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哪個更重要?

2021-01-14 地圖帝

世界上有兩條溝通兩大洋的運河,都是大名鼎鼎,一條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一條是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有意思的是,這兩條運河不但各自溝通了兩大洋,還是兩大洲的地理分界線。

先說埃及蘇伊士運河。埃及是一個經濟壓力很大的國家,雖然面積大(100萬平方公裡),但「有效面積」小(因埃及沙漠地帶多)。埃及的經濟主要靠兩條河:一條是大自然賜予的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養活埃及大部分人口),一條是於公元1856年修建的蘇伊士運河。

法國之所以不惜代價在修建蘇伊士運河,是因為蘇伊士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蘇伊士運河的前身是蘇伊士地峽,位於非洲東北角與亞洲西南角的結合部。蘇伊士地峽北邊是地中海與歐洲南部,東邊是亞洲,西邊是非洲,南邊是狹長的紅海,出了紅海就是印度洋(亞丁灣)。

歐洲殖民者早在蘇伊士運河修建之前就控制了亞洲很多地方,比如英國控制印度(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荷蘭控制印度尼西亞。而他們要去亞洲,必須沿非洲西海岸繞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從好望角折向東北去亞洲。而在蘇伊士地峽修建運河,就極大縮短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航程。比如英國的船隻從倫敦去印度,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再從蘇伊士運河出了紅海就基本到印度了。

1869年,蘇伊士運河正式完工,這標誌著歐洲對亞洲殖民地的控制更加有力。其意義,相當於俄羅斯修建了西伯利亞大鐵路,如果沒有這條鐵路,俄羅斯對遠東的控制將非常困難。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從地理上講,埃及是橫跨非洲與亞洲的國家,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被視為亞洲的一部分。

再說巴拿馬運河。美洲分為北美洲與南美洲,北美洲的地理主體(加拿大、美國、墨西哥)以南,變得很狹窄,這裡稱為中美洲。而南美洲像一個陀螺,北部就直接與中美洲連接。兩者的對接點,就是巴拿馬地峽。

南北寬61公裡的巴拿馬地峽,南部直面浩瀚的太平洋,北部則是大西洋(加勒比海)。在沒有修建巴拿馬運河的時代,美洲兩岸的海上交通不太方便。打個比方,如果從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的紐約去美國西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要坐船沿著大西洋的西海岸,過了加勒比海的島鏈,再沿著南美洲的東海岸,行程上萬公裡,抵達南美洲最南端,穿過險峻的麥哲輪海峽或是合恩角進入太平洋,再沿著南美洲的西海岸向北航行,又是一萬多萬公裡的行程,才抵達洛杉磯。

如果從兩個美洲之間的巴拿馬地峽修建一條運河,從紐約出發的船隻去洛杉磯,可節省一萬多萬公裡的行程,這顯然非常節省成本。早在公元1534年,控制美洲大部分的西班牙,就準備在巴拿馬地峽修運河。只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拖到了1823年。這一年,從西班牙殖民統治獨立的中美洲各國,如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等,就請求有能力的美國修建巴拿馬運河。1914年,經過各方努力(包括華工),巴拿馬運河終成開通。巴拿馬運河從此成了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理分界線。有意思的是,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位於南美洲部分,巴拿馬卻是一個北美洲國家。

巴拿馬運河的開通,不僅方便了美洲兩岸的來往,也方便歐洲去美洲西岸的太平洋。由於歐洲的經濟發達,美洲則是由歐洲「發現並開發」的「無主之地」,大西洋沿岸距離歐洲近,可以近距離接受歐洲經濟的輻射。而太平洋沿岸距離歐洲遠,接受歐洲經濟的輻射很困難。而開通巴拿馬運河,這些困難都迎刃而解了。

