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美國為了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一個國家

2021-01-14 下午歷史茶

巴拿馬是巴拿馬共和國的簡稱。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面積不到7.6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巴拿馬中央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巴拿馬這個國家的誕生,卻是美國當年為了獲得巴拿馬運河硬造出來的國家。

在19世紀初期,美國一心想要獲得巴拿馬運河的獨家開發權,但又不想花太多的錢,巴拿馬地峽的主人哥倫比亞當然是不願意。而這時的美國人就琢磨如何繞過哥倫比亞之策,於是,就想出了直接策動支持當時還是哥倫比亞的一個省、地處巴拿馬地峽上的巴拿馬獨立成國的損招。如此事情就好辦法了,可直接從巴拿馬那拿到連接南北美洲的「世界橋梁」——巴拿馬運河。

吸引力

對巴拿馬運河有不少國家早已垂涎三尺。早在16世紀西班牙就意識到打通南北美洲間這條運河的價值。但受當時技術、資金所限,當時正在強盛時期的西班牙也沒咒念,如此一放就是三百多年。

法國人也一直看好巴拿馬地峽,自以為有建設蘇伊士運河時積累的經驗,便開始著手巴拿馬運河的開發。法國的這家私人運河公司本來信心滿滿,認為巴拿馬運河工程跟打通蘇伊士運河比如何?結果,法國人還是中招了,完全沒有預料到南美洲的獨特氣候以及運河工程施工的難度。

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氣候世界少有,而且瘧疾肆虐,加上那時的醫療水平太低,造成大量的法國工人死亡,巴拿馬運河的工程停滯不前。最終法國人幹不下去了,公司破產,從此法國人對開發巴拿馬地峽死了心。

按說,有了法國人的教訓,美國人就不應再去重蹈覆轍了。可是,美國人對開發和獨自經營巴拿馬運河興趣依然不減。美國人認為賺錢肯定是沒問題的,不用別的就是光收通行費就能賺得盆滿缽滿,更重要的是這樣美國可以把整個南美洲徹底變成自己家的後花園。

不情願

當時的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還差那麼一大截,美國深知要辦成這事,必須要由當時世界霸主大英帝國的同意才可以,因此美國未雨綢繆,老早就就開發巴拿馬運河與英國籤訂了條約,其中就有英美雙方在運河建成後平等使用,英國不得幹涉美方修建巴拿馬運河等條款。

如此美國人把心放在肚子裡,開始著手開發巴拿馬運河,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當時巴拿馬運河的主人哥倫比亞的不情願。雖然美國覺得這是小問題,但終歸是要解決的。前文提到,當時的美國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在國際話語權跟英法等歐洲老牌帝國根本比不了。法國人來挖巴拿馬運河,哥倫比亞人二話不敢說,但美國想要霸佔巴拿馬運河又不想花多少錢,那哥倫比亞就不敢了。

於是在1903年擊敗英法後與哥倫比亞籤訂運河租借條約後,卻遭到哥倫比亞民眾的強烈反對。為此,哥倫比亞政府陷入兩難境地,一是履約而被民眾推翻,二是毀約與美國為敵。綜合衡量後,哥倫比亞政府選擇了前者。哥倫比亞政府得到民眾支持,但美國認為這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的條約,說毀了就毀了,太不拿我們美國當回事了。

美國一氣之下也毀了先前籤署的較為和平的條約,改成了一份完全霸佔的條約。其中規定了美國可在巴拿馬運河沿途設防和其它國家無權幹涉美國在巴拿馬運河利益的條款。說到底,就是巴拿馬運河由美國人掌控,跟哥倫比亞沒有任何關係,其它國家也無權幹涉。

其實,哥倫比亞政府本意也是支持美國修建運河的,但因為民意難違被迫毀約,而這新修改條約一來,不僅民眾不滿意,哥倫比亞政府在國際社會上也丟盡面子,無奈之下只好與美國徹底分手。

建新國

這樣,美國就徹底拋開了哥倫比亞政府,尋找能合作的人,環視哥倫比亞內部還真的沒有合適的人選,那就造一個出來。美國最終在當時還是哥倫比亞一個省的巴拿馬下了手。什麼意思?就是拋開哥倫比亞政府,支持哥倫比亞的省巴拿馬獨立成國後再談,看你哥倫比亞政府還能咋地!

