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過路費」為何這麼貴?

2021-01-14 網易

  

  NO.160

  風青末/文

   控制一條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勤路線,對於美國至關重要。因此,華爾街非常支持,並積極幫助運河融資。

  

  留下買路財

  校/一條人文主義狗 畫/捕風者 圖/地緣谷

  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過路費」,「過橋費」等收費項目並不陌生,常跑高速的大貨車,每年會產生十幾萬甚至更高的過路費。可是,世界上最貴的收費路段,不是公路,而是一條人工運河——巴拿馬運河。那麼,巴拿馬運河為什麼將自己的「身價」抬得如此之高?這條人工運河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心甘情願支付高昂的「過路費」呢?

  

  巴拿馬運河

  l 從構想到實現

  巴拿馬運河修建以前,來自亞洲的船隻要想到達美洲東海岸的港口(比如紐約港),需要繞行至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途經德雷克海峽或麥哲倫海峽,才能最終進入大西洋,北上北大西洋。或者一路向西,經過印度洋後,繞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北上北大西洋。或者通過紅海,進入收費同樣不菲的蘇伊士運河,通過地中海,進入北大西洋。

  

  這幾條航運線路耗時耗力,在航運技術不發達的年代,海上風險不可預知,尋求最短路徑,成了航運人不變的追求。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地峽,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大黎加,北臨加勒比海。1513年,西班牙人巴爾博亞在美洲土著印地安人的幫助下發現了巴拿馬地峽。這條天然的地峽不僅是連接南北美洲的大陸橋,更是大西洋和太平洋最狹窄的分割處。

  

  1534年,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首次提到:修建橫跨巴拿馬地峽的運河,以擴大西班牙的軍事優勢。

  

  查理五世/神聖羅馬皇帝、西班牙國王

  然而修建運河對於西班牙王室來說,畢竟是一項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因此巴拿馬運河修建計劃被一次次擱置。直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隨著運河修建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們對建造跨洋運河的興趣不斷被激發。19世紀末,巴拿馬運河修建方案終於確定,1914年,運河正式建成通航。

  

  第一艘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輪船

  巴拿馬運河是巴拿馬中部一條人工運河,橫貫巴拿馬地峽。運河全長82公裡,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運河最寬處超過300米,最窄處也有150米,萬噸級貨輪可以順利通行。運河最高處距離海平面約26米,因此建築師在運河中設計了三道船閘,通過開放閘口來控制水量,調整航道內海平面高度,使得船舶可以暢通無阻。

  

  

  運河剖面圖

  巴拿馬運河是世界最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運河的修建與通航,大大縮短了船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航行的時間和距離,使它們能夠避免漫長的航行,還能躲避東亞以及紅海地區猖獗的海盜。運河的修建,有效溝通了東亞和美東市場,刺激了國際航運業的興旺,2012年,有超過81.5萬艘船通行巴拿馬運河,超過6億噸貨物由此到達目的地。

  

  畢竟誰也不想被索馬利亞海盜擄走

  

  隨著運河使用率的不斷提高,船舶設計師們還建造了巴拿馬型船,一種依照巴拿馬運河船閘量身定製的大型船隻,以便精確匹配船閘開合,在順利通航的情況下儘量多地運送貨物。

  巴拿馬運河還是世界上最貴的航路,運河管理處每年經手的過路費超過255億人民幣。中國和美國是運河最大的客戶,來自中國的船隻,每年需要繳納超過96億人民幣的「過路費」。運河高昂的收費,主要源自其高昂的建造成本和管理成本。

  

  中國船隻繳費佔比

  l 運河修建成本巨大

  巴拿馬運河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難度最大的工程項目之一,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將其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然而這一奇蹟,是用生命和血汗換來的。

  1881年,法國人開始嘗試修建巴拿馬運河。然而,由於建造難度大,工作壓力大、環境惡劣,有超過20000名建築工人因感染疾病而死亡。法國在1889年無奈放棄了這個項目,這之後,由於政治因素,社會動蕩,運河修建一度被擱置。1904年,美國接手運河修建工作。直到1914年運河通航前,仍有超過5000名工人,將生命奉獻給了運河。

