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有95%的國土都是沙漠,可不可以引尼羅河水進行灌溉?

2021-01-07 千佛山車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

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

不過埃及雖然面積較大,但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非常擁擠。

(埃及人口分布密度圖)

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滋養了埃及人,也締造了埃及文明。

既然有尼羅河這樣的世界級大河,埃及人為啥不將尼羅河水引到沙漠中灌溉耕作呢?

把沙漠變綠洲是所有沙漠國家共同的願望,埃及也不例外,但是這種想法有點天馬行空,很不現實。

(埃及絕大部分國土都是這樣的大沙漠)

先給大家解釋下河流中河水的來源。

很多人認為一條大河中的所有河水都是來源於河水的發源地,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凡是稍微大一點的外流河,其河水的主要來源是本流域的大氣降水。

例如前一陣子長江中下遊發洪水,原因就是下遊遭遇了強降雨,導致長江水位暴漲,引發洪災。

所以說如果只有在降水豐富的地方,才會出現大江大河。

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其中上遊地區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夏季降水還算是豐富。

但是到了中下遊地區後,尼羅河就進入了熱帶沙漠氣候,幾乎沒有降水補充河水,導致尼羅河河水水量有限。

(尼羅河在進入埃及後都是大沙漠,降水稀少)

目前尼羅河的平均徑流量為2500立方米每秒,僅為長江的1/15。而尼羅河水量很不穩定,每年七八月份是水量高峰,其他時期則是枯水期,水量極少。

總的來說,尼羅河水量不大,並且在埃及境內得不到降水補充,河水來源全部都要依靠上遊降水,導致河水供應本來就捉襟見肘。

如今隨著埃及人口突破1億大關,對尼羅河水的需求不斷增大,埃及的淡水資源日益緊張。再加上位於尼羅河上遊的衣索比亞正在修建大壩,一旦大壩落成,勢必會減小下遊的水量。

對此埃及政府頭痛不已,哪還有餘力去灌溉沙漠?

