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塵暴事件
1993年的普通一天,甘肅金昌地區還像往常一樣。然而當天下午3點鐘左右,在甘肅金昌西北方地區突然出現了一團高大的黑浪,這股浪潮來勢洶洶。
據當事人回憶:「上一秒還是晴朗的天氣,下一秒就開始飛沙走石,能見度幾乎為零,人、農田、牲畜以及建築物等所有的一切都被淹沒在黑浪之中,而這股黑浪就是沙塵暴,而且屬於沙塵暴家族中等級最強的黑塵暴。
1993年這場黑塵暴影響的範圍非常廣,不只是甘肅金昌一個地區受災,武威、古浪餘縣等地區也遭受了這場黑塵暴襲擊,並最終造成85人死亡,264人受傷,31人失蹤,影響範圍達到了100萬平方公裡,損失牲畜12萬頭,37萬公頃耕地因黑塵暴帶來的風沙而被掩埋導致絕收,據統計,這場災難造成的直接損失就高達6個億,而對當地人們的影響更是深遠。
當時黑風暴發生時,正值小學生放學,而放學路上有一條必經的水渠。當孩子們剛走到這裡時,災難就發生了,由於黑風暴風力很大,並且能見度幾乎為零,因此他們被黑風暴推著跌入到了水渠之中,並被水流越衝越遠。
這些孩子們被衝到了水閘房左右,此時有一個村民也被大風吹到附近,聽到孩子們的哭喊聲時,她爬向了這裡,並撈上來了這些孩子,只不過有5個孩子已經沒了呼吸,其中包括自己的女兒。
黑塵暴是沙塵暴的一種,它的形成和大風、沙塵以及不穩定的大氣層結構有關,而沙漠則是沙塵最多的地方,即使沒有大風的天氣,也會揚起浮沉。
所以,沙漠比較多的地區,容易發生沙塵暴,而沙塵暴又會影響人類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既然沙漠對人類居住環境影響這麼大,那為什麼我們不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呢?
沙漠能夠變成森林嗎?
沙塵暴雖然可惡,但沙漠卻是不可消滅的生態系統。這是因為沙漠之中有許多獨特的生物,比如:還魂草,仙人掌以及胡楊林等,還有駱駝,蜥蜴這樣的生物。如果我們強行把沙漠消失,會導致這些生物多樣性減少。
另外要注意的是,即使我們要治理沙漠,也並不能將沙漠變成森林,原因是因為很多大型喬木的蒸騰作用強烈,它們會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並通過樹葉將一部分水分蒸騰出去,所以如果選擇的樹種不對,那麼越是植樹造林沙漠化越是嚴重。
另外,沙漠是無法被消滅的,這是因為沙漠的形成和當地氣候有關。比如:撒哈拉沙漠以及澳大利亞沙漠都靠近海洋,但當地水汽仍舊較少。這是因為這些地方剛好位於南北緯30°附近,受副熱帶高壓統治,盛行下沉氣流,所以對應的是熱帶沙漠氣候,如果你仔細看世界上的沙漠分布地區,其中有許多剛好位於南北緯30°附近。
我國沙漠的形成並不是由副熱帶高壓統治,而是因為內陸地區遠離海洋,導致海洋水汽無法深入內陸,以至於當地降水量稀少。
由氣候原因造成的土壤沙漠是無法被人力消滅的,畢竟這裡的蒸發量非常大。而且這種沙漠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形成,比如:三疊紀時期地球所有大陸都粘合在一起,此時地球陸地上有許多大型沙漠。
另外,沙漠對於氣候調節有著重要作用,沙漠的比熱容較小,升溫速度快,所以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劇烈,能夠使得海洋水汽深入陸地。另外, 沙漠中的浮沙升到空中時,能夠充當凝結核,促使空氣中的水蒸氣下沉。
也就是說,沙漠不僅無法被消滅,也不能被消滅,否則地球氣候將會亂套,帶來更嚴重的危害。既然沙漠不能夠被消滅,那為什麼我國植樹造林消滅了那麼多沙漠呢?
植樹造林
如果你仔細看我國消滅的沙漠,你會發現我國消滅的沙漠是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漠。但是這些沙漠的形成並不是自然原因,而是人為因素。
在古代時,這些沙漠曾經也適宜人類居住。比如:毛烏素沙漠曾經是匈奴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當時這裡的水草豐美,氣候宜人,河水澄清。但隨著戰亂以及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導致這裡的地面植被被破壞殆盡,土壤沙漠化越來越嚴重,最終形成了茫茫沙漠。
這些沙漠的形成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沙漠化,因此我們儘可能地恢復它們原有的環境,比如:植樹造林,退耕還荒等措施,通過有效治理以及長期維護,這些沙漠是可以被人類治理的。
另外,氣候引起的沙漠雖然不能被治理,但是沙塵暴以及周圍的土壤沙漠化是我們可以治理的。比如:在沙漠邊緣修建一條長長的防風帶,防風帶中的樹木可以阻攔來自沙漠中的沙子,使得其他地區發生沙塵暴的概率大大降低。我國北京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過去北京冬春之際經常遭受沙塵暴,但現如今藍天白雲的日子越來越多。
也就是說,我們治理的其實並不是沙漠,而是土壤沙漠化和沙塵暴,只要治理好了這兩個,沙漠就不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也不會對周圍地區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