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的作用是什麼?能夠把它們消滅嗎?

2021-01-10 朝辭小學僧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綠洲,會不會對全球氣候帶來負面影響?」

綠洲是指沙漠當中有植被覆蓋的孤立肥沃地區。所以綠洲是存在於沙漠當中的,不能脫離沙漠單獨存在,沒有沙漠就沒有綠洲。

你不如問「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森林,會不會對全球氣候帶來負面影響?」

這個話題太過宏大,而且前提無法實現。全球沙漠總面積超過3100萬平方公裡,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1%,比非洲的總面積還大,而且沙漠化土地還在以每年6萬平方公裡左右的速度增加。讓全球沙漠消失對人類來說是個無法實現的幻想,只有地球母親可以做到,但那也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上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滄桑巨變。

沙漠在國內網絡上幾乎是人人都討厭的東西,很多人都在想方設法把它消滅掉,但也都是空中樓閣般的幻想,比如「塔克拉瑪幹下一場暴雨可以變成綠洲嗎?」、「塔克拉瑪幹變成草原會怎樣?」、「塔裡木盆地變成湖泊會怎樣?」、「把喜馬拉雅山炸一道口子能讓塔克拉瑪幹變成草原嗎?」。這些問題都帶有一點開玩笑的娛樂性質,為人們提供茶餘飯後的笑料。

今天不聊如何消滅沙漠,來聊聊沙漠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以及沙漠有哪些作用。

目前認為最古老的沙漠是非洲西南部的納米布沙漠,它乾旱的歷史長達5500萬-8000萬年。還有人認為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乾旱歷史更長,在這裡可以找到200萬年前墜落地球的隕石。

其他沙漠的形成年代就比它倆年輕很多。

我國最大的沙漠就是塔裡木盆地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但面積在全球也只能排到第十。關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形成年代,國內諸多學者進行過大量研究,最早的結果認為是2670萬-2260萬年,最晚的結果是中更新世或其晚期(約在100萬年前),但同時認為塔裡木盆地在白堊紀晚期就出現了明顯的乾旱環境。看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形成與人類無關。

而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過去幾十萬年經歷了乾旱和溼潤的反覆,沙漠和熱帶草原交替出現,目前正處於乾旱期,預計在1.5萬年後撒哈拉沙漠又會變成草原,不知道人類還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裡發現了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遺址,還有大量動物遺骸,據此推測當時阿拉伯半島沒有現在這麼幹旱。

位於陝西和內蒙的毛烏素沙漠 ,被認為是人類活動產生的沙漠。在魏晉時期這裡還是草原,後來由於不加節制的開墾和戰亂,唐朝時就變成了沙地,明清徹底成為沙漠。後來治沙工作者花了70年,讓毛烏素沙漠在陝西榆林的部分消失了。

▲中國主要沙漠降水量

毛烏素沙漠位於溫帶季風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的地帶,年均降水量可達400毫米,比較溼潤,恢復成草地較為容易。另外科爾沁沙地年均降水量達到362毫米,庫布齊沙漠年均降水量達到280毫米,這些沙漠綠化起來相對容易,因為水源條件不錯。而有些沙漠老天爺就不賞臉了,巴丹吉林沙漠年均降水量30毫米,塔克拉馬乾沙漠年均降水量24毫米,柴達木沙漠年均降水量16毫米,實在太少了。

沙漠有哪些作用?

沙漠環境中也可以形成生態系統,根據《荒漠生態系統功能及服務的評估體系與方法》一文顯示:荒漠生態系統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代表性生態系統類型,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功能。荒漠生態系統功能主要體現在防風固沙、土壤保育、水資源調節、固碳、生物多樣性保育、景觀遊憩、沙塵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沙漠裡也分布著眾多物種,比如各種抗旱植物,還有一些知名動物,比如非洲沙漠裡有沙漠獅、沙漠象、沙丘貓、鴕鳥、疣豬等。塔克拉瑪幹沙漠裡有野生雙峰駝、狼、沙狐、沙蚺、塔裡木兔、跳鼠等等。前幾年還發現了沙漠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施肥。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最大的雨林是亞馬遜雨林,一個在非洲,另一個在南美洲,中間隔著廣闊的大西洋,一個廣袤荒蕪,另一個生機盎然。兩者之間看似毫無聯繫,實則聯繫緊密。

沙漠的乾旱環境有利於各種礦物質的積聚,2015年發布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的論文《非洲塵埃在亞馬遜雨林中的施肥作用》,論證了撒哈拉沙漠中的營養物質會隨著沙塵暴到達中南美洲,為那裡的熱帶雨林帶來一些養分。

