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原來沙漠作用這麼大!

2020-12-08 騰訊網

黑塵暴事件

1993年的普通一天,甘肅金昌地區還像往常一樣。然而當天下午3點鐘左右,在甘肅金昌西北方地區突然出現了一團高大的黑浪,這股浪潮來勢洶洶。

據當事人回憶:「上一秒還是晴朗的天氣,下一秒就開始飛沙走石,能見度幾乎為零,人、農田、牲畜以及建築物等所有的一切都被淹沒在黑浪之中,而這股黑浪就是沙塵暴,而且屬於沙塵暴家族中等級最強的黑塵暴。

1993年這場黑塵暴影響的範圍非常廣,不只是甘肅金昌一個地區受災,武威、古浪餘縣等地區也遭受了這場黑塵暴襲擊,並最終造成85人死亡,264人受傷,31人失蹤,影響範圍達到了100萬平方公裡,損失牲畜12萬頭,37萬公頃耕地因黑塵暴帶來的風沙而被掩埋導致絕收,據統計,這場災難造成的直接損失就高達6個億,而對當地人們的影響更是深遠。

當時黑風暴發生時,正值小學生放學,而放學路上有一條必經的水渠。當孩子們剛走到這裡時,災難就發生了,由於黑風暴風力很大,並且能見度幾乎為零,因此他們被黑風暴推著跌入到了水渠之中,並被水流越衝越遠。

這些孩子們被衝到了水閘房左右,此時有一個村民也被大風吹到附近,聽到孩子們的哭喊聲時,她爬向了這裡,並撈上來了這些孩子,只不過有5個孩子已經沒了呼吸,其中包括自己的女兒。

黑塵暴是沙塵暴的一種,它的形成和大風、沙塵以及不穩定的大氣層結構有關,而沙漠則是沙塵最多的地方,即使沒有大風的天氣,也會揚起浮沉。

所以,沙漠比較多的地區,容易發生沙塵暴,而沙塵暴又會影響人類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既然沙漠對人類居住環境影響這麼大,那為什麼我們不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呢?

沙漠能夠變成森林嗎?

沙塵暴雖然可惡,但沙漠卻是不可消滅的生態系統。這是因為沙漠之中有許多獨特的生物,比如:還魂草,仙人掌以及胡楊林等,還有駱駝,蜥蜴這樣的生物。如果我們強行把沙漠消失,會導致這些生物多樣性減少。

另外要注意的是,即使我們要治理沙漠,也並不能將沙漠變成森林,原因是因為很多大型喬木的蒸騰作用強烈,它們會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並通過樹葉將一部分水分蒸騰出去,所以如果選擇的樹種不對,那麼越是植樹造林沙漠化越是嚴重。

另外,沙漠是無法被消滅的,這是因為沙漠的形成和當地氣候有關。比如:撒哈拉沙漠以及澳大利亞沙漠都靠近海洋,但當地水汽仍舊較少。這是因為這些地方剛好位於南北緯30°附近,受副熱帶高壓統治,盛行下沉氣流,所以對應的是熱帶沙漠氣候,如果你仔細看世界上的沙漠分布地區,其中有許多剛好位於南北緯30°附近。

我國沙漠的形成並不是由副熱帶高壓統治,而是因為內陸地區遠離海洋,導致海洋水汽無法深入內陸,以至於當地降水量稀少。

由氣候原因造成的土壤沙漠是無法被人力消滅的,畢竟這裡的蒸發量非常大。而且這種沙漠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形成,比如:三疊紀時期地球所有大陸都粘合在一起,此時地球陸地上有許多大型沙漠。

另外,沙漠對於氣候調節有著重要作用,沙漠的比熱容較小,升溫速度快,所以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劇烈,能夠使得海洋水汽深入陸地。另外, 沙漠中的浮沙升到空中時,能夠充當凝結核,促使空氣中的水蒸氣下沉。

也就是說,沙漠不僅無法被消滅,也不能被消滅,否則地球氣候將會亂套,帶來更嚴重的危害。既然沙漠不能夠被消滅,那為什麼我國植樹造林消滅了那麼多沙漠呢?