這當中,美國人故意洩露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一封寫著「如果巴拿馬是一個獨立國家,我會很高興的」私人郵件,向巴拿馬的獨立分子暗送秋波。之後,在1903年,美軍在巴拿馬登陸,支持巴拿馬獨立主義分子,策動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獨立,巴拿馬獨立的當天美國就予以承認。

緊接著美國獲得修建和經營運河的永久使用、佔領和控制權。同時,把巴拿馬中部蜂腰地區鑿開,在1914年正式開通運營,運河從此成為了巴拿馬地區的「國中之國」了。這其中當然包括在運河沿途駐軍等等。而此時的哥倫比亞政府再不樂意也沒有辦法,只好面對現實,最終在1921年承認了巴拿馬是主權國家。

得利益

從1914年正式開始運營巴拿馬運河到1999年歸還,此間,有近83萬艘船隻打此經過,美國光收船隻過路費就超過了450億美元,巴拿馬僅得到了11億美元。這是最直接經濟效益,而間接潛在利益其實是無法計算的。

運河開通,使美國東西海岸的航運裡程大大縮短,降低了美國海運的成本,而且二戰中減輕了後勤的運輸壓力。而美國最關心的是,巴拿馬運河的開通才真正讓南美洲成了自己家的後花園,從而使每個南美國家俯首帖耳。總之,美國成為最大獲益者。

然而,巴拿馬民眾對美國的強力控制一直不滿,特別是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大規模抗議活動不斷,要求政府收回運河,美國撤走駐軍,而巴拿馬民眾的正義呼聲,也得到了美國民眾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巴在1977年商定於1999年前正式歸還巴拿馬運河,撤走駐軍。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成功獨立管理運營。

結束語

毫無疑問,通過巴拿馬運河獲得的利益,讓美國成了整個美洲乃至世界的霸主。直接利益可以計算,而間接潛在利益、戰略利益則無法估量。巴拿馬運河對美國發展的巨大推動力,誰也不能否認!

