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途(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有多遠,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
沙漠是自然界中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而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建的南部,面積達到了33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江蘇省那麼大,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年蒸發量3000mm左右,平時風力達5-6級,這樣的環境,變成草原可能性不是很大,假設能變成草原,我國西部邊緣從此再也沒有沙漠,會對我國氣候主要產生兩方面的影響。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塔克拉瑪乾草原,那麼對於我過來說意味著氣候最為乾旱的西北地區,氣候不再乾旱,我國也將改變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自然面貌,新疆等地的氣候將會變得更為溼潤,草原廣布,畜牧業和灌溉農業可以蓬勃發展。塔克拉瑪乾草原將會成為我國最優的畜牧區,新疆的瓜果種植也將會有更多的水源灌溉,這個生態系統將會更加穩定,生物多樣性增加,從而使我國西北地區更為宜居。
地理位置原因,我國西部地區乾旱多戈壁沙漠,東部地區人口集中,工業發達,許多大城市集聚,而塔克拉瑪幹沙漠恰恰處於中緯度西風帶,受西方影響,分除砂器,揚起滾滾塵土,沿著河西走廊,卡過黃河「幾」字灣,翻過太行,直撲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區,甚至漂洋過海到達朝鮮、日本等國家,嚴重地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不過要想把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綠洲,需要水量是極其巨大的,需要引入一條年徑流量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立方米的河流,這個難度是很大的,據報導,紅旗河工程所能引出的水量為600億立方米,但是其沿線進行幾次分流,能流到新疆塔裡木盆地的水流可能只有100億立方米左右,這樣的水量或許可以讓羅布泊地區恢復舊貌,卻是無法將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綠洲的,所以想要改造綠洲,還需要想辦法引入大量的水源。
未來的人工降雨是用氣象武器,氣象武器是科學家很早就提出的一種概念,有了氣象武器,改造塔克拉瑪幹沙漠就會變得很容易,先讓沙漠有大量的水,有了水,沙漠的土壤就會慢慢改良,然後再種大量的樹木,這樣沙漠就會向土壤轉變,不久後沙漠就會消失,真正地變成綠洲。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