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裡,約佔非洲大陸的10% 。 它的東面以紅海為界,西面延伸到大西洋。 在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北部邊界是地中海,而在南部,它的盡頭是薩赫勒,在這個地區的沙漠景觀逐漸轉變成半乾旱的熱帶稀樹草原。
由於撒哈拉沙漠幾乎佔非洲大陸的10% ,因此撒哈拉沙漠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然而,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它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 根據沙漠的定義,即每年降水量少於10英寸(250毫米)的地區,用這個衡量標準,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實際上是南極洲大陸。
撒哈拉沙漠地理
撒哈拉沙漠衛星圖
撒哈拉沙漠覆蓋了幾個非洲國家的部分地區,包括阿爾及利亞、查德、埃及、利比亞、馬裡、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尼日、蘇丹和突尼西亞。 撒哈拉大沙漠的大部分地區尚未開發,地形多樣。 它的大部分景觀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的,包括沙丘、被稱為 ergs 的沙海、貧瘠的石頭高原、礫石平原、幹谷和鹽灘。 大約25% 的沙漠是沙丘,其中一些沙丘高度超過500英尺(152米)。
撒哈拉沙漠內還有幾座山脈,其中許多是火山。 這些山脈中最高的山峰是庫西火山,這是一座高達3415米的盾狀火山。 它是查德北部 Tibesti Range 的一部分。 撒哈拉沙漠的最低點在埃及的卡塔拉凹地,低於海平面133米。
庫西火山全貌
今天在撒哈拉發現的大部分水是季節性或間歇性的溪流。 沙漠中唯一永久性的河流是從中非流入地中海的尼羅河。 撒哈拉沙漠中的其他水也存在於地下蓄水層,在這些水到達地表的地區,有綠洲,有時也有小城鎮或定居點,比如埃及的蓋爾達耶。
由於水量和地形因地而異,撒哈拉沙漠被劃分為不同的地理區域。 沙漠中心被認為是超乾旱地區,幾乎沒有植被,而北部和南部有稀疏的草地,沙漠灌木,有時在溼度較高的地區也有樹林存在。
撒哈拉沙漠的氣候
儘管今天的撒哈拉沙漠天氣炎熱而極度乾燥,但人們相信,在過去的幾十萬年裡,撒哈拉沙漠經歷了各種氣候變化。 例如,在上一次冰川期間,由於該地區的降水量很少,冰川面積比今天要大。 但是從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沙漠地區的降水量增加是由於北部冰蓋上的低氣壓的發展。 然而,一旦這些冰蓋融化,低氣壓發生了變化,撒哈拉沙漠北部乾涸了,但由於季風的存在,南部地區繼續溼潤溫暖。
大約在公元前3400年,季風向南移動到了今天的位置,沙漠再次演變到了今天的狀態。 此外,由於撒哈拉沙漠南部的熱帶輻合帶的存在,暖溼氣流無法到達該地區,而沙漠北部的風暴也在到達之前就停止了。 因此,撒哈拉的年降雨量低於每年25毫米。
撒哈拉沙漠除了極度乾燥之外,也是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 沙漠的年平均氣溫是30攝氏度,在最熱的幾個月裡,氣溫可以超過50攝氏度 ,其中 Aziziyah 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是58攝氏度。
撒哈拉沙漠裡的動植物
由於撒哈拉沙漠的高溫和乾旱條件,撒哈拉沙漠中的植物很稀少,只有大約500種。 這些品種主要是耐旱耐熱品種和適應鹽生環境的品種(鹽生植物) 。
撒哈拉沙漠的惡劣環境也是撒哈拉沙漠動物存在的原因之一。 在沙漠中部和最乾燥的地方,有大約70種不同的動物物種,其中20種是像斑點鬣狗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 其他哺乳動物包括沙鼠、沙狐和角兔。 像沙蛇和巨蜥這樣的爬行動物也出現在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人們
自公元前6000年以來,人類一直居住在撒哈拉沙漠。 從那時起,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臘人和歐洲人就一直生活在這個地區。 今天,撒哈拉的人口約為400萬,其中大多數人生活在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茅利塔尼亞和西撒哈拉。
今天生活在撒哈拉的大多數人並不生活在城市裡; 相反,他們是在整個沙漠中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的遊牧民族。 因此,該地區有許多不同的民族和語言,但阿拉伯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對於那些生活在富饒綠洲上的城市或村莊的人來說,農作物和鐵礦石(在阿爾及利亞和茅利塔尼亞)和銅(在茅利塔尼亞)等礦產的開採是重要的工業,使人口中心得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