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之爭:衣索比亞和埃及為水而戰還是因水而和?

2021-01-07 瘋範兒

本周二,也即7月21日,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之間的談判取得進展,緩解了三國在尼羅河上的緊張局勢。不過,衣索比亞分明表示,無論談判結果如何,本月將關閉其全新的「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的閘門。下遊國家埃及和蘇丹擔心該項目會影響他們的水資源。談判的進展是否足以避免衝突?

圍繞水的國際衝突往往很難解決。世界經濟論壇在其《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中,將「水危機」列為第五大全球風險,指認出全球數百個案例。

尼羅河衝突如何相較於全球其他「水危機」?未來會不會變質?達成協議為什麼至關重要?

雖然衣索比亞已經在準備開始儲水,但尼羅河上並不存在這種政府間平臺。談判仍在進行中,但如果失敗呢,衝突會怎樣發展?

軍事衝突的風險

在這場爭議之中,軍事衝突的威脅從一開始就存在。1978年,當衣索比亞前領導人馬裡亞姆提議在尼羅河上修建一系列水壩時,當時的埃及總統薩達特說:「我們不會在埃及等著渴死,我們要去衣索比亞,在那裡死。」

如今,埃及繼續暗示可能進行軍事報復。當現任總統塞西上個月訪問埃及的空軍時,他告誡軍官們應該準備好在「邊界之外」作戰。

不過大多數評論家認為,尼羅河上的軍事威脅並不會實現,最近的談判進展表明,外交的解決方式指日可待。然而,如果不能就明確的協議和仲裁機制達成共識,衝突仍隨時可能再爆發。

鬥智鬥勇

問題是,兩國的領導人都需要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很強勢。塞西是一個軍事強人,他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確保國家安全的能力。如果在埃及沒有獲得任何保障的情況下讓衣索比亞儲水,塞西很可能會面臨嚴重的國內動蕩。

另一邊,艾哈邁德是以雄心勃勃的改革家著稱的衣索比亞總理,今年更要面對選戰。這使他面臨來自國內平民百姓的壓力,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購買政府發行的債券為大壩提供了資金,要求總理兌現經濟增長和國家實力的承諾。另一方面,該國的民族緊張關係也有可能使他的全面改革脫軌:6月份在因流行音樂家洪德薩之死而爆發的民族衝突中,150多人被殺。

因此,塞西和艾哈邁德都迫切需要一種團結人民的方法,不排除會走向戰爭之路。想避免這種情況的話,他們將需要就水管理協議達成共識。

務必要學會分享尼羅河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使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單一控制它。尼羅河流經不下10個國家的邊界,況且衣索比亞和埃及並不是唯一希望馴服尼羅河的國家。今年2月,路透社披露,烏幹達正在考慮在尼羅河上建設一座14億美元的水力發電站。

除此之外,尼羅河還面臨著強大的環境壓力。新建的水壩和戰爭風險都不用說,汙染和人口增長已經足以證明政府間合作的必要。

埃及的人口每6個月到一年增加100萬,聯合國預測,如果不採取措施,到2025年將導致水資源短缺。同時,去年8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未來高溫乾旱年份的發生率增加兩到三倍,這可能會導致埃及或蘇丹下遊國家出現很嚴重的乾旱。

很明顯,尼羅河沿岸國家之間的合作將是有益的,但如何實現呢?

「為非洲問題尋找非洲式的解決方案」

目前,埃及和衣索比亞在許多問題上仍有分歧,包括如何調解它們之間的衝突。

殖民遺留問題使西方大國如今仍在非洲事務中發揮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埃及領導人塞西在這場糾紛一直渴望利用與川普的良好關係,積極讓美國參與談判。

然而,深知自己作為非洲崛起強國地位的衣索比亞,卻不太熱衷於讓外部勢力參與其中。衣索比亞總理辦公室本周二(6月21日)在Twitter上發表聲明,慶祝在非洲聯盟調解的談判中取得的進展,並重申支持「為非洲問題尋找非洲式的解決方案」的原則。

有埃及評論員認為,這只是衣索比亞的一種狡猾的談判策略。衣索比亞在半年前的美國調解的談判中拖拖拉拉,後來又傾向於非洲聯盟談判,一直在遊花園。與中國和其他上遊國家一樣,從實利的角度考慮,衣索比亞並沒有動力在完成大壩建設前承諾籤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或第三方調解。