有人說,巴拿馬是因運河而誕生,其實這樣說還不夠準確,應該說,巴拿馬是美國想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國家!巴拿馬是生於運河還是生於美國就此一目了然了!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一條運河,三個國家的恩怨,美國為何對巴拿馬運河情有獨鍾?
    而美國人也不想和自家後花園的小國多廢話,直接策劃並且在背後支持了當時還屬於哥倫比亞下屬一個行省的巴拿馬直接獨立建國,然後直接強行和 巴拿馬籤訂了運河條約,連接南北美洲的「世界十字路口」就這樣被美國人拿走了。一條運河,牽扯到了三個國家的恩怨,美國策劃巴拿馬獨立僅僅只是為了運河嗎?
  • 一條運河撐起一個國家!細說巴拿馬運河的前世今生
    巴拿馬是位於美洲中部的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7.55萬平方公裡,人口只有400多人,比新加坡人口還要少。,巴拿馬地區是印第安部落的聚集地,沒有國家和文明,直到西班牙人到到達這裡後,巴拿馬便輕而易舉的成為了西班牙殖民地。
  • 巴拿馬運河:美國為何失而復得?美國和巴拿馬誰是最後贏家
    巴拿馬運河是分割南北美洲的一條重要運河。是由美國修造的一條可以使美國南北兩岸交通縮短8000多海裡的水上通道。在20世紀初,美國製造了巴拿馬共和國的獨立。目的就是為了要通過自己的手段掌握這條美洲黃金水道,獲得了這條運河的開鑿權,控制權,更獲得了該地區的永久主權。
  • 巴拿馬運河與美國崛起
    巴拿馬運河開通100周年後,世界向多極化發展,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這都意味著對舊的海權格局提出挑戰。國際海權的爭奪正呈現日漸激烈的態勢。《芝加哥論壇》評論說,運河的完工是一個極富隱喻性的事件:在地球的這一側,美國通過用運河切開美洲,宣告自己即將成為全球政治與經濟舉足輕重的一極,而一場將歐洲彼此割裂的血腥衝突則宣告了歐洲傳統列強世界統治地位的衰落。《芝加哥論壇》何以出此宏論?英國伊莉莎白時代的冒險家沃爾特·雷利爵士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貿易誰就控制了世界的財富,並且最終控制世界本身。」
  • 過路費世界最貴的巴拿馬運河,日進鬥金,美國為何還給了巴拿馬?
    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在世界上有兩條人工開鑿而成的黃金水道,兩個國家靠著它們建立收費站,每天日進鬥金,活得悠哉悠哉。這就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這兩個國家的國內資源稀缺,經濟也不發達,可愣是靠著這兩條運河收取的過路費,使得國內民眾的生活水平雖然不及發達國家,也比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強。但兩者相比較:如果說蘇伊士運河是下金蛋的雞,那巴拿馬運河就是下金蛋的鵝,戰略上雖然沒有蘇伊士運河重要,可賺錢能力高了一個等級。
  • 歷史上的今天,106年前,巴拿馬國把巴拿馬運河「賣給」美國
    在中美洲的最南部,坐落著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巴拿馬,這個國家國土面積僅7.55萬平方千米,人口也只有四百餘萬,然而它的名號卻響亮於世界,這都因為橫插巴拿馬中部的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在1914年建成,距今已有106年的歷史,這條讓巴拿馬聞名世界的運河,建成者是美國,它也被美國控制了整整85年,直到1999年12月31日才徹底回歸巴拿馬政府的手裡。巴拿馬運河這段曲折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
  • 擁有偉大的巴拿馬運河,巴拿馬人為什麼不自豪,反而感到屈辱?
    巴拿馬作為一個省,加入了這個國家。後來,大哥倫比亞解體,分裂出來的巴拿馬被併入新格拉納達共和國版圖。新格拉納達共和國其實就是哥倫比亞共和國的前身,為了便於讀者閱讀,下文還叫哥倫比亞。法國才是開鑿巴拿馬運河的第一人:多年來,開鑿巴拿馬運河一事一直深受哥倫比亞和其他歐洲國家重視。但是,憑哥倫比亞的實力,根本無法勝任開鑿運河這項浩大工程的工作。
  • 巴拿馬運河如何成為國家的「名片」?回望「運河之國」的百年風雲
    在拉美的殖民地獨立戰爭中,巴拿馬正式宣布獨立,並加入了大哥倫比亞聯邦,此後大哥倫比亞聯邦分裂,巴拿馬就一直作為哥倫比亞的一個省存在,在美國的介入之後,巴拿馬才成為了獨立的國家。雖然最終美國取得了勝利,但是這段插曲一直都被記著,於是在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就開始著手於開鑿運河,並制定了充足的計劃。就在一切都已經制定完畢,準備開工的時候,法國巴拿馬公司突然跳出來打斷了這一切的計劃,宣布低價出售其在巴拿馬的財產以及權利。
  • 揭秘美國放棄巴拿馬運河的原因:回顧運河歷史,了解百年的恩怨!
    巴拿馬運河轉交儀式我們先回顧一下巴拿馬運河的整個歷史!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導致負責巴拿馬運河項目的公司徹底垮了臺,最後巴拿馬成為了一個爛尾項目!美國為了使南美徹底的納入自己勢力範圍,控制巴拿馬就是最重要的一步,而開鑿巴拿馬運河就剩一個爛尾的工程了,這麼大的一隻肥羊,美國肯定是十分的心動!於是美國率先以4000萬美金接盤了巴拿馬運河的項目,並籤訂了一系列的條約,裡面就有對運河的租借權(建設好後就有100年的租借權,而且還可以無限的續約)!說白了就是賣給了美國!