  

  工人在挖掘河道

  

  工人在休息

  1903年,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成立共和國。建國不久之後,巴拿馬政府和美國政府籤訂《海伊-布諾-瓦裡拉條約》,條約規定,美國有權在500平方英裡的區域內修建運河。1904年至1914年,美國出資3.75億美元用於修建運河,其中包括向巴拿馬政府一次性支付的,價值1000萬美元的租金,以及4000萬美元購買法國遺留的資產。

  

  巴拿馬獨立廣場

  

  巴拿馬獨立

  1914年後,美國嚴格控制著運河的經營管理權,巴拿馬政府在1979年以後,才開始參與運河的運營和日常維護工作。直到1999年12月31日,美國才正式將運河全部經營管理權,交接給巴拿馬政府。

  

  

  美國將巴拿馬運河交給巴拿馬政府

  美國控制巴拿馬運河,首先是想扼住世界海運航道的「咽喉」。通過巴拿馬運河,美國得以首次控制兩大洋。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時期(1914-1918年)是至關重要的,當時沒有空中力量,所以世界強國與世界海上強國是一致的。巴拿馬運河是使美國成為地球上最強大國家的地緣政治戰略。

  

  

  時任美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視察巴拿馬運河修建工作

  第二,美國政府想讓這筆巨額投資物超所值。巴拿馬運河經濟影響巨大,可以聯合兩大洋之間的貿易。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貿易就十分重要和活躍,控制一條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勤路線,對於美國至關重要。因此,華爾街非常支持,並積極幫助運河融資。如今,巴拿馬運河每年的經營淨利潤高達8億美元,遠超投資預期。

  l 修繕管理成本高昂

  當然,運河修繕管理也是一項重要的支出。工作人員需要對運河及其相關設施進行持續的維護工作,以使其在熱帶氣候下運行。這包括疏浚航道、安排船閘檢修、修理和更換機器。

  在美國移交管理權後的頭十年,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投資了近10億美元用於運河的擴建和增設現代化港口設施。管理局購買了新的鑽井船和吸泥船,還將拖船船隊的規模擴大了20%。技術方面,管理局更換了長達16公裡的機車軌道,還安裝了新的船閘機械控制裝置。

  

  

  巴拿馬運河口

  河道淤積也是巴拿馬運河的主要威脅之一。運河地處眾多自然河流之中,當地農民普遍採用刀耕火種的農業技術,即通過砍伐和燃燒森林來開拓農業用地。這種落後的技術造成了森林退化和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被河流衝走,最後沉積在較為平坦的巴拿馬運河當中。

  因此,運河管理局不得不使用大量的清淤船來清除航道內的淤泥,產生了巨大的管理費。

  

  清淤船清除運河中的泥沙

  自然災害也給人工運河的管理帶來了挑戰。2010年12月,破紀錄的降雨破壞了運河以及周邊的一部分基礎設施,導致巴拿馬運河被迫關閉17個小時,這是運河自建成以來,首次被迫關閉。

  

  運河兩岸的熱帶雨林

  兩項成本相加,促使巴拿馬運河成為了昂貴的「黃金水道」。船舶按重量收取通行費,一艘船在運河上航行的平均費用是15萬美元,約等於100萬人民幣。但對於大型船隻來說,額外的服務費和附加費,可能要使得通行費再貴上許多。

  l 不斷上漲的「過路費"

  近年來,海運對於全球貨物運輸的貢獻越來越大,巴拿馬運河對於世界貿易的貢獻也越來越明顯。航運模式的變化,特別是比巴拿馬型油輪數量增加,讓運河管理局意識到:需要儘快對運河進行改造,以保持其巨大的市場份額。2006年,管理局曾預判,到2011年,世界上37%的貨櫃船將使用巴拿馬運河,因此必須增設或者拓寬運河航道。

  