圖-巴拿馬運河

而對面積只有8萬平方公裡的中美洲小國巴拿馬來說,這條運河幾乎就是巴拿馬的全部飯碗,全國人吃飯,很大程度上都要靠這條運河所產生的價值。2018年,巴拿馬的人均GDP為1.57萬美元。再看中美洲其他國家的人均GDP,哥斯大黎加條件稍好一些,1.16萬美元;尼加拉瓜就慘了,0.22萬美元;宏都拉斯0.24萬美元,瓜地馬拉0.44萬美元,差距與巴拿馬很大。如果沒有這條運河,巴拿馬的經濟應該不會像現在這麼有活力。

兩條運河的開通,拉近了歐洲與亞洲,歐洲與美洲、大洋洲的地理距離,意義非常重大。蘇伊士運河被稱為東方最偉大的航道之一,巴拿馬運河則被稱為世界的橋梁。

不過,有這麼一種觀點,認為就重要性而言,蘇伊士運河要稍大於巴拿馬運河。理由是:西歐與東亞是世界經濟的中心之一。而西歐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石油,很大一部分來自波斯灣。而從波斯灣運油到歐洲,最近的通道,就是荷姆茲海峽——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歐洲南部)。另外,亞洲國家與歐洲的貿易往來,很大程度上要走蘇伊士運河,可以節省大量成本。所以,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有這麼一組數據。2012年,埃及通過蘇伊士運河賺取了52億美元,而巴拿馬通過巴拿馬運河賺的錢是10.43億美元,差距比較大。蘇伊士運河的運費,在2012年較之前上漲了3%。雖然漲了價,但該走蘇伊士運河的船隻,不會多行程上萬公裡去走南非的好望角。

圖-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兩頭是地中海與紅海,蘇伊士運河不需要船閘,直接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呢,巴拿馬運河最低與最高水位,相差26米,因為中間的海拔比較高,依靠閘門來控制,等於要人工抬升或降低每一艘船,巴拿馬運河是全球過路費最貴的運河。

