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沙漠可以綠化了,一旦失去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

2020-10-06 星球上的科學

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逐漸惡化,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經成為了一大問題,會給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非常大的惡劣影響,於是沙漠綠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經過了多年努力,我們在沙漠綠化這方面獲得了重大進展,尤其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已經從中國的地圖上消失了。


既然如此的話,如果全世界的沙漠都消失了,那麼對於地球來說是一件好事嗎?會不會破壞地球的生態系統?

沙漠全部消失,有什麼影響?

首先在地球上,一切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這就是存在即合理的道理,沙漠作為地球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種地理景觀之一。

目前全世界的沙漠面積已經超過了3000萬平方公裡,大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21%,而這些沙漠的存在都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


如果要將這些沙漠都變成森林的話,那麼只會讓地球的環境變得更加危險而已;其次地球的生態系統都是固定的,而且還環環相扣,假如沙漠這一環節缺失的話,那麼必然會引起生態鏈的異常,甚至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應,最後導致的結果是我們誰也無法預料的。

然後沙漠環境是非常乾旱的,但是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也是有生物存在的,如果強行將這些沙漠都變成森林,那麼必然會引起一些物種的滅絕。


最後森林雖然可以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吸收地球的二氧化碳,但是地球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量是一個恆定量,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的話。

那麼這意味森林越來越多,氧氣也越來越多,隨之二氧化碳會越來越少,這對於地球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目前沙漠的形成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機制,一種是天然形成的,一種是人類活動造成的,而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的沙漠是由自然因素所導致的,並不是天然形成的。


這種天然形成的沙漠,比如說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它的形成原因是受到了乾熱下沉氣流的影響、衣索比亞阻擋溼潤氣流等等,其形成與人類活動無關。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可以被完全綠化,也會因為環境惡劣,再次變成沙漠,所以我們只能恢復一些受人類活動影響而形成沙地的沙漠。


毛烏素沙漠的治理奇蹟

毛烏素沙漠又被稱為鄂爾多斯沙地,是中國的四大沙地(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渾善達克沙地、呼倫貝爾沙地)之一,總面積達到了4.22萬平方公裡,也被稱為駝城,意思為沙漠之城。


但經過我國數十年努力奮鬥下,毛烏素沙漠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5000萬畝的水土不再流失了,這被聯合國環境專家稱之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蹟」,然而毛烏素沙漠卻不是天然形成的沙漠,所以是可以治理成功。

魏晉南北朝時,毛烏素沙漠還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居住著遊牧的匈奴民族,而且還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但隨著牧民對土地不加節制的開墾和民族間戰亂的衝擊,以及之後人類的活動逐漸破壞著大自然,到了唐朝,毛烏素就已經變成了一塊小沙地,之後又經過了成千上百年的演變,明清的時候形成了大沙漠。

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沙漠都可以治理成功,以目前的技術來說,人類想要完全改造全世界的沙漠簡直是痴人做夢。