植樹造林

如果你仔細看我國消滅的沙漠,你會發現我國消滅的沙漠是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漠。但是這些沙漠的形成並不是自然原因,而是人為因素。

在古代時,這些沙漠曾經也適宜人類居住。比如:毛烏素沙漠曾經是匈奴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當時這裡的水草豐美,氣候宜人,河水澄清。但隨著戰亂以及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導致這裡的地面植被被破壞殆盡,土壤沙漠化越來越嚴重,最終形成了茫茫沙漠。

這些沙漠的形成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沙漠化,因此我們儘可能地恢復它們原有的環境,比如:植樹造林,退耕還荒等措施,通過有效治理以及長期維護,這些沙漠是可以被人類治理的。

另外,氣候引起的沙漠雖然不能被治理,但是沙塵暴以及周圍的土壤沙漠化是我們可以治理的。比如:在沙漠邊緣修建一條長長的防風帶,防風帶中的樹木可以阻攔來自沙漠中的沙子,使得其他地區發生沙塵暴的概率大大降低。我國北京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過去北京冬春之際經常遭受沙塵暴,但現如今藍天白雲的日子越來越多。

也就是說,我們治理的其實並不是沙漠,而是土壤沙漠化和沙塵暴,只要治理好了這兩個,沙漠就不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也不會對周圍地區造成嚴重影響。