衣索比亞會否繼續這樣拖時間,還是要利用最近談判的突破迅速解決此事,還有待觀察。但由於環境壓力有可能削弱尼羅河的流量,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乾旱以及隨之而來的上遊和下遊國家之間的衝突。衣索比亞和埃及如果能夠達成協議,將為尼羅河國家的區域合作開創一個急需的先例。

相關焦點

  • 埃及有95%的國土都是沙漠,可不可以引尼羅河水進行灌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不過埃及雖然面積較大,但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非常擁擠。(埃及人口分布密度圖)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滋養了埃及人,也締造了埃及文明。既然有尼羅河這樣的世界級大河,埃及人為啥不將尼羅河水引到沙漠中灌溉耕作呢?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首先,想要把荒漠改造成綠洲,難度是非常大的,整個過程十分複雜,不是單純的灌溉水就可以了,事實上,荒漠想要被改造成適合耕作和居住的綠洲,就需要不停的用淡水灌溉,徹底的改變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地條件才可以,埃及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實際上,當地也缺乏相應的自然氣候條件。
  • 西方史:淺析埃及的「母親」尼羅河
    的確如此,忽略有關的事實,可以看出來,地中海季風的 方向很多是從西向東,如同它的從北到南;因為不是只有Boren風和Aparctian風 才被稱 為地中海季風,應該還有Argestean風,它來自夏季太陽西沉之地 。還有就是一般人認為 提到衣索比亞這些高聳的山脈,不僅提不出任何具體的證據,而且即使有人說他看過也 沒有人相信 。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州?
    位於埃及北邊的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與地中海相傍,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90%多的人口都集中居住在這個僅佔國土面積不到5%的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用於農業發展的耕地就更少了。而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全長6000多公裡。
  •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這是世界最大與最肥沃的三角洲之一;尼羅河源頭衣索比亞高原的季節性暴雨,使得尼羅河定期泛濫,洪水來時淹沒兩岸,洪水退後又會留下厚厚的衝積層,尼羅河河谷的衝擊層9米,而三角洲則深達20米左右。
  • 地圖看世界;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啊,尼羅河,我讚美你, 你從大地湧流出來, 養活著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減少, 人們就停止了呼吸。——古埃及人。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
  • 來自非洲大草原和撒哈拉沙漠的神秘——衣索比亞
    在非洲的這種特殊的氣候特徵中,雨林和沙漠其實屬於一種非常極端的氣候,特別不適合農作物的生長,熱帶草原又是因為土質的的貧瘠,旱季漫長而難以再利用他們種植莊稼,所以在非洲歷史上只有尼羅河谷和靠近中海的丘陵地區,可以種植非常不錯的稻穀,其他的土地,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中被他們依次的淘汰了,所以說在航海時代的早期,那裡的人無法生存,只能給人當苦力才能生存,所以也可以說這裡是苦力販賣的起源地,在衣索比亞是撒哈拉以南的一個非洲的國家
  • 【地理視角】尼羅河
    (木乃伊——「奈絲塔沃婕特」內棺正面與三層棺木)尼羅河(Nile),流經非洲的東北和北部,流經埃及、蘇丹、南蘇丹、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盧安達、剛果(金數千年的持續衝刷與淤積,形成了被譽為「尼羅河之花」的尼羅河三角洲(Nile Delta)。尼羅河幹流進入埃及北部後在開羅附近散開匯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羅河三角洲。它以開羅為頂點,西至亞歷山大港,東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線綿延230公裡,南北長約160公裡,東西寬250公裡,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
  • 大江大河巡禮——尼羅河
    (木乃伊——「奈絲塔沃婕特」內棺正面與三層棺木)尼羅河(Nile),流經非洲的東北和北部,流經埃及、蘇丹、南蘇丹、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盧安達、剛果(金(白尼羅河與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Ethiopian Highlands)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下遊大多數水流的來源,其源頭為位於衣索比亞高原的塔納湖(Lake Tana)。
  • 尼羅河上的「大壩慘案」!一座水電站是如何讓三國反目成仇的?
    但看似惠及所有人的大壩,如今引發了下遊蘇丹和埃及的焦慮,甚至不惜兵戈相向,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問題。那麼,為何衣索比亞的一座水壩會讓鄰國成為自己的仇人呢?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未來由於大壩的啟用,上遊衝刷而來的泥沙將會大大減少,這也直接威脅到了下遊埃及和蘇丹的農業興旺程度,甚至衣索比亞一個不滿之下,直接封閘斷水都是有可能的,到那個時候埃及想哭都哭不出來。