總之,雖然沙漠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來說非常不利,但是沙漠在地球生態系統中也很重要,我們是無法完全消滅沙漠的,但是我們能去慢慢地改善沙漠,相信只要我們對沙漠的治理堅持不懈,地球環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一旦失去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呢?
    改造沙漠有什麼好處呢?好處當然很多,被改造的沙漠沒有了沙塵,也就不會再有沙塵暴了,改造沙漠需要水,這也會增加空氣溼度,所以沙漠的改造是可以大範圍的改變氣候環境的。我們還可以把沙漠直接改造為良田,這樣全世界的糧食供應量就增加了,可以養活更多的人類,而且沙漠還可以改造成草原用來放牧,這樣人們也增加了肉食供應,而如果沙漠被改造成森林,則會增加生物的多樣性,沙漠中蓄水成湖泊則可以增加漁業方面的產出,並且給水鳥創造棲息地。
  • 沙漠大面積綠化之後,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漲知識了
    沙漠大面積綠化之後,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漲知識了沙漠,俗稱沙幕,我們即便是沒到過沙漠地區,對沙漠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了解,沙漠地區植被稀少,空氣溼度弱,且乾旱缺水,動植物或者是人類在那裡很難生存下去。
  • 現在沙漠可以綠化了,若沙漠全部消失,是否會破壞自然生態系統?
    比如我國第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其綠化程度堪稱治理奇蹟,沙化治理率已達93.24%,是一個將徹底「消失」的沙漠,以後不叫「毛烏素沙漠」,改名「毛烏素森林」了。隨著越來越多的沙漠被治理綠化,有些人可能會問了:「一旦失去全部的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沙漠全部消失,有什麼影響?
  • 陝北毛烏素沙漠將消失,一旦失去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生態?
    ,是否會對自然界中的原有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確實會對地球生態產生影響,至於會產生多大的影響,還需要更加細緻的研究。要想治理所有沙漠,特別是天然形成的沙漠,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根本沒必要擔心地球上的沙漠會完全消失。真到了那一步,也可以設立保護區,用來保護沙漠地區的特有動植物。
  • 沙漠可以綠化,如果全世界沙漠都被綠化,生態系統會被影響嗎?
    可以說從上世紀開始我國就已經對沙漠治理加大了力度,至今也有了極大的改善,在我國的辛勤努力下一片片沙漠即將消失,但我們在綠化沙漠的同時思考過一個問題沒有,沙漠是世界上一種特殊的景觀,如果把所有的沙漠綠化之後,會破壞掉自然界的生態系統嗎?
  • 世界第十大沙漠,位於新疆的塔克拉瑪幹,人類可以進行綠化嗎?
    世界第十大沙漠,位於新疆的塔克拉瑪幹,人類可以進行綠化嗎?沙漠治理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大難題,因為土地一旦沙漠化之後就會侵吞人類世界的耕地和林地,沙漠範圍一旦擴大,對於人類來說可用的土地就會越來越少。
  • 全球第二大沙漠,面積相當於兩個廣東省,現在卻被綠化成這樣
    全球第二大沙漠,面積相當於兩個廣東省,現在卻被綠化成這樣如果要問大家全球第一大沙漠是哪裡?相信大家都會回答到是撒哈拉沙漠。是的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第一大沙漠,它的沙漠面積相當於一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大家想想就知道有多大了。
  • 中國沙漠綠化的成就被世界讚譽「中國奇蹟」
    近些年來,人們不斷意識到沙漠的存在所反映出來的生態問題和發展問題,為此,治理沙漠環境,恢復生態活力就成為了當下人與自然共存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自上個世紀以來,為恢復荒漠生命力,一直艱苦的不懈努力,期間也湧現出不少治沙人的傳奇故事。如今,中國的沙漠黃地已逐漸變成了生機綠地,而這樣難以置信的變化,也恰好在美國NASA衛星的觀察和拍攝下一一顯現,這不僅引發了國際關注,而且還被世界讚譽「中國奇蹟」。
  • 比海南島大的沙漠將消失,一直人工種樹,我國會不會不再有沙漠?
    這不僅是人類在對生態系統進行改變,同時原本的沙漠系統也在形成了穩定的模式,同時本身來說,原始的沙漠出現受到多種氣候模式的影響,所以「穩定狀態」之下,我們相當於是與自然進行鬥爭。而從給我國進行對毛烏素沙漠的改造,很多人可能看到了希望。
  • 生活在沙漠中的「沙漠魚」,沒敗給炎熱,卻輸在人類的破壞上
    但這個生活在沙漠中的「沙漠魚」,沒敗給炎熱,卻輸在人類的破壞上。蜥蜴會隨著環境改變不斷變化顏色,沙漠魚同樣有這個「本領」,會根據環境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外形特徵。為了適應沙漠中這種極端惡劣,沙漠魚慢慢進化成只有幾釐米的小魚。體積小能保持體內水分,還能夠減少消耗體內熱量。這些小魚生活的地方叫做魔鬼洞,按照常理來講,魔鬼的環境應該不可能有生物生存,若是普通魚類早就滅絕,不過這種魚卻刷新了大家的認知。
  • 沙漠變成綠洲,會有什麼後果呢?看科學家如何解答
    庫布齊沙漠也因此而綠化,因此可以看出未來的十年時間就會消失在我國的版圖之上。也因此我國的綠化使得讓人們一目了然。深受世界的效仿。可能大家會認為把沙漠變成綠洲不是好事?會有什麼後果呢?,接下來給大家說說,地球上的沙漠面積一共約有3140萬平方米,要是再加上荒漠化的面積約有3600萬平方米,相當於佔據了地球約25%的程度,而地球上的森林面積才有4000萬平方米,相當於2倍之多!要是現在全集中方展綠化會被大多因素而限制。