相關焦點

  • 如果把所有沙漠都變成森林會怎樣?科學家:代價恐難以承受
    如果我們把這些沙漠全部變成森林,不僅能夠加快地球上的碳氧循環,還能為大量的生物提供能量和棲息之地,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情,為什麼有人會反對呢?我們知道,現如今全球正在面臨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多引起的全球變暖,如果把現如今所有的地區的沙漠變成森林,那這些森林不僅會抵消掉人類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還會消耗掉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含量。
  • 如果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沙漠全部變成森林會怎樣森林面積的變化直接影響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比例,因為森林可以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吸收地球的二氧化碳。當所有的沙漠全部變成森林之後,屆時地球的含氧量會直接升高,而氧氣含量的升高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比如動物體積變大。
  • 如果人類把沙漠都變成森林,不僅不會帶來好處,反而是滅頂之災
    我們知道,沙漠不僅會導致當地寸草不生,還會引發沙塵暴,威脅著周圍城市的安全。正因為如此,我國才會投入大量的金錢與精力在沙漠地區植樹造林,雖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真正植樹造林的人從來不敢說要消滅地球上全部的沙漠,更不會讓沙漠變成森林。
  • 沙漠種植的梭梭樹, 原來作用這麼大!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這些沙漠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非是由環境變化造成的沙漠要知道的是,沙漠是一種自然景觀,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而且僅憑人類的力量根本無法消滅它們。但是沙漠化就不同了,沙漠化是由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等人為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通過一定的保護措施,有可能能夠消滅沙漠化,所以真正的植樹造林選擇的大多是沙漠化的地區,比如:烏蘭布和沙漠,而不是沙漠地區,比如:塔克拉瑪幹沙漠。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螞蟻森林界的好消息:這個沙漠將被消滅,比海南島大,國民真棒
    螞蟻森林界的好消息:這個沙漠將被消滅,比海南島大,國民真棒螞蟻森林界的好消息:這個沙漠將被消滅,比海南島大,國民真棒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後,更多人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因此更多人喜歡抽出空餘時間外出旅遊。
  • 你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梭梭樹,對沙漠的貢獻原來這麼大
    有很多朋友都在螞蟻森林裡面澆水種樹,我們需要收集齊17900g的綠色能量,便能在荒漠中種下一棵梭梭樹,這也是螞蟻森林中所需能量最少、最好種的一棵樹,但卻需要堅持好久。除此之外,梭梭樹的木材質地堅硬,耐火燒,燒後不留灰,有著沙漠「活煤」的美譽,是沙漠中驅寒煮飯的最佳選擇。
  • 沙漠的作用是什麼?能夠把它們消滅嗎?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綠洲,會不會對全球氣候帶來負面影響?」綠洲是指沙漠當中有植被覆蓋的孤立肥沃地區。所以綠洲是存在於沙漠當中的,不能脫離沙漠單獨存在,沒有沙漠就沒有綠洲。你不如問「如果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變成森林,會不會對全球氣候帶來負面影響?」這個話題太過宏大,而且前提無法實現。
  • 從草原變沙漠,從沙漠變森林,國外人發問:「這是變在戲法嗎」
    現在很多全球化沙漠越來越嚴重,很多森林都被人砍伐開發種地,所以沙漠的面積越來越大,環境汙染的也非常嚴重,為了制止這中問題,世界各國都禁止隨意砍伐。保護原始森林,開發森林旅遊業等措施,在人們的努力下,我國「毛烏素沙漠」將消失,這個消息真是讓世界人士震撼啊!
  • 為什麼有的沙漠都可以變成綠洲,而黃土高原卻還沒有青山綠水呢?
    導語:為什麼有的沙漠都可以變成綠洲,而黃土高原卻還沒有青山綠水呢?我們都知道從上世紀開始國家的各個地方都出現了嚴重的沙漠化現象,因此在那個年代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整治這些地區的沙漠化,防止沙漠化繼續蔓延。
  • 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地球表面由於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不同,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根據水分條件的不同可以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半溼潤、溼潤地區,多分布森林自然帶;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的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多分布草原自然帶;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乾旱地區,多分布荒漠自然帶。所以,「荒漠」指示地是乾旱的地表環境,具體來說荒漠自然帶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等分類。
  • 長江的水流入到沙漠,沙漠會變成綠洲嗎?一起來看專家的說法
    地球上72%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了,人類僅僅只生活了28%的面積,似乎看起來可以給人類居住的地方挺多的,但其實人類只佔據了地球上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這裡面很多面積還是不能居住的,比如說高山峽谷、大壩,還有一些原始森林,而最重要的就是沙漠了,沙漠佔據了我們人類可以居住的1/3的面積,如果說沙漠能夠變為綠洲的話
  • 《沙漠駱駝》為什麼這麼火?
    一首《沙漠駱駝》火了,有句評價是這麼說的:「這首歌的感覺就像張飛和李逵手拉手在沙漠裡騎自行車,車軲轆還是方的。」為什麼視頻聽著更帶勁兒呢,可能是身邊聚了觀眾,讓這首歌裡的孤獨更加有劫後餘生的驕傲。大家生活著,各有各的難處,只是我可以背上菸斗和沙漏,握著一壺烈酒,一人享受這孤獨,這就是《沙漠駱駝》歌中的灑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嚮往沙漠的浩瀚無垠、荒蕪與孤獨,嚮往著行走在沙漠中那充滿靈性的駱駝,承載著希望與自我。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沙漠若全變成森林,將會發生什麼?專家:後果難以接受
    隨著人為活動以及人口數量的增長,全球沙漠面積已經增加了不少。不過近些年來,人們已經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了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人類也一直在非常努力地植樹造林。經過不斷的努力,土地沙漠化狀況終於得到了一定改善,比如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其綠化治理率就已經達到了93.24%。
  • 中國沙漠: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的沙漠植樹治沙成功了嗎?
    of Climate)近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在自然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的雙重作用下,撒哈拉沙漠面積在過去一個世紀擴大了10%。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裡,主要位於巴西境內,該熱帶雨林也佔到了全球熱帶雨林面積的一半左右,也是全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0%,曾經這裡所釋放出來的氧氣總量是全世界所有植物釋放氧氣量的20%左右,因此亞馬孫雨林又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 為什麼沙漠都分布在緯度30度左右的地區?為什麼中國沒有沙漠?
    說到沙漠通常會聯想到廣闊的沙丘、難以承受的熱量、炎炎烈日和乾燥的土地。沙漠遍布世界各大洲,有大有小形狀也各有不同。這種膨脹還稍微冷卻了暖空氣,使水分凝結變成雨滴落下,這也是赤道地區溫暖溼潤的原因。為什麼有的緯度±30°地區不是沙漠?
  • 為什麼埃及不將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成綠洲?
    從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來看,荒漠帶區域佔據了世界上近五分之一的總陸地面積,其主要的產生原因就在於降水量非常稀少,在長期乾旱、晝夜溫度大以及風力侵蝕作用的綜合影響下,地表巖石發生風化裂解的程度較高,逐漸演化為粒徑非常小的細沙顆粒,然後在風力輸送影響下逐漸在下風向聚集成堆,久而久而形成面積不斷擴張的沙地,土地沙漠化就此形成。
  • 即將消失的沙漠,卻再次被中國人創造奇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這些誰也不能挽救地球上一些乾旱的地區。沙漠是地球上。真實的存在。而且。現在有一些人們不注意環境的保護。對自然的破壞越來越大地球上的荒漠也變得越來越多。在我們中國也有很多荒漠。這些荒漠可能是因為地形原因形成的。有一些人們對沙漠充滿了好奇,所以沙漠也成了人們嚮往的旅遊地方之一。即將消失的沙漠,卻再次被中國人創造奇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