  • 地球上最長的河流,水裡有非洲最大的鱷魚,岸邊有宏偉的金字塔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全長6700公裡,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下遊大多數水和營養的來源,但是白尼羅河則是兩條支流中最長的。
  • 【地理閱讀】大江大河巡禮——尼羅河
    (木乃伊——「奈絲塔沃婕特」內棺正面與三層棺木)尼羅河(Nile),流經非洲的東北和北部,流經埃及、蘇丹、南蘇丹、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盧安達、剛果(金(白尼羅河與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Ethiopian Highlands)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下遊大多數水流的來源,其源頭為位於衣索比亞高原的塔納湖(Lake Tana)。
  • 非洲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他的支流都有哪幾個?對埃及的影響有多大
    它發源於東非高原湖區,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幹達、衣索比亞、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以卡格拉河為最初的源頭計算,全長6853公裡,流域面積為287萬平方公裡.非洲中部維多利亞湖的白尼羅河是尼羅河的源頭。它自南向北流經蘇丹境內時,又接納了兩條源於衣索比亞的支流: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這三條河中白尼羅河的流量最穩,它在非泛濫期能提供80%的水量,而在泛濫期只提供10%,另外的90%是由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提供的,因為每年夏季它們都吸收非洲中部的大量季雨,水量大增,可是在季雨過後的非泛濫期,它們就只能提供20%的水量。
  •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哈皮神不僅對古代埃及具有重要意義,在當代乃至以後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即使古代埃及文明被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但是埃及人民對哈皮神的崇拜早已經浸透到埃及文明中,融入埃及人民生存生活的血液精髓中,幾乎不曾中斷。現如今埃及的主要灌溉水源仍然是尼羅河,埃及的重要城市也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區,哈皮神作為尼羅河的化身,依然活在現在的埃及。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及人很早就發現尼羅河泛濫的規律,並找到與之相適應的農業耕作方式,他們不斷通過築壩、修渠引尼羅河河水發展農業生產,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人修建優素福運河,從艾斯尤特引尼羅河水進入法尤姆窪地,最後流入加隆湖。下圖示意尼羅河谷地(局部)及其周邊地區地理事物分布。(1)簡析古埃及農業文明發源於尼羅河谷地的主要自然原因。
  • 大禹治的是哪裡的水?中科院教授:根據《山海經》描述,是尼羅河
    孫衛東說,公元前15世紀,在希克索斯人的統治被推翻之後,「夏朝」結束了,一部分古埃及人選擇東渡,為古中國帶來了青銅文明,這就是後來的商朝。也就是說,孫教授認為 中國人心目中神秘的夏朝,其實就是位於非洲東北端的古埃及。 那麼,大禹治的「水」對應到古埃及,那就是尼羅河。
  • 尼羅河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但埃及為什麼不利用它,改善沙漠
    但是,要說到世界上,有沒有比長河更要長得和,流量更大的河。答案是有,這一條河就是我們的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一條河。尼羅河流過的國家有很多,這些國家十分重視尼羅河,畢竟一條河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這尼羅河,就相當於他們的重要戰略資源。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州?
    萬平方公裡國土的96%為茫茫沙漠。全國98.5%的人口擠居在僅佔全國面積4%的尼羅河流域。20世紀初,埃及人口僅2000多萬,到2016年已發展到9500多萬,即將破億。與快速膨脹的人口相比,可利用的耕地資源早已達到極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若不儘快開拓發展空間,埃及人將面對嚴重的生存危機。一個瘋狂的計劃開始萌芽,到1958年,埃及啟動了新河谷計劃,並在計劃地區新建「新河谷省」。
  • 尼羅河畔,穿越千年,只為探秘文明古國的埃及!
    尼羅河畔,高大雄偉的金字塔,魔影籠罩的古老神廟,英姿勃勃的少年法老,妖豔性感的女祭司,陰森恐怖的木乃伊,劇毒致命的眼鏡蛇,狼頭人身的阿努比斯神,穿越千年只為探究,這神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古埃及印象尼羅河所孕育出最早的文明可追溯至西元前三千一百年(3100BC
  • 問答 |位於非洲東北部的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總共流經了哪些國家?
    尼羅河的流域面積約為325萬平方千米,尼羅河雖然流程最長,但是由於流域內的主要氣候類型為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所以河流徑流量並不是很大,徑流量甚至都比不過同在非洲的剛果河、贊比西河和尼日河。不過,尼羅河的年徑流量雖然不大,但是對於尼羅河下遊的沙漠地區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是位於尼羅河最下遊和入海口的埃及,尼羅河是其最重要的淡水資源來源,被稱為是埃及的「母親河」,埃及全國大約1億的人口幾乎都生活在尼羅河沿岸和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