蘇伊士運河可通過載重37萬噸的空船,以及25萬噸的油輪。巴拿馬運河受地理條件的限制,最多只能通過7.8萬噸的船隻,這無疑影響巴拿馬運河之於世界航運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同為世界級運河,為啥巴拿馬運河有船閘,而蘇伊士運河卻沒有?
    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條運河,其中巴拿馬運河的長度要短於蘇伊士運河,但是巴拿馬運河的通行效率卻遠遠不及蘇伊士運河。因為如果要通過巴拿馬運河,必須要通過兩道船閘才可以,而蘇伊士運河則沒有船閘,只要完成編隊就可以勻速通過蘇伊士運河,效率非常高。
  • 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拓寬後大量新魚類入侵
    西媒稱,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STRI)2日公布的一項研究初步結果顯示,自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分別於2016年和2015年拓寬以來,新的魚類入侵物種增加,這將帶來「未知的環境後果」。據埃菲社巴拿馬城9月2日報導,研究人員之一、STRI海洋生態學家馬克·託爾欽說:「我們觀察到巴拿馬運河(加通湖)短期內出現了淡水魚類向海洋魚類的變化。」
  • 巴拿馬運河為什麼花了400多年才通航?美國最終又為何歸還運河?
    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兩條國際運河。在地中海地區,蘇伊士運河的通航使歐亞的海運貿易無需再繞道非洲好望角。在世界另一側,巴拿馬運河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使兩洋間的貿易運輸不必再繞行麥哲倫海峽,航程大幅度縮短。
  • 歷史上的今天,106年前,巴拿馬國把巴拿馬運河「賣給」美國
    也許你不知道中國一些重要運河的名稱,但你一定聽說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前者是地中海到印度洋航道的樞紐,後者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樞紐。每年全球只有百分之五的船隻從巴拿馬運河經過,但它們運載著全球百分之二十四的海運貨物,據2018年的統計,巴拿馬的GDP有650多億美元,而巴拿馬運河那年創造出的通航費就有30億美元。
  • 尼加拉瓜運河構想,可以打破巴拿馬運河的壟斷
    此外還有以色列,也曾動過在西奈半島東側開鑿運河,打破蘇伊士運河壟斷的構想。所以便在巴拿馬地峽開鑿了運河,溝通了太平洋與大西洋,此後美洲兩岸,就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交往,大大降低了美洲東海岸和西海岸之間的海上航運時間。作為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運要道,巴拿馬運河擁有巨大的商業和戰略意義。依靠巴拿馬運河,巴拿馬人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足以令周邊國家非常羨慕。所以位於巴拿馬北部的尼加拉瓜也有著一個運河構想。
  • 過路費世界最貴的巴拿馬運河,日進鬥金,美國為何還給了巴拿馬?
    這就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這兩個國家的國內資源稀缺,經濟也不發達,可愣是靠著這兩條運河收取的過路費,使得國內民眾的生活水平雖然不及發達國家,也比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強。但兩者相比較:如果說蘇伊士運河是下金蛋的雞,那巴拿馬運河就是下金蛋的鵝,戰略上雖然沒有蘇伊士運河重要,可賺錢能力高了一個等級。
  • 巴拿馬運河:美國為何失而復得?美國和巴拿馬誰是最後贏家
    巴拿馬運河是分割南北美洲的一條重要運河。是由美國修造的一條可以使美國南北兩岸交通縮短8000多海裡的水上通道。在20世紀初,美國製造了巴拿馬共和國的獨立。目的就是為了要通過自己的手段掌握這條美洲黃金水道,獲得了這條運河的開鑿權,控制權,更獲得了該地區的永久主權。
  • 巴拿馬運河要擴建(組圖)
    他在投票結束後說:「這可能是我們這代人最重要的決策,跨兩洋的運河歷來是巴拿馬人的希望,運河擴建可以使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世界貿易的中心。」  根據擴建計劃,擴建將在2007年至2008年期間動工,計劃在2014年巴拿馬運河建成100周年時竣工。施工期間,運河交通不會中斷。擴建計劃總預算為52.5億美元,其中23億美元資金來自貸款和債券發行,這筆錢將以提高運河通過費的方式償還。
  • 巴拿馬——美國為了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一個國家
    巴拿馬是巴拿馬共和國的簡稱。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面積不到7.6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巴拿馬中央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巴拿馬這個國家的誕生,卻是美國當年為了獲得巴拿馬運河硬造出來的國家。
  • 揭秘美國放棄巴拿馬運河的原因:回顧運河歷史,了解百年的恩怨!
    但是對於巴拿馬人來說,這一天不僅僅是迎接千禧年這個重要的日子,還是巴拿馬運河從老美的手中正式收回的日子!對於巴拿馬來說,收回巴拿馬運河這個香餑餑,有多麼高興多麼喜悅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以老美的性格會讓這個搖錢樹從自己的嘴中飛走嗎?就算老美已經看不上這棵搖錢樹了,但是老美不要臉嗎?吃了的東西再吐出來,這是丟面子的事!但是美國最後還是妥協了那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巴拿馬運河擴建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102年來,隨著世界經貿發展和海上貨運的日益繁忙,船舶建造也不斷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巴拿馬運河的航道寬度和吃水已經逐漸不能滿足航運需求,船舶擁堵現象愈發嚴重,削弱了運河的競爭力。此前將巴拿馬運河作為「必經之路」的船舶開始改用新航線,開始反向朝西繞行蘇伊士運河,近年來的低油價更加速了這一趨勢。為改變這一情況,巴拿馬政府決定擴建運河。
