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把沙漠都變成森林,不僅不會帶來好處,反而是滅頂之災

2020-11-01 鍾銘聊科學

我們知道,沙漠不僅會導致當地寸草不生,還會引發沙塵暴,威脅著周圍城市的安全。正因為如此,我國才會投入大量的金錢與精力在沙漠地區植樹造林,雖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真正植樹造林的人從來不敢說要消滅地球上全部的沙漠,更不會讓沙漠變成森林。

原因是如果沙漠真的成了森林,或許會對地球生態產生更大的負面作用。

沙漠為什麼不能變成森林?

沙漠其實是一種自然景觀,在人類還沒出現時,地球上就已經有沙漠了,比如:恐龍崛起之前,地球由於板塊運動形成超大陸,導致乾旱地區較多,而恐龍更能夠適應乾旱環境,所以它們被自然選擇了出來,並最終登上地球霸主之位。

之所以地球上有沙漠,和兩種情況分不開,一種是受氣候影響,比如:撒哈拉沙漠,雖然這裡靠近海洋,但由於當地常年被副熱帶高壓統治,而副熱帶高壓會形成下沉氣流,對應的是晴朗多雲的天氣,以至於這裡蒸發量大於降雨量,形成沙漠地區。

另外一種是遠離海洋,比如:我國主要受季風影響,然而在我國內陸地區,由於遠離海洋,再加上周圍山脈的阻隔,使得我國西北部地區降雨量稀少而形成沙漠。

由於這裡已經是沙漠地區,也就意味著這裡的水分較少,而森林蒸騰作用大,對地下水的需求量大,如果強行在沙漠地區種樹,即使能夠種活,也會加重當地地下水流失。

另外,沙漠的比熱容較小,這意味著它們受陽光照射時溫度上升速度快,以至於形成低壓區域。而海洋則剛好相反,所以海洋形成高壓區域。由於海陸地區存在著壓強差,所以海洋的水汽才能夠流向低壓區域,增加沿途降雨。

如果沒有沙漠,那麼肯定會影響到當地的大氣洋流、季風運動等,而這些又和農業緊密相連,當氣候出現異常時,也會導致農作物減產,威脅著人類的糧食安全。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都不能把沙漠變成森林。

為什麼還要植樹造林?

既然將沙漠變成森林會加劇沙漠化,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植樹造林呢?

其實,目前我們所做的植樹造林工作並不是為了消滅沙漠,而是消滅沙漠化,沙漠雖然不可以被消滅(也無法被消滅),但是沙漠化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可以被消滅。

我們知道,沙漠之中沒有植被遮擋,所以風很容易將細小的土壤或者砂石吹入到天空之中,形成沙塵暴。每次沙塵暴過境,都會給當地群眾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導致人們辛苦修建的公路瞬間淹沒在沙漠之中,而牧民們的牲畜安全也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為了消滅沙塵暴,相關部門會在沙漠的邊緣種植一排排長長的防風帶,這些植被可以攔截來自沙漠中的風沙,並將其過濾,保衛周邊城市的安全。

另外,土壤沙漠化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比如:開墾種地,過度放牧等,而現如今為了消滅它們,要對這些土地重新利用。對已經退化的土地適應退耕還林還草,對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地方,比如:庫布齊沙漠,實行植樹造林。

但是在植樹造林之前,科學家們會先使用草編方格將周圍的風沙固定住,既能夠防風固沙,又能夠收集沙漠中的雨水。

另外, 雖然樹木的樹葉具有蒸騰作用,會加劇水分流失。但是選擇合適的樹種能夠大大避免這一現象。比如:梭梭樹,它的根系非常發達,不僅能夠將周圍的土壤固定,還能夠吸收當地降雨的水分,而在過去這些降雨用不了多久又會重新蒸發。

而且,梭梭樹蒸發量較小,在乾旱的時候梭梭樹還具有假死功能,進一步減少水分的蒸發。

除了選擇樹種之外,還要考慮當地生態的均衡發展,因為當地不僅有植物,還有動物,不同的動物以不同的植物為食,所以植物越豐富,當地的生態鏈越健康。

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對這些樹木進行維護,保證它們的存活,進一步改善當地的土壤沙漠化。