NASA使用衛星以三維方式量化了撒哈拉塵埃到達亞馬遜雨林的數量,這些塵埃當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亞馬遜雨林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磷,研究人員估計每年有2.2萬磷伴隨2770萬噸塵土從撒哈拉到達亞馬遜雨林,可以為亞馬遜彌補一部分因降水淋溶作用流失的磷。但撒哈拉沙塵帶來的營養物質對南美雨林的貢獻有多大還需要研究。

不要覺得撒哈拉的沙塵吹到美洲太過玄幻了,可以參考文章《撒哈拉沙塵暴帶著1.82億噸沙塵,穿越大西洋》。我國西北的沙塵也可以跨越太平洋到達美洲,洲際間的物質輸送規模遠遠超乎我們想像。

撒哈拉的沙塵在穿越大西洋的過程中落到海洋裡,還能滋養浮遊生物,比如2001年發表在《湖沼學與海洋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富含鐵的撒哈拉沙塵落到海裡會誘發藻類大量繁殖,甚至形成赤潮。

探究沙漠的作用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最大程度地利用它們才是最好的改造方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能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原來沙漠作用這麼大!
    既然沙漠對人類居住環境影響這麼大,那為什麼我們不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呢? 沙漠能夠變成森林嗎? 沙塵暴雖然可惡,但沙漠卻是不可消滅的生態系統。這是因為沙漠之中有許多獨特的生物,比如:還魂草,仙人掌以及胡楊林等,還有駱駝,蜥蜴這樣的生物。如果我們強行把沙漠消失,會導致這些生物多樣性減少。
  • 庫布齊、毛烏素沙漠都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消滅嗎?
    庫布齊沙漠以及毛烏素沙漠的成功治理,意味著我國在治理沙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意味著我國的治沙經驗可以用於更多沙漠的治理。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國沒有消滅塔克拉瑪幹沙漠呢?其實在治理沙漠時,地質學家們會研究沙漠形成的原因。
  • 毛烏素、庫布其沙漠快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消滅嗎?
    沙漠不僅佔據著大片的土地,而且還是惡劣沙塵天氣的來源,庫布其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北部,庫布其沙漠總面積約為1.8萬平方公裡,是我國的第七大沙漠,由於庫布其沙漠距離首都北京較近,北京常遭受到沙塵天氣,打個比方,吹到北京來的十粒沙子中就有八粒來自於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庫布其沙漠是非常必要的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把沙子全挖光,底下會剩下什麼?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如果把沙漠的沙子全部挖光,那麼沙漠的底部將會是什麼?我們知道,地球板塊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些沙漠在過去曾經是一片海洋,而海洋浮遊生物的不斷沉積,就會形成石油,並不是所有的沙漠中都富含石油。沙漠能被消滅嗎?
  • 沙漠種植的梭梭樹, 原來作用這麼大!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要知道的是,沙漠是一種自然景觀,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而且僅憑人類的力量根本無法消滅它們。但是沙漠化就不同了,沙漠化是由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等人為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通過一定的保護措施,有可能能夠消滅沙漠化,所以真正的植樹造林選擇的大多是沙漠化的地區,比如:烏蘭布和沙漠,而不是沙漠地區,比如:塔克拉瑪幹沙漠。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能夠變成沙漠的話,那麼它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呢?塔克拉瑪幹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位於我國的新疆腹地,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裡。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真的能夠變成草原的話,那麼新疆地區的人口容量將大大地增加,整個新疆也會變得更加宜居。那麼,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一片草原的話,那麼對中國的氣候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 馬陸(千足蟲)有毒嗎?怎麼快速徹底消滅它們?
    那麼馬陸有毒嗎?怎麼快速徹底消滅它們呢?為大家介紹如下:一、馬陸介紹1.馬陸又叫什麼?馬陸又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香菸蟲等稱號。2.馬陸喜歡吃什麼食物?馬陸喜歡吃落葉、腐木以及各種瓜果蔬菜。3.馬陸常見的種類有哪些?馬陸常見種類有安巨馬陸、山蛩蟲、寬跗隴馬陸等。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蝙蝠帶有大量病毒,把它們全部消滅了,會有什麼後果?
    那麼,在當今情況下我們能做什麼呢?筆者認為,一是珍視現在,二是積極找出病毒爆發的原因並積極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原因,雖然官方還未有定論,但多數民眾將原因歸結於有人食用了野生蝙蝠。野生蝙蝠攜帶病毒是不爭的事實,但就因為它們攜帶病毒,就應該遭到被滅族的懲罰嗎?這幾天,一則內容為蝙蝠自述的文章在社交圈內廣泛被轉發,「蝙蝠」表示自己已儘量長得與食物無關,但依舊沒有能逃脫被人類食用的命運。