  貨櫃船正在通過船閘

  這項建議很快就被巴拿馬政府批准,總費用約為52.5億美元。2006年10月,巴拿馬全國公民投票通過了擴建運河的提議,通過率約為80%。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巴拿馬這筆投資,全部來源於運河經營收入,而提高收入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調整運費

  2006年,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宣布,其擴建計劃將通過提高運費,和增加一系列新的收費標準來提供資金,這引發了運河使用者的許多爭論和反對。直到2012年,巴拿馬內閣會議才批准了一項重組巴拿馬運河定價體系的提案,並於2012年10月和2013年10月實施了這兩個階段的通行費上調。新的收費結構將原有的8個收費路段,增加到10個路段。普通貨物、幹散貨、油船、化學品油船、液化石油氣、車船和滾裝船的通行費紛紛上調。

  

  然而運河擴建計劃進展地十分緩慢,原定於2014年完成的船閘建設工作,延期兩年,直到2016年才正式落成,整個擴建工作持續了10年之久。2016年底,日本商船三井公司的一艘,能夠裝載一萬個標準貨櫃的巨輪,在通過巴拿馬運河時,一次性支付了超過100萬美元的過路費,是運河自開通以來,產生的最高單筆通行費。

  

  擴建後的航道

  l 逐步增強的競爭優勢

  照理說,運河的運費不斷上漲,河道問題嚴重,河道修繕、新建的速度也異常緩慢,那為什麼每年依舊有成千上萬艘遠洋貨輪,心甘情願支付高昂的過路費呢?

  說到底,修建運河不是慈善事業,而是一項生意,有投資才會有回報。運河修繕,保養支出雖大,可以每一項支出都落到了實處,最終提高了運河在國際海運事業上的綜合競爭力。而對於航運公司來說,從巴拿馬運河通行,可以節約航行時間和路程,使得船舶能夠按時,準確到達目的地港口,保證海運貨物的順利交割,從而為他們節約成本,提高利潤率。海運商品多為大宗貨物,價值極高,相較於貨物帶來的經濟利益,運河收取的過路費,也稱不上昂貴。

  巴拿馬運河的競爭優勢還不止於此。近年來,人們對於北極航道的探索不斷加深。北極航道也可以作為一條「捷徑」,互通亞洲,北美和北歐。北極航道不僅距離短,目前還不收取任何「過路費」,給傳統航道帶了不小的挑戰。然而人們經過研究後發現,巴拿馬運河相較於北極航道,仍然有一定的優勢。

  

  北極航道

  北極航道雖然距離短,但是允許通航的時間也短,海冰狀況難以預計,極地環境脆弱,應急救援難度大。綜合來說,北極航道所需的運行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而巴拿馬運河地處熱帶氣候,天氣比較穩定且容易預報,河道雖有淤積,但是清淤難度不大。部分航運專家認為,短期來看,巴拿馬運河仍然是航運從業者的首選。

  

  北極航道仍然不成熟

  綜上所述,儘管巴拿馬運河收取天價「過路費」,且費用不斷上漲,短期來看,巴拿馬運河仍將是世界海運業最主要的通道。這條百年運河,還將為世界航運業的發展,貢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資料

  巴拿馬運河 · 世界最貴收費站,一次收費上百萬,中國每年繳百億 . 信德海事網

  23 Facts to Know About the Panama Canal . Michael Long

  Panama Canal . Wikipedia

  Panama Canal : History, Construction, Expansion & Facts . WilliamE . Worthington, Norman J. Padelford, Burton L . Gordon, Wayne D. Bray, Aileen Cho