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庫布齊沙漠才能夠被徹底治理, 變成綠洲。

然而由於自然原因形成的沙漠,比如:塔克拉瑪幹沙漠,則無法被人為消滅。

相關焦點

  • 如果把所有沙漠都變成森林會怎樣?科學家:代價恐難以承受
    如果我們把這些沙漠全部變成森林,不僅能夠加快地球上的碳氧循環,還能為大量的生物提供能量和棲息之地,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情,為什麼有人會反對呢?不過,如果把3140萬平方千米的沙漠都改造成了森林,那麼在理想狀態下每年可固碳上億噸。
  • 假如全球沙漠都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
    很顯然,這是一條不太明智的建議,咱先不談輸送海水成本,若真的將大量海水引入沙漠,後果可能會更嚴重,隨著海水的蒸發,沙漠將留下大量化學鹽,沙漠將變成鹽鹼地,這樣一來,真的就寸草不生了,到時候人們想種樹都種不活了
  • 為什麼不能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原來沙漠作用這麼大!
    既然沙漠對人類居住環境影響這麼大,那為什麼我們不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呢? 沙漠能夠變成森林嗎? 沙塵暴雖然可惡,但沙漠卻是不可消滅的生態系統。這是因為沙漠之中有許多獨特的生物,比如:還魂草,仙人掌以及胡楊林等,還有駱駝,蜥蜴這樣的生物。如果我們強行把沙漠消失,會導致這些生物多樣性減少。
  • 如果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的70%都是海洋,剩下的30%才是陸地,而陸地中還有一大部分是我們難以開發利用的沙漠,所以實際上我們人類生存的面積真是少之又少。就拿中國來說,總面積在960萬平方公裡,而沙漠佔了13%左右,剩下的部分再除去海洋的面積,供我們生活的土地就不剩多少了。
  • 人類進化帶來的未必都是「好處」
    我們知道人類起源於非洲,那個時候,廣袤的東非大森林是所有古猿的天堂。因為很少有大型捕食動物會爬樹,所以它們基本上是不會從樹上下來的。可是在大約1000萬年前,因為地殼運動,東非大地慢慢從中間裂開。裂谷的西邊還是原本森林的樣子。作為不夠強壯的古猿,我們的祖先被強壯的同類趕出日益減少的森林,被迫前往草原甚至沙漠。
  • 如果所有的沙漠都消失,農業或會崩潰,人類將面臨糧食危機
    對於地球生物而言,沙漠可謂是生命禁區,幾乎最耐乾旱的生命都無法在這裡生存。不僅如此,沙漠還會引發各種環境問題,早些年我國北方大量的沙塵暴,都是由沙漠導致。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們不發動傾國之力徹底消滅沙漠呢?
  • 沙漠可以綠化,如果全世界沙漠都被綠化,生態系統會被影響嗎?
    、橋梁、涵洞損壞,使公路路基、路面積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斷,甚至使公路廢棄;最後一般的沙漠地區經常都會出現沙塵天氣,那麼自然也就會影響當地飛機的正常起飛和降落,並且風沙活動破壞通訊、輸電線路和設施等等……治理沙漠的好處首先,治理沙漠,沙塵肯定也會因此而減少,那麼自然也就不會存在沙塵暴了;其次,眾所周知,在沙漠裡面水資源少的可憐,如果治理沙漠那麼肯定會增加當地的空氣溼度
  • 如果火星沒有變成沙漠行星,火星文明出世,能和人類和平相處嗎?
    相對於金星的環境來說,火星就好多了,人類的探測器不僅能夠從火星軌道了解火星表面的一些情況,而且還能夠登陸火星進行近距離的移動探測。通過半個世紀以來對火星的不斷探索,我們對火星也有了非常多的認知。最初的時候,科學家認為火星非常荒涼,是一個紅色的沙漠星球,表面沒有水和生命。而且還認為,火星從誕生之後就一直保持荒涼的模樣,可是後來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我們在火星發現了大量的溝壑,峽谷和盆地。
  • 一旦失去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呢?
    說起沙漠,我們直觀的印象就是荒無人煙,漫漫黃沙看不到邊,那裡通常都是生命的禁區,基本上不會有任何效益產出,而且也不會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作用我國有近80萬平方公裡的沙漠,以及50萬平方公裡的戈壁灘,如果能把它們都改造成宜居環境的話,那麼等於給全國人民增加了一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宜居地區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對當地有什麼影響?
    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了草原,那麼我國西部地區降雨量將會增加,將會有更多的地方適宜耕種,能夠供養的人類和動物都會增加,當地生態環境將會改善。另一面,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了草原,那麼新疆地區的早晚溫差將會減少,溫差減少會導致當地水果甜度下降,或許我們再也吃不到這麼好吃的葡萄了。
  • 英媒:中國簡直「反人類」,竟然通過「挖空沙漠」來治理沙漠!
