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修建一條600多公裡的運河,將水引入沙漠,將其變為綠洲!

2021-01-09 小強旅遊記

中國14個鄰國中,有一個位於青藏高原以南,這個鄰國就是印度,中印邊界被喜馬拉雅山分割,像一道天然屏障。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人口大國。和中國一樣,印度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根據最新數據,它的人口現在達到了13.24億,與中國的快速發展相比,印度的發展仍然非常緩慢,現在印度仍然依賴農業生產,印度人口多,但畝產量很低。

在印度,60%的印度人以農業為生,印度的土地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只有中國的1/3,但印度在農業方面有著非常好的優勢。在這片土地上,適合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佔總面積的40%,山區佔25%,而高原只佔30%。因為印度的地理原因,非常適合農業生產,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農作物。這種常年種植的優勢也彌補了其畝產量低的不足,印第安人非常重視他們的荒地,如果有荒地,他們會盡力把它變成綠洲。

在印度西北部,由於當地的地理原因,經常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以至於每年降水不足,土地沙化十分嚴重。如今,印度的沙漠面積超過20萬平方公裡,當地人稱之為塔爾沙漠。人口給印度帶來很大壓力。因此,他們也在盡最大努力開墾荒地,把它開發成可以種植莊稼的土地。把沙漠變成綠洲需要大量的水。很難得到水。在這片沙漠中,方圓方圓500公裡內只有一條恆河。但是,這條渡河是印度文明。印第安人把這條河稱為聖河,他們不願意從這條河引水。

印度人終於把他們的想法放到了喜馬拉雅山上。喜馬拉雅山南麓是印度降雨量最多的地區。此外,印度的許多河流源於喜馬拉雅山,有些甚至源於中國的青藏高原。比如中國有一條雅魯藏布江。這條河流入印度,被稱為雅魯藏布江。除了這條河,還有一條香泉河。這條河進入印度後改名了。雖然這條河比恆河更遠,但它也靠近塔爾沙漠。所以印第安人決定用這條河來改造沙漠。他們修建了一座大壩來引水,然後在南部修建了一條600多公裡的運河,將水引入沙漠。