  How the Panama Canal helped make the U.S. a world power . Anya van Wagtendonk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過路費世界最貴的巴拿馬運河,日進鬥金,美國為何還給了巴拿馬?
    這就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這兩個國家的國內資源稀缺,經濟也不發達,可愣是靠著這兩條運河收取的過路費,使得國內民眾的生活水平雖然不及發達國家,也比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強。喪心病狂的收費方式蘇伊士運河收取過路費的計算方式非常的簡單明了,就是測量你的淨噸位,然後代入到一張費率表裡面,算出過路費,非常的簡單明了。但是巴拿馬運河就沒這麼簡單了,說是雁過拔毛都不為過。
  • 全球最貴「收費站」:巴拿馬運河,漲價了
    在南美與北美之間,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就是巴拿馬地峽和巴拿馬運河了▼全世界所有的「收費站」當中,巴拿馬運河的「過路費」也是最高的,而且很可能沒有「然而就在最近,這個最貴收費站又漲價了。又漲價了巴拿馬運河的收費標準非常複雜,船隻大小、類型不同,收費不同。舉個例子,2018年5月,能夠裝載五千名乘客的挪威遊輪諾唯真極樂號通過巴拿馬運河,通行費和服務費加起來,一共付了89.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24.12萬元。
  • 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哪個更重要?
    而開通巴拿馬運河,這些困難都迎刃而解了。圖-巴拿馬運河而對面積只有8萬平方公裡的中美洲小國巴拿馬來說,這條運河幾乎就是巴拿馬的全部飯碗,全國人吃飯,很大程度上都要靠這條運河所產生的價值。2018年,巴拿馬的人均GDP為1.57萬美元。
  • 同為世界級運河,為啥巴拿馬運河有船閘,而蘇伊士運河卻沒有?
    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條運河,其中巴拿馬運河的長度要短於蘇伊士運河,但是巴拿馬運河的通行效率卻遠遠不及蘇伊士運河。因為如果要通過巴拿馬運河,必須要通過兩道船閘才可以,而蘇伊士運河則沒有船閘,只要完成編隊就可以勻速通過蘇伊士運河,效率非常高。
  • 一條運河,三個國家的恩怨,美國為何對巴拿馬運河情有獨鍾?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巴拿馬運河與三個國家間的故事/1,巴拿馬運河的重要性其實早在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就早已意識到這條打通南北美洲間的運河,價值到底有多大了。但受限於時代技術水平以及資金,就連強盛一時的西班牙王國也不得打退堂鼓,這一耽擱就是三個世紀的時間,直到法國人開始著手開發巴拿馬運河。
  • 巴拿馬運河擴建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號貨輪成為運河擴建後首航船隻。這是運河建成102年歷史以來的最大規模擴建。擴建後的新船閘長427米、寬55米、深18.3米,比此前的老船閘加長40%、加寬64%。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在竣工儀式上表示,巴拿馬運河擴建後正式通航,巴拿馬人民見證了運河新生。之前船隻體積需要適應運河,今天運河做出改變以適應日益發展的世界航運業。
  • 擁有偉大的巴拿馬運河,巴拿馬人為什麼不自豪,反而感到屈辱?
    巴拿馬運河是名副其實的搖錢樹,它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來來往往的船隻無數,過路費收到手軟,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按理說,巴拿馬擁有這麼偉大的工程,應該驕傲自豪。可其實,巴拿馬運河曾經是巴拿馬人的恥辱。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看看巴拿馬運河的跌宕起伏的歷史。巴拿馬和巴拿馬人的由來:美洲大陸原本居住著印第安人。
  • 巴拿馬城:依託超級運河,發展迅速,來看看這裡的現代化城建
    巴拿馬這個地方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雖然是一個小國,但名氣很大,因為它有一條超級運河,連通了太平洋與大西洋。巴拿馬運河可以說撐起了整個國家,也帶動了當地的金融、旅遊、自由貿易等多方面的迅速發展,可見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是多麼的重要。
  • 巴拿馬——美國為了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一個國家
    巴拿馬是巴拿馬共和國的簡稱。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面積不到7.6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巴拿馬中央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巴拿馬這個國家的誕生,卻是美國當年為了獲得巴拿馬運河硬造出來的國家。
  • 巴拿馬運河:美國為何失而復得?美國和巴拿馬誰是最後贏家