  • 百年恩怨:1999年美國為何放棄巴拿馬運河?
    和很多中東國家以石油為生一樣,巴拿馬主要靠運河過活,整個國家的經濟主要依賴於運河收入和與運河相關的產業。因此,對巴拿馬而言,收回運河就相當於收回了一個「金飯碗」,喜悅之情,可想而知。與巴拿馬人相反的是,美國對於交出運河,或多或少心有不甘。
  • 美國出錢出兵出力,終於挖通巴拿馬運河,為何最後卻還給巴拿馬
    總長82公裡的巴拿馬運河。儘管它很短,但卻是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的人造水道之一。自1881年開工至1914年竣工,歷時33年。花費了6億7千萬美元,大約30,000名工人因此喪生,這個項目的難度可見一斑。
  • 全球最貴「收費站」:巴拿馬運河,漲價了
    和巴拿馬的GDP相比,運河顯然是政府一項重要財源(圖片來自:google.com)▼巴拿馬政府成立了運河管理局來專門負責經營運河事務,據其財報顯示:2019 財年,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上交給巴拿馬國庫的盈餘近104億元。在過去 20 年中,運河則為巴拿馬國家財政帶來了1000餘億元的直接收入。
  • 巴拿馬運河竟不是巴拿馬人修建?而是各國智慧的結晶
    1881年 河道兩旁的叢林開始被砍掉,但巴拿馬每年的降水量可達3000毫米,任務尤為艱巨。風暴後的塌方意味著所有的進程都將白費,因此,為了防止運河牆下滑必須削減1到4個坡度,這將會使挖掘工程量翻倍。而在運河兩岸的兩個最高點,它們間的距離將擴展到四分之三英裡,勞工的裝備則只有砍刀和鎬,有時每天就能有40個人死亡,在沼澤地區這樣的非人道條件下 黃熱病和瘧疾像野火一樣蔓延。
  • 巴拿馬運河要擴建(組圖)
    他在投票結束後說:「這可能是我們這代人最重要的決策,跨兩洋的運河歷來是巴拿馬人的希望,運河擴建可以使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世界貿易的中心。」  根據擴建計劃,擴建將在2007年至2008年期間動工,計劃在2014年巴拿馬運河建成100周年時竣工。施工期間,運河交通不會中斷。擴建計劃總預算為52.5億美元,其中23億美元資金來自貸款和債券發行,這筆錢將以提高運河通過費的方式償還。
  • 中國船東關注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
    運河讓巴拿馬存在    據新華社報導,爆炸引發的煙幕和水幕落下後,主持開工儀式的巴拿馬總統馬丁·託裡霍斯說:「我們都是一個萬眾期待和獨一無二傑作的見證者。」馬丁·託裡霍斯宣布將開工日定為全國的公眾假日。儘管加勒比海颶風「費裡克斯」可能來襲,仍有約五萬人參加了動工儀式。到場外國嘉賓包括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和一些周邊國家領導人。
  • 擴建巴拿馬運河 中國受益多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中國目前已是巴拿馬運河第三大用戶,排在美國日本之後  全世界貨物貿易總額的近5%通過巴拿馬運河完成,其中88%是美國與亞洲地區的貿易貨物,與中國有關的貿易貨物佔38  %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與美洲國家間的海運聯繫將越來越緊密  巴拿馬22日就巴拿馬運河擴建舉行全民公投,公投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超過78
  • 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哪個更重要?
    世界上有兩條溝通兩大洋的運河,都是大名鼎鼎,一條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一條是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有意思的是,這兩條運河不但各自溝通了兩大洋,還是兩大洲的地理分界線。先說埃及蘇伊士運河。埃及是一個經濟壓力很大的國家,雖然面積大(100萬平方公裡),但「有效面積」小(因埃及沙漠地帶多)。
  • 尼加拉瓜運河構想,可以打破巴拿馬運河的壟斷
    現在世界海洋商貿的總規模已經高達30萬億美元,而且仍在高速發展之中,隨著這一商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世界國家也都試圖從中攫取更大的利益,特別是一些位於世界重點地區的國家,為了獲得利益,也使用了各種辦法。
  • 徐世澄:中國應參與巴拿馬運河擴建
    10月22日,巴拿馬就運河擴建舉行全民公投,超過78%的投票者支持運河擴建,運河擴建計劃順利獲得通過。總統託裡霍斯說,「今天是一個決定未來的偉大日子」,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  根據計劃,擴建工程將在2007年至2008年期間動工,計劃將於2014年即巴拿馬運河開通100周年之際完工,耗資52.5億美元。
  • 巴拿馬運河為什麼花了400多年才通航?美國最終又為何歸還運河?
    德意志與義大利追求國家和民族統一,法國與奧地利等老牌帝國也被民主自由主義席捲。各國境內階級衝突激化,新興的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鬥爭激烈,無暇顧及美洲。而這時大洋彼岸的美國正值國力逐步壯大的發展節奏中。▲ 1848年的歐洲局勢圖,各地均先後發生動蕩致力於將美洲變為「後花園」,美國政府迫切希望控制巴拿馬地峽以挾制美洲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