  • 一條運河,三個國家的恩怨,美國為何對巴拿馬運河情有獨鍾?
    承包巴拿馬運河工程的是法國境內的一個私人運河公司,它曾有打通蘇伊士運河的豐富經驗,因此信誓旦旦的認為巴拿馬運河工程也只是手到擒來。但法國人還是太看重經驗主義,完全沒有顧及南美洲的獨特氣候以及巴拿馬運河工程的實際難度。南美洲的獨特氣候,造就了世界少有少有的熱帶雨林氣候,而伴隨而來的則是對人類致命的瘧疾。
  • 巴拿馬運河如何成為國家的「名片」?回望「運河之國」的百年風雲
    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重要航運通道,自開鑿以來,巴拿馬運河就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通過水路,不僅極大的縮短了各個海岸之間的航程,在戰爭時期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航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正是通過巴拿馬運河向幾乎被摧毀的太平洋艦隊提供補給的。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巴拿馬運河在人類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法國開鑿巴拿馬運河到一半,為什麼突然換美國來接盤?
    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並稱世界上最重要的兩條人工水道,來往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隻通過巴拿馬運河可以免於繞行麥哲倫海峽。如此一來,節約下的不僅是時間,還有相當可觀的經濟成本,而從美國的位置來看,巴拿馬運河沒有理由不在美國的垂涎之下。
  • 百年恩怨:1999年美國為何放棄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移交儀式1999年12月31日,世紀之交前夕,全世界都在準備迎接下一個新千年。但是對巴拿馬人而言,這一天最重要的意義不是迎接千禧年,而是巴拿馬從美國手中正式收回了巴拿馬運河。位於中美洲地峽的巴拿馬運河,是與蘇伊士運河齊名的運河,它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極大地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距離,方便了美國的商船航行和軍艦調動,而位於運河兩岸的14個軍事基地,則是美國控制南美局勢的重要力量存在。對美國而言,巴拿馬運河有極大的政治、軍事、經濟價值,是決不能放棄的利益生命線。然而,在20世紀的最後一個月,美國還是放棄了巴拿馬運河,箇中原因,值得一說。
  • 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巴拿馬運河,盤點各大洲的分界線
    非洲東北部的國家是埃及,埃及沒有多少石油資源,埃及一項非常重要的收入就是收取蘇伊士運河的「過路費」。蘇伊士運河就是非洲與亞洲的地理分界線,也就是說埃及在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是屬於亞洲的,埃及也是個跨大洲的國家。 曾經有人說過:誰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就控制了半個世界。
  • 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法國人修了一半,最後為何落入美國之手的
    看新聞經常聽到這樣的消息,經常看到巴拿馬型貨船這樣的字樣,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指一種專門設計適合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的大型船隻。這些船隻的船寬和吃水受到巴拿馬運河船閘閘室的嚴格限制,越來越多的船隻在建造時精確的匹配巴拿馬運河船閘的限制,以便在適應巴拿馬運河的航道的前提下運送儘量多的貨物。
  • 巴拿馬運河擴建獲批准 中美外交角力悄然上演
    億美元的巴拿馬運河擴建計劃。,足以應對來自蘇伊士運河和美國貨運港口的競爭壓力,有助於巴拿馬成為全球商業樞紐和世界航運中心。    運河擴建給中國經濟帶來機遇    我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目前僅次於美國。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將給我國帶來重要的經濟機遇。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更多的中國船隻將來往於亞洲和美國東海岸之間,擴建有利於中國貿易和經濟的增長。
  • 蘇伊士運河因何列入世界十大運河之列
    據WCCO和南京大學整理出版的《世界運河名錄》記載,世界上有520多條運河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有6條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10條運河被評為世界十大運河,蘇伊士運河就是世界十大運河之一,在眾多運河中蘇伊士是憑藉什麼列入世界十大著名運河的呢?
  • 巴拿馬運河「過路費」為何這麼貴?
    或者通過紅海,進入收費同樣不菲的蘇伊士運河,通過地中海,進入北大西洋。    第一艘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輪船  巴拿馬運河是巴拿馬中部一條人工運河,橫貫巴拿馬地峽。運河全長82公裡,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運河剖面圖  巴拿馬運河是世界最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運河的修建與通航,大大縮短了船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航行的時間和距離,使它們能夠避免漫長的航行,還能躲避東亞以及紅海地區猖獗的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