    而且美國在巴拿馬共和國獨立之初就與其籤訂了美巴條約,美國在運河地區設置永久性的文官政府,並且擁有巴拿馬運河的主權。而巴拿馬共和國則被迫分隔為東西兩個部分首尾不能相見。也使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嚴重受阻。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掀起了反殖民浪潮。尤其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主權的回歸使巴拿馬共和國看到了收回巴拿馬運河的希望。
  • 2月15日起巴拿馬運河正式徵收「淡水費」!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表示,將從2月15日起對通過運河的船舶徵收「淡水費」。如果船舶長度超過125英尺,則費用將定為$ 10,000。根據過境時加通湖的水位,還會有不同的附加費。國際航運公會(ICS)估計,此舉將使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舶的成本增加多達15%。
  • 世界橋梁巴拿馬,絕不只有運河
    連接大西洋及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位於國家的中央,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巴拿馬國土面積為75517平方公裡,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大黎加,北臨加勒比海,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陸,巴拿馬運河從南至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橋梁」之稱。
  • 百年恩怨:1999年美國為何放棄巴拿馬運河?
    和很多中東國家以石油為生一樣,巴拿馬主要靠運河過活,整個國家的經濟主要依賴於運河收入和與運河相關的產業。因此,對巴拿馬而言,收回運河就相當於收回了一個「金飯碗」,喜悅之情,可想而知。與巴拿馬人相反的是,美國對於交出運河,或多或少心有不甘。
  • 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巴拿馬運河,盤點各大洲的分界線
    非洲東北部的國家是埃及,埃及沒有多少石油資源,埃及一項非常重要的收入就是收取蘇伊士運河的「過路費」。蘇伊士運河就是非洲與亞洲的地理分界線,也就是說埃及在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是屬於亞洲的,埃及也是個跨大洲的國家。 曾經有人說過:誰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就控制了半個世界。
  • 巴拿馬運河為什麼花了400多年才通航?美國最終又為何歸還運河?
    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兩條國際運河。在地中海地區,蘇伊士運河的通航使歐亞的海運貿易無需再繞道非洲好望角。在世界另一側,巴拿馬運河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使兩洋間的貿易運輸不必再繞行麥哲倫海峽,航程大幅度縮短。
  • 世界上最貴的收費站,過一次要150萬,中國每年該國交上億路費!
    過路就要收過路費,有的高速公路雖然駕駛一兩個小時就要收費100多人民幣,但是確實比普通公路高效不少,沒有幾個小時的早高峰大堵車了。國家修築一條高速動輒幾千萬上億,算上後期的維護費用,讓車主們交點錢也是可以理解的。世界上最貴的過路費大概就是巴拿馬運河收費站了,過一次就要150萬人民幣,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上漲。
  • 美國出錢出兵出力,終於挖通巴拿馬運河,為何最後卻還給巴拿馬
    總長82公裡的巴拿馬運河。儘管它很短,但卻是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的人造水道之一。自1881年開工至1914年竣工,歷時33年。花費了6億7千萬美元,大約30,000名工人因此喪生,這個項目的難度可見一斑。
  • 巴拿馬運河要擴建(組圖)
    當地時間22日,巴拿馬舉行全民公決,壓倒性地通過了運河擴建計劃。這意味著巴拿馬運河即將迎來最大規模的加深改造工程,整個工程預計耗資52.5億美元。  近八成民眾支持擴建  巴拿馬22日就巴拿馬運河擴建舉行全民公投,公投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超過78%的投票者支持運河擴建,運河擴建計劃獲得通過。
  • 巴拿馬運河與美國崛起
    審視巴拿馬運河的變遷,我們得以明晰權力如何在世界範圍內完成轉移。巴拿馬運河開通100周年後,世界向多極化發展,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這都意味著對舊的海權格局提出挑戰。國際海權的爭奪正呈現日漸激烈的態勢。
  • 尼加拉瓜運河構想,可以打破巴拿馬運河的壟斷
    所以便在巴拿馬地峽開鑿了運河,溝通了太平洋與大西洋,此後美洲兩岸,就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交往,大大降低了美洲東海岸和西海岸之間的海上航運時間。作為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運要道,巴拿馬運河擁有巨大的商業和戰略意義。依靠巴拿馬運河,巴拿馬人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足以令周邊國家非常羨慕。所以位於巴拿馬北部的尼加拉瓜也有著一個運河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