這條運河始於1980年,印第安人花了7年才完成。印度人稱這條新建的運河為拉賈斯坦運河。這個項目規模巨大,為印度人種植農作物帶來了大量的土地,單單這一項就大大增加了當地人民的糧食產量和棉花產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埃及不將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成綠洲?
    但是,埃及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以內包括到現在,其自然生態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比較乾旱,其境內95%以上的區域都被沙漠所覆蓋。與此相對的,埃及境內還有著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河流-尼羅河,那麼就會有很多人心生疑問了,為何埃及不把尼羅河水引入乾旱的沙漠地區,來創造大量綠洲來改變區域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提升境內人類宜居面積呢?
  • 馬達加斯加島四面環海,為何要在東海岸開鑿600多公裡長的運河
    人類修建人工水道的目的一般只有兩個,第一是引水(把水資源從富足的地方引入到匱乏的地方),第二就是通航(水運相對於陸運,空運來說成本低,運量大,優勢明顯)。京杭大運河,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南水北調工程等都是人類修建的著名的人工水道,它們的修建彌補了交通和水資源分布上的缺陷,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去了諸多的便利。
  • 中國又一個工程將「沙漠變綠洲」1400億噸水不再流進印度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和湖泊眾多的國家之一,水資源豐富,但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目前,我國600多個城市,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嚴重製約城市經濟發展。但是這其中大部分白白流出國境,每超過1600億立方米,相當於3條黃河的水。因此,最近兩年,一項「史無前例」的大工程闖入人們的視野,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該工程計劃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附近開始取水,全程6188公裡,落差1258米,預計年總調水量可達600億立方米,僅佔主要河流取水點總量的21%。
  • 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讓西北沙漠變綠洲?專家:想法很好
    人們也把將荒漠變成綠洲意喻為充滿希望,拯救未來的含義。然而,儘管他們的設想十分美好,現實卻是每一條方案實施起來都困難重重。綠洲存在的首要條件就是充足的水資源,因此,要想形成綠洲,必須先找水。有了水,才可以種植植物,改變土質。然而眾所周知的是,沙漠地區之所以缺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降水,嚴重的地方甚至幾年都不會降一滴雨。我國的新疆地區就是典型的乾旱地區。
  • 中國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80%已經變為綠洲,就在陝西
    中國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80%已經變為綠洲,就在陝西說起沙漠大家多不陌生,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沒有親眼看到過,也一定聽說過。沙漠對人們的影響很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破壞環境,寸草不生,不能種植農作物。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洲?
    就尼羅河那點水量,引入蒸發旺盛的沙漠裡馬上就會蒸發掉,在地表留下一層鹽,不但滋養不出綠洲,反而會加重土地鹽鹼化。把珍貴的河水引入沙漠裡「曬鹽」,簡直是天大的浪費。綠洲是靠源源不斷的水源滋養出來的,水源補給主要是地下水和冰雪融水。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島緯度低,裡面的綠洲主要是靠地下水補給。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長江的水流入到沙漠,沙漠會變成綠洲嗎?一起來看專家的說法
    地球上72%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了,人類僅僅只生活了28%的面積,似乎看起來可以給人類居住的地方挺多的,但其實人類只佔據了地球上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這裡面很多面積還是不能居住的,比如說高山峽谷、大壩,還有一些原始森林,而最重要的就是沙漠了,沙漠佔據了我們人類可以居住的1/3的面積,如果說沙漠能夠變為綠洲的話
  • 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哪個更重要?
    世界上有兩條溝通兩大洋的運河,都是大名鼎鼎,一條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一條是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有意思的是,這兩條運河不但各自溝通了兩大洋,還是兩大洲的地理分界線。先說埃及蘇伊士運河。埃及是一個經濟壓力很大的國家,雖然面積大(100萬平方公裡),但「有效面積」小(因埃及沙漠地帶多)。
  • 紅旗河工程讓沙漠變綠洲?藏水入疆到底行不行?將改變新疆?
    紅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一旦可行,那麼沙漠真的有可能變成綠洲。紅旗河工程全長6180公裡,大致與長江相當。起點在我國西藏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終點位於我國的新疆喀什,一旦可行,那麼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6180公裡的紅旗河工程,一旦建成將改變大西北生態格局
    南水北調工程自新世紀以來,西部調水工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幾年來映入我們眼帘的另一個中國超級工程,它就是紅旗河工程(藏水入疆)。簡單來說就是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地區的供水系統工程。那為什麼要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呢?
  • 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如果改造成綠洲,會對氣候有什麼影響
    沙漠是自然界中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而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建的南部,面積達到了33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江蘇省那麼大,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年蒸發量3000mm左右,平時風力達5-6級,這樣的環境,變成草原可能性不是很大,假設能變成草原,我國西部邊緣從此再也沒有沙漠,會對我國氣候主要產生兩方面的影響。
  • 將雅魯藏布江水調往塔裡木盆地,能將這裡變成綠洲?想的太簡單了
    ,沙漠中下暴雨,水會滲入到沙漠的地表之下,表面的沙漠在天晴之後很快就會變幹,而且沙漠中的蒸發量比較大,塔克拉瑪幹沙漠每年的蒸發量在1000~3000毫米之間,可不是一兩場暴雨就能滋潤的,也許這一場暴雨之後,沙漠的地表,會有一些植物種子發芽生長,但是只要一段時間中沒有降水和地表水,沙漠中的植被就會缺水枯萎掉,並不會形成長時間存在的綠洲。
  • 中國欲將沙漠變綠洲,1400億噸水改變流向
    眾所周知,在我們中國周邊有很多小國家,而這些鄰國大多數都非常的不安分,經常沒事的時候就會搞出一些小矛盾來針對我們,可謂是讓人極為頭疼,而在這眾多國家裡面最讓人討厭的無疑就是印度了,因為現如今這個國家與我國在邊境上面爆發了不小的衝突。不過此前我國的一個舉措也算是握住了印度的七寸,讓他們十分的難受!
  •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有沒有可能從裏海調水到鹹海補充恢復?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有沒有可能從裏海調水到鹹海補充恢復?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而且從地圖上來看裏海到鹹海的最近距離也僅為300公裡左右,按理來說調水應該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但為什麼沒有實施呢?在筆者看來還是與這兩座湖泊所處的位置、氣候環境、沿岸各國的發展現狀以及經濟狀況、地緣政治等有關。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州?
    同樣作為中東國家的以色列,在老美的扶持下站穩了腳跟,憑藉著先進的科技將沙漠變為良田。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綠洲,埃及曾經實施過,不過最終以失敗告終。位於埃及北邊的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與地中海相傍,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90%多的人口都集中居住在這個僅佔國土面積不到5%的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用於農業發展的耕地就更少了。而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全長6000多公裡。
  • 欲將沙漠變綠洲,卻不知沙漠是顆「搖錢樹」
    我國近年來對於沙漠的治理問題頗有成效,在這樣的影響下,有許多國家也前來我國指教治理沙漠的好辦法,也想讓當地的沙漠變成綠洲。其實我國在治理沙漠的歷史上,至今已經有42年的經驗了,不說其它,就說我國的毛烏素沙漠的治理上,實力妥妥地擺在眼前。
  • 中國最「沒用」沙漠:60年把600萬畝沙漠變綠洲,沙漠要消失!
    隨著遊客人數的增加,遊客不僅已經去了慣例的觀光地欣賞,也有人去沙漠等地探尋自然的妙趣,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正為土地沙漠化而煩惱。我們知道沙漠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損失,所謂黃沙到處都是草木枯萎的地方,還有陝西的榆林市,曾經為了三次沙塵暴被強制移動過,但他們還是被風沙所困擾。
  • 如果青藏高原的水,不再流向印度,而是引入新疆會發生什麼?
    如果青藏高原的水不再流向印度而是引入新疆會發生什麼?我們都知道印度的恆河裡的水都是來自我國的雅魯藏布江如果我國把江水斷開引入新疆會發生什麼事?因為雅魯藏布江的下遊流經印度境內和印度的恆河交匯在一起滋養了大部分的印度人
  • 巴拿馬運河竟不是巴拿馬人修建?而是各國智慧的結晶
    看到前面兩種做法的荒謬,你就會知道這個運河的修建有多麼偉大。始建於1880年的巴拿馬運河全長82公裡,橫亙巴拿馬地峽,最寬處長達304米,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主要航道之一。可以說這個運河的修建,對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各大洲物種的傳播,乃至人類歷史的進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麼巴拿馬運河果真是巴拿馬人民修建的嗎?下面就讓我來帶大家回顧一下它的修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