  • 毛烏素、庫布其沙漠快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消滅嗎?
    ,以庫布其沙漠為例,庫布其沙漠治理面積達到了6000多平方公裡,已綠化面積達到了3200多平方公裡.,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現在前往庫布其沙漠已完全不是30年前的景象了,開車穿越庫布其沙漠腹地的中心公路,兩邊都是綠油油的,和綠洲沒有什麼分別。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看,完全消滅這兩大沙漠已指日可待。
  • 如果可以實現,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對我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近些年來,我國加大對沙漠綠化的投入,庫布其、毛烏素等沙漠相繼得到了控制,並且將完美的改善了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少的國家都對中國的種植技術萬分佩服,讓他們也是大跌眼鏡,因為世界上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中國對環境綠化這麼大的投入
  • 地球上的沙漠都種上樹,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後果恐難承受
    為什麼消滅沙漠會帶來嚴重後果2018年時一條微博刷爆了網絡,據陝西省林業局公布的數據,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的毛烏素沙漠,綠化治理率已達93.24%,也就是說這個黃沙漫漫的沙漠已經從中國的版圖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綠油油的森林!
  • 地球上的沙漠都種上樹,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後果恐難承受?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表示,中國沙漠治理模式希望可以被全世界複製。全球沙漠面積大約3140萬平方千米,加上荒漠化的面積大約360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25%左右。全球森林面積4000萬平方千米,比沙漠面積大一丟丟,如果全部綠化的話,剛好就是現在森林面積的2倍多點!
  • 有一種甜瓜它們竟然在沙漠中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在非洲南部的納米比沙漠生活並不容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以及最乾燥的沙漠之一。許多生活在此的動植物都有著奇特的適應性,且只在這片沙漠中發現過的奈良瓜便是其中之一。 不僅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棲息地,而且構成了沙漠完整生態系統的基礎。沙漠並不以最舒適的棲息地而聞名,但即使如此, 納米比沙漠也是極端惡劣的。
  • 毛烏素沙漠的綠色傳奇——沙漠奇蹟
    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在中華兒女40年頑強對抗後,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5000萬畝地水土不再流失了,黃河年輸沙量,也因此減少了整整4億噸。沙漠變成綠洲,可以說是逆天改命。一旦出門,就要用鐵鍬,擊碎堵住大門的黃沙。搖搖晃晃的小屋,一不留神會被沙暴活埋。耕地被吞沒了,植物都死亡了,水源流失掉了。那麼此時人們將何去何從?是選擇繼續逃離,還是下定決心賭上一生,去和沙漠打一場硬仗?
  • 為了不讓沙漠綠化,他們每天人工除草,這個國家的操作你能看懂嗎
    地球的生態問題,一直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因為人類過分的索取,許多地方的生態環境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2004年至今,內蒙古自治區生態建設面積增多了6700多公裡,草原面積增長了26700平方公裡。從2009年開始算到今天,山西的沙質化土地面積減少了大約593平方公裡,植被覆蓋率提升22%,達到了60%。
  • 人類應首先改造全球沙漠還是應先殖民火星?
    綠化全球沙漠的難度極大,而且極可能帶來生態災難。沙漠是全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地球生態系統是地球經過幾十億年進化出來的結果。沒有了沙漠,可能會導致藻類植物枯死,那些靠著藻類植物生存的海洋生物也會因為食物鏈的斷裂而死亡。
  • 耗資幾十億,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種的幾億棵樹,現在長成什麼樣了?
    沙漠地區不適合有生命存在,這裡沒有生命所需的水源,也沒有堅固的土地可以建立房屋,更沒有穩定的天氣條件,一天之中可以變化好幾次,因此人類是無法在沙漠中生存的。植物也只有極其耐旱的才能在沙漠之中站穩腳跟,平常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沙漠仙人掌,小型灌木之類的植物,因此我國面對荒漠化問題,更是耗資幾十億,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種了幾億棵樹,相信很多人好奇:現在長成什麼樣了?