相關焦點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州?
    100萬平方公裡,但是沙漠與半沙漠卻佔了國土總面積的95%,是名副其實的沙漠之國。僅西部沙漠,就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且大部為流沙。因此,埃及全境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埃及毗鄰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埃及國土內的沙漠其實就是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埃及國土面積雖然比較大,但可供人居住的地方很少。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尼羅河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但埃及為什麼不利用它,改善沙漠
    同時,流過的這些國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非洲國家,眾所周知,非洲的國家都是嚴重缺水的,土地十分乾涸,所以說,尼羅河的出現,就是他們的福音。水資源是無限寶貴的,尼羅河更是無比寶貴,而且每年的流量都可以供應一兩個國家的全年用水量了。但是,尼羅河不是一個國家能夠佔有的,它是很多國家一起擁有的,也是世界的寶貴財富。
  • 非洲古國「埃及」的耕地面積僅佔國土的4%,該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從緯度位置來看,北回歸線在埃及的南部地區穿過,整個國家除了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區屬於地中海氣候之外,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屬於終年高溫乾旱的熱帶沙漠氣候。,所有這一片面積超過1000多萬平方千米的區域都是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乾燥的信風帶控制下,形成了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熱帶沙漠氣候。
  •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尼羅河河谷自古以來一直是棉田連綿、稻花飄香。)尼羅河三角洲衝積平原用4%的土地養育埃及著99%的人口。從古代到現在,尼羅河就是埃及的母親河,可以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埃及。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參考答案:(1)埃及尼羅河谷地屬於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尼羅河流經谷地,便於引河水灌溉;谷地地形相對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尼羅河成為重要的天然航運通道,交通便利。法尤姆窪地內部東南高西北低(東高西低),所引入的水通過放射狀灌渠自流法尤姆綠洲全境,並依地勢把灌溉後的水最後流入加隆湖,排灌結合,抑制土地鹽漬化。典型例題七:(2020·上海高三)流域開發必須要考慮流域的整體性特徵,在進行資源開發、利用獲取各種效益的同時也要保護水環境和生態環境。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 地圖看世界;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啊,尼羅河,我讚美你, 你從大地湧流出來, 養活著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減少, 人們就停止了呼吸。——古埃及人。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
  • 非洲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他的支流都有哪幾個?對埃及的影響有多大
    它發源於東非高原湖區,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幹達、衣索比亞、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以卡格拉河為最初的源頭計算,全長6853公裡,流域面積為287萬平方公裡.02尼羅河的支流都有哪幾個?
  •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哈皮神不僅對古代埃及具有重要意義,在當代乃至以後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即使古代埃及文明被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但是埃及人民對哈皮神的崇拜早已經浸透到埃及文明中,融入埃及人民生存生活的血液精髓中,幾乎不曾中斷。現如今埃及的主要灌溉水源仍然是尼羅河,埃及的重要城市也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區,哈皮神作為尼羅河的化身,依然活在現在的埃及。
  • 亞斯文大壩能擋住尼羅河全年徑流量,長江下遊為何不能效仿蓄水?
    地球上的水體總量為13.86億立方千米,約佔地球體積的1.28‰,雖然水體總量相對太陽系內的水星、金星、火星等兄弟行星都要大,但是由於地球約有71%的表面積被海水覆蓋,陸地面積只佔到了29%,因此地球上約有96.53%的水是不能直接喝的海水。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州?
    萬平方公裡國土的96%為茫茫沙漠。全國98.5%的人口擠居在僅佔全國面積4%的尼羅河流域。20世紀初,埃及人口僅2000多萬,到2016年已發展到9500多萬,即將破億。與快速膨脹的人口相比,可利用的耕地資源早已達到極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若不儘快開拓發展空間,埃及人將面對嚴重的生存危機。一個瘋狂的計劃開始萌芽,到1958年,埃及啟動了新河谷計劃,並在計劃地區新建「新河谷省」。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人在上世紀末就試過了,結果賠了一大筆錢,差點把國家都搞垮了。就尼羅河那點水量,引入蒸發旺盛的沙漠裡馬上就會蒸發掉,在地表留下一層鹽,不但滋養不出綠洲,反而會加重土地鹽鹼化。把珍貴的河水引入沙漠裡「曬鹽」,簡直是天大的浪費。
  • 埃及沙漠那麼多少為什麼能養1億多人口
    相信都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以及中國。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埃及,不過現如今的埃及可不算是文明古國,因為歷史文化的斷層,其他國家人類的徵戰,才導致埃及從四大文明古國當中除去。
  • 為什麼埃及不將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成綠洲?
    但是,埃及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以內包括到現在,其自然生態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比較乾旱,其境內95%以上的區域都被沙漠所覆蓋。與此相對的,埃及境內還有著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河流-尼羅河,那麼就會有很多人心生疑問了,為何埃及不把尼羅河水引入乾旱的沙漠地區,來創造大量綠洲來改變區域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提升境內人類宜居面積呢?
  • 英國也有此構思,撒哈拉沙漠變大海
    1877年時,有另一名英國人也曾提出一項工程量較小,並且對生態稍顯友好的方案,就是將地中海引入撒哈拉沙漠,一方面是改造氣候,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堤壩發電,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撒哈拉沙漠一共佔地906萬平方公裡,差不多都等於我國領土的全部面積,撒哈拉位於非洲北部,氣候極度乾燥,是全世界最不適宜生命成長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地球第二大的無人區,另外最大的則是南極。
  • 麻起膽子遊埃及--尼羅河上的遊輪
    昨晚睡得早,上船吃了飯就回房間休息,都沒有好好逛逛這艘船,雖然不大,可畢竟還是遊輪。我們在第三層,上面就是甲板,昨晚也上去了一下,不過船停在岸邊,也沒什麼看頭,不如我們在麥當勞的平臺觀景。今天可不一樣,今天可是船行世界第一長河上,而且是大白天,兩岸風光無限。
  • 【地理視角】尼羅河
    早在公元前,希臘人和羅馬人就試圖尋找尼羅河的源頭,但都沒有成功。因而在古典希臘和羅馬的圖像中,將尼羅河形象化為一名將頭和面用枝葉蒙蓋起來的男神。眾所周知,尼羅河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White Nile)和青尼羅河(Blue Nile)。
  • 尼羅河之爭:衣索比亞和埃及為水而戰還是因水而和?
    本周二,也即7月21日,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之間的談判取得進展,緩解了三國在尼羅河上的緊張局勢。不過,衣索比亞分明表示,無論談判結果如何,本月將關閉其全新的「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的閘門。下遊國家埃及和蘇丹擔心該項目會影響他們的水資源。談判的進展是否足以避免衝突?圍繞水的國際衝突往往很難解決。
  • 西方史:淺析埃及的「母親」尼羅河
    他說埃及全部都是衝積土層,鬆散而且多孔 ,性質很像一種質量輕盈的浮石,到處都是 巨大而連續的裂縫,裡面飽含大量的水分;冬季可以保持在裡面,到了夏天就像汗水一樣流出來,靠著滲透作用引起河川的洪流和泛濫。我們認為這個歷史學家不僅沒有親身前來 埃及觀察他所說的現象,而且對即使那些對於這個國度的特性非常熟悉的人士,他也沒有 加以查證和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