃及,腦海裡先會浮現茫茫沙海,成隊的駱駝,然後才是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沙漠仿佛就是埃及的代名詞,就連Sayed Ali最先想取得中文名,也是"沙漠駱駝"。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埃及百分之九十的國土面積都是沙漠,是實實在在的沙漠中的國家。
  • 黑白沙漠—你想要的Style!
    傳說,尼羅河西岸有神秘的黑沙漠、白沙漠,還有閃著奇異光芒的水晶山,這處就算是埃及人也難以到達的神秘禁地,藏有黃金木乃伊的真身與傳奇。為了這種種的傳說,我懷抱著夢想,前進埃及!  我們進入尼羅河西岸、Baharia綠洲(Baharia意為「北方」),在攝氏近50度的高溫燒烤、遍地荒漠戈壁的景象下,我不斷懷疑,黑白對比的沙漠、水晶遍地的美景,究竟是不是只是個「傳說」?
  • 地圖看世界;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啊,尼羅河,我讚美你, 你從大地湧流出來, 養活著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減少, 人們就停止了呼吸。——古埃及人。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
  • 打通喜馬拉雅山,荒漠變水田?英國也有此構思,撒哈拉沙漠變大海
    關於沙漠灌溉為綠洲的想法,最早提出於19世紀末。為何是這一時期呢,因為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束,美、日等國也跟上世界潮流,生產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而英、法等參加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國家,也是繼續進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逐漸強盛下,殖民地也開始呈現飽和的趨勢,於是歐洲各國彼此之間也沒少因為殖民地而爆發衝突。
  • 埃及土地九成以上都是沙漠,憑什麼養活1億人口?說出來不敢相信
    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埃及,不埃及政府也是在積極努力當中,為了能夠緩解城市壓力以及就業壓力,正在積極改造沙漠地區,現如今埃及政府已經在沙漠當中建立幾百個農村聚居區了,還有就是埃及運用各項技術可以讓原本不可耕地的沙漠地區,便為可種植土壤。對此您怎麼看待此事呢?
  • 世界排名前十大沙漠,中國塔克拉瑪幹沙漠排第八
    一個很好的例子,陝西毛烏素沙漠,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世界前十大沙漠中,中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只能排第七。第一位,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也是世界最知名沙漠。撒哈拉沙漠長4800千米,寬1800千米,總面積約為906萬平方千米,大概可以容納整個美國本土。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參考答案:(1)埃及尼羅河谷地屬於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尼羅河流經谷地,便於引河水灌溉;谷地地形相對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尼羅河成為重要的天然航運通道,交通便利。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及人很早就發現尼羅河泛濫的規律,並找到與之相適應的農業耕作方式,他們不斷通過築壩、修渠引尼羅河河水發展農業生產,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人修建優素福運河,從艾斯尤特引尼羅河水進入法尤姆窪地,最後流入加隆湖。下圖示意尼羅河谷地(局部)及其周邊地區地理事物分布。(1)簡析古埃及農業文明發源於尼羅河谷地的主要自然原因。
  • 關於撒哈拉沙漠,你了解多少?
    由於撒哈拉沙漠幾乎佔非洲大陸的10% ,因此撒哈拉沙漠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然而,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它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 根據沙漠的定義,即每年降水量少於10英寸(250毫米)的地區,用這個衡量標準,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實際上是南極洲大陸。
  • 世界上起源最早的古埃及文明為啥會誕生在氣候惡劣的沙漠地區?
    但更令人驚奇的是,如此偉大的一個文明竟然是出現在酷熱的撒哈拉大沙漠之中,這一點真的很讓人費解。(埃及90%以上的地區都是茫茫大沙漠,缺乏淡水,也無法耕種)在現代人的眼中,西歐、北美、東亞才是最為適宜人類生活的地方,這些地區氣候宜人,降水豐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按理說最早的人類文明應該出現在這些地區才對,至於沙漠地帶,那是達喀爾拉力賽的樂園。
  • 黃河之水除了天上來,還能進沙漠,暗黃的沙漠喜迎綠色
    如果有人問沙漠地區是怎麼樣的?我想大概入眼的是滿目的暗黃沙子和無邊無際的沙丘。沙漠缺水,然而大多數的綠色植被的生長都不可避免的離不開水,適合生長在沙漠的植物種類也是少之又少。為例,為了緩解沙漠化的過快發展,專家提議直接將三公裡距離的黃河水引進沙漠。
  • 世界十大特殊沙漠,黑沙漠白沙漠不稀奇,我國的沙漠曾被冰雪覆蓋
    沙漠一直是生命禁區的代名詞,可是沙漠大了,沙漠多了總有那麼幾個是特別的,有的依舊沒有生命,有的偶爾有生命來鬧騰,有的則是頂著沙漠的名字,過著「滋潤」的生活,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那些特殊的沙漠。埃及的白色沙漠《沙海》中曾經寫到過這麼一片白色的沙漠,神秘又讓人覺得不可能,實際上世界上真的有這麼一塊沙漠,埃及法拉法拉綠洲的沙子呈奶油一樣的雪白色,和周圍的黃色沙漠形成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