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
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
不過埃及雖然面積較大,但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非常擁擠。
(埃及人口分布密度圖)
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滋養了埃及人,也締造了埃及文明。
既然有尼羅河這樣的世界級大河,埃及人為啥不將尼羅河水引到沙漠中灌溉耕作呢?
把沙漠變綠洲是所有沙漠國家共同的願望,埃及也不例外,但是這種想法有點天馬行空,很不現實。
(埃及絕大部分國土都是這樣的大沙漠)
先給大家解釋下河流中河水的來源。
很多人認為一條大河中的所有河水都是來源於河水的發源地,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凡是稍微大一點的外流河,其河水的主要來源是本流域的大氣降水。
例如前一陣子長江中下遊發洪水,原因就是下遊遭遇了強降雨,導致長江水位暴漲,引發洪災。
所以說如果只有在降水豐富的地方,才會出現大江大河。
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其中上遊地區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夏季降水還算是豐富。
但是到了中下遊地區後,尼羅河就進入了熱帶沙漠氣候,幾乎沒有降水補充河水,導致尼羅河河水水量有限。
(尼羅河在進入埃及後都是大沙漠,降水稀少)
目前尼羅河的平均徑流量為2500立方米每秒,僅為長江的1/15。而尼羅河水量很不穩定,每年七八月份是水量高峰,其他時期則是枯水期,水量極少。
總的來說,尼羅河水量不大,並且在埃及境內得不到降水補充,河水來源全部都要依靠上遊降水,導致河水供應本來就捉襟見肘。
如今隨著埃及人口突破1億大關,對尼羅河水的需求不斷增大,埃及的淡水資源日益緊張。再加上位於尼羅河上遊的衣索比亞正在修建大壩,一旦大壩落成,勢必會減小下遊的水量。
對此埃及政府頭痛不已,哪還有餘力去灌溉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