    中國不僅在科技發展的方向沒有停下過腳步,在基建領域同樣做出了很多成就,通過中國這幾十年以來的發展狀況就可以得知,中國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同時也是人才非常多的原因,大家才可以一起發力建設祖國。大家都知道早在上個世紀的時候,中國就一直致力於沙漠的治理,還開展了「三北防護林」的工程,也做出了讓世界矚目的成就。因為全球都在治理沙漠,卻只有中國治理成功了,全球只有中國的沙漠綠植是以一個每年增長的趨勢在變化的,對此很多國家也表示簡直不可思議,畢竟消滅一個沙漠可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 黑暗森林法則若存在,人類為何沒有遭遇滅頂之災?別高興太早!
    曾經科學家還將宇宙文明劃分了等級,不管是哪一種宇宙文明等級都比人類文明要更加高級,而人類當前的文明程度只處在0.73級,連一級文明都算不上,這足以可見人類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在劉慈欣的《三體》中,我們可以知道宇宙中是存在黑暗森林法則的,每種宇宙文明生活在宇宙中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一旦某個文明被發現,就必然遭到其他文明的打擊。倘若黑暗森林法則是真實存在的話,那麼人類文明為什麼沒有遭遇滅頂之災呢?
  • 英國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將沙漠挖空,「反人類」操作
    ,因為資本主義國家看重的是錢,企業向利,他們根本就不會管地球的環境是不是會因為自己而惡化。 只有中國,在經歷了早期的野蠻生長之後,開始重視起環境的保護,不僅大興植樹,並且還開展了沙漠植樹活動,
  • 沙漠底下是什麼樣子,如果把沙子挖走,人類可能會找到什麼東西?
    首先,讓我們了解沙漠形成的原因。沙漠形成的原因可以從地理因素和人為因素來描述。沙漠通常位於大陸內部,只有山脈阻擋季節性洋流帶來的溼潤水,這裡幾乎沒有降雨。人類放牧和耕作顯然是人為因素,對森林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 陝北毛烏素沙漠將消失,一旦失去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生態?
    我國北方部分沙漠就是人為原因造成的。當然,這些地方本身降水量就少,植被覆蓋率也比較低,再加上人類的破壞,無法通過自然條件恢復,最終變成了沙漠。不僅人類難以在沙漠生存,地球上的其他動植物也很難在沙漠生存。
  • 沙漠變成綠洲,會有什麼後果呢?看科學家如何解答
    沙漠變成綠洲,會有什麼後果呢?看科學家如何解答地球上的沙漠如果變成了綠洲該有多好啊,在沙漠種植樹造林一直都是我們國家提倡的,每年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著,終於經過數代人共同鍥而不捨的努力下,終於把我國毛烏素沙漠變成綠洲的願望給實現了、庫布齊沙漠也成功了一半,要是全地球上的沙漠都能變成生機盎然的地方
  • 人類給它們帶來了滅頂之災,如今又……樹袋熊,你的出路在哪裡?
    大約10年前,專家們估算它們的數量還有幾十萬隻,然而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它們的棲息地不斷減少,棲息地破壞成為樹袋熊生存的最大威脅,加上氣候變化、因為毛皮交易被獵殺等等原因,它們的數量在不斷銳減。最近,澳洲大量的樹袋熊死亡,原因是因為最近的高溫天氣,為了防止森林大火,澳洲各地的居民選擇了砍樹。樹袋熊以桉樹葉為食,靠桉樹葉汲取水分,每天20個小時的睡眠中也為了不被陸地動物襲擊在樹上度過。可以說,樹就是樹袋熊的生命。
  • 如果可以實現,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對我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很明顯,從我們上面的基礎性了解之外,塔克拉瑪幹沙漠基本上是「無水」的模式,變成草原的基礎都沒有,雖然存在一些生物,為亦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點生機,但是並沒有過多的其他物種生活在區域。但是也有部分的考察發現,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沙層之下,存在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和石油等礦藏資源,且利於開發,只是人類如今還沒有挖掘。
  • 沙漠若全變成森林,將會發生什麼?專家:後果難以接受
    隨著人為活動以及人口數量的增長,全球沙漠面積已經增加了不少。不過近些年來,人們已經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了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人類也一直在非常努力地植樹造林。經過不斷的努力,土地沙漠化狀況終於得到了一定改善,比如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其綠化治理率就已經達到了93.24%。
  • 現在沙漠可以綠化了,一旦失去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
    如果要將這些沙漠都變成森林的話,那麼只會讓地球的環境變得更加危險而已然後沙漠環境是非常乾旱的,但是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也是有生物存在的,如果強行將這些沙漠都變成森林,那麼必然會引起一些物種的滅絕。,但是地球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量是一個恆定量,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