  •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嗎時間:2020-06-22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嗎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嗎,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感冒藥的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
  • 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德專家:沙漠「好處」眾多,卻總想著消滅的,全世界怕是只有中國
    近些年,中國一直都在對生態環境進行改善,其中花費精力最多的無疑就是沙漠治理方面了!其實對於我國來說沙漠的存在危害到了生態的環境,但其實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並非如此,因為沙漠也算是屬於地球當中寶貴的資源,如果充分利用起來的話,那麼它所能夠帶來的好處也是非常多的。
  • 美國科學家:中國人太傻,不知道利用沙漠的優勢,只想消滅沙漠
    ,中國人太傻,不知道利用沙漠的優勢,只想著消滅沙漠。大家都知道,想要治理沙漠化問題是非常難得,不但要花很多的錢而且需要很多的人來從事這項工作,更關鍵的是要治理沙漠化問題,還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至少需要十多年,所以我國對沙漠的治理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我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經過幾十年時間,好幾代人的努力,現在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率已經超過了90%以上。
  • 美國科學家:中國人太傻,不知道利用沙漠的優勢,只想消滅沙漠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世界沙漠已經佔了陸地總面積的20%以上,還有超過40%的土地收到了沙漠化的威脅,並且並且這一數字每年都在增加,沙漠化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對於我國來說,沙漠化的威脅還是十分大的,所以我國下了很大的力氣來治理沙漠,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對我國的做法持贊成態度,有一位美國科學家就表示,中國人太傻,不知道利用沙漠的優勢,只想著消滅沙漠。
  • 中國消滅的「第一個」沙漠,經歷整整40年,如今變成一片綠洲!
    中國消滅的「第一個」沙漠,經歷整整40年,如今變成一片綠洲!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本期精彩內容。我們國家在治理沙漠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中國消滅的第1個沙漠,在經歷了整整40年之後,已經變成了一片綠洲,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大多數人都是在一些書本或者是電影電視劇中看過沙漠,沙漠的氣候環境是非常惡劣的,而且是一望無際的黃沙,能造這麼大的沙漠變成綠洲,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 蚊子是害蟲為何不消滅它們?科學家:蚊子消失了後果很嚴重
    我們總習慣說一句話:萬物存在自有它的道理,可其實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對於地球來說,都沒啥作用。比方說,研究人員曾經在地球的沙漠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沙漠魚」,如果不是人類活動的關係,人類為了研究地球、研究地球生命去各處探尋,或許一直到它們滅絕,人類都不會知道,在地球上還存在過一種叫做「沙漠魚」的物種。
  • 沙漠裡的駱駝一口一個仙人掌,它們嘴不疼嗎?看完感覺真的神奇
    駱駝並不擅長奔跑而是只有力,非常的強,並且囉嗦的腿特別長,再加上寬大有力的前掌,這樣就能夠讓駱駝在沙漠裡如履平地。駱駝在沙漠裡走路是非常輕快的,而且負重能力也很強。沙漠中的水分和食物是非常缺乏的,其他生物很難在這裡生存,但是駱駝卻能夠在這裡生存很久。沙漠裡的駱駝一口一個仙人掌,它們嘴不疼嗎?
  • 如果尋找到外星文明,人類應該消滅它們嗎?
    那麼,如果未來我們真的可以突破太陽系,在星際當中發現外星人,同時它們的文明程度遠低於我們地球,它們的家園是一個特別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那麼我們應該掠奪它們的家園嗎?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什麼樣子的星球對於地球人而言才是宜居的?宜居星球客觀地說,宜居星球的數量並不多,在宇宙中算是比較稀有的。
  • 螞蟻森林界的好消息:這個沙漠將被消滅,比海南島大,國民真棒
    螞蟻森林界的好消息:這個沙漠將被消滅,比海南島大,國民真棒螞蟻森林界的好消息:這個沙漠將被消滅,比海南島大,國民真棒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後,更多人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因此更多人喜歡抽出空餘時間外出旅遊。
  • 沙漠裡的沙子能利用起來嗎?有什麼變廢為寶的方法?
    沙漠面積約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0%,但很遺憾的是,目前人類沒有找到任何能夠利用沙漠沙子的方式,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另外,沙漠中的沙子具有強鹼性,這是因為沙漠中的水汽蒸發量大,而降雨稀少,導致沙漠地區的水汽不斷蒸發, 使得水中攜帶的各種鹼性物質不斷沉澱,以至於沙漠地區的沙子含鹼量高。 而含鹼量高的沙子需要經過二次加工之後才能使用,成本較高,所以很多科研機構會使用其他材料代替沙漠中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